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什么顏色(通用2篇)
你最喜歡什么顏色 篇1
《你最喜歡什么顏色》是以故事展開式為主的讀本,圖書本身的特征是:
(一)它包含了科學領域、語言領域和藝術領域的相關知識。
(二)圖畫情節平行,圖文相等。
(三)文字難度一般。
教學特征是:以故事的形式引入,重點讓幼兒掌握詞匯和復合句式。
《你最喜歡什么顏色》這一讀本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幼兒對讀本產生濃厚的興趣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在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教學中,孩子們積極參與活動。如:“配色活動”一一孩子們用配出的不同顏色畫出了自己喜歡的作品,并裝飾在墻面上;“大書導讀活動”一一孩子們在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的基礎上,注意傾聽和觀
察;“小書閱讀活動”一一孩子們已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嘗試著說書中旬式;“幼兒口述日記”一一讓幼兒、家長和教師之間有了溝通的橋梁。第一次“口述日記”幼兒說出了“我最喜歡顏色的東西”,家長記錄后由教師來讀;第二次“口述日記”幼兒將自己最喜歡的顏色進行創編故事。幼兒在前面的活動中積極參與,進發出了極大的熱情。在第三
階段拓展活動中,教師將語言領域和藝術領域緊密相連,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感受快樂。
教師根據各領域的內容,設計了拓展活動的目標為:
1.語言領域:引導幼兒運用復合句式,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水平。
2.科學領域:能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日常生活的經驗表達和表現自己的想法。
3.藝術領域:讓幼兒在各種活動中體驗各種顏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紅、黃、藍顏料各一瓶,毛筆若干。
(2)各種顏色廢舊包裝紙、報紙、袋子、透明膠布、剪刀若干。
(3)京劇臉譜6個。
(4)白紙、水彩筆(根據幼兒人數而定)。
(5)各種顏色的圓形即時貼(貼在教師的衣服上作獎勵使用)。
(6)將大班6位幼兒打扮成服裝設計師。
2.經驗準備
(1)在第一階段中,幼兒感受三原色的配色活動。
(2)在第二階段中,讓幼兒回家口述日記:“我最喜歡的顏色”和“顏色的故事”。
(3)收集京劇臉譜圖片,讓幼兒觀察和討論色彩、圖形等。
活動流程
(一)教師讀幼兒口述日記:創編故事——顏色的故事
(這一內容是教師在第二階段教學中給幼兒布置的口頭內容,教師將幼兒的口述日記放在第三階段進行朗讀。)
1.活動過程 .
(1)教師說:“前面老師讓小朋友用最喜歡的顏色編一個故事,我們還像以前一樣,找幾個故事來讀一讀。”
(2)教師讀口述日記,并對幼兒的口述日記進行獎勵。
(3)教師考慮到有些幼兒認識大量的漢字,請他們到前面來讀自己的口述日記。這樣,孩子們會更有興趣參與此項活動。
2.本活動意義
這一環節是與第二階段的活動相銜接的,是幼兒讀完讀本后的學習反饋,是家長了解和參與幼兒學習的途徑,是教師和幼兒之間的分享、溝通。
(二)說顏色
(這一環節教學目的在于想引導幼兒說出讀本中的復合句式。)
1.活動過程
(1)教師說:“你們看,老師身上有很多顏色的即時貼,你最喜歡什么顏色,從老師身上取下來后,到前面來說一說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的什么東西。”
(2)教師以瀏覽的方式讓幼兒看小書,激起幼兒想說的愿望。教師說:“你們還記得《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的讀本中是怎么說的嗎?”
