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的幾點思考
閱讀教學是培養和訓練學生閱讀的教學活動,它以一篇篇課文為憑借,在課堂環境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 語文基礎知識,更要通過對課文的賞析評價,來開拓視野、活躍思維和陶冶情操。這就不是用傳統的單一的灌輸記誦,可以奏效的。另一方面,現代化的進程,又賦予閱讀活動以全新的意義,無論從社會閱讀需求在質與 量上的根本性增長方面看,還是從讀物和閱讀方法的變革方面看,都要求今天的閱讀教學,不但要跟上現代閱讀的要求,而且應該有適當的超前才好。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把書讀活,筆者認為關鍵在于要有兩個突破。一是要突破課文的局限,善解“言外之 意,弦外之音”;二是要突破課堂的局限,善于“聯系實際,貼近生活”。欲達此目的,在閱讀教學中施以“ 課堂延伸”術,不能不說是一項重要策略。所謂課堂延伸,就是閱讀既要入于書中而又能出于書外,做到三個 結合:閱讀主體(學生)與客體(讀物)的結合;有字之書(課文)與無字之書(生活)的結合;課內與課外的結合。
應當說,閱讀教學的課堂延伸,是一種合理的閱讀行為,既不是畫蛇添足的多此一舉,也不是矯柔造作的 有意賣弄。這是因為“書”畢竟是別人認識的結晶,正確與否,不能沒有讀者的對照鑒別,或聯系實際的檢驗;“書”,同時也是時代的產物,“書為陳跡”,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去的認識并不處處符合當代的發展,盡 信書會跟不上時代的要求。所以,閱讀教學的課堂延伸,由于溝通了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不僅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課文內容,而且可以強化閱讀的創造意識,在閱讀活動中培養起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善于探求的現代人 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