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跳(通用15篇)
輕輕跳 篇1
小班語言活動:詩歌
活動目標:
1 掌握詩歌內容,豐富詞匯“輕輕”“慢慢”能發準字音。
2 能完整的朗誦詩歌,并用相應動作進行表演。
3 幼兒懂得愛護小草。
活動準備:投影儀 圖片
活動過程 :
1 出示圖片激發幼兒學習愿望。
2 教室示范朗誦詩歌。
3 教室提問詩歌名稱,角色,內容。
4 教室再次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5 教師分句朗誦,幼兒學習詩歌內容(重點 難點)
豐富詞匯,注意糾正字音“跳”“炮”“好”“草”
6 幼兒分男女兩組進行朗誦(提示幼兒聲音洪亮,發準字音)
7 啟發幼兒添加相應動作進行表演。
8 教育孩子不踐踏亂踩小草。
輕輕跳 篇2
【設計思路】
這節課是選自上海音樂出版社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第一課,主要學習內容是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舞蹈學習和創作。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描寫傣族民歌風的創作歌曲,2/4拍,f宮調式。由五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歌曲。全曲旋律優美、明快。歌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一幅傣族小姑娘、小男孩與孔雀在池塘邊翩翩起舞地生動畫面,給人留下美好的回味。
二期課改不僅給我們老師帶來了教學的空間,更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無盡的樂趣。學生們學得自主,學得積極。但要讓學生學得主動,必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堂課我就以興趣貫穿全過程,設計了“我是傣家小導游”的節目吸引孩子,讓學生從陌生到熟悉;從了解到喜歡。熟悉傣家的風土人情,喜歡他們的載歌載舞。整節課通過聽聽、唱唱、跳跳、創創等幾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喜愛演唱并能表演這首歌曲,從而感受傣家兒童演唱時的愉快心情。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
2.創編《美麗的孔雀》
【教學目標】
1.通過歌唱、表演《金孔雀輕輕跳》,感受歌曲所描寫的傣族風情,表達傣族小朋友熱愛生活親近大自然的純真情感,表現傣家孩子幸福、快樂的生活。
2.讓學生在聽故事、玩樂器、唱歌曲、創動作等音樂實踐活動中,用柔和優美的聲音表達對金孔雀的喜愛,唱出柔美的情緒、跳出可愛的形象。
3.感受2/4拍的韻律,準確地演唱跨小節的同度反復音準。
【教學重難點】
1.感受2拍子的韻律,初步能用柔美的情緒來演唱歌曲。
2.準確地把握歌曲中跨小節的同度反復音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ㄒ唬謎語
花冠頭上戴,錦袍身上穿,尾巴似扇形,展開人人愛.
(二)出示新朋友——孔雀
1.和孔雀交朋友——音樂對對碰
如:
5311
要求尾音相同,可以在孔雀的羽毛上找自己喜歡的音,音要準。
2.學習孔雀舞的基本動作,聽音樂自由組合進行表演
說明:
學生對孔雀很熟悉,也很喜愛!老師讓學生和孔雀交朋友,可以很容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了,很快就能進入主題。在“音樂對對碰”這個游戲里,學生在玩玩中解決了跨小節的同音音準的難點!在學習孔雀舞的過程中,慢慢熟悉音樂的主題。
二、玩——傣族小導游
(一)聽聽傣族的故事
。ǘ└惺艽鲎宓娘L土人情
有趣的節日,特色的竹樓
。ㄈ┩嫱鏄菲
聽音樂用合適的樂器來伴奏,認識象腳鼓
說明:
“小導游”是學生很想爭取做的角色,但首先自己要熟悉。這正是老師需要的,因為學生只有在積極的狀態下,才能主動的學習和運用。同時學做“小導游”的同學必須比別人學得快!這樣學習的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三、學唱《金孔雀輕輕跳》
。ㄒ唬┞牱冻
。ǘ┞犅牎黝}音樂
找找——音樂旋律
唱唱——音樂主題
拼拼——孔雀畫面
說明:
“拼圖”是學生喜愛的游戲,但這里的拼圖學生必須在找到并唱出旋律的基礎上,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的過程中熟悉歌曲的主題。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四、創——最美麗的孔雀
1、比聲音——誰的聲音最優美
2、比動作——誰的舞姿最優美
3、比合作——誰的表演最優美
說明:
比賽對學生而言是一項很刺激的活動。學生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在比賽中學生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彼此的潛力,更力求完美。
【教學隨筆】
在本節課中,老師以“二期”課改的精神為指導思想,立足于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備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面向全體。如這節課的內容從主題的導入,學生的學習、學唱,都以玩中學貫穿整課堂。改變了教學中程式化的教學方法,從學生實際出發,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設計了以學生自主學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等教學方式。如:猜謎、拼圖、學做小導游、比賽等等,既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更增添了師生間的情趣及融洽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學做“小小導游”的環節里,既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也要注意課堂的調空,能讓學生收放自如。更好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音樂課堂的天地里快樂成長!
輕輕跳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用優美的情緒演唱歌曲,體會傣族歌曲的風格特點。
2、通過學跳孔雀舞,學會用肢體語言感受音樂的美。
3、通過了解傣族風情,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民族音樂,熱愛生活。
教學分析: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傣族兒童歌曲,樂曲采用歡快的2/4拍,五聲調式。歌曲采用規整的節奏以及優美的旋律描繪了傣族兒童在小溪邊同孔雀一起跳舞的快樂情景,刻畫了一幅美麗、幸福的生活畫面。
教學重點:
用活潑、優美的情緒演唱歌曲,并用舞蹈動作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
演唱時能體現出傣族的風格特點。課型:唱歌綜合課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頭飾、歌詞單。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1、猜謎導入:錦袍身上穿,花冠頭上戴,尾巴象把扇,展開人人愛。
2、你見過孔雀嗎?你能說說它的樣子嗎?(出示孔雀圖片)你知道他們生活在哪個地區,哪個少數民族中嗎?(云南、貴州等地,傣族)由于氣候及自然條件關系,傣族地區孔雀較多,傣族人民很早就有飼養孔雀的習慣,他們認為孔雀美麗、善良、智慧,是吉祥的象征,對它懷有崇敬的感情。
二、展開部分:
1、初次聆聽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初步歌曲了解歌曲旋律。
。◣煟航裉炖蠋熃o大家帶來一首好聽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輕輕跳》,聽聽歌曲是怎樣歌唱美麗可愛的小孔雀的!)
