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腳丫(通用14篇)
小腳丫 篇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腳及其用途。
2、知道保護腳。
二、活動準備:
剪好的眼睛、嘴巴圖形、各種動手玩具。
三、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小腳丫哪里去了》,引出課題:
2、請幼兒脫鞋襪,坐在地毯上。(老師也光腳)仔細看一看,我們的小腳丫都有什么呀?自己說一說。腳背(用手拍一拍)、腳趾頭(自己動一動)。腳指甲(手指敲一敲)、腳后跟(拳頭捶一捶)。
3、把小腳丫伸出來,撓一撓腳心有什么感覺?(癢)幼兒互相撓一撓,抓一抓,用腳趾互相撓一撓,看一看感覺一樣不一樣。小腳丫伸一伸,小腳趾勾一勾。
4、游戲:①《動物賽跑》(分組進行)
玩法:幼兒雙腳夾住小動物,發令后,向前行進(也可跳躍),中間把小動物丟掉的視為犯規。
游戲:②《小腳跳跳跳》
小腳跳跳跳,伸出你的左腳來;
小腳跳跳跳,伸出你的右腳來。
游戲:③隨音樂跳簡單的芭蕾舞。
5、想一想我們的小腳丫還有哪些本領?
幼兒:跳舞、走路、站立、賽跑、騎車、演雜技轉大缸……
6、小腳丫的本領這樣大,我們怎樣保護小腳丫?
常剪指甲、常洗腳,冬天穿上棉鞋、襪子,用溫水給小腳丫洗澡,夏天穿涼鞋…
7、小腳丫聽小朋友這一說,它非常高興,你們看腳丫媽媽笑了。(老師在自己腳背上粘貼眼睛和嘴)我們小腳丫也笑一笑好嗎?(指導幼兒自己粘貼小眼睛和小嘴巴)
8、小腳丫笑了,小朋友們高興嗎?咱們一起跳舞好吧!
幼兒和老師隨音樂一起跳《恰恰舞》。
9、咱們的小腳丫這樣有本領,快穿上鞋襪,把它保護起來好不好?(隨音樂穿好鞋子、襪子。活動結束。)
小腳丫 篇2
活動目的:
知道昆蟲會用擬態來保護自己,并能按照擬態的不同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各種昆蟲的擬態圖片、集合圖片
活動重點:
昆蟲擬態的涵義
活動流程:
引起愛好---初步接觸---觀察分類---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引起愛好
1、出示圖片: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客人,看看它是誰?
2、引導觀察:它是誰?它在哪里?
二、初步接觸
1、觀察蓬萊蛾獵蟬,提問:
(1)、你們看見它了嗎?
(2)、單獨觀看:它長得什么樣?為什么剛才我們找不到它?
(3)、蓬萊蛾獵蟬為什么要長得象樹上的斑點?
2、介紹擬態:昆蟲為了保護自己,能模擬別的東西的本領就叫擬態。
3、過渡提問: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昆蟲會擬態這種本領?
三、觀察分類
1、出示圖片:這些都是誰?
2、熟悉不同的擬態:這些昆蟲都是模擬什么呢?(蚱蜢、竹節蟲、尺蠖、貓頭鷹蝶、寬尾鳳蝶幼蟲)
3、小結:有些擬態昆蟲是模擬植物讓敵人看不見來保護自己、有些是模擬別的動物恐嚇敵人來保護自己。
4、提出分類要求:哪些是模擬植物?哪些是模擬動物?
5、出示集合圖片,幼兒操作:把模擬植物的放在一起,模擬動物的放在一起,該怎么放?
(模擬植物的放竹節蟲那邊,模擬動物的放貓頭鷹蝶那邊)
活動結束:
提問:除了昆蟲,別的動物會不會用擬態來保護自己?
