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教學行為反思,努力做一名專業化研究型的骨干教師
。二、我們課題研究的性質和特點。
⒈概念的界定:(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 “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教師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是自己實踐的省察與反思)。
本質上:
是一種理性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
⑹教學新體系課題研究的內涵。
⑴是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從學科教學實施的角度將新時期數學課程改革過程中逐漸被大家認同的大批新理念和新經驗,進行系統的分析加工,把有效要素提煉出來,使之完善,成為有序、有效的新的觀念體系和新的操作體系。并由此轉化為教學實踐急需的、便于實際運用的思維方式和教學行為方式,達到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有效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目的。
共勉:
§ 真正研究問題;
§ 研究真正問題;
§ 人人做真學問。
三、加強對教學行為的自我反思
㈠反思的概念:
§ ⒈就是反過來問自己,反躬自問。
§ 主要指參與者著眼于自己的活動過程來分析自己作出某種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手段。
四、掌握一定的研究規范和技術
㈠案例研究與撰寫的技術要領:
⒈什么是教學案例?
案例是指發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某個方面含有豐富信息和意義的一個事例。它比較詳細地敘述了一段具體的教學情節,一件發生過的事實,向人們提供人物、場合、過程、結果,引發大家的思索。它呈現特定的問題情境,探討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希望引發討論,從中體現一定的思想和理論。
教學案例
§ 是課堂中真實的故事,
§ 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困惑,
§ 是足以引發教師思考和討論的事件,
§ 是蘊含著教育理論的典型事例。
⑷教學案例研究的價值取向
②案例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教學相長的階梯。
●教學案例是教師專業知識結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教學案例為教師提供了在典型情境中應對的策略、理論聯系實際的中介。
③從案例研究中發展教師的自我反思能力。
●案例研究是教師研究特有的話語系統;
●案例研究是教師實踐反思的最好形式,教師正是從案例中感悟理念,學會方法,學會從多角度來觀察事物思考問題。
⒋撰寫教學案例的四要素:
§ ⑴教學背景的交待。
任何一個案例都有它特殊的背景(教師、學生、教學、環境), 對象不確定性,過程不可預見,方法不可復制,結論不可照搬。
§ ⑵好的“故事”,必然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需要凸現教師決策與選擇的困惑,可以從中發現或挖掘有典型意義的教育教學問題。
§ ⑶有一定的結構框架,依托恰當的理論為支撐。
§ ⑷圍繞一個主題 , 注重過程、細節真實、形象的描繪。
詳細描述事件發生、發展、解決過程中的沖突和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