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活動:泡泡糖(通用2篇)
中班音樂活動:泡泡糖 篇1
活動目標:
1. 嘗試在情境游戲中,運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的節奏。
2. 感受音樂幽默的風格,體驗和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變變變》和《泡泡糖》音樂
2.人手紗巾一塊,小丑圖像,泡泡糖一塊
活動過程
1.幼兒隨“變變變”的音樂進入活動室。
2.談話引出課題
——孩子們,你們吃過泡泡糖嗎?請你說說泡泡糖是怎樣的?
——我們一起來吹個大泡泡吧。
3. 結合圖譜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節奏。
——這是一塊頑皮的泡泡糖,為什么說它頑皮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這塊頑皮的泡泡糖,破掉后粘到哪里去了呢?(出示小丑圖片,總結泡泡糖粘的規律。)
——變變變,我也變成泡泡糖啦,粘在小朋友身上。(教師變成泡泡糖粘在幼兒身上,引導幼兒做各種夸張的甩棄動作,感受泡泡糖的荒唐)
4.跟隨音樂完整地邊念邊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節奏。
——孩子們,現在讓我們也來變成泡泡糖吧!
——出示紗巾球,用紗巾球變成泡泡糖讓幼兒游戲。
5.幼兒大膽創造肢體動作并進行表現,進一步感受音樂節奏。
——和伙伴互粘泡泡糖。
——游戲《我是泡泡糖》。
中班音樂活動:泡泡糖 篇2
設計思路:幼兒都喜歡吃糖,尤其喜歡可以吹出泡泡的糖。在幼兒的世界里,泡泡糖是好吃又有趣的。結合幼兒已有的對泡泡的認知經驗,利用泡泡糖粘粘的特點,我設計了這個音樂活動,引導幼兒感受2/4節拍音樂的特點。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幼兒感受并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的節拍——× ×∣× ×∣,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
2、通過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與玩音樂游戲,幼兒復習五線譜五線四間的位置。
活動重點與難點:
重點:幼兒能夠按照音樂的節拍進行律動。
難點:幼兒能夠掌握穩定的2/4拍節奏。
活動準備:
1、“精靈王國的生日禮物”電子課件,包括故事和五線譜。
2、沙蛋若干。
活動過程:
導入:幼兒聽音樂入場。
一、欣賞課件第一部分:故事:精靈王國的生日禮物(一)。
1、教師操作課件講述故事。
2、猜猜小精靈說的是什么?——泡泡糖。
二、學習泡泡糖的動作,拍身體各部位。
三、聽音樂學習律動。
1、聽音樂徒手感知節拍。(重點啟發幼兒能感知泡泡糖粘粘的特點,從而感知2/4拍的節奏特點。)你的活動重點是感知音樂節拍,要把重點放在這
2、引導幼兒嘗試創編新的律動動作,感受2/4拍的節奏特點。
2、聽音樂,手持沙蛋感知節拍。(層層深入,為解決下一環節的難點進行鋪墊。)
3、兩個小朋友配合做律動。(難點。指導幼兒在對方身體部位感知節拍。)
律動是層層深入的,有沒有小朋友的創造?
四、復習五線四間的位置
精靈國王特別高興,他用小精靈送的泡泡糖吹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泡泡,看,它們在這呢。如果小朋友們能夠幫泡泡找到位置,就能到精靈王國去玩。
1、看課件上的五條線和不同顏色的泡泡。
2、教師指導幼兒通過拖動不同顏色的泡泡。感受五線四間的位置,F在純復習,能否有個任務,或完成有什么事情發生?孩子能夠唱出自己的位置?
剛才,小朋友們都幫泡泡找到位置了,我們去精靈王國去玩游戲吧。一會兒,國王會把我們也變成小泡泡,你想當什么顏色的泡泡呢?
3、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顏色的泡泡。
4、引導小朋友們在“精靈王國”里玩泡泡找位置的游戲,進一步熟悉五線四間的位置。
五、小精靈今天玩得太高興了,他們要準備回家休息了。播放輕音樂,活動自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