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名稱:身體的奇妙
活動二:小小音樂會 活動目標:1、 通過主動的探索,對周圍的事物發出的聲響感興趣。2、 初步感知聲音的強弱。活動形式:集體進行活動準備:小紙盒、小石頭、塑料袋、沙錘、三角鐵、積木塊、復印紙、筷子、小可樂瓶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1、 為幼兒設置了視覺、感覺上的障礙,把小禮物放在了不透明的小紙盒里。 2、 提供各種幼兒在生活中能見到的材料。 3、給幼兒擺弄的機會。 4、引導幼兒體驗聲音的強的特征。 5、引導幼兒對發出聲音弱的材料通過各種方法改變聲音效果。 6、引導幼兒關注噪音與樂音的區別。 1、 用小禮物引起幼兒的興趣。“你們猜猜里面裝的什么?” 2、 打開驗證幼兒的猜想。并提出新的任務。“我們周圍有好多的東西。請你找找,試一試,還有什么能發出好聽的聲音。我們要用你找到的東西來開個交響音樂會。” 3、 幼兒用自己找到了的材料,和音樂有節奏的打擊樂器。“我們來排練一下吧。” 4、 “你聽見誰的小樂器的聲音了。為什么?” 5、 “沒聽見誰的小樂器的聲音呢?為什么?你自己想想辦法,讓聲音變大一些呢?” 6、 調好音了,我們再來演奏一次吧。大家的樂器的聲音都這么大,太吵了成了噪音了。我們有什么辦法讓樂器的聲音變的好聽一些呢?“ 7、 演出正式開始了。聲音不大也不小。讓我們去巡回演出吧。 可以多準備一些不同障礙的禮物,讓更多的幼兒有機會參與。 在幼兒嘗試中對幼兒的活動給予啟發性提問。“找到了什么聲音呀,在哪里找到的?” 應給幼兒表現自己的機會。 教師要引導幼兒聽一聽其他人的樂器的聲音。 幼兒會通過自己的方式讓大家都聽見自己的聲音。 控制自己的樂器聲音對有興趣的幼兒,有些困難。
活動三:誰最高? 活動目標:1、 引導幼兒利用目測等方法進行測量。2、 初步練習繪畫正面人。活動形式:小組或集體活動準備:畫筆,大紙,尺子,小鏡子等設計意圖 師幼互動 教育反思 1、 為幼兒繪畫提供觀察機會。 2、 引導幼兒關注細節上的變化。 3、 引導幼兒進行初步的高矮得比較。 4、 總結幼兒的比身高的方法。 5、 引導幼兒畫正面人。并用參照物來表現出高矮的不同。 1、 引導幼兒觀察人正面的基本構造。“看看,小鏡子里的你,是什么樣的?” 2、 你和其他小朋友有什么一樣和不一樣。 3、 誰是我們班最高的人呢?你有什么辦法? 4、 孩子們從自己的小組里找出一名最高的小朋友,來再次比高。“你們覺得你們誰高?”“我們再來用你的方法來給他們比比個?” 5、 我們為最高的小朋友來畫像吧。你要怎么畫才能讓我知道他是最高的? 幼兒更多的是關注五官上的結構,教師的提問要更明確。 要抓住幼兒反饋回來的點滴信息。并抓住信息引導活動。 可以引導幼兒自覺分組進行測量。 應充分給予幼兒表達的機會。說說你是怎么知道他是最高的呢? 引導幼兒繪畫初參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