小腳丫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腳的主要部位,培養幼兒關注自我的意識。
2、通過腳的游戲,發展鍛煉腳部各關節的感知力和靈活性。
3、建立良好的師幼、同伴關系。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
2、鵝卵石、獨木橋、體操墊、沙包。
活動過程:
一、 引出課題
小朋友把鞋和襪子脫下來,露出小腳。
二、認識小腳
1、腳趾頭
2、腳背
3、腳底
4、腳后跟
三、腳的游戲
(一)、感知游戲
1、部位感知
教師和幼兒隨音樂用腳的不同部位做熱身運動。
2、材料感知
教師和幼兒用腳感知獨木橋、鵝卵石、地板、體操墊等。
(二)、腳和腳的游戲
1、搭橋
2、踩車
3、搖搖船
(三)、器械游戲
教師和幼兒用腳用各種方式玩沙包。
四、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做腳的放松運動。
小腳丫 篇4
內容要求:
了解幼兒園和家里的活動,并體會與周圍人們的關系和彼此情感需要.
活動準備:
1、幼兒園的錄象:大型玩具、體育用具伴隨著孩子運動的聲音和笑聲。
各種活動室:結構室、圖書室、探索室。幼兒園的許多朋友。
2、幼兒自家的照片和錄象。
過程與指導:
一、問題的引出
我們上幼兒園已經兩年了,許多小朋友已經很喜歡幼兒園了。但是每個小朋友又都有自己的家,我們也很喜歡自己的家。那么,你覺得幼兒園好,還是家里好?(幼兒自主組成論辯雙方)
二、講述自己觀點的理由
你認為它好的理由是什么?你們商量商量,把理由記下來,等會兒來告訴大家。(運用錄象和照片)
三、雙方稱述自己的觀點
四、自由辯論
1、對方的理由,你同意嗎?(用鼓掌和舉手來示意)
2、說說你們反對的理由。
五、雙方分別引導聽眾參與游戲倆說明自己的觀點
你們能讓一旁的小朋友支持你們嗎?你們想一個游戲,請他們一起玩,玩的高興,他們就會支持你們。
幼兒游戲:打野鴨(體現人多游戲的樂趣)
親子游戲:炒黃豆(用被單炒。家里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沒有規則的限制)
六、請一個家長代表作總結呈詞
1、幼兒園的好。
2、家的好。
3、小朋友的成長要有幼兒園,也離不開家。
七、活動延伸
生活中還有許多可以引發孩子爭論的話題,如“男孩好還是女孩好”、“雨天好還是晴天好”、“做人開心還是做動物開心”等等。
小腳丫 篇5
活動目標:
1、學會用腳趾將物品夾起,并按類別放入筐中。
2、發展腳步肌肉的靈活性和協調性,以和身體的平衡能力,體驗赤足的樂趣。
3、有集體合作的精神,以和集體榮譽感。 活動準備: 積木、碎布、皺紙團、塑料筐、氣球若干、磁帶、錄音機、標志(分組用、分色)、小旗(紅、黃、藍三面)、紅蘋果貼紙。
活動過程:
1、脫去鞋赤足進入場地,自由玩(自由組合游戲:角力游戲;石頭、剪子、布;人、槍、老虎等)。
2、集體聽音樂做熱腳運動。
⑴、腳部韻律操
⑵、熱身操
3、自由分散練習用腳趾夾物品。
⑴、幼兒邊夾邊討論怎樣夾。
⑵、請個別幼兒示范,師小結。
⑶、情由而用腳趾將積木、碎布、皺紙團等物品分類放入小筐。
4、游戲競賽:
⑴、送紙團
1、師介紹競賽名稱,方法。規則。
(分三組輪到的幼兒手拿小旗先用腳趾夾起紙團,再走到規定的筐前將紙團放進去,然后迅速將小旗傳給下一位幼兒,在規定的時間內紙團多的取勝)
2、幼兒競賽
3、評比贏隊,鼓勵大家緊密合作。
⑵、踩氣球
1、師出示充氣氣球:”我們再來一個游戲競賽–踩氣球!”師介紹競賽的方法、規則。(將幼兒分為紅黃藍三組,每組踩同色的氣球,如:紅組踩紅氣球,依此類推,踩爆后將同色的氣球,用腳趾夾到小筐中,以快速、干凈組取勝)
2、進行游戲競賽。
3、師宣布獲勝組。
5、聽音樂做腳趾放松動作,有秩序地穿襪、穿鞋,結束活動。
(1)模仿老師拍節奏,老師先拍,幼兒跟著學。
(2)請拍得好的小朋友在大鼓上敲以上節奏,其他人模仿打鼓,并發出鼓聲節奏。
5、完整地學唱歌曲。注意唱準和點音符和切分音。
二、增加練習形式,提高唱歌的興趣。
1、討論:除了全體一起唱,還可以怎樣唱?
