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通用17篇)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1
閱讀理解,是語文學習過程中最常見的考核題型。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內容,提高理解能力和解題速度,需要我們在反復完成閱讀習題中積累和磨練。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相信同學們完成后會有收獲。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哭了,我們畢業生都哭了。我們是多么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么怕呢!
、佼斘覀兓氐叫W來的時候,無論長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師!你們要永遠拿我當個孩子啊!
、谧龃笕耍3S腥艘易龃笕。
宋媽臨回她的老家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還小。”
蘭姨娘跟著那個四眼狗上馬車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媽媽生氣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個人說:
“等到你小學畢業了,長大了,我們看海去。”
這些人都隨著我的長大沒有影子了。他們是跟著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嗎?
爸爸也不拿我當孩子了,他說:
“英子,去把這些錢寄給在日本讀書的陳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學做許多事,將來好幫著你媽媽。你最大。”
于是他數了錢,告訴我怎樣到東交民巷的正金銀行去寄這筆錢——到最里面的臺子上去要一張寄款單,填上“金柒拾元整”,寫上日本橫濱的地址,交給柜臺里的小日本兒!
我雖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著頭皮去——這是爸爸說的,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闖練,闖練,英子。”我臨去時爸爸還這樣叮囑我。
我手里捏緊一卷鈔票,心情緊張地到銀行去。等到從最高臺階的正金銀行出來,看著東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種滿了蒲公英,我很高興地想:闖過來了,快回家去,告訴爸爸,③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種滿了蒲公英。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題:
1、聯系上下文,說說劃線句子①表現了“我”怎樣的心理?(2分)
2、劃線句子②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2分)
3、“爸爸也不拿我當孩子了”這句話中的“也”照應了上文中的哪些內容?(2分)
4、用自己的話說說英子的爸爸要英子單獨去寄錢的目的是什么?(2分)
5、文中③處寫“我”希望爸爸“明天在花池里也種滿了蒲公英”。“我”為什么這樣想?(2分)
《爸爸的花兒落了》答案:
1. 害怕長大。
2. 承上啟下(過渡)。
3. 照應前文宋媽、蘭姨娘、蹲在草叢里的人都曾說過“我”“長大了”。
4.想磨練英子的膽量,讓她早點兒成熟起來。(想歷練英子,使之變得更堅強。)
5.表明此時英子眼中的蒲公英是很美的,烘托出英子克服困難(變得堅強)后的快樂心情。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2
語文閱讀在平時測試、期末考試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閱讀練習,不僅能熟能生巧,輕松應對考試,最重要的,小編在這里整理了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到您。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題答案
一.“當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有早晨賴在床上不起的毛病。……他遞給我,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來給我。”
1.選文中父親對我管教嚴體現在哪些方面?
、俨辉S我乘車上學;②不許“我”逃學、打“我”。
2.概括選文內容。
回憶自己因賴床不起愛爸爸的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
3.選文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成長有什么影響?
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他表面嚴厲中雙有無限的關愛,關心“我”的冷暖和苦樂。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后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
4.“爸爸氣急了,竟用雞毛撣子打了我,爸爸的這種教育方法你是怎么看的?
略
5.遲到事件后,“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著校工開大鐵柵欄校門的學生之一”。是什么使“我”的變化這么大?如果你是作者此時你最想對“爸爸”說的話是什么?
父愛。 略。
6.課文題目取名為“爸爸的花兒落了”有什么豐富含義?
題目一語雙關,一是實指爸爸種的夾竹桃的垂落,二是象征稟性愛花的爸爸的辭世。文章以此為題含而不露,哀而不傷。
7.文中“我聽到這兒,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閉著的,淚水不至于流出來。”這句話,表達了什么意思?
老師的話觸動了我的心,心里感到十分慚愧和后悔。
8.為什么“我剛安靜下來的心又害怕起來了”?
因為早晨賴床挨爸爸打了,所以現在還心有余悸,見到父親自然感到害怕。
9.文中寫爸爸給我穿夾襖的一連串動作,這些動詞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表達了爸爸什么樣的感情?
動作描寫,表達了爸爸在嚴厲的父愛中飽含綿綿的父愛情意。
10.“我”因為睡懶覺,賴在床上不去讀書,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訂下。后來,“我”去上學,爸爸特地給我送來了花夾襖,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給我,這樣寫,前后矛盾嗎?為什么?
不矛盾,因為都是對子女的關愛,“兇”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女兒,希望她從小養成好習慣,“好”是怕女兒冷,怕女兒餓壞身子。
11.聯系全文說說爸爸是個怎樣的人?爸爸在“我”的生活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爸爸表面嚴厲,內心卻充滿愛;鼓勵孩子要堅強,懂得怎樣教育子女;很重感情,對生活充滿了熱愛之情的人。
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后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從爸爸那里,我也學會了堅強,懂得了做一個正直的、愛國的人。
二.“韓主任已經上臺了。他很正經的說……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種滿了蒲公英”
1.請你結合自己的經驗體會“長大了”的內涵,用一組排比句來表達。
長大了,是不是就意味著承擔義務與責任;長大了,是不是就表明你不再有更多的修正下任性;長大了,是不是就得提醒自己冷靜與沉著。
2.語段中哪一句話體現了英子此時矛盾與不舍的情懷?
我們是多么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么怕呢!
3.英子為何要這么多次的重復家人要她做大人的叮囑?
因為英子的父親已去世,暗示英子要幫助媽媽承擔起教育弟弟妹妹的責任。
4.爸爸教英子去寄錢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
闖練。(培養英子自強自立,讓英子早日成熟起來。)
5.本段文字的主要表達方式是記敘,從記敘的順序看,它屬于插敘 ,簡要分析它在此的作用。
呼應文章的主要內容,一方面寫出了大人們對“我”的期望,尤其是爸爸對“我”的教育,同時也暗示了人微言輕家里的老大,在爸爸去世后,“我”必須像個大人一樣挑起重擔。
6.文中提到有哪些人要“我”做大人?文章為什么要寫這些細節?
宋媽、蘭姨娘、蹲在草地里的那個年輕人、爸爸。
別人要我做大人,是希望“我”要關心弟弟,關心媽媽,是有希望“我”早日走出家門,這與爸爸教育“我”要成為一個堅強的人是一致的,也更加突出了“我”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7.“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文中這句話在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啟下。
8.“當我們回到小學來的時候,無論長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師!你們要永遠拿我當個孩子呀!聯系上下文,說說文中畫線的句子表現了我臬的心理。
害怕長大,對小學生活的無限留戀。
9.“交給柜臺里的小日本兒!”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
我當時對日本人的仇恨之情。
10.“爸爸也拿我當大人。”這句話中的“也”照應了上文的哪些內容?
照應前文宋媽、蘭姨娘、蹲在草里的人都說過“我”長大了。
11.“蒲公英”在文中具有特殊作用,你能試著說說嗎?
烘托了英子的喜悅之情。
三.“快回家去!快回家去!……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根據拼音在文中括號內添入合適的漢字。
2.選文開頭為什么反復寫“快回家去!”的心理活動?
3.“我”進入家門之后見到了怎樣的情景?這些情景預示著什么?
4.“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這句話該怎樣理解?
5.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爸爸的花兒落了”有什么含義?
6.選文中末尾兩句話運用了什么描寫?說“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心理描寫。
7.對于“長高了變成大人”,你是喜歡還是害怕?或者兩種感覺兼而有之?請說說你自己的想法。
8.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
9.見到小石榴落下來,“我很生氣”,“我”生氣的原因是什么?
10.“瘦雞妹妹還在搶燕燕的小玩意兒,弟弟把沙土灌理玻璃里。”體會這句話在文中表達的作用。
11.文章沒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瀕死,寫得很含蓄,介文中處處有伏筆,請在選文中找到這樣的句子。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由查字典語文網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1.抽tì( ) gù( )車
2.“我”急于回家見到爸爸,告訴他這天的情況和自己的收獲。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爸爸的去世,字里行間充滿了酸楚。
3.見到下垂、散落的夾竹桃和從枝頭落下的未成熟的青石榴。這些情景,暗示著爸爸生命之花的凋謝。
4. 體現我是一個小大人,我已經長大了。
5.“爸爸的花落了”既指爸爸栽種的花兒謝了,更含蓄地說明爸爸的生命已經結束了,而“我”也在經歷了這件事后真正成熟,堅強起來了。將要肩負起家庭的一部分。
6.“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7.開放題。答案略。
8. 寫我畢業回家得知爸爸去世時終于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
9.石榴樹是爸爸的愛物,“我”看見幾粒沒長成的小石榴落在盆底,便以為是弟弟妹妹們不懂事摘的,因此很生氣。
10. 以年幼的弟弟妹妹們鬧,少不更事,反襯出我的責任重大。也能體現出我的責任。
11.① 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為什么呀?
