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日記三則
2005年9月5日 星期一隱藏于日記中的“興趣”
都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面對學生們只為應付而寫的流水帳式的日記,我曾不止一次苦苦思索:興趣在哪里?又怎樣才能找到這位“老師”呢?
今天,我照例收繳學生的日記。終于,我找見了蹤跡——那就是在大多數同學的日記里,幾乎每頁都形象逼真地畫著花草云蝶等圖案,有的還專門辟出一塊頁角來寫上自己喜歡的名言警句……見此,我不禁靈機一動:為什么不讓學生把日記裝潢一下,看起來就像一張精美的手寫報紙呢?不妨試一試,說不定他們對此真的會很感興趣。于是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學生。果然,他們不但欣然接受,而且磨拳擦掌,躍躍欲試。
第二天上課,我竟真的看到幾個學生用大算草本制寫的手報日記,楷體小字工工整整,版式設計別具特色,內容豐富不拘一格,里里外外煥然一新。我大加褒賞,并公示全班,輪流傳閱,以期星火燎原之效。果不出所料,全班同學都起而效之,并力求新穎充實,一時間八仙過海,各顯其能。說來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似乎只在一刻之間,學生們就對寫日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改變了傳統狹隘的思想認識,不再把日記看作是收藏秘密不許外看的小匣子,而是當成展示才能晾曬青春的芬芳園地。這不能不讓人大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好感覺和境界。
如果說為學生們尋找興趣是寫好日記的關鍵所在,那么怎樣延續并發展這個興趣則無疑成了難點。事事皆有源,我當然明白,這還得從日記本身入手。只要對其稍加觀察研究,就不難發現多數日記雖表面形式很美,但內容卻因缺乏真實而顯空洞。針對這一點,我在班里連續搞了幾次展覽與評比,重在看誰的日記實在而吸引人。這就使他們意識到單單形式美是不夠的,只有內容的真與誠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光顧。于是他們開始敞開心扉坦白自己,細心觀察體會身邊的一切,敘述描寫周圍多彩的生活,一改往日干巴巴無味的應付,不再是滿紙假大空和流水帳。通過競比日記,他們相互學習,相互理解,相互鼓勵,相互支持。面對此情此景,我則沉浸在波伏浪涌的欣慰與興奮之中,忘情欣賞,自我陶醉。
寫日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學習語文。就目前而言,時機已比較成熟,我就趁熱打鐵又連續搞了幾次大型的閱讀與欣賞,重在突出日記的文學性與藝術性。這就又使他們意識到有了真誠也還是不夠,還必須有扎實的語言功夫和必要的文學修養,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世界比較藝術地展現出來。值此,學生們才把目光轉移到書本上,開始進行大量的有目的獵取性閱讀,完成了從寫日記到學語文的基本過渡。他們即忙著研讀教材上的文章,又廣看課外讀物,吸取方方面面的營養知識,總結方方面面的心得體會,然后再把所有的收獲以獨特的方式編入日記,增加其含金量和可讀性,從而吸引更多的人來看來讀,隨意欣賞品評,盡情流閱。
直到這個時候,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才平生第一次真切感到寫日記對于學語文的益處。這益處是看得見的,更是摸得著的。當然對我亦如此。于是課堂上,我不再象以前那樣絮絮叨叨口干舌燥地說說講講,而是指點一二答疑解難,好不痛快淋漓;學生們也不再如往常那般在苦口婆心轟轟趕趕下讀書寫字了,而是主動出擊四面開花,盡顯學子本色。語文課堂開始有了一種和諧歡活向上的氣氛,教師的工作方向與學生的努力方向在這里達到了一致!
再后來,我發現局勢就有點控制不住了。這不僅僅表現在學生們把日記當成抒發情感、描繪生活、表達觀點的主陣地,突破傳統意義向更高更廣的方向發展,更主要的是經過積極的進取學習,他們的觀點精辟而深刻得令我震驚,他們提出的問題令我難以回答尷尬無比,他們涉獵的領域令我望而不及驚慌失措。我開始感到自己的文化呼吸越來越急促,教書步履也越來越艱難。這使我從自我欣賞與陶醉中猛然驚醒過來,開始一面硬著頭皮微笑著進課堂撐門面,一面急不可待地暗渡陳倉多多讀書學習。韓愈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確如此。我不知道自己把學生的興趣逗引起來,這是教與學的相行益彰共同提高,還是引火燒身自討苦吃。可是,不管怎么說,教書教到這等地步,咱老百姓高興——
因為我知道,那種種關于學習的所謂的“興趣”,原來就在我們身邊……
2005年9月7日星期三
鄉村孩子的詩
口語交際課堂上,我和孩子們正在開展“數字王國里的奧秘”交際活動,孩子們把搜集來的關于數字的故事、謎語、趣聞等張羅出來分享“數字大餐”。就在剛剛上課不久,一個害羞的小男孩站起來說:“老師,我什么資料也沒有找到,但是我寫了一首關于數字的詩,行嗎?”我友好地笑了笑:“好啊,快讓我們大家一飽耳福吧。”這個孩子一字一板地讀出了他寫的詩歌——《數字王國》:
有一天,我來到數字王國
看到了許多奇妙的東西
1、2、3、4......
多么整齊的隊伍!
“1”筆直地向我敬禮
“4”卻舉起了抗議的小旗
地球的鼻子——珠穆朗瑪峰高8848.13米
世界上矚目的建筑——長城綿延12000華里
中國的動脈——長江長63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