2、老師指揮,幼兒按指揮要求輪唱或是領唱、齊唱等。
3、有表情地歌唱,唱出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小腳丫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自己的小腳及腳的功能,并懂得要保護我們的小腳。
2.體驗光腳踩著不同材料表面的感受,愿意主動探究。
活動準備
不同質地的材料:海綿墊子、席子、鵝卵石,音樂
活動過程
1.可愛的小腳
(1)猜謎引發幼兒的興趣
(2)幼兒看看、摸摸自己的小腳
(3)小腳操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小腳操。
小結:我們大家都有一雙腳,腳上還有腳趾、腳背和腳底,我們的小腳還有很多本領,會走、會跳、會跑。
2.走小路
在石子小路和墊子小路上走猜猜會是怎么樣的感覺。
(2)第一次感受:讓幼兒自由走不同的小路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3)第二次感受
師:幼兒一邊走,師一邊引導,你發現感覺怎樣啊?(席子路滑滑的,石子路痛痛的,墊子路軟軟的)
3.討論:保護小腳
小腳的本領真大,那你有什么好辦法來保護他呢?(可以通過涂潤膚霜、穿襪子等方法保護我們的小腳)
4.延伸活動:印小腳
小腳真可愛,你有什么好辦法把小腳留下來?(畫、蠟染、剪紙裝飾等)
活動生成及建議
本次活動可以與計算領域相結合提供一些小腳印,對小腳印進行分類、排序、學習單數和復數等;與藝術領域相結合,玩玩“印小腳”的游戲;與運動相結合,進行“踩腳印”的游戲等。
小腳丫 篇7
一、活動設計:
孩子們在外出參觀時,因為路程較遠,許多孩子都走累了,不斷的要求:“老師,休息一下吧,我的腳好累!”為此我選定了體育活動《讓小腳丫休息》,以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二、活動目標:
1、能想出運用身體除了腳以外的不同部位來移動身體,從而鍛煉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重點)
2、能小組合作,想出多樣快的方法來進行比賽。(難點)
三、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玩具、墊子、接力帶、獎品
四、活動過程 :
(一)、準備活動
1、在音樂伴奏下進行走、跑、跳等基本動作訓練后,圍著教師坐下2、談話活動:腳的作用。
3、利用遠足感受情景引入:“昨天腳丫累了,它們又想放假了,我們再讓它們休息一次吧!”
(二)、啟發幼兒自由聯想,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上次活動時,我們的小朋友不用腳,利用身體其他部位移動了身體,你們都還記得嗎?”
2、讓幼兒自由活動,教師觀察。小結了幼兒的活動,鼓勵幼兒創編出新的動作。
3、組織集體練習:請個別幼兒示范典型動作,集體討論學習。
(三)、游戲:運玩具
1、激發興趣:我們來進行運玩具競賽吧。
2、教師講解玩法:要求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動作(不能用腳)到達玩具的王國把玩具運回來,同一時間比一比:(1)哪隊運的玩具多;(2)哪隊進行移動身體時運用的方法比較多。
3、小結:用什么樣的方法使身體移動的速度快一些?和用腳相比呢?