、 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散散落落落的,很不像樣。
人
中考易錯的100字(括號里是正確的字)
.按(安)裝 2.甘敗(拜)下風 3.自抱(暴)自棄
4.針貶(砭) 5.泊(舶)來品 6.脈博(搏)
7.松馳(弛) 8.一愁(籌)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疊)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礙 14.幅(輻)射 15.一幅(副)對聯
16.天翻地復(覆) 17.言簡意駭(賅) 18.氣慨(概)
19.一股(鼓)作氣 20.懸梁刺骨(股) 21.粗曠(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湊和(合)
25.侯(候)車室 26.迫不急(及)待 27.既(即)使
28.一如繼(既)往 29.草管(菅)人命 30.嬌(矯)揉造作
31.挖墻角(腳) 32.一諾千斤(金) 33.不徑(脛)而走
34.峻(竣)工 35.不落巢(窠)臼 36.燴(膾)炙人口
37.打臘(蠟) 38.死皮癩(賴)臉 39.蘭(藍)天白云
40.鼎立(力)相助 41.再接再勵(厲) 42.老倆(兩)口
43.黃梁(粱)美夢 44.了(了)望 45.水籠(龍)頭
46.殺戳(戮) 47.痙孿(攣) 48.美侖(輪)美奐
49.羅(啰)唆 50.蛛絲螞(馬)跡 51.萎糜(靡)不振
52.沉緬(湎) 53.名(明)信片 54.默(墨)守成規
55.大姆(拇)指 56.漚(嘔)心瀝血 57.憑(平)添
58.出奇(其)不意 59.修茸(葺) 60.親(青)睞
61.磬(罄)竹難書 62.入場卷(券) 63.聲名雀(鵲)起
64.發韌(軔) 65.搔(瘙)癢病 66.欣嘗(賞)
67.談笑風聲(生) 68.人情事(世)故 69.有持(恃)無恐
70.額首(手)稱慶 71.追朔(溯) 72.鬼鬼崇崇(祟祟)
73.金榜提(題)名 74.走頭(投)無路 75.趨之若騖(鶩)
76.遷徒(徙) 77.潔白無暇(瑕) 78.九宵(霄)
79.渲(宣)泄 80.寒喧(暄) 81.弦(旋)律
82.尤(猶)如猛虎 83.膺(贗)品 84.不能自己(已)
85.竭澤而魚(漁) 86.濫芋(竽)充數 87.世外桃園(源)
88.臟(贓)款 89.醮(蘸)水 90.蜇(蟄)伏
91.裝禎(幀) 92.飲鳩(鴆)止渴 93.坐陣(鎮)
94.旁證(征)博引 95.灸(炙)手可熱 96.九洲(州)
97.床第(笫)之私 98.姿(恣)意妄為 99.編篡(纂)
100.做(坐)月子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3
【教學目的】
1、 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的內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讀課文,學會質疑。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人生在世,人們夸贊的最多的是母愛,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愛。可是今天我們要為我們的父輩唱一首頌歌,他們同樣讓我們難以忘懷,同樣值得我們夸贊,F在我們就一同去認識一位可敬又可愛的父親吧。ㄒ部蓮慕榻B作者入手)
二、解題
三、速讀課文,整體感悟
1、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2、“花”在全文結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3、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研讀與賞析
1、文中哪些是眼前事,哪些是回憶事,回憶的事情是怎樣引出的?
2、怎樣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話的含義?
五、作業
1、識記字詞,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2、思考“研討與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研讀與賞析
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兩部分,可就下面的問題展開討論。
1、對爸爸逼“我”去上學的回憶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2、“我”是不是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二、體驗與反思
結合自己的體驗討論“我們”為什么很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
三、拓展延伸
重新認識了父親,用自己的心聲說說,“世上還有爸爸好”。
四、作業
小作文:《世上還有爸爸好》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4
2.《爸爸的花兒落了》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的內容。
能力目標
1.能準確歸納課文內容,揣摩理解故事中蘊含的真情。
2.感知課文的語言風格,并能體會樸素真摯的語言之美。
3.理清文章的思路,研讀課文,學會質疑。
情感目標
體驗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愛,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領悟成長的真正含義。
【重點難點】
1.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的內容。
2.理解作者思想感情,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教學設想】
1.教學本文,關鍵是要讓學生多讀,讀出文中的情感,使學生自己能夠受到感動。
2.抓住眼前事與過去事這兩個方面,從而弄清全文的脈絡。
3.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1.播放音樂《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這首李叔同19xx年譜詞的《驪歌》,由林海音《城南舊事》改編的同名電影而廣為人知,這首歌含有淡淡的哀愁,濃濃的相思,送走的不僅僅是小學的畢業典禮,也不僅僅是家里的落花,其實還有美好的童年,難忘的父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林海音小說《城南舊事》的最后一部分——《爸爸的花兒落了》,來感受主人公在經歷那么多人生世事后,在爸爸去世之時,終于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的成長歷程。
2.林海音(1918—),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國現代著名女作家。被稱為中國臺灣文學“祖母級的人物”。散文集《窗》(與何凡合作)、《兩地》《作客美國》《蕓窗夜讀》《剪影話文壇》《一家之主》《家住書坊邊》,散文小說合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婚姻的故事》《城南舊事》《綠藻與咸蛋》,長篇小說《春風》《曉云》《孟珠的旅程》,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另外有《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編選《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散見于中國臺灣報刊。
她不僅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還是一位獨具慧眼的編輯家,魄力非凡的出版人.每一部分都做得氣氣派派,有聲有色,別人夢寐以求的殊榮對她是家常便飯;同時,她是一個幼年喪父的的剛強的長女,一個大家庭的敬老愛幼的兒媳,一個作家的賢淑妻子,一個兒子、三個女兒的好母親,許多文化人的好朋友,熱情爽朗的“最理想的女主人”著名詩人余光中是這樣評價她的:文壇推崇,友情豐收,而且家庭幸福,親情洋溢.這樣一個光芒四射的成功的女作家,她是怎樣在童年的告別聲中長大的.今天讓我們走進作家的童年。
3.《城南舊事》簡介
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癡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后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后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后,立刻帶妞兒去找尋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后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局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里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里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后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二、解題
《爸爸的花兒落了》節選自《城南舊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題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孩子”。從題目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經歷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時,終于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文章隨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下來,時而記眼前之事,時而憶從前往事,內容豐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錯而不零亂。文章重點寫了爸爸對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長大、懂事的情感,寫得深沉而動人,令讀者仿佛能依稀的看到文字的幕簾后面,閃爍著一雙盈盈的淚眼,“童稚里充滿了哀怨,純真中蘊含了惆悵”。品味語言,體會父愛,感悟成長,是本文的教學重點。揣摩理解故事中蘊含的真情是教學難點。
題目“爸爸的花兒落了”一語雙關,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一方面象征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人世。
三、整體感知
1.文章寫了哪些人?最主要的兩個人物是誰?
最主要的兩個人物是“我”和父親。
2.這篇文章是隨著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下來的,所以文章采用插敘手法,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文章有兩條線索:①爸爸愛花;②畢業典禮。爸爸愛花更自己的兒女,愛花是爸爸的稟性,愛子女也是爸爸令我感動而久久不能忘懷的,他嚴而有度,愛得深沉、真摯。
3.速讀課文,概括提煉文章內容。
、購挠⒆拥慕嵌雀爬ㄐ≌f內容。
本文主要記敘了英子參加畢業典禮時由眼前的的事物引發的回憶。
、趶陌职值慕嵌雀爬ㄐ≌f內容。
、俦疚闹饕洈⒘税职植〈采系亩冢虎诎职衷诹昵耙蛴⒆淤嚧膊黄鸲鴳土P她;③爸爸愛花的故事;④爸爸叫英子闖練而讓她到東交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⑤爸爸去世。
區別“眼前事”和“對往事的回憶”的段落,從寫“眼前事”的段落中(文章第1、30—32、35—38、54—68段)概括“以英子為角度”的內容;從寫“對往事的回憶”的段落中(文章第2—29、33—34、39—53段)概括“以爸爸為角度”的內容。
4.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本文重點寫爸爸對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長大、懂事的情感,寫得深沉,含而不露。爸爸嚴厲但不失愛心,這就是文中重點寫到的賴床遲到事件。有一天,下大雨,她因賴床不起而受到爸爸懲罰。爸爸狠狠地打了她一頓,仍然堅持要她上學,不過拿了五大枚銅板,破例讓她坐洋車去上學。她上學時忘了穿上花夾襖,爸爸拿著送到學校去,還給了她兩個銅板。事情不大,卻充分表現出爸爸是十分愛她的,這在她幼小的心靈中激起了陣陣漣漪,使她在以后的生活學習中能夠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爸爸時時盼望著孩子長大,鼓勵女兒: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爸爸表面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5.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以及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兩部分,前一部分回憶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是他表面的嚴厲中又有無限的關愛,關心我的冷暖和苦樂。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后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歷練中培養不怕困難,敢闖敢練的堅強性格.對自己負責,敢于承擔家庭責任的品質。)
6.“我”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4、6、15)“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7.與題目相映,文章多處寫到花,如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回應前文,點出爸爸已不在人間。全文充滿情味而又嚴謹周密。“花”在文中還有什么妙用?