(3)請幼兒從教師身上選一個最喜歡的顏色,并用這個顏色說:“我最喜歡,我喜歡(黃色)的,還喜歡(黃色)的。”
2.活動意義
教師以層層遞進的方式,讓幼兒模仿說出讀本中的復合句式,強化幼兒對詞匯和句式的表述能力。
(三)相互交流
(教師充分考慮幼兒的語言能力,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發言,并相互表達自己的想法。)
1.活動過程
(1)幼兒之間相互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
(2)教師巡回指導、獎勵。
2.活動意義
教師鼓勵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自由表達復合句式,傾聽和分享表達不同的復合句式。
(四)區域活動
(教師簡單介紹區域,讓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區域進行活動。)
區域一:涂京劇臉譜。
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為京劇臉譜涂色。教師在指導中通過提問的方式來了解幼兒對京劇臉譜的理解。這個區域能讓幼兒在涂顏色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京劇臉譜中圖形的結合、顏色的搭配和對稱關系。
區域二:制作圖書
幼兒可以欣賞別人的圖書作品,同樣可以將自己喜歡的顏色編成故事畫在紙上,教師將幼兒的語言記錄在畫紙上,幼兒可以用粘貼、縫制等方法做成完整的圖書。這個區域是將幼兒已有的閱讀經驗和繪畫活動整合,并讓幼兒親自體驗制作圖書和閱讀的快樂。
區域三:配色
這一活動幼兒已經做過,教師考慮到幼兒對這個活動的興趣濃厚,讓幼兒繼續體驗三原色相互調配后會變成什么顏色,親身體驗它們之間的關系。這個區域是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三原色和顏色的混合。
區域四:制作服裝
教師請大班幼兒扮成設計師與幼兒一起設計服裝,幼兒使用不同顏色的不同材料來設計自己喜歡的服裝。通過這個活動能鍛煉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延伸:
1.讀書活動: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進行閱讀。
2.幼兒口述日記:我喜歡(教師請幼兒將今日的活動口述在日記上,請家長記錄下來)。
3.幼兒用京劇臉譜作品、配色作品、制作的圖書作品裝飾班級。
活動總結:
幼兒在拓展活動中是積極的、主動的、愉快的。教師在活動的設計中自然而巧妙的將前兩個階段的內容融入第三階段中,讓幼兒較好地掌握了復合句式,為幼兒提供了自由輕松的環境和有機會說、愿意說的語言環境。整個活動環環相扣,教師將語言學習與其他領域的學習相結合,靜態學習方式和動態學習方式相結合,以讀本內容、幼兒學習需要為基點安排分享閱讀活動與擴展活動,符合分享閱讀課程的實施原則,為其他教師提供了優秀的教學經驗。
你最喜歡什么顏色 篇2
一、設計意圖:二、活動目標:三、活動準備:四、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 a、看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什么?(一束五顏六色的花) b、誰能告訴老師你喜歡哪一朵花? c、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本很好看的書,書的名字叫《你最喜歡什么顏色》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好嗎?(出示大書手指讀書名) 2、大書閱讀,引導幼兒逐頁看大書(遮蓋文字) a、因封面重復內頁,我直接進入主題,不讀封面。 圖一:小朋友們這里有好多的什么?你最喜歡什么顏色?請個別幼兒回答。那你們知道老師最喜歡什么顏色嗎?(紅色:代表活潑、熱情) 圖二: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有什么特點?那說明小朋友心里是怎么樣?她還喜歡什么? 