2、再次聆聽,感受傣族舞的優美。(師:傣族人常把孔雀作為民族精神的象征,并以跳孔雀舞來表達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歌頌美好的未來。下面就由汪老師為你們表演一下孔雀舞,想看嗎?師示范傣族舞蹈動作)
3、第三次聆聽歌曲,熟悉歌詞。
。◣煟簞偛爬蠋煵恍⌒陌迅柙~的順序弄錯了,老師想請同學們幫一個忙,把順序理一理。)
三、深入部分:
1、哼唱歌曲旋律。
。◣煟焊枨械男〔飞傩〔访痹诖稣Z中就是小姑娘小伙子的意思,你們今天愿意做個快樂的小卜少小卜帽跟老師一起學唱這首傣家歌曲嗎?首先請大家用LU來哼唱旋律。)
2、學生聽唱第一段歌詞。
3、完整演唱第一段。
4、自學第二段歌詞。
。◣煟耗銈兡茉囋噷⒌诙胃柙~自己唱一唱嗎?看看那一句有困難?學生自主學習找出難點,共同解決,可采用小老師教唱)
5、完整演唱歌曲。
(師:讓我們跟著美妙的音樂一起演唱這首《金孔雀輕輕跳》。)
6、學跳舞蹈《金孔雀輕輕跳》
。◣煟捍蠹页锰袅耍〗鹂兹负芟矚g你們,它很想邀請大家一起來跳舞!)(1)、教師示范孔雀舞動作。(2)、學生學跳舞蹈動作。(3)、師生共同表演。
四、拓展部分:傣族風情介紹
。◣煟和瑢W們的表現這么棒,舞蹈跳得這么美,金孔雀可高興了,她呀,熱情地邀請我們去她的家鄉西雙版納看一看呢!播放樂曲《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點擊課件進行解說)
傣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國云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這里有我國最大的原始森林,素有“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的'稱號。瞧,野象正在里面悠然漫步,靈巧的小猴子正開心的玩耍呢!
接下來,讓我們再到傣家人居住的地方去看一看。傣族人把它稱作竹樓,它不但美觀,而且還很牢固,還可以防止野獸的侵害。葫蘆絲是傣族特有的樂器,吹奏出來的音樂好聽了!大家現在聽到的優美的音樂就是由葫蘆絲吹奏的。
傣族人信奉佛教,所以來到西雙版納,到處可以看見大大小小、氣勢不凡的佛塔。傣族不僅景色秀美,而且那里的人更愛美,尤其是傣族的婦女。瞧:傣家婦女穿著漂亮的衣裳多像一群美麗的孔雀呀!
看到這,讓老師想起了傣族的一個重要節日。就是一年一度的潑水節。看,人們正相互潑灑清水,祝福對方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幸福。
傣族還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瞧!她們的舞姿多優美呀!
五、課后小結
1、教師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不僅認識了美麗吉祥的孔雀,學唱了優美動聽的歌曲,學會了跳美麗的孔雀舞,還了解了傣族這個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這些都讓我們認識到,只有愛護身邊的小動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我們才能有幸福快樂的生活!
2、學生聽音樂出教室。
輕輕跳 篇4
大班音樂金孔雀輕輕跳教案,音樂的節奏有很多種,每一種節奏帶給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今天我們來學習的這首歌曲就是一首具有少數民族風味的歌曲,我們來品品它的節奏吧。
1、活動目標:
1、通過親身感受和對比等方法來體驗歌曲的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的美的意境。
2、通過對歌詞的分析,讓幼兒對歌曲展開相關聯想,體驗傣族小朋友親近大自然,并與之和諧相處的生活情趣。
3、喜歡歌曲,能安靜的傾聽。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2、活動準備:
音樂:《紅星歌》、《經孔雀輕輕跳》伴奏、演唱MP3;
視頻:動畫片段《兩只小孔雀》、傣族風情風光片段、《經孔雀輕輕跳》flash;3教具:紗巾。
3、活動過程:
一、進場
在《紅星歌》的樂曲聲中,老師和幼兒邁著雄壯有力的步伐進入活動區。
二、開始部分
1、欣賞動畫片段《兩只小孔雀》。
師:在剛才的動畫片里,有兩只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大家嬉笑著相互潑水,你知道他們在過什么節日嗎?(屈.老師.教案網出處)在我國,有一個民族,那里的人們把孔雀作為吉祥鳥,潑水節是他們特有的節日,這個民族就是傣族,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孔雀的家鄉,去看看傣家優美的風景吧。
2、傣族風情
播放短片:傣族風情
三、基本部分
(一)樂曲欣賞
1、欣賞樂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節奏。
師:這首曲子的旋律跟《紅星歌》比起來,有什么不同?(有力-輕柔,快-慢)
2、請幼兒伸出雙手閉上眼睛再次欣賞樂曲,教師用紗巾從幼兒手上輕輕劃過。
師:你們在欣賞這首曲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沒有?(輕,柔,軟,舒服)曲子速度怎樣?(慢)
3、鼓勵幼兒一邊欣賞樂曲一邊嘗試用簡單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二)歌曲欣賞
1、請幼兒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歌曲兩遍!坝∠笞钌羁痰囊痪涓柙~?”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句清唱。請幼兒想象歌詞中的情景。
2、無伴奏教師教唱歌詞一遍。(陪視頻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教唱,結合視頻畫面,加深幼兒對歌詞的理解,讓幼兒從“面”上展開聯想,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3、結合flash動畫完整欣賞,幼兒自由跟唱或者舞蹈。
四、拓展延伸
邀請在場的老師共跳孔雀舞。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傣家,感受了傣家風情,還欣賞了一首非常優美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輕輕跳》,老師希望你們能愛護我們的大自然,讓美麗的孔雀健康快樂的生活!讓我們載歌載舞,共同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輕輕跳 篇5
第九課金孔雀輕輕跳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聽《龜兔賽跑》,唱《金孔雀輕輕跳》、《大鹿》,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理解本課主題--美麗的動物。
二、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三、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一定的情境,表現歌曲的內容及自己的想像。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教學難點 :編創一定的情境,表現歌曲的內容及自己的想像。
教學方法:綜合音樂感教學法
教具準備:琴、教學光盤、電腦、打擊樂器、紗巾、孔雀舞頭飾。
教學過程 :
一、 音樂的初步感受。
1、聽《金孔雀輕輕跳》伴奏音樂感受動物形象。
小朋友,你認為這段音樂表現了什么動物?
2、跟著音樂表演小動物的動作。
教師提示學生音樂情緒是優美的,你的動作也應該是優美的。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感,并用肢體語言去表達自己對音樂美的理解。
3、進一步提出要求:你能跟隨音樂的節奏來表現小動物可愛的
形象嗎?(教師示范)如學生有困難,教師可在長音時敲三角鐵以作提示。
4、感受孔雀的音樂形象。
師:聽,歌曲中表現的是哪種動物?(播放歌曲)
生:孔雀。
師:跟老師來一起做。(用一個表現孔雀的簡單造型孔雀鶴立。
做法:雙手呈冠形,右手上舉略彎曲,左手提襟。腳下走出歌曲節奏。)
二、介紹傣族民俗。
這是一首表現小孔雀與人類感情的歌曲。我國有一個少數民族把孔雀作為吉祥的象征,你知道是哪個民族嗎?
