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性子急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幼兒早教指導)
建立時間觀念和次序感
4.從生活教育建立起:5歲以下、還看不懂時間的孩子可利用生活教育教導時段觀念,例如吃飯前要把玩具收好,出門吃前要先做什么事?吃完飯后可以做什么…等等,可以建立孩子的次序感和時段觀念。
5.改變你的教養模式:大人和孩子的時間觀念不同,若你希望孩子能早點上學,最好的方法是和孩子一起早點上床睡覺并提早起床,給孩子充裕的準備時間,父母就不用心急,這是解決問題并防止自己發脾氣的好方法。
6.改變親子對話方式:父母凡事催促,除了孩子“拖”之外,也源于父母自己的“急”,和不恰當的教育習慣。若孩子真的需要人催時,把“快一點”改成“現在8點啰!”要出門時問他“出門之前該做哪些事啊?”他如果說不出來,可以把該做的事先敘述一遍,并請他復述一遍再去進行。
“急”父母請以身作則
7. 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學齡前的孩子并沒有時間規劃的能力,生活節奏大部分仰賴父母的安排,因此幕府最好在催促孩子快一點之前,先將自己的生活計畫好、時間管理好。
8.別拿高標準面對孩子:如果你是急性子的家長更應該謹言慎行要求孩子的標準。每個孩子都是經過完整的歷程:探索、發現、學習,才能將所學的事情運用出來,這是父母急不得也催不來的,請小心別扼殺了孩子的學習樂趣。
9.提供充分的學習時間: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學習,“錯中學”為他預留第二次學習的機會,甚至三次比兩次好,讓孩子花點時間去思考、去體驗挫折,有經過“完整學習內涵”的孩子才能有比別人“快”的優勢!
10. 別讓快一點變口頭禪:大人不經意的言語或行為,很容易打擊到孩子的信心,如果孩子已經表現的不錯,千萬不要有口無心地再催促孩子,或者在其他人面前數落他,這些都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沒了自信心。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若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之中,父母總是埋怨孩子反應慢、做事墨跡的話就很容易打擊孩子們的自尊心,使小孩子們產生自卑的心理,因此急性子的媽媽教育孩子一定要多注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