幼兒:看到一個小朋友;她穿著黃色的衣服、褲子、戴著黃色的帽子、還穿著黃色的鞋都是黃色的;她喜歡黃色;喜歡黃色的花; 圖三、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他為什么抱著球?他旁邊有什么?小熊和球有什么地方相似?他還喜歡什么? 幼兒;他在抱著球;他喜歡咖啡色的球;咖啡色又叫什么顏色?(棕色)他還喜歡棕色的小熊 圖四:小朋友你看到什么了?她為什么不害怕呢?你從哪看出她不害怕的?(表情)她還喜歡什么? 幼兒:我看到小朋友手里拿著蜥蜴;不怕,因為她喜歡蜥蜴;她還喜歡綠色的樹葉,她喜歡綠色的小草、綠色的褲子。 圖五:請小朋友們想想第五頁會出現什么顏色?幼兒猜想。 看到這頁你想說一句什么話? 喜歡紫色;她喜歡紫色的裙子紫色的花(鼓勵語) 圖六:頁小朋友在干什么?他為什么吃胡蘿卜?他在什么上呢?為什么? 幼兒:他在吃胡蘿卜;因為他喜歡橘黃色的胡蘿卜,還喜歡橘黃色的南瓜所以他坐在南瓜上吃胡蘿卜; 圖七:誰能說說你看到這頁想說一句什么話?為什么? 幼兒:他想到海里去洗澡;因為他喜歡藍顏色;(這是兩個幼兒回答的) 圖八:這一頁你想說一句什么話? 幼兒:他喜歡黑色,還喜歡黑色的雨傘;他喜歡黑色的小貓;(兩位幼兒回答) 圖九:這一頁你看到了什么?說明這個小朋友喜歡什么顏色? 幼兒:我看到白色的北極熊;白雪;白色的地板;白色的旅游鞋;他喜歡白色; 圖十:剛才前九頁都出現在什么顏色啦?還有哪些顏色沒出來,接下來會是什么顏色?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想告訴我們什么?誰能模仿一下他的動作?還有誰喜歡這個顏色?(幼兒一起模仿動作) 幼兒:我喜歡紅色的蘋果,我還喜歡紅色的119救火車;老師也喜歡紅色; 圖十一:這張畫面你在哪見過?他們在干什么?又好象再說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往后翻讓幼兒知道這本書已經看完了。 3、閱讀小結:三、文字閱讀 教師帶領幼兒朗讀全文,指讀的速度要放慢,并給幼兒小書讓幼兒自行指讀。四、小書閱讀五、活動結束《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第一課時活動小結
《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第二課時活動設計一、活動目標 1、學習句式“我喜歡......,我喜歡......,還有......。” 2、通過游戲,培養幼兒說話的興趣,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3、發展幼兒思維的發散性,激發幼兒探索、敢于嘗試的精神。
二、活動準備 1、大書、小書 2、知識經驗準備,老師在課前做一字多詞中詞組游戲的示范,讓幼兒對這種語言游戲有初步的理解! 3、字卡三、活動過程 1、讀本復習 教師和幼兒一起復習讀本內容,并利用大書、小書和幼兒一起劃讀每一頁的文字,讓幼兒自己拿著小書自由朗讀。 2、學習句式,我喜歡......,我喜歡......,還有......。 剛才書上小朋友們把他們喜歡的都告訴了我們,可是老師想問問我們小朋友最喜歡什么?(引導幼兒用句式學說完整的短語) 幼兒:“我喜歡唱歌,我喜歡跳舞,還有畫畫” “我喜歡媽媽,我喜歡爸爸,還有爺爺奶奶”“我喜歡溜冰,我喜歡跑步,還有看電視”等等 3、語言游戲 a、老師出示一字卡,請幼兒自由組詞(與其有關聯),并用句式“我喜歡。。。,我喜歡。。。,還有。。。”造句。如字卡“吃”“喝”“玩”等等 幼兒:“我喜歡吃水果,我喜歡吃青菜,還有肉。” 我喜歡吃魚,我喜歡吃面包,還有雪糕。 我喜歡玩皮球,我喜歡玩玩具,還有玩沙子 我喜歡喝牛奶,我喜歡喝飲料,還有喝白開水等等 b、可讓孩子分小組進行這一游戲! 4、活動小結 通過第一課時的活動,幼兒對此句式已有初步的印象。又因我班幼兒對字、詞掌握的較多,所以我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出現的字,做字卡,讓幼兒了解事物整體的關系,發展幼兒思維的發散性。 5、活動結束
拓展 《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第三課時活動設計一、設計意圖二、活動目標三、活動準備四、活動過程
