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語文”聽課筆記——余映潮《中學語文朗讀教學例談》
朗讀,一種基本技能的訓練活動,品味感受的閱讀活動,充滿詩意的文學活動,也是豐富細膩的情感活動。朗讀教學,既是傳統的,又是時興的;既是語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學的,又是審美的。朗讀,對同學們進行語調、語速、節奏、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訓練和說普通話訓練的語文活動。朗讀,讓同學們認知文字、感受聲律、體味詞句、領會情感、品味意境、發展語感的充滿情致的實踐活動。
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種基本課型,是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一條常用教學線索,也是一種靈動多姿的教學細節。成功的朗讀教學一定是層次非常細膩,過程非常生動,形式非常活潑。反過來說,沒有朗讀的語文課不是美的語文課。
朗讀不僅僅只是活躍課堂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不也僅僅只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穿插,它是讓學生充分地占有時間,讓學生得到充分語言訓練和技能訓練的教學手法。
所以,課堂上的朗讀,小而言之,是培養語感、形成閱讀能力的極為重要的正確途徑;大而言之,是教學改革和教師設計水平的一個重要的標志。
課標說: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朗讀的總要求。
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
注意加強對學生平日誦讀的評價,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
評價學生的朗讀,可從語音、語調和感情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
朗讀教學,從教師的角度看,需要我們研究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朗讀教學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第二,語文教師的朗讀技能訓練和朗讀水平的提高
第三,朗讀教學的設計藝術
重點談第三個方面的內容:
(1)小步輕邁——層次細膩
將朗讀過程分解成若干個細小的步驟,每一個步驟完成一方面的任務。
如對《七顆鉆石》的朗讀指導:
1、用童聲來讀,語速要舒緩,語調要清新。
2、請帶著表情朗讀,語音要甜美。
3、朗讀的時候要有孩子們講故事的韻味呢。
4、用重音的方式,用上揚的語調,讀好故事中的幾次“變”
5、可愛的小姑娘感動著我們,讓我們進行表演式朗讀,來表達這種感動。
這樣的朗讀指導比較準確地利用了課文的文體特點,比較準確地把握了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立意有一定的高度且角度比較新穎,給學生一種漸入佳境的朗讀感受。
(2)角度精細——過程生動
《口技》的朗讀教學流程:設計:
第一次讀:讀得流暢響亮——人人出聲,讀得沸沸揚揚,形成課堂氣氛并初步感知課文。
第二次讀:讀得字正腔圓——主要訓練朗讀第一段,教師示范,學生學讀,這里的“字正腔圓”主要用于表現文字的氣氛,為全文的朗讀定下一個基調。
第三次讀:讀得層次分明——從理解段落層次的角度訓練朗讀第二、三段。同時訓練學生的段落分析能力。
第四次讀:讀得有情有境——朗讀第三、四段,老師示范,同學們體味文中情境并通過自己的朗讀將其表達出來。
第五次讀:讀得有急有緩——這里重點朗讀第四段,先急后緩,讀出文中情景,讀出段落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