以花開頭、以花結尾,中間也都多次提到花——是因為父親喜歡花,花讓作者想到回憶起父親,同時花也成了象征;二則以花來貫穿小說的始末,作為潛在的線索,這樣可以做到事件交錯而不凌亂。
8.表達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這篇文章飽含著作者失去父親的痛楚和無奈,同時也會引起讀者深深的眷念之情。小說以此為題,含而不露,哀而不傷。
9.文章沒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瀕死,寫得很含蓄,但文中處處有伏筆。
(見《教師用書》)
四、課堂小結
1.當然,作者每次憶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發的。文章開篇用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時的情形;通過憶述探病時爸爸說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兒,于是又憶起爸爸愛花的情形;還沒有想完,韓主任已經講話了,我們也唱起了驪歌,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長大,進而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交民巷正金銀行匯款給在日本的陳叔叔的經過;最后寫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兒,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地意識到爸爸的花兒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這里有現實,有回憶,用現實引出回憶,其中很多回憶又與爸爸的話語有直接聯系,內容豐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錯而不零亂。
2.請學生當場仿寫,并交流。
父愛是陽光,讓我感到人間的溫暖。父愛是燈塔,照亮我前行的路。父愛是……
3.“我們是多么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么怕呢!”你可能也有過這樣的感受,試結合自己的體驗與同學討論:“我們”為什么既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
《我真想長大》、《我不想長大》
【課后反思】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5
確定好要講《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課文之后,便聽到劉麗老師說去年欒艷芹老師講的也是這一課,效果非常好,于是便感覺心里有了不小的壓力。由于時間比較充裕,為了講好這一課,又讀了一遍《城南舊事》,把閆學老師講的《冬陽·童年·駱駝隊》也就是《城南舊事》的后記部分的課堂實錄看了好幾遍。有了《城南舊事》的整體印象后,才開始讀課文《爸爸的花兒落了》。
在對課文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后,又上網搜到了不少關于這一節課的教案和教學設計,經過比較鑒別,覺得這一課的難點不應該主要放在體味父愛上,而是該放在父親言傳身教中,英子長大了一問題上。這樣就把教學目標確立為:
1、朗讀課文,抓住線索,理清思路。
2、探究作者對長大的思考,感悟至愛親情。目標已定,接下來的教學思路就已明晰。
一、“華”即“花”,導新課
在上課前我就開始播放影片《城南舊事》中《送別》的歌曲,來營造與課文內容相融的淡淡的憂傷氛圍。由解“花”字來導入,上課前在黑板上寫上“華”由甲骨文、金文到篆書、楷書、簡化字的變化,明確古代“華”即是“花”!对娊洝酚小疤抑藏玻谱破淙A”,現在還有成語:春華秋實、華而不實。
然后聯系文章內容,生命是一樹繁花,時間是一條鐵鞭,一朵朵抽落,可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長大了。(并非這種導入多么新穎,只是因為這是我今年教學內容的一部分。上課伊始,便解一個與本文的題目或主題有關的字,也許有些老師認為這是古文專業的事,可是我認為,這一環節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體悟漢字的魅力,喜歡我們老祖宗創造的這些美麗的神奇的方塊字,做一個有根的人。)
二、明線索,理思路
這一部分是對課文內容的梳理,在設計上先從解題入手,梳理出本文的一條線索是爸爸愛花,考慮到預習時,班里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學出錯,所以先讓學生找課文中寫花的語句,然后再來明確文中反復出現的某一事物或感情即是本文的線索。對文題的理解也采取了讓學生從課文中找依據的方法,對課文主要內容的理解則通過設計這樣一個問題來達成:即本文寫了眼前發生的什么事,又寫了回憶中的哪些事?同桌交流后教師相機點撥:這篇文章是隨著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下來的,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文章采用插敘順序,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三、悟親情,思成長
學生明確了文章記敘的事件后,再來明確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便水到渠成。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又和下一個問題:爸爸的一顆愛心促使英子迅速成長密切相關。英子的成長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再次迅速瀏覽課文之后很自然的得出結論:
1、學會勇敢地面對困難。
2、不再遲到了。
3、成為優秀畢業生的代表。
4、爸爸去世后表現得非常鎮定。
最后分析學生感受最深的挨打一事,通過個別讀、齊讀、換字讀等形式體味爸爸的嚴厲和慈愛,再拓展《城南舊事》的后記部分英子和爸爸關于駝鈴的對話。(目的在于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爸爸的嚴格要求在于使英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而爸爸的慈愛則表現在培養英子的美好品性)有了與文本的密切對話,學生再結合自己切身感受來談便有話說,就可打通課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為什么要一個鈴鐺?”我不懂的事就要問一問。
爸爸告訴我,駱駝很怕狼,因為狼會咬它們,所以人類給它帶上鈴鐺,狼聽見鈴鐺的聲音,知道那是有人類在保護著,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靈中卻充滿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對爸爸說:“不是的,爸!一定是拉駱駝的人類,耐不住那長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給駱駝帶上了鈴鐺,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說:“也許,你的想法更美些。”
四、妙結尾,薦名著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以及同學們的親身體驗及感悟,構成一曲美妙、豐富的人生交響樂,老師讀完這篇文章后,心情激動,寫了一首小詩,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讀。
爸爸的花兒落了
孫愛云
爸爸的花兒落了
童年的駱駝隊緩緩走遠
爸爸,您不要放心不下
我已經不再遲到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不會有人和我一起去看海
媽媽,您不要放心不下
我會料理爸爸的花兒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妞兒終于找到媽媽
小弟,你們可以安心玩耍
我已經是小小的大人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驢背上的宋媽已不知去向
花兒落了
我長大了
教后反思:
上完課的當天下午,語文組的各位老師給我指出了優點及不足。在評課前,自我感覺這堂課的版塊還是比較清晰地,可是王欽峰老師的話讓我茅塞頓開,是啊,好戲應放在開頭,應該先理清思路,然后接著就品味偷懶挨打一事,這樣在課的開始就可以形成一個高潮,接下來再明線索,解題意,最后詩歌結課再形成一個小高潮。
其他的缺點還有當堂檢測沒有拓展性,自己語言不夠精煉,問題生成性差等,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克服。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6
教學目標 :1 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油鞋、油紙傘、挪窩兒、雞毛撣子、咻咻、玉簪花、麻渣、驪歌、四眼狗、腫脹、叮恐懼、花圃。
2 理解文章所運用的表達方法。
3 使學生能夠學有所思,有所得。
教學重點:1 理清文章的思路,體會文中蘊涵的深厚的父子情感。
2 體會文章中的“父親”這一形象。
3 使學生能夠把課文與生活結合起來,反思自己的親情和友情。
4 理解文章中的“花”這一形象。
5 體會文中的一些含蓄的寫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教學任務:1 掌握文章的一些文學常識。
2 深入理解“父親”和“花”這兩個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形象。
3 讓學生具體體會一下作者巧妙的構思和細膩的感情。
二 教學重點:1 通過對“父親”和“花”這兩個形象的討論,體會文章中父親與“我”的情感。
2 體會文章中作者所運用的表達方法。
三 教學過程 :
。ㄒ唬 導入 :(5分鐘)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上的是中國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寫的《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課文,這是一篇包含著濃濃親情的文章,非常值得我們共同來體會,共同來學習。那么在首先,我想請問一下同學們,從你們懂事起到現在,你們有沒有過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的父母親,想一想疼你愛你的親人甚至是用你的筆寫下你的感受呢?(有)(沒有)
請看課文的題目,《爸爸的花兒落了》,這是選自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的最后一部分。有關作家林海音及其《城南舊事》的一些資料課后會印發給大家,希望你們回去之后能夠仔細的閱讀,不僅能夠豐富文學知識,擴大知識面,而且對于你們理解這篇課文很有幫助。
(二) 討論:文章中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10——15分鐘)
。▋扇艘唤M或四人一組互相交換預習作業 ,給五分鐘時間討論,然后請各小組發言。)
。喊职直砻嫔鲜呛車绤,但實際上卻充滿著愛心。
他時時盼望著自己長大,鼓勵女兒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他很重感情,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后,便急得吐血。
他也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總結:由此可見,文章中的父親是一個很有愛心的人,又是一個能夠對我嚴格要求的好父親。這樣的父親你們羨慕嗎?有這樣的父親是很幸福的!其實,你們都有這樣一位非常慈祥非常愛你們的父親,我們的生活缺少的不是幸福,缺少的只是發現,只是我們對生活的細心的觀察。那么作者林海音是如何將她的這種發現,這份通過細心觀察而獲得的情感表達出來的呢?(提問)——回憶
(三) 回憶:請問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回憶了哪些事情?(提問)(5分鐘)
1 回憶了醫院探病的情形。
2 回憶了六年前遲到情形。
3 回憶了爸爸愛花的情形。
4 回憶了闖練匯款的情形。
5 回憶了滿院落花的情形。
總結:這篇文章作者在表達父親對自己的關愛和自己對父親的深情是通過這些回憶的簡單的羅列(羅列,就是不加分析的一一列舉出來)嗎?不是的。有沒有一種記流水帳的感覺?沒有。它是貫穿著作者起伏的思潮(思緒的潮流),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這樣子就使得文章更顯生動,使得作者的這些回憶具有更大的感情力量:作者首先用衣襟上的粉紅色的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父親的情形;通過回憶探病時爸爸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她不要遲到,引出了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這時,禮堂的鐘聲響了,想到爸爸不會來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于是又憶起了爸爸愛花的情形;還回憶起了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郊民巷的正金銀行去給在日本的叔叔匯款的經過;最后寫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聽到老高的話,她清醒的意識到爸爸的花兒落了,自己已經長大了。
這樣的回憶過程,內容豐富,但不顯得繁瑣,不顯得零亂。這是一種作文的重要方法,希望大家回去之后能夠仔細的反復地閱讀文章,這的確是一篇好文章!
