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系列活動:樹媽媽的朋友
主題目標:
1.通過觀察園內小樹了解樹與人的關系——樹葉吸灰塵的本領。
2.激發幼兒樂意發現自然的變化,繼續探索樹奧秘的興趣。
幼兒實踐:
1.觀察、觸摸樹葉上有沒有灰塵。
2.給小樹葉洗澡。
預設問題:
師:“為什么樹葉會變臟?”
(葉子能把空氣中的灰塵粘住,使空氣變得干干凈凈。)
討論:如果小樹葉不來幫忙會怎樣?
樹葉變臟了誰來幫忙?(給小樹澆水)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樹和樹葉的主要特征及之間的親密關系。
2.參與相應情境,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理解詩歌所表達的含義,萌發愛護樹木的環保意識。
3.結合自己所了解的樹與人、動物、環境的關系等知識經驗,進行詩句的創編,發展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樹葉每人一片。
2.活動室布置成樹林場景,小熊木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以小樹葉引入,進入樹林
“小朋友帶著小樹葉,唱著《大樹媽媽》的歌到樹林找大樹媽媽玩,好嗎?”
(二)欣賞樹林美景,探索樹和樹葉
1.幼兒運用肢體語言,表現各種樹枝。
“這里哪些樹你認識?”“松樹的樹枝怎么長?”(柳樹、榕樹、芒果樹、龍眼樹呢?)
(讓幼兒作手勢,雙手向兩邊平舉。“松樹的樹枝是橫生”等)
2.根據樹葉的不同特征,幫小樹葉找媽媽
“小朋友,快去找小樹葉的媽媽吧。你們要看好它們長什么樣的,不要找錯。”
3.回憶和鞏固動物、自然現象、人與樹的關系
“今天我們幫小樹葉找到了媽媽。小樹葉很高興。因為小樹葉喜歡和媽媽在一起,還有誰喜歡和樹媽媽在一起?”用動作表現它們與樹在一起的情景。
(三)保護樹媽媽,學習、創編兒歌
1.通過情境對話,熟悉兒歌內容。
“看,誰來了?是大樹媽媽的朋友嗎?”教師操作小熊木偶“它想干什么?你猜它用什么造房子?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鳥、松鼠會怎么說?”(不行,不行!)
2.幼兒討論小熊不能砍樹的道理,如大樹是小鳥的家等。
3.小朋友一起來幫小熊想辦法,“小熊要住在哪兒?”
4.學兒歌
老師把剛才發生的事編成一首兒歌。教師完整地朗誦兒歌。請幼兒邊跟教師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
5.創編兒歌
引導幼兒思考:“樹的那些朋友會阻止小熊的砍樹行為嗎?為什么?” 啟發幼兒仿編第二、三句詩,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表達。
(四)唱歌跳舞,共同歡慶
大樹媽媽又多了一個好朋友,真開心!咱們一起來唱個歌(旋律為《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慶祝一下吧!
兒歌:《小熊砍樹》
小熊要蓋房,上山去砍樹。
小鳥說:別砍,別砍,樹是我的家。
松鼠說:別砍,別砍,我在樹上住。
為了朋友都有地方住,
小熊不蓋房,小熊不砍樹,
夜晚睡在樹洞里,甜甜美美打呼嚕。
區域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加各類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情緒。
2.繼續激發幼兒主動發現、探索、操作的興趣。
3.培養幼兒自主、堅持、專注的心理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