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的設計與反思
此活動案例通過頗具個性特色的敘事方式語言將三個活動娓娓道來,其中,教師不惜精力與筆墨記錄了活動過程中幼兒的言行以及教師的即時分析與回應,使“精彩的師友互動”和“用心捕捉幼兒的信息,精心預設后續活動”成為本文的兩大看點,值得每位教師細細品味。
活動一:會爬樹的爸爸
《會爬樹的爸爸》是“我愛我家”的主題中“爸爸本領大”小主題中的一個故事,情節有趣離奇,涉及幼兒和成人的心理,幼兒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想通過這個活動達到兩個目標:一是讓幼兒明白不能提無理的要求:二是讓幼兒體驗故事里榮榮對爸爸的愛,以及爸爸對榮榮的深情。
反復思考后,我依次設計了以下問題:
1.(出示漢字“爸爸”)這是什么字?你喜歡爸爸嗎?你的爸爸有何本領?
起初幼兒不理解“本領”的含義,答案有“給我買玩具”“看電視”等。我給幼兒解釋什么是“本領”后并以“我爸爸會游泳”開頭。接下來幼兒有了切題的回答,如爸爸上班、會燒飯、打電腦、打球等。我認為這個故事想表達的是父子深情,孩子大都很喜歡自己的爸爸,而且在他們的心目中爸爸很能干,因此從這個問題切入,能調動幼兒的經驗,激起他們對爸爸的情感。
2.有個爸爸會爬樹,(引入故事,請幼兒傾聽)他為何要上樹?榮榮見爸爸是怎樣上樹的?爸爸摘到棗子了嗎?幼兒一聽名稱就對這個故事很感興趣,所以這組問題他們很容易就回答出來了。
3.樹為何會越長越高?這是故事中的離奇之一。其實是在暗示幼兒由于榮榮的無理取鬧導致這棵樹越來越高,就像《木偶奇遇記》里皮諾曹的鼻子一樣。但幼兒不理解這是為什么,部分幼兒認為樹是被施了魔法,可見他們還沒理解。
4.天黑了,爸爸站在很高的樹上,聽不見榮榮的聲音了,他會怎樣?爸爸會害怕嗎?他害怕為什么還要幫榮榮摘棗子?你爸爸也喜歡你,他會為你做什么?幼兒心目中爸爸是最勇敢的,所以沒有人認為爸爸會害怕,他們覺得爸爸會繼續努力的。聽到榮榮的爸爸哭了時,教室里很安靜,丁丁、嚴嚴等聰明的幼兒成功地回答了后面的問題。他們認為爸爸是因為喜歡自己的孩子。最后一個問題引起了幼兒的共鳴,有的說爸爸為他買玩具,有的說帶他出去玩,有的說陪他玩游戲等。
很少聽到故事里的爸爸會哭泣,生活中幼兒也見不到這種情景。當幼兒聽到榮榮爸爸哭了都變得很安靜時,我能感到他們其實是在思考,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有點不可思議。
“爸爸害怕為何還要上樹”是故事中又一個關鍵問題,讓我高興的是部分幼兒知道是爸爸為了幫榮榮摘棗子,而兩個最聰明的幼兒說出是“因為爸爸愛孩子”。在談及自己的爸爸怎樣愛自己時,引起了全班共鳴。在兩次高潮后,當我再次提升說明爸爸對他們的愛時,幼兒理解了榮榮的爸爸為何堅持上樹。因此,這個問題的設計為下面理解榮榮不要棗子而要爸爸的情節做了鋪墊。
5.這下爸爸該怎么辦?誰來幫助他?爸爸摘到棗子為何要捂得緊緊的?他下來的時候聽到榮榮在說什么?
幼兒很容易就說出捂得緊是因為想藏好給榮榮。他們已經學著從字詞中體會爸爸的愛了。榮榮在爸爸上樹前后說的不同的話暗示了榮榮逐漸體會到,因為自己的無理取鬧而導致爸爸不見了,所以設計這個問題是想讓幼兒通過回憶與對比,體會榮榮知錯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