傣族主要居住在我國云南省。邊疆地區的傣族人住“干欄”式竹樓。傣族婦女身著緊腰窄袖短衫,下著筒裙,傣族人喜歡用紗線和絲線制成風格古樸、色調鮮艷的傣錦,圖案紋樣及色彩有某種象征的意義,如孔雀圖案象征吉祥,大象的圖案象征五谷豐登。他們有著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比如把小男孩叫做小卜少,把小女孩叫做小卜冒。(出示傣家風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圖片,以及繡有大象圖案的傣族服飾)
三、歌曲的演唱。
1、 看歌片跟隨老師演唱歌曲。
2、 歌曲處理:
用優美的聲音演唱;句尾每個字收音要輕,體現出親切感;展翅飛翔一句力度稍加強;歌曲結尾處用較弱的力度,表現歌曲美妙的意境。
三、學習傣族舞蹈動作語匯。
1、孔雀是傣族人們的吉祥鳥,所以傣族舞蹈中很多動作都是表現孔雀的。(播放傣族舞蹈片斷。)
2、學習傣族舞蹈動作。
《金孔雀輕輕跳》共有四組動作:
動作一:孔雀鶴立。
。牐犠龇ǎ弘p手呈冠形 ,右手上舉略彎曲,左手提襟(見圖1),雙腳正步站立,隨節拍做雙膝曲伸動作。
動作二:孔雀開屏(一)。
做法:雙腳原地小碎步,雙手由身體兩側從下向上慢慢提起至側平舉的位置,一小節做一次(圖2)。
動作三:孔雀開屏(二)。
做法:雙腳原地小碎步,雙手由身體兩側從下向上提起至頭上方手背相靠,然后由上向下打開至側平舉的位置。一小節上舉,一小節下落,反復進行(圖3)。
。牐爠幼魉模捍鲎逦枵Z匯。 做法:第一拍,雙手向里扣腕,雙膝微曲(見圖示)。第二拍,身體重心在左腳,膝略彎曲,右腳向右側開胯,腳尖點地,膝彎曲,同時右手向右側翻腕打開(見圖示),左手在胸前翻腕,動作對稱做(圖4)。
。牐
四、合作創編。
把學生分為三組:演唱隊、小樂隊、舞蹈隊進行創編表演。女同學可以把紗巾圍成筒裙,表演傣族小姑娘。給舞蹈隊的同學帶上孔雀舞頭飾表演,提高學生表演興趣。
1、 合作創編。
2、 分組表演。
3、合作表演。
五、欣賞傣族舞蹈表演藝術家楊麗萍表演的孔雀舞《雀之靈》。
六、課堂小結:下課
輕輕跳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傣族舞的基本手型、步伐和簡單動作,并能跟隨音樂輕柔、優美地表演舞蹈。
2.培養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活動準備
《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金孔雀輕輕跳》音樂CD、孔雀頭飾。
活動過程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視頻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翎羽的樣子,說說孔雀的特點并簡單地進行模仿。
2.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感受傣族音樂的輕柔優美。
3.學習舞蹈。
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指導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要盡量伸直。
4.游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態。
游戲開始后,幼兒扮演小孔雀邊說兒歌《小孔雀學走路》,邊抬頭挺胸擺出孔雀開屏的姿態,并按照語言節奏跟隨教師扮演的孔雀媽媽一起練習屈膝的動作。說完兒歌后“小孔雀”以此跟在“孔雀媽媽”身后練習屈膝走(行走路線可圍著教室走一個大圓圈)。
動作熟練后播放音樂,幼兒跟隨音樂節奏進行游戲。重點提示幼兒行走時保持好上半身的姿態。
5.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嘗試跟隨音樂完整表演舞蹈,鼓勵幼兒在每段最后創編一個孔雀造型。
6.幼兒戴孔雀頭飾分組表演,互相欣賞,啟發幼兒從表情、動作及結束造型燈多個方面進行評價。
7.欣賞舞蹈《孔雀舞》,并跟隨音樂自由表現孔雀的不同姿態。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后閱讀幼兒學習資源2第28~29頁,可與爸爸媽媽共同裝飾孔雀羽毛。
這是一節大班的音樂欣賞活動《金孔雀輕輕跳》,在本次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得特別棒,不僅較好的用語言表達出了對歌曲特點的理解,還能夠用肢體動作來體現歌曲的美的意境;顒又校乙孕∨笥逊浅O矚g的動畫片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樂曲欣賞環節,我采用了歌曲對比和利用紗巾親身感受兩種方法來讓幼兒體驗樂曲旋律的`輕、柔、慢。比較有效的幫助大部分幼兒說出了樂曲特點,避免了上次試講時幼兒感受到了但表達不出來的問題。在歌曲欣賞環節,我采用了由“點”到“面”層層深入的方式,讓幼兒感受歌詞的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利用動畫視頻將孔雀與小朋友一起跳舞的歡快場面展現出來,生動形象。較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最后的拓展延伸環節,注重提高幼兒的人文素養,用舞蹈的形式將課堂氣氛推向,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欣賞歌曲的快樂和愉悅。
本次活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在歌曲欣賞環節,由于借班上課,我忽略了幼兒對歌詞很陌生這個細節,幼兒在聽一遍后基本都無法回答老師的提問,雖然也靈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兒也基本說出了歌曲內容,但感覺比較困難,可以嘗試改變提問方式或分兩課時進行。
本次活動與以往活動相比的亮點:本次活動利用了多媒體動畫,生動形象,比起以前欣賞教學中運用的圖片和口頭講述,幼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引入部分,我經過了多次修改,最開始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采用了音樂游戲“快慢走”,但發現氣氛是比較活躍,對歌曲旋律的體驗也有一定幫助,但根本沒有達到創設情境的目的;經過修改,我把引入部分改為了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準備讓幼兒通過傾聽來創設情境,試上后我發現對于才剛剛升上大班的幼兒來說,通過傾聽比較抽象的聲音來感受情境比較困難,大部分的幼兒都不能感受和體驗。經過思考,我改用幼兒都非常喜歡的動畫形式導入,直觀形象,為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輕輕跳 篇7
我在教學《金孔雀輕輕跳》一課時,非常注重情境的創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多媒體展示,引入情境。
多媒體技術是創設真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而音樂教學正需要向學生提供大量的視聽音像刺激,因此多媒體技術正可施展其強大的功能。我在教學設計中,也運用了多媒體,課件一開始展示孔雀圖,讓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今天的內容與孔雀有關,而且孩子喜歡動物,一只美麗的孔雀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但我并沒有就此停止,而是在孩子還沒來得及走神時一幅幅美麗的風景圖把學生帶入了美麗的西雙版納,讓學生了解傣族的民俗民風之余,感受美麗的孔雀有美麗的故鄉。后來在舞蹈教學前,讓學生觀看了《金孔雀》舞蹈片段,優美的舞姿吸引了全部孩子,孩子好動的特點被激發起來,為下面的舞蹈教學環節作鋪墊,也讓課堂美起來達到審美體驗。
二、舞蹈表演,體驗情境。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音樂與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現歌曲的內容,通過有聲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通過讓學生觀看《金孔雀》,感受孔雀舞的優美,激發學生想學的好奇心,于是就自然而然就教給學生幾個簡單的表現孔雀的動作。因為歌曲的旋律較長,歌詞較多,一句一句地教效果并不好,而且低段的學生模仿能力較強,于是我采用師生同舞蹈,幾遍表演之后,學生對歌曲的旋律也熟悉了,隨后,在學生們情緒高漲時進行歌詞教學,他們就輕松愉快地學會了這首歌曲。
三、語言形象,豐富情境。
語言是一種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學手段,不注意地使用語言,誰也不會意識到語言的特殊性,但當教師巧妙地使用語言時,語言便會發揮神奇的妙用。小學低段的孩子還沉迷于卡通片,童話故事等童趣性強的直觀事物,所以課堂上教師的語言也應富有童趣,有情境性。我在整堂課的過程中,都圍繞孔雀展開,把孔雀擬人化形象化。比如在教給學生幾個簡單的表現孔雀的動作時,我設計了一個場景,“孔雀在小溪邊散步,不時……”把表現喝水、走路、開屏等動作都包括在內,使學生因為感興趣而學。另外在從舞蹈環節過度到歌詞教學時,也通過孔雀說的話來轉入,過渡自然形象生動。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課的情景教學,是培養少年兒童審美情趣,增強少年兒童審美意識,完善少年兒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也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讓我們堅持小學音樂課的情景教學,讓我們的課堂“舞”起來。
