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稍縱即逝的教學契機
——“對對子”教學一得
小學語文第十冊“積累運用”有這樣一道練習“讀一讀”。
來對往, 潮漲落,
去對回, 月盈虧,
雨雪對風雷。 暮色對朝暉。
松梢對竹葉, 窗前鶯共語,
草舍對柴扉。 簾外燕雙飛。
這是一首對韻歌。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反復吟誦,了解了對子的一些基本特點和要求:詞義相反、相對或相關,詞性及其語法組合要相同或相似。然后,我又出了一些對子讓學生對,如“桃紅對柳綠”、“蒼松對翠柏”、“高山對流水”等,由于這些詞語學生平時聽說過,因此他們并沒有費太大力氣就對了出來。
我覺得教學效果不夠理想,便尋思著出個與學生現實生活貼近些的對子。恰好那天下著雨,教室外春雨淅淅瀝瀝,連綿不絕。我不由得把臉轉向窗外思索著。學生受到影響,也不禁欣賞起雨景來。忽然有位學生似乎“詩興大發”,一邊搖頭晃腦,一邊大聲吟出一句“窗外雨綿綿”,這句話惹得全班學生哈哈大笑,教室里頓時亂了套。那位學生見狀立即羞紅了臉,緊張地注視著我。我心里卻頓時一亮,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呀!我立即大聲表揚了那位學生:“你說得很好,說出了老師想說的話,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然后我把臉轉向全體學生:“誰能幫老師給這句話對個下聯?”學生頓時來了勁,他們有的低頭沉思;有的查找資料;有的竊竊私語;有的甚至爭論起來……
待學生充分醞釀后,我安排學生進行交流。在學生智慧火花的碰撞中,“室內靜悄悄”、“心頭暖融融”、“山中霧蒙蒙”、 “林間風蕭蕭”等出乎我意料的妙句接連出現,學生對“對對子”的理解也更深刻了。我又趁熱打鐵,布置學生課后給“一枝紅杏”和“仰望滿天星”對對子。學生自然躍躍欲試,充滿信心。
這節課的成功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中,教學契機稍縱即逝,需要我們敏銳地去把握。有時我們給學生一次機會,學生會還我們一個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