中班音樂活動:玩具進行曲
活動背景: 愛玩游戲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他們聽著音樂能隨著音樂的節奏做出相應的身體反應更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因此,從游戲入手培養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本此活動的內容是學唱歌曲《玩具進行曲》。歌曲《玩具進行曲》是一首2/4拍大調式的日本童謠。歌曲旋律簡潔、節奏明快、進行曲風格使得全曲的步伐性很強,適合于邊表演邊演唱,生動形象地表現木偶玩具在行進時惹人喜愛、滑稽可笑的神態;顒永糜螒驇椭⒆釉谟H身體驗的過程中運用多種節奏、主動地表現,讓幼兒感受互相給予的樂趣,領略音樂歡樂的氣氛。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樂意用動作表現歌曲,體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空白記錄卡若干、玩具圖片(貓、狗、兔、娃娃) 2、《玩具進行曲》歌曲音樂和伴奏、ppt。 活動過程: 一、聽聽說說 師:有一首曲子想請你們聽一聽,然后再來說說你的感覺。 ——播放《玩具進行曲》伴奏 主要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感覺怎么樣?讓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這段音樂節奏清晰,旋律動聽,給人一種堅定有力的感覺,特別是里面的哨子聲還讓你們想到了……。(根據幼兒的小結) 過渡:那么,這首曲子它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ppt出示歌曲角色小貓、小狗、小兔子、小娃娃。(幼:小貓……) 二、賞賞說說 1、欣賞歌曲第一遍。 師:是呀,都是一些玩具朋友,這首樂曲的名字就叫《玩具進行曲》(出示歌曲名字并貼在板上)它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些玩具朋友的事情,讓我們仔細地聽聽它們在干什么? ——播放歌曲音樂 主要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說到“咚鏘鏘”,師“咚鏘鏘,是什么聲音?”如果要記錄在紙上可以用什么表示?) ——幼兒說到一句,教師清唱該句并采用師幼共同記錄的方式呈現圖譜。 過渡:只聽了一遍,大家可能還沒有聽清楚,另外,讓我們再來聽一聽玩具們是怎么排隊的。 2、欣賞歌曲第二遍。 ——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傾聽 主要提問:你聽到玩具們是怎么排隊的?它們的隊伍排得怎么樣? ——根據幼兒說到的出示圖片給玩具排隊,共同完善圖譜。 過渡:你們幫它們排得到底對不對呢?還有沒有沒聽清查的呢?請用你們的小耳朵來檢查一下吧! 3、欣賞歌曲第三遍。 ——教師跟鋼琴伴奏演唱歌曲并指圖譜幼兒共同檢驗圖譜 師:玩具們排對了嗎? 三、唱唱玩玩 1、學唱歌曲。 師:這首歌曲真好聽,我們也來跟著唱一唱。 (1) 幼兒跟音樂看圖譜學唱歌曲。 (2) 邊唱邊用動作表現歌曲 ——在教師游戲性語言引導下集體用動作表現 師:歌曲很好聽,如果能配上動作一定很好玩。想想看,“咚鏘鏘,咚鏘鏘”我們用身體樂器可以怎么表示?(根據幼兒說的記錄在記錄卡上)“玩具快快來”怎么叫玩具來呀?“小貓小狗小兔子小娃娃”讓我看看,在哪里呀?小娃娃怎么表示?(記錄卡)又是“咚鏘鏘,咚鏘鏘”“隊伍排整齊”排隊了,立正了嗎?哦,眼睛要看前面。“一個一個多么神氣向前進”像解放軍一樣很神氣地踏步走。 ——跟音樂邊唱邊動作 (3)找朋友分角色游戲 ——出示角色卡先讓一個幼兒尋找三個朋友結伴成一組玩音樂游戲 ——自由組合,音樂游戲。 四、延伸活動 ——更換歌曲中的角色,激發改編歌曲的興趣。 活動反思: 第一, 談選材:《玩具進行曲》這首兒歌,節奏感強,歌詞內容情節豐富,里面各種玩具是孩子們所熟悉和喜愛的,能夠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第二, 談設計:活動第一環節,采用聽聽說說的方式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幫助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了解進行曲的特點。第二環節通過二到三次的歌曲欣賞,采用共制圖譜的形式,使幼兒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理解了歌曲的內容。第三、四環節,以表達表現為主,鼓勵幼兒自由尋找同伴進行音樂表現,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第三,談互動:共建圖譜環節,可能孩子們對于歌詞聽得并不清晰,所以又臨時調整了計劃,采用清唱歌曲的方式讓孩子們更加清楚的欣賞歌曲,巧妙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學習過程中,有幾個幼兒容易走神,我采用肢體動作(摸摸小腦袋、拍拍自己的腿等)、表情和眼神等方式給予提醒,一來不影響其他幼兒,二來起到了暗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