。ㄋ模┨釂枺夯▽@篇文章的構思所起的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10分鐘)
那么,在作者的回憶過程中,貫穿著一件什么事物呢?這件東西可是對整篇文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花)
1 文章一開始,通過衣襟上的粉紅色夾竹桃,引出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父親時的情形。
2 通過回憶探病時父親的一番話,特別是囑咐我不要遲到,引出六年前因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而這時,禮堂里的鐘聲又讓她想到了爸爸不會來了,“我”的思潮起了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于是又回憶起了爸爸愛花的情形。
3 最后寫從畢業典禮回來,看著滿院零落的花,聽到老高的話,使她清醒地意識到父親已經離開了自己,自己已經長大了。這也使得其與文章一開始提到的花相互呼應。
(五)體會文章中的細膩和巧妙之處
不僅在“花”這一形象上,作者運用得如此的巧妙,如此細膩,在文章的其他地方,都體現出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巧妙的構思。請大家回去找一找,哪些地方你認為作者寫得最精彩,下一節課我們再來共同討論一下這個題目,F在我這里僅舉其中一例:文章中對父親的病情,作者一直是用很委婉、很含蓄的言語來表達,它多次使用伏筆,暗示爸爸的病已經很重了,可能將不久于人世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含蓄的?(含蓄:語意隱含不露。)
請同學們試著找出文章中對父親的病情寫得含蓄的地方。(約留兩分鐘的時間)
1 (P13) “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紅色的夾竹桃,是臨來時媽媽從院子里摘下來給我別上的,她說:‘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臺一樣!’”——伏筆,最后的感嘆號“!”表明了媽媽的語重心長。也為文章設置了懸念:爸爸到底病得怎樣了,為什么不能來看她上臺?它所起的作用呢,就是讓讀者有一種繼續往下看的欲望,這正是我們所說的“文章能吸引人”。
2 (P13)“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嚨腫脹著,聲音是低啞的!
——“喉嚨腫脹著”說明了父親的病已經不輕了。
3 (P14)“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這同樣是一處伏筆,是父親要讓自己的女兒做好思想準備,同時也是父親臨終前的忠告,這里體現了父親的那種偉大無私的關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不忘給自己的兒女以深深的教誨;這里更體現出了父親在即將離去前的那種掛念和不舍。
4 (P17)“看外面的天,有點陰,我忽然想,爸爸會不會忽然從床上起來,給我送來花夾襖?我又想,爸爸的病幾時才能好?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
——“外面的天有點陰”,這已經是一個不詳的征兆,將情與景緊密的聯系起來。使情景交融!皨寢尩难劬t腫著”暗示了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將去世。
5 (P20)“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著剛發下來的小學畢業文憑——紅絲帶子系著白紙筒,催著自己,我好象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為什么呀?”
——這里作者寫出了自己當時的一種預感,。而之后進了家門,看到夾竹桃垂下了好幾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還有石榴樹上的小石榴也掉下了幾顆。
這些都是以花喻人,將文章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6 (P21)“大小姐,別說什么告訴你爸爸了,你媽媽剛從醫院來了電話,叫你趕快去,你爸爸已經。。。。。。”——到了這里,我們知道父親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這一群他所關愛的兒女們,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悲傷和遺憾啊!作者也終于在爸爸的花兒落了之時,體會到了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六)作業 :
1 找出課文中你認為最精彩的地方,說說自己的理由。
2 從對課文中父愛的體會,談談自己的父愛。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7
我又像往常翻開了這一頁,映入我眼前的是一個富有懸念的標題——《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經不記得看了多少遍,只記著讀完后的我思緒萬千、百感交集。我只知道我學會了長大……
《爸爸的花兒落了》寫了爸爸與“我”之間的往事,寫了作者父親的嚴厲、慈祥。當我讀到“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臺一樣!”這就預示著作者的父親不能看著女兒上臺做代表。作者僅僅以一朵夾竹桃襯托她渴望父親去看的心情。上臺做代表,是作者在父親鼓勵下努力的成果,然而父親病了。作者一直以來都把父親的話記在心里,一直努力拼搏下去,而我呢?爸爸常常提醒我要努力學習,常常提醒我不要害怕困難,可是我一直沒有去做,把他說的話當作耳邊風,直到后悔了,爸爸照常鼓勵我。
作者與自己的父親之間發生了太多的事,父親做的一切都為了兒女。當我遇到難題時,爸爸總是抽空耐心為我講解;當我遇到困難時,爸爸不會過分溺愛我,只說:“自己要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他總是無時不刻教育著我。是呀,父母的愛總是那么的偉大,我漸漸變了,我變得沒有以前任性,我漸漸懂事了,我遇到困難不再退縮,因為逃避不可能解決問題,我知道這就是長大。
作者在文章寫愛花的爸爸病危,以花暗示父親的病情加重直至死亡。作者不在逃避問題,她鎮定自若地接受了事實,她決定了負起幫助家人的責任。文中以“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結尾。是呀,長大就意味著負責任,長大就意味著不在讓人擔憂。雖然生活的重擔壓在幼小生命的肩上,但是人的心靈已經長大,不再任性。
我學會了長大,我明白做錯事要自己承擔,我明白做人不可以任性妄為。當讀完這篇文章后,我體會到了長大……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8
一、 學習目的
1、 理解父母對兒女的深情。
2、 理解爸爸的形象。
3、 記敘文中的插敘手法。
4、 學習記敘中的伏筆與照應。
二、 重點難點
1、 重點:
。1) 理解父母對兒女的深情。
(2) 理解“爸爸”的形象。
2、 難點:
。1) 記敘文中的插敘手法。
。2) 記敘中的伏筆與照應。
三、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預習
1、 讀準生字詞;
2、 解釋詞語;
3、 閱讀課文,質疑。
4、 思考:研討與練習。
二、 導入
1、 作家作品簡介。簡介《城南舊事》故事梗概
2、 導語。
在畢業典禮上,“我”從衣襟上的夾竹桃引起對爸爸的回憶,回憶中有歡樂的笑聲,也有感傷的淚水;有爸爸嚴厲的責罰,也有他綿綿的愛意。爸爸的花兒落了到底是什么意思,請閱讀課文。
三、 導學達標
。ㄒ唬┱w感知:
1、課文寫了哪些生活片斷,哪些是眼前的事,哪些是回憶的事?請理清課文脈絡。
討論后歸納,然后電子板書:
夾竹桃探爸爸賴床受罰
禮堂鐘聲爸爸的病爸爸愛花插敘
唱驪歌盼望自己長大的人闖練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長大了
2、 爸爸”的鼓勵和懲罰對“我”的健康成長有哪些影響?
