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案例與反思
全體同學都能在探究中科學、求真、務實地解決問題,充分地運用各種現(xiàn)代化技術手法,如網絡技術等,實在難能可貴,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大膽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
四、教學反思
(一)、關于《蘭亭集序》的眾多爭鳴文章,主要焦點集中在主題的認識上,包括本冊教材配套的教參在內,一般都認為是王羲之借題發(fā)揮,論證了一個中心論點——要“重死生”,這種看法雖顧及了魏晉的世風(尤其是玄學之風),但忽略了本文作為“序”的作用,于是給學生擺出了一個難處理的問題:“重死生”的觀點論證來干什么?與作此序有何關系?因此,我們決定采用探究式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考證魏晉世風的基礎上,分析教材,得出合理的結論,否則單純照搬教參觀點,難免給人強加觀點的印象,很難令人信服。同時,學生在收集資料、調查考證中,既能獲得知識、能力等各方面訓練,又能較為科學思辨地解決問題,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探究,基本上達到了這一目的。
(二)、學生圖書查閱、調查采訪以及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為今后獨立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這樣的實踐活動應鼓勵學生大力開展,生活就是語文,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了解我們的現(xiàn)在,探究我們的過去和未來,對樹立學生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人生觀具有重要意義。
(三)、本次課探究的面有限,課題的確立有一定難度,僅選取與課文內容最為緊密的幾個問題粗淺論之而已,探究中還有眾多缺陷,敬請批評指正,我相信通過我們師生共同不斷的實踐,能夠逐漸減少這樣的不足,以獲得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