4、討論:如果我們沒有了腳生活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我們要怎樣對待失去了腳的人?提醒幼兒要珍惜和善待自己的腳。
5、公布比賽成績。
(四)、放松活動
在地上弄臟了身體,我們洗個澡吧!幼兒和教師一起隨音樂洗澡。
小腳丫 篇8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知道治愈感冒的有效方法。
●自主閱讀,能大膽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感受朋友間互相帶來的美好
活動準備:
大圖書,幼兒忍受一本小圖書
活動過程:
●出示繪本18頁,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小姑娘家里怎么樣?
——教師:這些腳印都有哪些不一樣。說明什么呢?
·猜猜看,都有哪些動物來過?
——教師:是不是你們說的這些動物?他們來干什么?讓我們一起去書中看一看。
·自主卻獨繪本,了解故事情節
(幼兒自主卻獨2-3分鐘,請3-4名幼兒分享尋找他們的答案。)
——教師:誰愿意來說一說,這些腳印是誰留下的?他們來干什么?
●分段講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感冒后應該注意什么事項,體會朋友之間的關愛。
·觀察第一頁;你看到了什么
——教師:他怎么了?他為什么不高興?(幼兒自由想象回答)
——教師:這個小姑娘叫什么?他為什么不高興?(原來是他感冒了)
——教師:你們感冒過嗎?得了感冒是怎么樣的感覺?(請幼兒上來表演感冒時的表情或動作)
·講述2-5頁,體會朋友之間的關愛。
——教師:誰來看望小紙人?(小兔)
——教師:當小紙人聽到腳步聲時,他慢騰騰的睜開眼睛,為什么是慢騰騰的呢?(紙人身體不舒服。沒有力氣)
——教師:小兔給小紙人帶來了什么?為什么帶胡蘿卜呢?除了因為喜歡胡蘿卜是小兔愛吃的,還是因為什么?小紙人吃完胡蘿卜感覺怎么樣?(幼兒自由回答自己的感想)
·講述6-9頁
——教師:又有誰來了?他給小紙人準備了什么?小紙人喝了白開水感覺怎么樣?
·講述10-14頁 提問:
——教師:哪些東誒看望小紙人?他們都想了什么辦法讓小紙人感冒馬上好?
·講述15-18頁,提問:
——教師:現在你們都知道這些小腳印從哪來的?都有哪些動物呢?
——教師:小紙人為什么不讓媽媽吧地上的小腳印擦掉?因為這些小腳印都代表朋友對他的關心。
●總結治愈感冒的好方法。
——教師:小紙人感冒怎么這么快就好起來了呢?(可以結合故事中的內容和生活常識)
——教師:今后我們小朋友要是感冒了,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多喝開水。注意身體。讓我們在完整的欣賞一遍著溫暖的故事吧。
●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小腳丫 篇9
一、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感知小腳的特點,產生初步的探索興趣。
2、通過親身體驗,感知小腳丫走在不同路上的感受。
3、通過課件,讓幼兒知道小腳的重要性,讓幼兒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小腳。
二、活動準備:
幼兒小腳印、大樹樹干、墊子、搓板、草坪、地毯、課件
三、活動過程:
活動導入
1、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小腳丫樂園,和小腳丫做游戲,你們愿意和我一起去嗎?(愿意)那好,我們現在就出發吧!(孩子們聽著音樂進入活動場地)
2、師:孩子們,小腳丫樂園到了,我們坐下讓小腳丫休息一會,看看小腳丫樂園有什么好玩的?我聽說這里有一棵神奇的大樹,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出示大樹)哦,真漂亮,它的葉子長的象小腳丫,而且五顏六色的,太漂亮了。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這些葉子上面寫著名字,我看看都是誰的小腳丫?(老師念幾個小朋友的名字)原來你們的名字都在上面,你們高興嗎?