輕輕跳 篇8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本課選自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音樂第3冊第九課美麗的動物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輕輕跳》,教學內容有: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利用鈴鼓、三角鐵為歌曲伴奏和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2、教材分析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節拍為2/4拍,一段體結構,屬五聲E宮調式,曲調清新優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節奏自然,流暢,好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3、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重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感受理解,表現欣賞音樂的審美能力的培養,我對本課教學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清新優美的旋律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培養他們愛護動物的意識,并從優美的舞姿中領悟到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2)知識與技能:
①指導學生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谟门氖值臑楦枨樽;
、圩约弘S音樂創編舞蹈,以挖掘培養孩子的肢體語言智能。
4、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歌曲并能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難點:感受歌曲中同節奏、同歌詞,但不同旋律的兩樂句的比較。
5、教具準備:
光碟、錄音機、頭飾、拼音卡片,扇子。
二、說教法
1、情景導入法。老師創設孔雀跳舞情景,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到學習新課的趣味感、新奇感。
2、旋律模唱法:教師分樂句彈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學生用“la”音模唱出與音高、節奏完全相同的旋律,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旋律智能。
3、手勢感受法:為了突破歌曲的難點,最后兩樂句在音高上的不同,我采用了孔雀手勢法進行教學,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認識化難為易,也體驗到音樂課中的趣味感。
三、學法
1、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指導學生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重在讓學生通過閉目聆聽音樂,從中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再跟音樂找出歌曲較難唱的樂句,分析視唱化難為易,最后親自嘗試,完整并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群體合作法。在創編舞的過程中,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發揮其獨特的才華,鼓勵他們互相幫肋、互相啟迪、互相促進,發揮其群體力量,培養他們的人際交系智能。
四、說教學程序
(一)組織教學,音樂常規,學生做小鳥飛的動作進入教室,然后跟老師一起作律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氛圍的濃厚。
。ǘ⿲胄抡n。
老師戴上頭飾,做幾個孔雀活動的動作,請同學猜猜是什么動
物。學生猜出后,告訴他們:今天要學習一首關于孔雀歡舞的歌。
。ㄈ┬抡n學習
1、音樂范讀歌詞,讓學生從視覺上聽覺上理解歌曲,簡述歌曲大意,重點理解“展翅開屏”和“傣家”兩詞的意思。
2、學習歌曲: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新歌的興趣,老師有感情的范唱一遍,然后放錄音,請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用手輕輕點拍感受歌曲的節奏、旋律。接著老師用琴聲帶領學生用“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錯的兩樂句
3、難點樂句教學:請學生試著打一下兩樂句的節奏。兩樂句旋律上的不同主要通過孔雀手勢法來感受。這樣充分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
4、大膽嘗試,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在熟悉節奏旋律后,解決了難點的基礎上,學生對歌曲的學習已是輕松自如了。在此過程中,我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唱歌:齊唱、分組唱、分男女生唱、個別演唱等多種演唱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演唱才能。
5、創編活動:美的旋律、美的歌詞更需要美的舞姿。為了激發學生學舞的興趣,放一段傣族舞蹈的VcD,然后重點把傣族的幾個基本動作給學生示范一次:孔雀鶴立、孔雀開屏、傣族舞語匯,鼓勵學生三五個一組,互相啟迪、創作,老師指導、觀察,請一些創編的好的同學在前邊來表演,音樂再次響起,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各盡其能、各得其樂、各有所獲。整節課都讓學生處于愉悅之中。
輕輕跳 篇9
一、 教學目標 :
1、 通過表演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使學生能夠理解本課的主題——美麗的動物。
2、 能用優美、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本曲,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3、 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初步了解傣族音樂與風俗,加深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4、 通過編創一定的情境,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 課題分析:
本課是人民音樂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第三冊中的第九課,《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2/4拍,一段體,五聲F宮調試。曲調清新、優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進行,節奏自然、流暢,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副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教學重點、難點:能從音樂中感受小孔雀優美的形象。
三、 教學策略:
1、 創設意境,采用情境教學,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2、 引導學生樂于參與表演活動,積極與他人合作。
四、 教學過程 :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
1、播放樂曲《四小天鵝舞曲》。
2、面帶笑容,彈師生問好歌問好。
1、學生聽歡快音樂邊跳邊拍手進教室
2、與老師問好
讓學生一開始便感知歡快、活潑的音樂。
二、情境導入
激發興趣
1、 媒體出示:云南風情圖片,播放《金孔雀輕輕跳》
2、 老師隨音樂輕輕起舞,跳傣族舞
3、 師生共同跳一跳
4、 結合自己感受說
1、 欣賞圖片并聆聽音樂
2、 初步感受傣族音樂及其風格。
3、 隨音樂跟著老師一起跳一跳。
4、 學生自由發言,
通過欣賞圖片和感受音樂,讓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學習的興趣。
5、 說這段樂曲表現了什么動物形象?
6、 你能隨音樂來表現可愛的小動物嗎?
7、 師隨音樂再次跳孔雀舞,請生猜一猜是哪種動物形象?
8、 老師做一個孔雀鶴立的動作,講解做法:
(雙手呈冠形,右手上舉略彎曲,左手提襟。腳下走出歌曲節奏)
5、 并能夠用肢體語言表現。
6、 隨音樂自由表現小動物的可愛形象。
7、 學生回答:孔雀
8、 跟老師做一做
讓學生自己說說動物形象并用肢體語言表達加深對樂曲的感受,猜一猜,做一做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本課當中來了,為下面的課堂教學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
三、新課教學
1、 范唱《金孔雀輕輕跳》
2、 按照歌曲節奏朗讀歌詞。(媒體出示歌詞)
3、 分句彈奏樂曲旋律
4、播放樂曲伴奏帶
5、彈奏整曲旋律
(提示:用優美聲音表現歌曲美妙的意境)
6、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媒體出示節奏)
X-
7、請小組上臺展示,并發獎勵品
1、聽范唱
2、按照節奏讀歌詞
3、分句學唱歌曲
4、輕聲哼唱、跟唱
5、集體有感情演唱
6、分組討論,選擇合適的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7、小組展示,其他組做評委
讓學生自己嘗試敲敲打打選擇合適的樂器伴奏,可以幫助孩子更深入的了解打擊樂,而且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四、內容拓展
實踐活動
1、 小朋友,你知道我們有個少數民族把孔雀做為吉祥的象征,你知道是哪個民族嗎??
