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鳥》課后小記
《搭船的鳥》一課中的許多事物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遠,所以對課文中一些生詞的理解,我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一、看圖理解
對于文中涉及到的船,孩子們比較陌生,沒有親眼見過,對船艙、船篷、蓑衣、櫓不理解,我就從網上找了一些圖片,通過看圖,孩子們對這些陌生的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
二、結合上下文理解
除了看圖理解生詞之外,我也借助了上下文幫孩子們理解,如:“我們坐在船艙里”通過“我們坐在”讓學生在圖中找“我們”坐的地方是船艙。“雨點打在船篷上”通過雨點打在,說明船篷是遮在我們頭上的頂,從圖中很快找到船篷。“披著蓑衣”“搖著櫓”讓孩子們了解蓑衣和櫓的作用。
三、 聯系生活理解詞語
如第四自然段中的“銜”和“吞”,我認為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理解比較好。有的孩子說“銜”就是叼著的意思,并用表演來說明。有的孩子說“吞”就是把東西咽下去的意思。這樣的理解既貼近孩子的生活,又利于他們接受。
四、補充資料了解事物
關于翠鳥,我找了一些圖片讓孩子們欣賞,介紹了一些課本外的知識,并通過短片讓他們感受翠鳥捕魚的過程,使他們對這種陌生的鳥類有了更深的了解。
當然對詞語的理解方法還有很多,如:換詞,查字典等,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選用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