(一)認識小腳
1、師:這些小腳印是不是我們的呢?現在就來仔細看看我們的小腳丫長的什么樣子?誰來說說你的小腳丫上有什么?(腳背、腳趾、腳底)
2、師:那我們一起來和小腳丫玩個游戲:用你的小腳丫問好;用你的小手搓搓你的腳背;用你的.腳趾撓撓你的腳心。
3、師:小朋友將你的小腳對齊比一比,看看我們的小腳是不是一樣的?(一樣)我們的兩只小腳形狀、大小是一樣的,因此他們是對稱的,在我們的身上還有許多地方也是對稱的,你們現在找一找?(手、眼、耳朵)
4、師:現在看看老師的腳丫和你們一樣嗎?(不一樣)你們還小,小腳丫會隨著你們年齡的增長不斷長大,長到一定年齡就不會再長了。
(三)、體驗小腳丫的功能
1、師:我們都認識了小腳,那誰知道小腳有什么本領呢?(走、跑、跳、踢)小腳的本領可真大,你們知道光著腳丫走在不同的路上是什么感覺嗎?腳丫樂園為游玩的客人設置了四條不同的小路,現在我們就去上面踩一踩看看有什么感覺?教師跟隨幼兒活動。
2、叫個別幼兒說一說感受?
幼兒會說出舒服、軟綿綿的、硬硬的等。
小結:我們的小腳太神奇了,不但能走、跑、跳、踢,還能感覺到舒服、扎、硬、硌等。
(五)、播放PPT,體會小腳的重要性
師:今天腳丫樂園還來了兩位神秘嘉賓,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
(1)他是誰?干什么的?他的腳怎么了?
小結:腳對運動員來說很重要,那對我們小朋友重要嗎?
(2)師:那你們的小腳受過傷嗎?(幼兒討論、交流)
(六)、如何保護我們的小腳
1、師:小腳對我們那么重要,那我們怎么保護他呢?(幼兒討論)
2、師:我們就要離開小腳丫樂園了,樹爺爺說要把小腳丫葉子送給小朋友,希望小朋友保存好,等明年上大班的時候再拿出來比一比,看看和你的小腳丫還一樣嗎?
小腳丫 篇10
活動目標:
1、觀察小腳丫,了解腳的結構和作用。
2、練習腳步的各種基本動作,鍛煉腳部肌肉。
3、激發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體驗同伴間相互合作的樂趣。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5、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過程:
1、交代任務,激發興趣。
2、觀察小腳的外形特征,了解腳的作用。
(1)提問:小腳是什么樣的,由哪些部分組成?(幼兒互相觀察、討論)小腳有什么用呢?
(2)小結:腳由腳趾、腳面、腳底、腳跟等部分組成,我們的小腳不僅有走、跑、跳、踢、跨等本領,還會做小腳操呢!
(3)邊念兒歌邊做小腳操,鍛煉腳部肌肉
(4)游戲“碰碰小腳丫”幼兒(師生)之間相互用小腳丫碰碰對方的小腳丫,感受快樂。
3、練習夾報紙走和跳
4、練習用腳撕報紙,鍛煉腳部小肌肉
(1)教師示范用腳撕報紙。
(2)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練習撕報紙,要求:盡量用腳將報紙撕碎,并將撕碎的報紙撿起團緊。
5、游戲“夾紙團跳”
6、游戲“砸標靶”
出示標靶,幼兒用石塊(紙團)砸。隨后,幼兒聽音樂舞蹈,慶祝勝利。
小腳丫 篇11
目標:感知小腳丫的特征
材料:水桶、動物腳印圖、瓶子、音樂
過程:
1. 出示小動物的腳印,讓幼兒找找它們是誰的腳印。
2. 聽著音樂做做腳丫操:取一個塑料瓶放在腳下,聽著音樂玩。
3. 找找自己的大腳趾、小腳丫、腳后跟。
4. 帶領幼兒將腳浸在水里,然后在干的地上走路,看看說說自己同伴、老師的腳印有什么不一樣。
5. 引導寶寶看看、想想,手印、腳印怎么不見了?