[設計思路] 會變的顏色是讓幼兒通過三原色的變化來認識各種顏色是怎樣變化而來的,但對于幼兒來說卻是很生疏的。單純的講解顏色的變化很難讓幼兒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學中設計了有關顏色變化的實驗和涂色程,通過動手操作了解顏色的變化,并設計了幼兒討論的環節,使指導實踐——實驗——討論三者有機結合,激發了幼兒對顏色變化的好奇心,培養了其發現探索的精神。 。刍顒幽繕耍荨 ⊥ㄟ^活動,讓幼兒認識紅、黃、藍三原色,知道由這三種基本的顏色可以組合成任何一種顏色,培養幼兒對科學及小實驗的興趣,訓練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對色彩的感知能力。并使幼兒初步了解顏色的裝飾、指示、保護功能,懂得顏色與人們的關系! 。刍顒訙蕚洌荨 〗處熡眉t、黃、藍三色透明紙自制三只帶手柄的“圓鏡”,準備紅、黃、藍三色顏料水和白色小瓶子數個。在活動時利用幼兒教材! 。刍顒舆^程] 1、教師用圓鏡給幼兒變魔術:紅、黃合起來是橙色等,問幼兒:“知道老師是怎樣變的嗎?” 教師用兩種顏色(紅、黃、藍任兩種)的圓形透明玻璃紙片重疊看周圍事物,會發現物體被染上不同的顏色,還會發現顏色會變化。 2、通過實驗演示了解顏色的變化! 〗處煼謩e將顏料水紅色與黃色、黃色與藍色、紅色與藍色放在一起調和,指導幼兒觀察顏色的變化,并說出變成了什么顏色(紅+黃=橙、紅+藍=紫、黃+藍=綠)! 3、利用教材讓幼兒涂顏色 。1)、給幼兒畫書圖片上的杯子、圓涂色,三個圓重疊的地方為黑色,即紅黃藍三種顏色混在一起為黑色! 。2)、給水果、蔬菜涂色,先讓幼兒說出黃瓜、茄子、柿子的顏色、然后想一想綠、紫、橙色分別是那兩種顏色混在一起配成的,最后利用紅黃藍三種水彩筆進行涂色。 4、啟發幼兒討論,了解顏色的功能及有關知識。 。1)、如果將紅、黃、藍三種顏色分別與白色混在一起會變成什么顏色?(會變成粉紅、金黃、淺藍色。樹葉有深綠、淺綠不同的顏色,花瓣有里向外是深紅逐漸變為粉紅色……)! 。2)、在生活中紅、綠、黃、白表示什么意思?(紅色表示危險、綠色表示安全、黃色表示注意、白色表示清潔衛生,例:紅綠燈、小黃帽和白大褂)! 。3)、解放軍叔叔為什么穿各種迷彩服?(因為迷彩服和大海、草地、大山等顏色相似,所以不容易被敵人發現,從而保護自己,許多動物也具有保護色,如梅花鹿身體上的花紋等。) 。4)、小朋友你們喜歡什么顏色的服裝?與成人有什么不同?(小朋友喜歡鮮艷的色彩,表現的活潑可愛,成人一般喜歡深冷色象藍、深綠等,顯得莊重成熟,另外在夏天一般人們穿淺冷色衣服,使人涼爽,冬天穿深暖色衣服,使人暖和。 。刍顒友由欤荨 〗處熇米杂苫顒拥臅r間,給孩子講故事《帶顏色的名字》。在美工活動中指導幼兒做變色陀螺:在圓形硬紙卡上平均涂兩種或三種原色,中間插一個火柴棍,轉動陀螺,觀察顏色的變化。到戶外做吹泡泡的游戲活動:利用麥稈和肥皂水在陽光下吹泡泡,觀察泡泡美麗的顏色。
我的顏色小小書活動目標: 1、知道書有封面和封底,能夠自制顏色小書。 2、知道廢舊的報紙、書本也是有作用的,要學會愛惜自己的書本不浪費紙張。活動準備:畫筆、顏料、白紙、過期雜志、報紙、破舊的書刊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部分自己已經制作好的書本,激發幼兒興趣。 “你們瞧,這是什么。俊保〞荆 “這些書漂亮嗎?” “它們和我們買來的書有什么不一樣?” “你知道它們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自由討論回答。二、基本部分 1、教師示范講解圖書的制作方法 “書有好看的封面和封底,封面講述的是這本書告訴大家什么故事,你想做關于紅色的書,就要找一些紅色的內容。今天李老師給大家帶來了許多被小朋友丟棄的書,你們瞧,他們都已經很破舊了,有的也被小朋友撕破了,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自己的小手將這些廢舊的物品來變成一本一本新的書本。剛才你們看到的這些漂亮的書本就是李老師自己做的,你們愿意來試試嗎?”教師示范:設想自己的書名——選擇廢舊材料進行剪切——粘貼——整理成書 2、幼兒操作示范給幼兒提供各種材料,請幼兒用剪貼、作畫的方法來制作自己喜歡的小圖書。三、結束部分 利用分享時間,和同伴交流“我的x色小書“。四、延伸部分 可收集一些關于紙張來源已經制作的vcd等讓幼兒進行觀賞,讓幼兒了解紙張的來之不易,知道要愛護書本,節約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