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反思(精選2篇)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反思 篇1
趣味性 拓展性 互動性 針對性
—————淺談《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教學反思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課型的教學,很多教師稱之為“雞肋”,教者教得枯燥,學生聽得無味,可是放棄了不上又覺著可惜。這種課究竟應該怎樣上,怎樣才能真正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呢?聽了很多這樣的課,惟獨這節課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受這節課的啟發,我覺得,要上好這種課,起碼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教學方法的趣味性。課上得生動有趣,學生就愛聽愛上,這是我們每個教師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在上這種類型的課時,我們的教師往往忽視趣味性,使得本來就枯燥的內容更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這除了需要我們教師提高對這種課的重視程度之外,還需要我們教師多動動點子。我們教師可以采取“講講故事”“學習名人名言”甚至是組織學生“玩玩游戲”“演演小品”等等方式,這樣做,也許很費時間和精力,有時,甚至完不成任務,但“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為了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真正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做,是值得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教學目標的針對性。上面的這節課之所以給別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主要還是由于教師在針對本班學生寫日記時覺得沒有內容可寫的情況下,確定了“拓展學生寫日記的內容”這個十分恰當的教學重點。這個教學重點的確定是有的放矢的,是有著很強的針對性的。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圍繞重點展開討論,拓展了學生寫日記時的視野,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克服了對于寫日記的畏難心理。學生上到這里時,十分興奮,各個躍躍欲試,紛紛要求說出自己假想日記的題目和內容,這是我在聽這種課型時,從來沒有見到過的。這也說明教學目標的針對性是如何的重要。
3、教學內容的拓展性。我們的教師在進行這種類型課的教學時,往往,只是就教材講教材,只是引導學生看看圖,說說圖意,這樣的課必然是枯燥的。相反,我們的教師如果能在充分地利用教材的基礎上,努力拓展教材,不斷地豐富教材的內容和內涵,增強教學內容的時代性、針對性、實用性,學生就會感到了十分新鮮有趣。因為,這是在他預習和獨立閱讀時,無法知道的,就會使他覺得學有所獲,而不是像就教材講教材那樣,使學生覺得聽老師講課和不聽老師講課一個樣,課堂氣氛也就當然不同了。
4、教學過程的互動性。教師用問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只知道來迎合教師,這也是教師在上這種課型時,經常出現的一種現象。這必然促使學生產生一種消極心理,對上這種課喪失興趣。我們的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只有多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多觀察圖畫,多表達自己的見解,才有可能發揮出這種課型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方面的應有的作用。上面的這節課,無論是“拓展學生寫日記的內容”還是“復習寫日記的格式”等環節,都是讓學生自由討論,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的,像這樣,才能使學生迸射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真正地放飛學生的心靈,才能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一個平等、自由、對話的課堂。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反思 篇2
開學的第一節課就是學習蘇教版最具特色、常抓不懈的習慣教育,雖然知道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在開學伊始,就對學生強調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我認為是非常必要的。兩年的教學實踐證明,使用蘇教版的學生和我以前教的使用人教版的學生相比較,在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方面,確實是讓我非常滿意的。
這個學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是要教會學生掌握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執筆方法和書寫的姿勢,培養學生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好習慣。為了讓學生能夠比較順利地從使用鉛筆過渡到使用鋼筆,暑假期間我就布置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練寫鋼筆字。從學生們交上來的習字冊來看,大部分同學還是完成得很認真的,效果不錯。
指導學生認真看圖后,我讓他們討論交流了自己的看法、收獲,然后課堂上就讓他們拿出田字本,寫幾個自己最喜歡的字。在學生寫字的過程中,我下位巡視,發現執筆方法和書寫的姿勢不正確的,就馬上邊示范邊糾正,學生的可塑性是非常大的,容易犯錯,也容易改錯。最后把寫得好的鋼筆字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并且先讓他們自己點評好在什么地方?說得不全面的地方,我再適時進行補充。巡視了一圈下來,心里還是挺快樂的,因為學生們的表現比我想象的要出色得多!
利用下課前的五分鐘時間,我對學生提出了這樣幾個要求:
1、每個同學的筆盒里有而且只能有兩種筆:鋼筆和鉛筆,鋼筆寫作業用,鉛筆畫圖用。
2、每個同學至少要準備兩支以上的鋼筆,而且使用同一種顏色 的鋼筆水。
3、每天晚上做完作業后,都要記得檢查鋼筆是否灌滿鋼筆水。盡量不要把鋼筆水帶到學校里來,如果中途沒有鋼筆水,到老師辦公室灌鋼筆水。
4、使用鋼筆寫字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認真,開始使用鋼筆的一段時間,速度盡可能慢一些,老師會有足夠的耐心等待。絕對不允許使用改正液、改正紙之類的東西。
習慣的培養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的,我一定會把這些要求貫穿在我每一節課中,反復抓,抓反復,常抓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