提示:
1. 用同樣的方法鼓勵幼兒做印手印的游戲。
2. 此活動適宜在室外的水泥地上進行,但到各地上的尖銳物除去。
3. 適宜在天氣比較熱的夏天進行。
名稱二:洗腳
目標:清楚發準ya的聲音
材料:教學掛圖、兒歌錄音
過程:
1. 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看看講講:——“圖片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 教師介紹兒歌名稱,并朗讀兒歌2-3遍。
3. 引導幼兒跟老師慢慢地朗讀。
4. 幼兒看書,教師播放錄音若干遍,引導幼兒模仿著讀兒歌。
提示:
1. 這首兒歌很有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借助肢體語言來表達。
2. 如果幼兒在一次活動中不能學會兒歌的話,教師不必著急,在以后的閱讀區域中再次讓幼兒感受學習。
附:兒歌
洗腳 (鄧國英)
小腳丫,胖腳丫,
腳盆里,劃呀劃,
撲哧撲哧打水花,
好像兩只小白鴨。
名稱三:比一比、樂一樂
目標:
感知大小,比較幼兒和老師的鞋子等。
過程:
1. 教師和幼兒圍坐在地毯上,大家脫去自己的鞋子和襪子。
2. 和同伴比一比,誰的腳大?誰的腳小?
3. 用同樣的方法比鞋子的大與小。
4. 幼兒和老師的腳與鞋比大小。
5. 教師與幼兒玩“腳對腳”的游戲:不能用手幫忙,兩個人的腳與腳對齊。
6. 游戲結束,幼兒自己將鞋襪穿好。
提示:
1. 如果沒有地毯,可用席子或塑料墊板替代。
2. 教師可用此方法與幼兒玩“手碰手”的游戲。
3. 此活動在進行時,教師要更多地讓幼兒體驗愉快感。
4. 在以后復習對大與小的認識時,讓幼兒做數學練習《大和小》。
小腳丫 篇12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探究和求知欲已經進一步增強,他們好奇好問,樂于學習和探索。上一階段,我結合本班開展的"健康寶寶"、"春天"、"保護環境"等主題活動,開展了《健康的皮膚》、《健壯的骨骼》、《我愛運動》、《真高興》、《春天的保健》、《愛護小樹苗》、《我愛環境美》等一系列的活動,在活動中,幼兒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小腳是每個孩子都有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卻很少有機會去仔細觀察它,腳除了會走路,還能做些什么呢?于是我在開展以上主題活動的基礎上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通過音樂、美術、運動游戲等手段去感受、去體驗、去實踐、并在游戲中萌發對身體的探索興趣,是我設計和開展這一活動的宗旨。
活動準備
備注:
1、初步學習用腳畫畫、撕紙、夾東西等本領,鍛煉腳部肌肉。
2、能積極探索小腳的本領,培養幼兒保護小腳的意識。
3、體驗用小腳丫創作的樂趣。
指導:
一、動一動小腳丫。
1、幼兒自由結伴,玩"腳跟腳尖踢"的游戲。
2、聽音樂做腳丫放松操。
二、認識小腳丫
1、你的腳上有什么?動一動、數一數。
2、撓一撓、比一比。
三、探索活動:小腳丫的本領
1、引導幼兒談談小腳丫的本領。
2、分組活動:用小腳丫布置春天樂園
(1)腳印畫——春天的樹
(2)小腳作畫——美麗的花朵
(3)撕紙貼畫——柳樹
(4)救救小河——練習用腳夾物的本領。
3、幼兒與同伴、教師分享用小腳丫布置春天樂園的經驗。
四、保護小腳丫
師生共同討論保護小腳丫的辦法。
小腳丫 篇13
活動名稱:小腳丫
活動要求:
1、在看一看、踩一踩、玩一玩的過程中增進孩子對腳的認識,發展腳的觸覺功能。
活動準備:
1、用不同材料鋪成的小路(黃沙、鵝卵石、木板、地磚)
2、不同質感材料若干(紙、草坪、海綿、泡沫、黃豆、彈珠、地磚、米)
3、頭飾若干,五角星若干
活動重難點:能用腳感知出不同質感的材料
活動環節:
環節任務 <br><p></p>操作要點
1、音游:滑稽的腳先生
2、猜猜他在哪里。(師說名稱幼兒快速指出:腳尖、腳跟、腳底、腳背、大腳趾、小腳趾)。
3、小腳有什么用?(小腳本領真大)
一、走小路,體驗不同感覺。
1、瞧,今天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四條小路,看看是哪四條小路;(黃沙路、鵝卵石路、木板路、地磚路)
2、你們用小腳去走走有什么感覺?