2、 那,還等什么啊!讓我們一起去傣家族旅游吧?(媒體出示傣族風情的圖片及其介紹、穿著服飾等)背景音樂播放《金孔雀輕輕跳》
3、 學習傣族舞蹈動作。(播放傣族舞蹈動作片段)
4、老師示范動作
動作一:孔雀鶴立。
動作二:孔雀開屏(一)
動作三:孔雀開屏(二)
動作四:傣族舞語匯
5、分組合作創編
6、各組上臺展示
7、情感教育
1、學生自由回答:
(傣族)
2、欣賞美麗的風景
仔細聆聽老師的介紹
3、 欣賞片段,會做的自己跟著做。
4、 跟著老師分別做一做,可找好朋友一起學。
5、學生分角色進行練習,可把紗巾做成筒群,帶上小孔雀的頭飾進行表演
6、分組表演
7、保護身邊的小動物
通過圖片的欣賞及其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傣家族的風土人情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通過找好朋友自己學習,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小朋友們快樂的唱歌跳舞,從中感受到了音樂所帶來的樂趣。
讓學生穿著象傣族姑娘,扮演美麗的小孔雀可以提高他們表演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五、課堂小結
1、彈師生再見曲與生道別
2、播放律動曲
1、與老師道別
2、做律動走出教室。
輕輕跳 篇10
一、課題:《金孔雀輕輕跳》
二、課型:綜合課
三、教學內容:
1.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
2.歌曲《金孔雀輕輕跳》
3.創編舞蹈
四、教學目的:
1. 通過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讓學生感受傣族風格的歌曲,了解傣鄉的風情,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讓學生了解云南省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
2. 通過學唱《金孔雀輕輕跳》,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傣鄉風情,學習用柔美的、圓潤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教學重點:感受傣族風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風情。
六、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思想。
七、教具:電子琴、多媒體
八、教法:欣賞法、講授法、練習法、演示法
九、教學過程:
。ㄒ唬┙M織教學:師生用音樂問好
。ǘ┬蕾p《月光下的鳳尾竹》
1.提問:我們祖國地大物博,五十六個民族團結的生活在一起。你們都知道有什么民族嗎?
2.提問:(聽音樂)分析一下是哪一民族的音樂?
3.教師從"資源、風俗"等方面結合圖象向學生介紹傣族。
4.完整地欣賞《月光下的鳳尾竹》(感受歌曲的情緒、聲音的處理)
三、歌曲教學:《金孔雀輕輕跳》
1.初聽歌曲、找一找與《月光下的鳳尾竹》不同的地方?(情緒、聲音)
2.教師范唱
3.學唱歌曲
4.教師結合圖象"孔雀"演示傣族舞蹈的基本手型。
5.教師領跳舞蹈《金孔雀輕輕跳》
6.學生結合舞蹈圖示自由創編舞蹈《金孔雀輕輕跳》,教師巡回指導。
7.優秀舞蹈表演
十、課堂總結
十一、下課
輕輕跳 篇11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聽《龜兔賽跑》,唱《金孔雀輕輕跳》、《大鹿》,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理解本課主題--美麗的動物。
二、能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三、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一定的情境,表現歌曲的內容及自己的想像。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采用不同的情感演唱歌曲,懂得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教學難點 :編創一定的情境,表現歌曲的內容及自己的想像。
教學方法:綜合音樂感教學法
教具準備:琴、教學光盤、電腦、打擊樂器、紗巾、孔雀舞頭飾。
教學過程 :
一、 音樂的初步感受。
1、聽《金孔雀輕輕跳》伴奏音樂感受動物形象。
小朋友,你認為這段音樂表現了什么動物?
2、跟著音樂表演小動物的動作。
教師提示學生音樂情緒是優美的,你的動作也應該是優美的。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感,并用肢體語言去表達自己對音樂美的理解。
3、進一步提出要求:你能跟隨音樂的節奏來表現小動物可愛的
形象嗎?(教師示范)如學生有困難,教師可在長音時敲三角鐵以作提示。
4、感受孔雀的音樂形象。
師:聽,歌曲中表現的是哪種動物?(播放歌曲)
生:孔雀。
師:跟老師來一起做。(用一個表現孔雀的簡單造型孔雀鶴立。
做法:雙手呈冠形,右手上舉略彎曲,左手提襟。腳下走出歌曲節奏。)
二、介紹傣族民俗。
這是一首表現小孔雀與人類感情的歌曲。我國有一個少數民族把孔雀作為吉祥的象征,你知道是哪個民族嗎?
傣族主要居住在我國云南省。邊疆地區的傣族人住“干欄”式竹樓。傣族婦女身著緊腰窄袖短衫,下著筒裙,傣族人喜歡用紗線和絲線制成風格古樸、色調鮮艷的傣錦,圖案紋樣及色彩有某種象征的意義,如孔雀圖案象征吉祥,大象的圖案象征五谷豐登。他們有著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比如把小男孩叫做小卜少,把小女孩叫做小卜冒。(出示傣家風景及傣族小姑娘的圖片,以及繡有大象圖案的傣族服飾)
三、歌曲的演唱。
1、 看歌片跟隨老師演唱歌曲。
2、 歌曲處理:
用優美的聲音演唱;句尾每個字收音要輕,體現出親切感;展翅飛翔一句力度稍加強;歌曲結尾處用較弱的力度,表現歌曲美妙的意境。
三、學習傣族舞蹈動作語匯。
1、孔雀是傣族人們的吉祥鳥,所以傣族舞蹈中很多動作都是表現孔雀的。(播放傣族舞蹈片斷。)
2、學習傣族舞蹈動作。
《金孔雀輕輕跳》共有四組動作:
。牐爠幼饕唬嚎兹跟Q立。
。牐犠龇ǎ弘p手呈冠形 ,右手上舉略彎曲,左手提襟(見圖1),雙腳正步站立,隨節拍做雙膝曲伸動作。
動作二:孔雀開屏(一)。
。牐犠龇ǎ弘p腳原地小碎步,雙手由身體兩側從下向上慢慢提起至側平舉的位置,一小節做一次(圖2)。
動作三:孔雀開屏(二)。
做法:雙腳原地小碎步,雙手由身體兩側從下向上提起至頭上方手背相靠,然后由上向下打開至側平舉的位置。一小節上舉,一小節下落,反復進行(圖3)。
。牐爠幼魉模捍鲎逦枵Z匯。 做法:第一拍,雙手向里扣腕,雙膝微曲(見圖示)。第二拍,身體重心在左腳,膝略彎曲,右腳向右側開胯,腳尖點地,膝彎曲,同時右手向右側翻腕打開(見圖示),左手在胸前翻腕,動作對稱做(圖4)。
四、合作創編。
把學生分為三組:演唱隊、小樂隊、舞蹈隊進行創編表演。女同學可以把紗巾圍成筒裙,表演傣族小姑娘。給舞蹈隊的同學帶上孔雀舞頭飾表演,提高學生表演興趣。
1、 合作創編。
2、 分組表演。
3、合作表演。
五、欣賞傣族舞蹈表演藝術家楊麗萍表演的孔雀舞《雀之靈》。
六、課堂小結:下課
輕輕跳 篇12
一、說教材
。牐1、教學內容:
本課選自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音樂第3冊第九課美麗的動物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輕輕跳》,教學內容有: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利用鈴鼓、三角鐵為歌曲伴奏和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牐2、教材分析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節拍為2/4拍,一段體結構,屬五聲E宮調式,曲調清新優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如第一樂句:31 35|5-| 36 12| 2-|,第四樂句6 33| 12 2| 16 12| 2 -|。配以 | X-|為主的節奏,自然,流暢,好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牐3、教學目標
。牐牳鶕魳沸麓缶V的要求,重在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感受理解,表現欣賞音樂的審美能力的培養,我對本課教學制定出以下教學目標:
(1)思想教育:讓學生在清新優美的旋律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培養他們愛護動物的意識,并從優美的舞姿中領悟到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道理。
。牐牐2)技能訓練:①指導學生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②用鈴鼓、磁鈴為歌曲伴奏;③學習傣族舞的基本動作,自己創編舞蹈。
4、教學重難點
。牐犞攸c:學會歌曲并能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難點:歌曲中同節奏、同歌詞,但不同旋律的最后兩樂句的比較:6 33| 12 2| 16 12| 2 -|和6 33| 12 2| 31 61| 1 -|
。牐5、教具準備:
。牐牴獾浺魴C、頭飾、拼音卡片,孔雀扇、鈴鼓、磁鈴。
二、說教法
。牐1、情景導入法。老師創設孔雀跳舞情景,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感到學習新課的趣味感、新奇感。
2、旋律模唱法:教師分樂句彈奏出歌曲旋律,要求學生用“la”音模唱出與音高、節奏完全相同的旋律,如第一樂句,教師彈31 35| 5 -| 36 12| 2-|,學生模唱“la……”這樣有利于訓練學生的音準節奏又能培養學生音樂記憶力。
。牐3、手勢感受法:為了突破歌曲的難點,最后兩樂句在音高上不同,我采用了孔雀手勢法進行教學,給學生以直觀形象的認識化難為易,也體驗到音樂課中的趣味感。
三、學法
。牐1、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指導學生學習歌曲的過程中,重在讓學生通過閉目聆聽音樂,從中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再跟琴模唱找出歌曲較難唱的樂句,分析視唱化難為易,最后親自嘗試,完整并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牐2、群體合作法。在創編舞的過程中,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發揮其獨特的才華,鼓勵他們互相幫肋、互相啟迪、互相促進,發揮其群體力量,增強他們的交往能力,達到共同提高。
四、說教學程序
。牐牐ㄒ唬┙M織教學,音樂常規,老師彈琴,學生做小鳥飛的動作進入教室,然后跟老師一起作律動《早上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氛圍的濃厚。
。牐牐ǘ┗居柧。為了保護兒童的嗓音,在學唱前,應充
分讓學生打開歌喉,以免拉傷聲帶,由于低年級學生對枯燥的練聲曲目不感興趣,我把練聲曲目敢編成兒童喜聞樂見的動物朋友,歌唱前提示學生挺胸、收腹,嘴打開。這樣既為學習本課歌曲作了適當的鋪墊,也達到了保護兒童嗓音的目的。
。牐牐ㄈ⿲胄抡n。
。牐犂蠋煷魃项^飾,做幾個孔雀活動的動作,請同學猜猜是什么動物。學生猜出后,告訴他們:今天要學習一首關于孔雀歡舞的歌。
。牐牐ㄋ模┬抡n學習
。牐1、音樂范讀歌詞,讓學生從視覺上聽覺上理解歌曲,簡述歌曲大意,重點理解“展翅開屏”和“傣家”兩詞的意思。
。牐2、學習歌曲: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新歌的興趣,老師有感情的范唱一遍,然后放錄音,請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用手輕輕點拍感受歌曲的節奏、旋律。接著老師用琴聲帶領學生用“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錯的兩樂句:“6 33| 12 2| 16 12| 2 -|”和“6 33| 12 2| 31 61| 1 -|”。
3、難點樂句教學:請學生試著打一下兩樂句的節奏。兩樂句旋律上的不同主要通過孔雀手勢法來感受。這樣充分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
4、大膽嘗試,用柔和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在熟悉節奏旋律后,解決了難點的基礎上,學生對歌曲的學習已是輕松自如了。在此過程中,我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練習唱歌:齊唱、分組唱、分男女生唱、個別演唱等多種演唱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演唱才能。
。牐5、成立簡易樂隊。在唱好了歌的基礎上,激發學生用一些簡易樂器為歌曲伴奏,利用鈴鼓、磁鈴為歌曲伴奏。老師用鈴鼓示范,磁鈴主要用在打擊長音處。學生分組練習用鈴鼓和磁鈴為歌曲伴奏。這樣,既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也使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
。牐6、創編活動:美的旋律、美的歌詞更需要美的舞姿。為了激發學生學舞的興趣,老師隨音樂表演一段,然后重點把傣族的幾個基本動作給學生示范一次:孔雀鶴立、孔雀開屏、傣族舞語匯,鼓勵學生三五個一組,互相啟迪、創作,老師指導、觀察,請一些創編的好的同學在前邊來表演,音樂再次響起,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各盡其能、各得其樂、各有所獲。整節課都讓學生處于愉悅之中。
輕輕跳 篇13
一、課題:《金孔雀輕輕跳》
這節課的教學理念是:“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為動力,構建互動型教學!薄督鹂兹篙p輕跳》音樂選自人音版第四冊音樂課本,一首二拍子的節奏規律濃濃傣族舞蹈風格的歌曲。我啟發學生用身體動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風格。所以選擇以孔雀為題材的教學設計。本課是以孔雀手勢和踮腳走兩個基本元素展開的一堂自主、開放、活潑的舞蹈課。
激發學生的舞蹈興趣,關鍵要抓住他們的心理特征!昂闷、好動、善于模仿”是兒童的身心特點,所以本課通過觀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師的舞蹈,啟發學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動作。通過欣賞老師的示范,觀察圖片,發揮想象。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模仿學習孔雀的動作。針對兒童“好奇”的年齡特點,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為課堂的開場、新穎的引入,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欣賞來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樂趣。通過聽、說、想、做、跳等活動進行師生互動,營造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互動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始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創。我以大孔雀的出現,始終貫穿整堂課,和學生展開一系列的互動,從而使學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參與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孔雀舞蹈,激發學生的舞蹈學習的興趣。
2、通過學習音樂,認識傣族音樂的風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節奏特點。
3、通過學習舞蹈,準確掌握孔雀舞蹈,訓練學生的協調性。
三、教學重難點:
掌握音樂是重點,學習舞蹈是難點。
一:孔雀舞
我以一段形象、優美的孔雀舞導入。表演前提示學生我是要用一塊布圍成一條漂亮的裙子開始跳舞。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跳一段舞蹈,這是跳的一種小動物。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看看老師跳的是什么動物?(放伴奏音樂老師表演)
生(們):孔雀。
二:學習孔雀舞音樂
師出示課題《金孔雀輕輕跳》。
師:仔細聽孔雀舞蹈的音樂。大家聽聽看這音樂是幾拍子。
生:二拍子。
師: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聰明,告訴老師二拍子有什么特點?小朋友聽聽強拍的位置?(強拍擊掌,弱拍拍肩)
生:……
三:學習孔雀舞蹈
師:剛剛小朋友是從什么動作看出老師跳的孔雀舞?