討論后歸納:
。1)六年前他參加我們學校的那次歡送畢業同學同樂會時對我的鼓勵,今天,我真的成為優秀的畢業生被選做這件事。
。2)六年前,我因賴床受罰,從那以后,每天早晨我都是最早到學校的學生。
(3)我闖練成功。
。4)當我得知爸爸病逝的消息后,表現出鎮定、安靜,這就是爸爸長期教育的結果。
3、 “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討論后歸納:爸爸表面上很嚴厲,嚴格要求“我”,實際上卻充滿愛心。他親自給無送花夾襖和兩個銅板。爸爸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爸爸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偈急得吐血。爸爸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四、小結
這篇課文是隨著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記敘下來的,所以文章彩插敘手法,從眼前的事回憶往事,寫出爸爸對自己的深情和對自己的鼓勵和教育,塑了爸爸嚴厲而不失愛心的形象。
四、 作業
1、完成課后第一題。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積累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
2、能力目標:能準確歸納課文內容,揣摩理解故事中蘊含的真情。感知課文的語言風格,并能體會樸素真摯的語言之美。
3、情感目標:體驗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愛,領悟成長的真正含義。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體驗父愛,感悟成長。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詩人汪靜之有一首詩寫得很美,我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其中的幾句:“……生命是一樹繁花,時間是一根鐵鞭,一朵一朵的擊落,等到擊完的時候,把滿地殘紅踏入泥沙!痹娙岁P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多么絢麗與多情!”可是在作家林海音的兒時的記憶里,父親的花兒卻落了。____(板書課題)
二、學生結合注解了解作者,老師簡介《城南舊事》。
三、清除字障、詞障,掃清閱讀障礙。(方式:指名注音,指名聽寫正音正形后齊讀)
注音:衣襟雞毛撣子玉簪花驪歌花圃抽屜雇車咻咻哭號
聽寫:腫脹狼狽柵欄包袱廊檐徘徊
四、學生跳躍閱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
1、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全文內容。(指名回答)
2、你知道作者用什么作為線索把文章中的故事串聯起來嗎?請談談自己的看法。
A、花(結合學生的發言可讓學生勾畫提到花的語段,感知其線索作用)
B、畢業典禮
五、結合“畢業典禮這條線索,讓學生按畢業典禮前、畢業典禮中、畢業典禮后,把全文整理為三個部分(指名回答)。理清課文脈絡。
六、朗讀課文第一至十二自然段。研討下列問題:
1、這一部分寫了些什么?試歸納。
2、爸爸為什么不能參加我的畢業典禮?父親的病情沉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你能從后文中找出一些與之相照應的句子嗎?
提醒學生注意揣摩下列語言的含義:
A、爸爸啞著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
B、爸爸看著我,搖搖頭,不說話了,……他又轉過臉去叮囑我
3、這一段中除了對父親進行動作描寫以外,主要采用的是語言描寫,這一段中的父親的幾句話和后文故事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請大家看著課后練習一,各小組進行討論,把與之相照應的幾件事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各小組組內交流,推薦代表發言。老師摘錄精彩發言板書。
我和父親的故事:
A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
B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C爸爸逼我去上學,并給我送來棉衣。
D爸爸死后,我非常鎮定、安靜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作者在畢業典禮上回憶起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故事,這些故事主要有哪幾件?學生回顧上一課時的內容,老師出示板書。
我和父親的故事:
A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
B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C爸爸逼我去上學,并給我送來棉衣。
D爸爸死后,我非常鎮定、安靜
二、作者敘述這幾件事,你最喜歡的詞、句或段有哪些?請推薦給大家。
三、愛的體驗與表達:
1、看了作者與父親的故事,老師領悟到了父親的深深的父愛,這愛的成分之一,在老師眼中,是一份嚴格的`要求(板書),老師是從父親逼著我去上學這個故事中看出的。你知道父親的愛中還有哪些成分嗎?請結合具體的語句談談。(摘要板書)
A殷切的希望
B嚴格的要求
C溫暖的關懷
D熱忱的鼓勵……
2、看了同學們所歸納的愛的成分,老師有一個強烈的感覺,那就是:父愛如山,我領略了它的沉穩與厚重。你也能用比喻的方式說說你的感覺嗎?(訓練語言表達)
(父愛如大海,陽光、月光、春風、春雨……)
四、英子在風里、在雨里、在愛的港灣里漂流,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漸漸長大,你能找出英子成長的足跡嗎(板書;成長的足跡)?(結合課后練習二)學生分小組討論并推薦代表發言,摘要板書。
A六年后我的當上學生代表
B再也沒有遲到
C能做許多事
D成長為一個小小的大人
有勇氣、有智慧、有經驗、懂事
五、跳躍閱讀全文,你知道課題的含義及其作用嗎?小組討論并發言。
第三課時
一、生命如花,縱使多情而美麗,但有一天,它會無奈地凋謝,殞落枝頭,但一個飄香的靈魂卻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在另一個心靈繼續散發為陣陣幽香,在愛的緬懷中得到永生,永遠綻放在另一個心靈之中。讓學生在鋼琴曲<愛的紀念>中自由朗讀精美片斷。
二、同學在學習和朗讀之中,體會到了本文的語言風格了嗎?學生自由發言后,引導學生認識樸素真摯的語言同樣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比較閱讀:給學生朗讀同是表現父愛的另一篇文章--------(美國作家艾爾瑪。邦貝克所著),讓學生比較二者的異同,再一次認識不同風格的父愛。
三、說說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
1、故事要求:注意表現充滿愛意的語言、表情、動作。你怎樣在父親的關懷、支持、鼓勵、鞭策下成長,敘述好自己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
2、各小組分別講述,并推薦代表發言。
四、整理自己的故事,完成課后練筆。參考題目:
A成長是首歌
B閱讀父親
C父愛的光輝
D我不想(渴望)長大
板書設計: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和父親的故事:“父愛如山成長的足跡成長的啟示
A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 A殷切的希望11
B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B嚴格的要求22
C爸爸逼我去上學,并給我送來棉衣 C溫暖的關懷33
D爸爸死后,我非常鎮定、安靜 D熱忱的鼓勵44
教后小結:課堂教學環節清晰,問題的設置密度與深度適宜,且有一定的創意,在啟發學生鼓勵學生方面做得較好,教學語言較美,營造了較好的語言學習的環境,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很好,在發言中有許多閃光之處,其中徐俊文同學所說“父親的花兒落了,但結出了甜美的果實,及關于父愛的比喻,說得非常精彩。學生敘述自己與父親之間的故事,許多同學講得非常動情,對寫作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不足之處:在進入““成長的足跡這一教學環節時,沒有及時抓住徐俊文同學所說“父親的花兒落了,但結出了甜美的果實而順勢進入,說明在教學機智方面還要留心學習。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10
《爸爸的花兒落了》
本文的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臺灣省苗栗縣,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回到中國臺灣,當時中國臺灣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她的父親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林海音在北京長大,畢業于北京新聞專科學校,后任《世界日報》記者。1948年8月同丈夫回到中國臺灣任報社編輯。
林海音的創作是豐富的。共出版了18本書。有散文集《窗》、《作客美國》等。散文小說集《冬青樹》。短篇小說集《燭心》、《城南舊事》等。長篇小說《春風》、《曉云》等。廣播劇集《薇薇的周記》。另外有《林海音自選集》、《林海音童話集》、《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此外,還有許多文學評論、散文等,散見于中國臺灣報刊。
本文節選自《城南舊事》,《城南舊事》是一篇短篇小說。寫的是20年代末,北京城南的事情。
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一方面象征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人世。文章充滿情味而又嚴謹周密。
學習本文首先要通讀全文,掃清字詞障礙,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結構,理解文章內容。
一、字:
1、給下列加紅字注音:(見書中注解)
襟( )上 撣( )子 咻( )咻 玉簪( ) 花 驪( )歌 花圃( )
2、多音字注音組詞: 夾
、伲 gā ) 夾肢窩
、冢 jiá ) 夾層
③( jiā ) 夾裙
二、解釋詞語:
油 鞋:一種涂上桐油,下雨天穿著的鞋。
油 紙 傘:一種用涂上桐油的紙,做傘面的雨傘。
挪 窩 兒:原意是離開原來所在地的地方,這里指起床。
雞毛撣子:用雞毛綁成的清除灰塵的用具。
咻 咻:揮舞鞭子時發出的聲響。
玉 簪 花:一種庭園觀賞植物,花白色,味芳香。
驪 歌:告別的歌。
四眼狗:對戴眼鏡的人的戲稱,這里指代英子叫的德先叔。
三、學習本文內容
本文節選自《城南舊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題"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這一部分實際上寫主人公經歷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時,終于體會到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1、本文記敘的順序是什么?
本文記敘的順序:插敘。
2、分析本文的敘事線索,并指出主線和副線,再說出這樣劃分主線和副線的道理。
本文時而寫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本文有兩條敘事線索:一條是"畢業典禮",一條是"回憶"。寫畢業典禮是為了引出回憶,文章是通過"回憶"表現的主題。因此,"回憶"是文章的主線,"畢業典禮"是文章的副線。
3、文章回憶了幾件事?分別概括一下內容。
文章回憶了四件事,也可以說插敘了四件事。
這四件事分別是:
、佼厴I典禮的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病重的爸爸的情形。
、诹昵耙蛳掠瓴辉干蠈W,賴床不起受到爸爸的懲罰以及以后上學從不遲到的情形。
③爸爸非常喜歡花。
④爸爸讓"我"到東交民巷給在日本的陳叔叔匯款。
4、從全文看,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爸爸表面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愛心。
鼓勵孩子要堅強,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很重感情,他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澆花。
5、文章沒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和去世,寫得很含蓄,但文中處處有伏筆。試做點分析。
文中多處使用伏筆,暗示爸爸已經病得很重,比如文章開頭"我"回憶去醫院看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這是一處伏筆。又如當畢業典禮的鐘聲響起后,"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這一句暗示媽媽對爸爸的病情很了解。這又是一處伏筆。
6、 下面三句話與文中哪三件事相響應?