3、幼兒交流:把你的感覺來告訴大家。
4、小結:木板路走上去感覺硬硬的,有點暖暖的;地磚路是冰涼的,很光滑的;黃沙路是麻麻的,腳還會陷下去的,鵝卵石路是不平的,有點疼疼的。
二、幼兒探索感知不同質感的材料。
1、說說有些什么東西?
2、幼兒自由探索感知,老師指導;
3、小結交流:小腳發現了什么?
游戲:幼兒兩兩結隊相互檢查感知不同材料。(找一個朋友,兩人商量好誰先遮起眼睛來猜另一個人來幫他檢查,猜的人全說對了給他一顆五角星,再換過來。)
小腳丫 篇14
活動目標:
1、觀察小腳丫,了解腳的結構和作用。
2、練習腳步的各種基本動作,鍛煉腳部肌肉。
3、激發探索身體奧秘的興趣,體驗同伴間相互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張報紙,大灰狼標靶,布置大森林情景。
活動過程:
2、我們的小腳不僅有走、跑、跳、踢、跨等本領,還會做小腳操呢!
3、邊念兒歌邊做小腳操,鍛煉腳部肌肉小蜘蛛,走鋼絲,(兩腳腳尖點地)走來走去真自如,(腳尖點地來回走)掉下來,別著急,(兩腳來回搖擺)嘴里咬根保險絲。(兩腳腳趾一張一合)
4、坐飛毯-練習夾報紙走和跳
(1)出示"飛毯"-報紙,啟發幼兒嘗試用腳趾夾住報紙走或跳。幼兒四散練習時,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2)情景練習:夾著神奇的飛毯去大森林旅行。提醒幼兒注意:一路上要小心,不能將魔紙撕破,先繞過"大樹",再跳過"陷阱",走過"獨木橋",看誰先到目的地。
5、游戲-趕走大灰狼
(1)練習用腳撕報紙,鍛煉腳部小肌肉教師示范用腳撕報紙。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練習撕報紙,要求:盡量用腳將報紙撕碎,并將撕碎的報紙檢起團緊。
(2)出示大灰狼,幼兒用石塊(紙團)砸。隨后,幼兒聽音樂舞蹈,慶祝勝利。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嘗試用小腳從事各種活動,如用腳畫畫,用腳檢地上的東西等。
活動反思:
本節體育課是引導幼兒探索,人類自身奧秘的一個課題,它以人人都少不了,但又不起眼的雙腳為題材。教師為幼兒提供了必要的材料和設備,以簡單的`指令,有指向性的問題,自身的參與和指導幼兒的觀察操作活動及語言描術自己的認識和感受,形成了幼兒探索自身雙腳的整個活動過程。整個活動,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幼兒愿意參與,活動的準備又比較充分,整個過程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玩,在玩中學,學中玩,幼兒反應熱烈積極,活動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