生:(學生做出那手勢的樣子)
師:有些小朋友擺的孔雀手勢不錯,現在老師教教小朋友們怎么樣更形象的跳小孔雀舞。首先我們先學手勢————孔雀手勢。大拇指和食指捏緊,后面三個用勁立起。
生:(模仿)
案例分析:
。ㄒ唬1、抓住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激發、培養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體驗舞蹈的審美性。
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形體靈巧,比較適合采用模仿性的形體舞蹈教學手段,進行直觀的教學,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學習,培養學生的舞蹈興趣,提高學生的舞蹈素養。因而本課各個環節都以模仿為主線,將形象的舞蹈通過模仿動物來展開,引導學生用心體驗小動物。培養學生愛好舞蹈的情趣,發展學生的鑒賞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提高學生對美更深一部的了解。一開始教師抓住學生愛模仿表演的特點,利用舞蹈小律動組織教學,通過形象生動地和有節奏的形體動作,讓學生比較主動自然集中了注意力,進入學習中。總之,我是根據這一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來設計教學: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能力強等,給出典型的節奏型,并與學生互動感受傣族的孔雀舞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
2、注重“美”,以審美為核心,創設情境,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
為更好的讓學生第一感覺喜歡上舞蹈,欣賞優美的舞蹈,促進學生對美的認識和追求。我以一段孔雀舞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對美產生直觀的、初步的印象,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在情境的創設上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為了營造輕松的環境,我一談話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如“小朋友覺得大孔雀表演的怎么樣?那怎么聽不到掌聲呢?”等這些寬松的教學環境為后面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3、充分調動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自主,模仿,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形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進學生學習舞蹈的重要保證。創設大孔雀和小孔雀的互動情境。學生為主體扮演小孔雀參與學習中來。在教學中,
1)先由我師范動作(為了更形象我把自己比成大孔雀,學生為小孔雀),學生跟著模仿。
2)通過交流合作的方式進一步補血習(主要用了我問學生答)。
3)要學生仔細觀察動作,進行探究的學習方式。減少老師教,學生學的程式化教學。要發揮學生為主體,讓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來教老師的互動學習。
4)為了讓學生更好掌握動作,我通過學生與老師的合作進行練習。學生做著小孔雀動作來尋找大孔雀,讓學生完全融入美的意境中,產生出美的畫面。
5)完全掌握好動作后,要求學生與學生合作,在整齊有序對型上表演。(六個小圓圈變成六個列隊有序的在教室穿插)“今天大孔雀和小孔雀相處得非常開心,現在大孔雀要跟小孔雀說再見了。我們抖動孔雀手勢配上踮腳走跟老師說再見”我的話音剛落,下課鈴聲剛好響起.此時此刻我的心理充滿喜悅。因為這節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上得很成功,基本實現我的教學設想。更值得高興的是準時完成教學任務,時間掌握恰到好處,這是我最大的進步。
(二)要讓孩子喜歡舞蹈,首先應該讓孩子喜歡你——舞蹈老師。要想讓孩子喜歡你,就必須做到愛孩子,要有一顆童心,善于傾聽孩子的心聲,和他們交朋友,用孩子般純凈而富有情趣的語言和形體動作,喚起他們的興奮感,把他們吸引到奇妙的舞蹈世界里來。
總之,舞蹈藝術的融入,給我們的音樂課帶來了新的活力,我們應繼續改進、完善、落實,使舞蹈藝術更進一步的發揮其獨特作用,為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加磚添瓦。
輕輕跳 篇14
教學內容:學習歌舞表演《金孔雀輕輕跳》,人教版二年級上冊
課型:歌曲表演
教學年級:二年級
教學時數: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金孔雀輕輕跳》的學習,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理解本課主題——美麗的動物;并由本課主題向音樂內部元素(速度、情感)及音樂外部元素(環保、民族文化等)拓展。
2、過程與方法: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探究孔雀的同時自主參與各項學習活動并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3、知識與技能:通過“意境”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孔雀的美,鍛煉學生即興表演的能力,能夠積極與同學合作用優美的語言、舒展的歌聲及肢體動作編創一定的情境,來表達內心的感受。
教材分析: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作歌曲,2/4拍,一段體,曲調清新、優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自然、流暢,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教學重點:
1、感受傣族風格的歌曲,了解傣族的風情;
2、啟發學生初步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
教學難點:
1、從音樂中感受孔雀優美的形象和從容的步態;
2、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思想。
教具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孔雀頭飾、圖片。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激發興趣
1、律動《這是什么》
2、創設情境
我們來輕松一下,猜謎語:錦袍身上穿,花冠頭上呆,尾巴像把扇,展開人人愛。
3、在歌曲《金孔雀輕輕跳》的伴奏下欣賞圖片
教師介紹:你們知道孔雀生活在什么地方嗎?孔雀生活在被稱為“動植物王國”“藥材之鄉”的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這里也是“孔雀之鄉”。它是傣族的象征。
二、歌曲的學習
1、欣賞《金孔雀輕輕跳》,老師伴舞,觀看傣族舞蹈。
剛才我們聽到的音樂看到的舞蹈都表現傣族風情的,你們能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傣族風土人情嗎?(傣族的衣服很漂亮;傣族人民個個都能歌善舞,傣族人生活的地方很美麗等……)你們還想了解些什么?(出示圖片)
、 介紹傣族悠久的歷史文化,有自己的歷法、語言文字,并以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于世。音樂、舞蹈、民歌、民間傳說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主要聚居在熱帶、亞熱帶的平壩地區,村寨多臨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戶一座竹樓,竹籬環繞,果樹、翠竹掩映,環境十分優美。
②介紹傣族的竹樓。(出示圖片)
③介紹潑水節在每年公歷四月(傣歷六月)間舉行,是傣族最為隆重,最具民族特色的節日。(出示圖片)
、 介紹傣族婦女的服飾。一般喜歡穿著窄袖短衣和統裙,圖案多種多樣,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出示圖片)
2、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介紹傣族語:小卜少(小伙子)、小卜冒(小姑娘)。
聆聽范唱。閉上眼睛想想傣家人民和小孔雀的景象。
3、歌曲的演唱
。1)讀曲譜
。2)視唱曲譜
。3)隨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創造表現,寓教于樂
1、教師帶上孔雀頭飾,扮成孔雀。
2、介紹孔雀是傣族人們的吉祥鳥,所以傣族舞蹈中很多動作都是表現孔雀的(展示《金孔雀輕輕跳》的舞蹈并交待傣族舞蹈的輕盈、柔和)。
學習傣族舞蹈動作《金孔雀輕輕跳》共有四組動作:
動作一:孔雀鶴立(學生模仿孔雀的動作,教師可提示)孔雀是傣族人民的吉祥鳥,所以傣族的舞蹈中很多動作都是表現孔雀的。師生一起做一個表現孔雀的簡單造型——孔雀鶴立。做法:雙手呈冠形,右手上舉略彎曲,左手提襟。
動作二:孔雀開屏(一)
動作三:孔雀開屏(二)觀看在舞蹈中運用孔雀開屏的動作進行造型
動作四:傣族舞語匯用動作表演歌曲。
3、師生齊唱共舞。(跳孔雀舞)學生可跟著老師一起跳,也可自己創編好的動作。
4、請一些同學上臺表演,大孔雀給他們戴上孔雀頭飾。讓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演。同學們爭當小孔雀翩翩起舞。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小孔雀漂亮嗎?云南省是我國唯一有孔雀的地方,孔雀生活在這么美麗的地方,是因為傣族人民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環境保護得很好。它的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之一。你們還知道哪些美麗的小動物呢?并能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它。這些小動物都非常的可愛、美麗,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引導學生要保護環境,讓動物們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愛護動物,不濫殺濫捕動物,更不能吃國家保護的珍惜野生動物)”
五、同學們隨著音樂模仿小孔雀,翩翩起舞地離開了教室。
輕輕跳 篇15
課時: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學生用優美、動聽的聲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
2、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感受傣族音樂的魅力。
3、以孔雀為主題,了解傣族的民風民俗。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感受傣族音樂特點。
難點:能用簡單的孔雀舞動作表演歌曲。
三、課前準備
鋼琴、CD、多媒體操作平臺、課件、黑板、課題藝術字
四、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主角。
師: 同學們,今天于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怎么樣?