。1) 英子,不要怕,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2)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要到學校去,這是你在小學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遲到!
。3) 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長大了,是不是?
(1) 與"爸爸叫'我'到東交民巷給日本的陳叔叔匯款"相呼應。
。2) 與"爸爸懲罰'我'賴床不起"相呼應。
。3) 與"看到夾竹桃、掉在地上的青石榴,得知爸爸死訊時,'我'雖很悲傷但很鎮定"相呼應。
7、"爸爸逼我上學"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態度和情感: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是他表面的嚴厲中又有無限的關愛,關心自己的冷暖和苦樂。
影響:爸爸的愛使"我"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后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
8、 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我真正感受到自己長大了?
"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跟老高說話,"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四、課外練習。
1、文章中的爸爸是一個給人印象極深的人。但是他又是一個普通的人。同學們在生活中一定也會遇到這樣的人物,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經歷,記敘一個類似的人物,字數不少于500字。要求內容真實,情感真摯。
課外拓展
《城南舊事》簡介
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經常癡立在胡同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后大學生被警察抓走,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兒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發現她脖頸后的青記,急忙帶她去找秀貞。秀貞與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后,立刻帶妞兒去找她的爸爸,結果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后英子一家遷居新簾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他為了供給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英子覺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小銅佛,被警察暗探發現,帶巡警來抓走了這個年輕人。這件事使英子非常難過。英子九歲那年,她的奶媽宋媽的丈夫馮大明來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媽的兒子兩年前掉進河里淹死,女兒也被丈夫賣給別人,心里十分傷心,不明白宋媽為什么會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來伺候別人。后來,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媽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驢接走。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帶著種種疑惑告別了童年。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11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體會了文章的結構美,這節課我們來分析文章塑造的人物形象————爸爸。
二、 體會爸爸的形象。
1、重點閱讀爸爸逼“我”去上學部分,說說這件事表明了爸爸怎樣的態度和情感?這件事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爸爸對“我”的要求很嚴格,希望“我”從小就能養成好的習慣;但是他表面的嚴厲中又有無限的關愛,關心自己的冷暖和苦樂。爸爸的愛使“我”
意識到不能懶惰,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為“我”以后的成長上了很好的一課。
2、 結合全文說說爸爸是個怎樣的人,并說說你的依據。
嚴厲而又不失愛心,善于教子,鼓勵孩子要堅強勇敢
很重感情,聽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就急得吐血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第一件事是澆花
三、 在爸爸的關懷下,英子長大了,閱讀畢業典禮后“我”急著回家部分,說說“我”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明確:“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識到“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對老高說話,而且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四、體驗與反思
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討論“我們”為什么很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教師應給學生自由說話的機會,使學生暢所欲言,并且明確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煩惱,但只要正確對待就一定會解除煩惱,迎接新的挑戰。
進一步提問:
1、課文中還有什么情節會引起你的閱讀興趣?談談體會。
2、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如何處理的?
五、 拓展延伸。
有首歌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今天的文章讓大家重新認識了父親,那深沉的愛,那感人的愛,讓我們說真話,訴真情,用自己的心聲說說,“世上還有爸爸好”。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作者的文章和同學們的發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愛的樂章,讓我們把這些內容記在本子上,印在腦海里,留在我們成長的記憶長河中。
四、作業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12
【學生分析】
初一下期是學生生理、心理快速成長的時期。什么叫成長,這是學生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知道成長就意味著承擔更多的責任。在成長過程中,學生對父母的態度由崇拜到懷疑,甚至表現出與父母的對立。而在《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文章中,作者流露出的對父親的感激、思念之情,這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應該是一次心靈的震撼。本文圍繞畢業典禮引出對爸爸以及相關往事的回憶,從回憶中展示自己不斷成長的過程,具有意識流小說的特點,通過本文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小說的形式以及寫作的方法。本文選自《城南舊事》,記敘的是20年代的老北京的故事,可推薦學生閱讀全書,增加他們知識的積累,了解過去的時代。
【教法建議】
80年代,一部《城南舊事》讓中國人記住了那個大眼睛的女孩子。而現在的孩子卻無法理解當時的那個故事,建議教師在上新課之前先介紹《城南舊事》這部影片,給學生一個整體的感受。這篇小說的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抒寫了成長的體驗,文中童年的故事、成長的感受能快激起學生的共鳴。體會成長的快樂與煩惱。教學時不必拘泥與課文分析這分析那,宜通過反復朗讀讓課文的情、理自然注入學生的心田,在引導學生以“長大的感受”為契合點銜接課內外,從他人的故事和文章中獲得有益的啟迪。從而理解父母對兒女的深情。通過對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學習記敘中的插敘手法,理解“爸爸”的形象。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中國臺灣苗栗縣。父母曾東流日本經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孤,不久即返回臺,當時中國臺灣已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其父林煥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曾先后就讀于北京城南廠甸小學、北京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后任《xx日報》記者。林海音將北京的生活點滴寫成《城南舊事》一書,深受讀者喜愛,被譯成多種文字。1983年,《城南舊事》被大陸著名導演吳貽弓搬上銀幕。那份美麗、感人的鄉愁和情思打動了大陸的每一位觀眾,影片上映后,林海音在大陸家喻戶曉。
2、學生討論:
你覺的什么是長大?你愿不愿長大?(為體會文章的情感作準備)
二、教學過程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思考本文在記敘順序上的特點?
。ㄎ恼虏捎貌鍞⑹址,從眼前的事回憶往事)
2、學生仔細默讀課文,勾畫歸納,由什么回憶了哪些往事?
討論并歸納:
、拧囊陆笊系膴A竹桃──前一天去醫院,探望爸爸。
、啤』貞浥c爸爸對話中,爸爸說“不要遲到”──六年前的賴床不起,受爸爸懲罰以及自己以后上學再不遲到的情形。
、恰√镧娐暕ぉぐ职值牟。职謵刍。
、取№n主任講話──你多么盼望自己長大,回憶起爸爸要她闖練,讓她到東交民巷寄錢?
教師總結:文章回憶部分是插敘,文章采用插敘手法,時而眼前的事,時而又回憶往事,使文章顯得波瀾起伏,跌宕有致。
3、學生快速瀏覽、思考:爸爸的鼓勵和懲罰對“我”的成長有哪些影響?
、拧×旰螅硗瑢W領畢業證并致詞。
⑵ 從未遲到過。
、恰〉玫搅恕瓣J練”,做了小孩不能做的事。
⑷ 父親去世時,“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我”已不是小孩子。
4、討論爸爸的形象:
爸爸表面很嚴厲,實際上卻充滿了愛心。
鼓勵孩子堅強,鼓勵孩子“闖練”。
很重感情。
特別愛花,每天下班回來,每一件事就是澆花。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
能準確歸納課文內容,揣摩理解故事中蘊含的真情。感知課文的語言風格,并能體會樸素、真摯的語言之美。
2、情感目標:
體驗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愛,領悟成長的真正含義。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體驗父愛,感悟成長。
【教學方法】
朗讀、談話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象。
【課前準備】
學生:1、預習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詩人汪靜之有一首詩寫得很美,我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其中的幾句:
“……生命是一樹繁花,時間是一根鐵鞭,一朵一朵的擊落,等到擊完的時候,把滿地殘紅踏入泥沙!痹娙岁P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多么絢麗與多情啊!可是在作家林海音的兒時的記憶里,父親的花兒卻落了 。
(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學生結合注解了解作者,老師簡介《城南舊事》。
2、清除字障、詞障,掃清閱讀障礙。(投影出示字詞)
(方式:指名注音,指名聽寫,正音正形后齊讀。)
注音:衣襟 雞毛撣子 玉簪花 驪歌 花圃
抽屜 雇車 咻咻 哭號
聽寫:腫脹 狼狽 柵欄 包袱 廊檐 徘徊
三、學生跳躍速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
1、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全文內容。(指名回答)
2、你知道作者用什么作為線索把文章中的故事串聯起來嗎?請談談自己的看法。
⑴ 花。
(結合學生的發言可讓學生勾畫提到花的語段,感知其線索作用。)
明確: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一方面象征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人世。與題目相映,文章多處寫到花,如開頭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結尾用“垂落的夾竹桃”回應前文,點出爸爸已不在人間。全文充滿情味而又嚴謹周密。
、 畢業典禮。
3、結合“畢業典禮”這條線索,讓學生按畢業典禮前、畢業典禮中、畢業典禮后,把全文整理為三個部分(指名回答),理清課文脈絡。
四、深入探究課文
1、朗讀課文1~12自然段。學生分組研討下列問題:
、 這一部分寫了些什么?試歸納。
⑵ 爸爸為什么不能參加我的畢業典禮?父親的病情沉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你能從后文中找出一些與之相照應的句子嗎?
(提醒學生注意揣摩下列語言的含義)
、 爸爸啞著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
、 爸爸看著我,搖搖頭,不說話了,……他又轉過臉去叮囑我
2、這一段中除了對父親進行動作描寫以外,主要采用的是語言描寫,這一段中的父親的幾句話和后文故事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請大家看著課后“研討與練習”一,各小組進行討論,把與之相照應的幾件事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各小組組內交流,推薦代表發言。老師摘錄精彩發言板書:
我和父親的故事
、 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
、 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 爸爸逼我去上學,并給我送來棉衣。
⑷ 爸爸死后,我非常鎮定、安靜。
3、作者敘述這幾件事,你最喜歡的詞、句或段有哪些?請指出來讀一讀并推薦給大家。
五、愛的體驗與表達
1、看電視散文《遲到》:
(從中央電視臺3臺錄下),分析父親的形象。老師領悟到了父親的深深的父愛,這愛的成分之一,在老師眼中,是一份嚴格的要求(板書),老師是從父親逼著我去上學這個故事中看出的。你知道父親的愛中還有哪些成分嗎?請結合具體的語句談談。
摘要板書:
、 殷切的希望
、 嚴格的`要求
⑶ 溫暖的關懷
、 熱忱的鼓勵
2、看了同學們所歸納的愛的成分,老師有一個強烈的感覺,那就是:父愛如山,我領略了它的沉穩與厚重。人生在世,人們夸贊的最多的是母愛,人們最不能忘懷的也是母愛?墒墙裉煳乙f,父愛同樣是偉大的,同樣讓我們不能忘懷,同樣值得我們夸贊。你也能用比喻的方式說說你的感覺嗎?
(訓練語言表達)
板書:父愛如大海,陽光、月光、春風、春雨……
3、英子在風里、在雨里、在愛的港灣里漂流,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漸漸長大,你能找出英子成長的足跡嗎 ?
(結合課后“研討與練習”二)學生分小組討論并推薦代表發言:
⑴ 六年后我當上學生代表;
、 再也沒有遲到;
、 能做許多事;
、 成長為一個小小的大人。
板書:
有勇氣 有智慧 有經驗 懂事
六、拓展與反思
1、結合自己的體會討論我們為什么很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你有沒有類似“我”賴在床上不想上學的經歷,你的父親是怎么處理的,說給大家聽。
2、有首歌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今天的文章讓大家重新認識了父親,那深沉的愛,那感人的愛, 讓我們說真話訴真情,用自己的心聲說 :“世上還有爸爸好”。
學生自由發言后,教師總結:
作者的文章和同學們的發言合成了一首感人肺腑的父愛的樂章,讓我們把這些內容記在本子上,印在腦海里,留在我們成長的記憶長河中。
七、作業布置
課外閱讀《城南舊事》 。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積累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
2、能力目標:能準確歸納課文內容,揣摩理解故事中蘊含的真情。
感知課文的語言風格,并能體會樸素真摯的語言之美。
3、情感目標:體驗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愛,領悟成長的真正含義。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體驗父愛,感悟成長。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詩人汪靜之有一首詩寫得很美,我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其中的幾句:……生命是一樹繁花,時間是一根鐵鞭,一朵一朵的擊落,等到擊完的時候,把滿地殘紅踏入泥沙。詩人關于生命的比喻,真的很美妙,“生命如花,多么絢麗與多情!可是在作家林海音的兒時的記憶里,父親的花兒卻落了。____(板書課題)
二、學生結合注解了解作者。
三、清除字障、詞障,掃清閱讀障礙。
注音:衣襟雞毛撣子玉簪花驪歌花圃抽屜雇車咻咻哭號
聽寫:腫脹狼狽柵欄包袱廊檐徘徊
四、學生跳躍閱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
1、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全文內容。(指名回答)
2、你知道作者用什么作為線索把文章中的故事串聯起來嗎?請談談自己的看法。
A花(結合學生的發言可讓學生勾畫提到花的語段,感知其線索作用)
B畢業典禮
五、結合“畢業典禮這條線索。
讓學生按畢業典禮前、畢業典禮中、畢業典禮后,把全文整理為三個部分(指名回答)——理清課文脈絡。
六、朗讀課文第一至十二自然段。
研討下列問題:
1、這一部分寫了些什么?試歸納。
2爸爸為什么不能參加我的畢業典禮?父親的病情沉重,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你能從后文中找出一些與之相照應的句子嗎?
提醒學生注意揣摩下列語言的含義:
A爸爸啞著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
B爸爸看著我,搖搖頭,不說話了,……他又轉過臉去叮囑我
3這一段中除了對父親進行動作描寫以外,主要采用的是語言描寫,這一段中的父親的幾句話和后文故事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請大家看著課后練習一,各小組進行討論,把與之相照應的幾件事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各小組組內交流,推薦代表發言。老師摘錄精彩發言板書。
我和父親的故事:A爸爸鼓勵我獨自參加畢業典禮
B爸爸鼓勵我獨自去銀行寄錢
C爸爸逼我去上學,并給我送來棉衣。
D爸爸死后,我非常鎮定、安靜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15
【教學目標】
1、瀏覽全文,理請思路,了解插敘的巧妙運用。
2、品味語言,體味父愛,感悟成長。
3、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感體驗,領悟作品的內涵,叢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
【教學重點】
感悟影響我成長的父愛。
【教學難點】
理解成長的真正含義。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運用多媒體視頻播放短片。
師:這是中國臺灣女作家林海音在歷經世事之后,回想童年的一段內心獨白。從中我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他對童年的無限懷念之情。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家的思緒,走進她的童年,看一看伴隨著爸爸的花開花落,她是怎樣一步步成長的。
。ò鍟喊职值幕▋郝淞恕×趾R簦
二、瀏覽全文,整體感知
組織學生快速瀏覽全文,弄清哪些寫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憶的事,回憶的事是怎樣引出來的,從而了解文章內容,理清全文脈絡,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了解插敘的巧妙運用。
板書:
眼前事 1 ↓32↓35──35↓ 54──68
回憶事 2──31 33──34 38──53
探 逃 爸 盼 闖
望 學 爸 望 練
爸 挨 愛 長 寄
爸 打 花 大 款`
三、體悟真情
本文回憶了這么多往事,作者重點寫的是哪一件?(逃學挨打)。下面,我們來欣賞根據這件事拍攝的電視散文《遲到》:
看完之后,思考:
1、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這件事對我的成長有什么影響?
3、你認為爸爸大英子對嗎?
4、在你的成長中,父母或老師對你的教育方法有些是你不喜歡的,甚至是反感的,結合實際談談你應怎樣做?
鼓勵學生九以上問題積極發言。感悟影響我成長的父愛,引起情感的共鳴,得到有益的啟示。
英子在風里、在雨里、在爸爸愛的港灣里漂流,再一次又一次的磨練中漸漸成長,你能找出英子成長的足跡嗎?
“花兒“在本文中有什麼作用?
四、感悟成長
1、“我們是多么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么怕呀!”你可能也有過這樣的感受,試結合自己的體驗與同學討論,“我們”為什么既喜歡,又害怕變成大人?
2、如何理解文中“我真正感覺到自己長大了”?
五、品位語言
本文敘述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瑣事,我們讀后卻被深深地感動,并產生了心靈的共鳴。這與本文凝練、含蓄、深情的語言是分不開的。請大家從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交流喜歡的理由。
六、拓展反思
我們在父母的呵護中一天天地成長,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很多時侯我們只關心自己的想法而忽略父母的感受,有時甚至會覺得父母羅嗦煩人,下面這篇文章,可能會對你有所啟示。
看完后,讓學生談談應如何對待父母。
七、暢談收獲
讓學生交流學習本文后的收獲。
八、布置作業
閱讀《城南舊事》。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16
教學目標 :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認識父親這一人物形象
3、感受人間至愛親情
教學重點:
通過父親這一人物形象體味人與人之間的真情。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字詞。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出示目標
1、導入
放《父親》這首歌,創設情境。
剛才我們懷著對父親的崇敬之情聆聽了一首為我們的父親唱的頌歌。聽著這優美的旋律,感受著父愛的深沉與博大,我們怎能不去感謝給予我們生命與厚愛的父親呢?在一篇課文里同樣有一位父親值得我們去歌頌。
多媒體顯示題目,板書。
2、學習目標
多媒體顯示“學習目標”同“教學目標 ”。
二、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學習,教師深入到各個小組了解情況。
。ㄒ唬┱w感知
請同學們速讀課文,思考問題。多媒體顯示問題。
想一想:
文中情節哪些寫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憶的事,如何引出的?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視情節引導:上下文聯系起來,具體語句……
。ǘ┖献魈骄
我們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你在閱讀時還發現了哪些問題呢?請小組合作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ㄈ┫嗷ベ|疑
小組中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靠集體的智慧戰勝一切困難.
靈活安排:
學生可指名求教,其他學生也可自告奮勇及時求助.