生:好。
師:小耳朵聽仔細了,“錦袍身上穿,花冠頭上戴,尾巴象把扇,展開人人愛! 誰知道。坑羞@么多同學都知道啊,請你說吧。
生:孔雀 。
師:對,就是美麗的孔雀。你們見過孔雀嗎?
生:見過,在動物園里,孔雀是很美的,有人和它比美它還會開屏。
師:你知道得真多,開屏的是雌孔雀還是雄孔雀呢?
生:雄的。
師:你們知道孔雀的家鄉在哪里呢?
生:云南。
師:對!
。úシ臯CD)在美麗的云南,在滇西的瑞麗江畔,在滇南的西雙版納密林中,每當曙光微露,晨紗初揭,幽靜的山野,散發出特有的泥土芳香,成群的孔雀,邁著輕捷的步伐,迎著燦爛的朝霞,從棲息的密林中走出來,到清澈透底的溪流中飲水,在碧綠的草地上嬉戲。或抓刨草地敗葉,啄吃昆蟲,或伸長脖子發出“啊哦——啊哦”的啼鳴,或在梳理美麗的翅膀,或者雄孔雀展開了五彩繽紛的尾羽,圍繞雌孔雀翩翩起舞,倒映在平靜的溪水里,分外迷人。
(二)欣賞舞蹈,感受孔雀舞的特點。
師:在那里生活的傣族人民,把孔雀的美麗、善良、智慧、看作是吉祥的象征,更是他們民族的精神象征?兹敢渤闪怂麄兾璧钢械闹鹘,這是一段著名傣族舞蹈家楊麗萍的《雀之靈》,欣賞完后,請同學們說說剛才這段舞蹈中是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現美麗的孔雀的?
(課件視頻)
生:用手的動作做成孔雀的頭。
師:你能來學一學嗎?我們大家一起學學。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并在一起,做它的頭,其余的手指伸直,這就象孔雀的冠,孔雀還會用嘴巴梳理羽毛。
師:學的真象,這只孔雀真美啊!還有什么動作模仿孔雀呢?
生:一直旋轉,裙子飛起來象孔雀開屏。
生:服裝很象孔雀的尾巴。
師:讓我們也來學學。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跳起來吧。
隨《金孔雀輕輕跳》伴奏音樂跳,教師引導。
(三)唱跳結合,學唱新歌。
1、師:真是一群美麗的孔雀,要是我們能邊跳邊唱多好啊。傣族的小朋友給我們唱了一首孔雀的歌,名字就叫做《金孔雀輕輕跳》。(出示課題,播放音樂)
2、師:這首歌曲的旋律你們熟悉嗎?
生:熟悉,剛才跳舞的時候就是這個音樂。
師:對,我們再來聽一遍。然后告訴我,歌曲的情緒如何?
生:優美、抒情地。
。ǔ鍪靖枳V)
3、請同學們伸出右手食指,念“da”劃節拍唱。
4、學生跟鋼琴唱歌譜,教師引領。
5、學生跟音樂節奏朗讀歌曲的歌詞。
6、師:有人一定要問了,小卜少,小卜冒是什么意思?猜猜!
生:在傣語中是小女孩,小男孩的意思。
師:對了,你真聰明。小卜少、小卜冒們,讓我們輕輕的跟琴來唱歌詞。
7、輕輕地把第一段歌詞加進來。
8、我們把兩段歌詞連起來唱。
9、師:這首歌曲要表現什么?
生:傣族人民對家鄉的喜愛。
師: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來演唱呢?
生:快樂,幸福。
10、師:那讓我們這些小卜少,小卜冒們一起快樂地邊唱邊跳吧。
師生歌表演。(分小組進行,綜合評價)
(四)拓展欣賞,感受傣族音樂。
1、師: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的神,所以傣族人民以孔雀為題創作了很多的樂曲,《西雙版納的孔雀》聽,這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表現了什么?聽第一遍。
2、師:聽出來了嗎?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生:葫蘆絲。
師:對,瞧!這就是葫蘆絲。葫蘆絲是傣族的樂器,音樂婉轉,悠揚,仿佛把我們帶到了美麗的西雙版納。(出示課件圖片)
3、師:聽了這段音樂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呢?聽第二遍。
生:孔雀優美的姿態(行走、站立、開屏、喝水)。
師:說到孔雀,人們不禁會想到那個喜歡孔雀的民族——傣族。同學們,你們對傣族有哪些了解嗎?(課件圖片)
教師介紹: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 傣族服裝,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紋身的習俗很普遍,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的飲食以大米為主,喜飲酒和食酸辣,好吃魚蝦等水產。普遍有嚼檳榔的習慣。傣族人們由于地理環境的原因,住的都是竹樓,一樓養豬等家畜,紡織,二樓就住人。
傣族人民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關門節約當夏歷六月中旬,開門節約當九月中旬。從關門節這天到開門節的三個月內,為一年中宗教活動如禮佛、聽佛爺講經等最多的.時期。潑水節為傣歷新年,屆時舉行潑水、賽龍舟、放高升等活動,為每年最盛大的節日。
(五)課堂小結。
孔雀飛來,給傣族人民帶來了幸福、吉祥、歡樂。瞧!孔雀向我們飛來了,最后請同學們欣賞舞蹈《孔雀飛來》。(出示課件)
師:在美麗的云南,除了傣族,還生活著很多少數民族,你們知道有哪些呀?
生:苗,傣,侗、彝、白等。
師:下節課讓我們繼續了解動聽的西南少數民族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