(四) 教師導學
通過剛才的求救及救助,我感受到了同學們思維火花的碰撞,我也遇到了一些難題,大家愿不愿意幫我去征服它們?請大家自由闖關!
多媒體顯示:
自有闖關 每人僅限一關,聰明的你闖哪一關?
第1關: 本文題目為“爸爸的花兒落了”
第2關:你認為“花”在敘述構思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第3關:你認為爸爸是一個怎樣的人?
第4關:你知道末尾“我”默念的花的含義么?
在這一環節可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作簡要板書(見板書設計 )
。ㄎ澹w驗與反思
多媒體顯示:談一談
在父親的影響下,“我”長大了。我們每個人都要長大,都含有父親的呵護,你的父親是如何教育你的呢?請暢說欲言。
。┙處熆偨Y
文中的父親讓我們感受到了父親對自己的關愛,我們也體會到了我們的父親對我們的關愛,那么,就讓我們在我們成長的記憶長河中謹記:生活中,有個人叫父親,有種愛叫父愛。
附:板書設計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長大了
愛
嚴
爸爸
《爸爸的花兒落了》閱讀答案 篇17
新建的大禮堂里,坐滿了人;我們畢業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間位子上。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紅色的夾竹桃,是臨來時媽媽從院子里摘下來給我別上的,她說:“夾竹桃是你爸爸種的,戴著它,就像爸爸看見你上臺時一樣!”
爸爸病倒了,他住在醫院里不能來。
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嚨腫脹著,聲音是低啞的。我告訴爸,行畢業典禮的時候,我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證書,并且致謝詞。我問爸,能不能起來,參加 我的畢業典禮?六年前他參加了我們學校的那次歡送畢業同學同樂會時,曾經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學領畢業證書和致謝詞。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 的被選做這件事。
爸爸啞著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
“我怎么能夠去?”
但是我說:
“爸爸,你不去,我很害怕。你在臺底下,我上臺說話就不發慌了!
“英子,不要怕,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著頭皮從床上起來到我們學校去嗎?”
爸爸看著我,搖搖頭,不說話了。他把臉轉向墻那邊,舉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后,他又轉過臉來叮囑我: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學校去,這是你在小學的最后一天了,可不能遲到!”
“我知道,爸爸!
“沒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
“是。”我雖然這么答應了,但是覺得爸爸講的話很使我不舒服,自從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遲到過?
當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有早晨賴在床上不起床的毛病。每天早晨醒來,看到陽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陣愁:已經這么晚了,等起來,洗臉, 扎辮子,換制服,再到學校去,準又是一進教室被罰站在門邊。同學們的眼光,會一個個向你投過來,我雖然很懶惰,卻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懷 著恐懼的心情,奔向學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下大雨,我醒來就知道不早了,因為爸爸已經在吃早點。我聽著,望著大雨,心里愁得了不得。我上學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媽媽打扮得穿上肥大 的夾襖,和踢拖著不合腳的油鞋(8)舉著一把大油紙傘,走向學校去!想到這么不舒服的上學,我竟有勇氣賴在床上不起 來了。
等一下,媽媽進來了。她看我還沒有起床,嚇了一跳,催促著我,但是我皺緊了眉頭,低聲向媽哀求說:
“媽,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學了吧?”
媽媽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當她轉身出去,爸爸就進來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來,瞪著我:
“怎么還不起來,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著頭皮說。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學!起!”
一個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氣不挪窩。
爸氣極了,一把把我從床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倒轉來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掄,就發出咻咻的聲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從床頭打到床角,從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著我的哭聲。我哭號,躲避,最后還是冒著大雨上學去了。我是一只狼狽的小狗,被宋媽抱上了洋車——第一次花錢坐車去上學。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車里,一邊抽抽搭搭地哭著,一邊撩起褲腳來檢查我的傷痕。那一條條鼓起來的鞭痕,是紅的,而且發著熱。我把褲腳向下拉了拉,遮蓋住最下面的一條傷痕,我最怕被同學恥笑。
雖然遲到了,但是老師并沒有罰我站,這是因為下雨天可以原諒的緣故。
老師叫我們先靜默再讀書。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閉上眼睛,靜靜地想五分鐘。老師說:想想看,你是不是聽爸媽和老師的話?昨天的功課有沒有做好? 今天的功課全帶來了嗎?早晨跟爸媽有禮貌地告別了嗎?……我聽到這兒,鼻子抽搭了一大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閉著的,淚水不至于流出來。
正在靜默的當中,我的肩頭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睜開了眼,原來是老師站在我的位子邊。他用眼勢告訴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轉過頭,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剛安靜下來的心又害怕起來了!爸為什么追到學校來?爸爸點頭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師,征求他的同意,老師也微笑地點點頭,表示答應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爸沒說什么,打開了手中的包袱,拿出來的是我的花夾襖。他遞給我,看著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來給我。
后來怎么樣了,我已經不記得,因為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只記得,從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著校工開大鐵柵校門的學生之一。冬天的清晨 站在校門前,戴著露出五個手指頭的那種手套,舉了一塊熱乎乎的烤白薯在吃著。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門前,手里舉著從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給親愛的韓老師,她 教我跳舞。
啊!這樣的早晨,一年年都過去了,今天是我最后一天在這學校里啦!
當當當,鐘聲響了,畢業典禮就要開始?赐饷娴奶,有點陰,我忽然想,爸爸會不會忽然從床上起來,給我送來花夾襖?我又想,爸爸的病幾時才能好? 媽媽今早的眼睛為什么紅腫著?院里大盆的石榴和夾竹桃今年爸爸都沒有給上麻渣,他為了叔叔給日本人害死,急得吐血了,到了五月節,石榴花沒有開得那么紅, 那么大。如果秋天來了,爸還要買那樣多的菊花,擺滿在我們的院子里、廊檐下、客廳的花架上嗎?
爸是多么喜歡花。
每天他下班回來,我們在門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頭后面抱起弟弟,經過自來水龍頭,拿起灌滿了水的噴水壺,唱著歌兒走到后院來。他回家來的第一件事 就是澆花。那時太陽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著涼爽的風,爸爸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雞妹妹的頭發上。陳家的伯伯對爸爸說:“老林,你這樣喜歡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 堆女兒!”我有四個妹妹,只有兩個弟弟。我才12歲……
我為什么總想到這些呢?韓主任已經上臺了。他很正經地說:“各位同學都畢業了,就要離開上了六年的小學到中學去讀書,做了中學生就不是小孩子了,當你們回到小學來看老師的時候,我一定高興看你們都長高了,長大了……”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驪歌,現在輪到同學們唱給我們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我哭了,我們畢業生都哭了。我們是多么喜歡長高了變成大人,我們又是多么怕呢!當我們回到小學來的時候,無論長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師!你們要永遠拿我當個孩子呀!
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宋媽臨回她的老家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還小!
蘭姨娘跟著那個四眼狗上馬車的時候說:
“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媽媽生氣了!”
蹲在草地里的那個人說:
“等到你小學畢業了,長大了,我們看海去!
雖然,這些人都隨著我的長大沒有了影子了。是跟著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嗎?
爸爸也不拿我當孩子了,他說:
“英子,去把這些錢寄給在日本讀書的陳叔叔!
“爸爸!”
“不要怕,英子,你要學做許多事,將來好幫著你媽媽。你最大。”
于是他數了錢,告訴我怎樣到東交民巷的正金銀行去寄這筆錢——到最里面的臺子上去要一張寄款單,填上“金柒拾元也”,寫上日本橫濱的地址,交給柜臺里的小日本兒!
我雖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著頭皮去——這是爸爸說的,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闖練,闖練,英子!蔽遗R去時爸爸還這樣叮囑我。
我心情緊張地手里捏緊一卷鈔票到銀行去。等到從最高臺階的正金銀行出來,看著東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種滿了蒲公英,我很高興地想:闖過來了,快回家去,告訴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種滿了蒲公英。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著剛發下來的小學畢業文憑——紅絲帶子系著的白紙筒,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為什么呀?
進了家門來,靜悄悄的,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們在玩沙土,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是因為爸爸今年沒有收拾它們——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樹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有長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氣,問妹妹們:
“是誰把爸爸的石榴摘下來的?我要告訴爸爸去!”
妹妹們驚奇地睜大了眼,她們搖搖頭說:“是它們自己掉下來的。”
我撿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頭的廚子老高從外面進來了,他說:
“大小姐,別說什么告訴你爸爸了,你媽媽剛從醫院來了電話,叫你趕快去,你爸爸已經……”
他為什么不說下去了?我忽然覺得著急起來,大聲喊著說:
“你說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醫院,好好兒勸勸你媽,這里就數你大了!就數你大了!”
瘦雞妹妹還在搶燕燕的小玩意兒,弟弟把沙土灌進玻璃瓶里。是的,這里就數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對老高說: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醫院!蔽覐膩頉]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
我把小學畢業文憑放到書桌的抽屜里,再出來,老高已經替我雇好了到醫院的車子。走過院子,看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念著: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