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習英語的技巧(親子早教指導)
對于中小學生,尤其是學齡前兒童來說,大可不必選高價課程。學費高,并不意味著學習效果就好。高價培訓班,更多的是一種市場行為,它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少數高端消費群體的需求,家長千萬不可過分迷信高收費的培訓班,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理性選擇,擦亮眼睛,選擇物有所值的課程;同時,孩子學習外語,家長不應該把希望都寄托于培訓班上,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學習方法比報班更重要。另外,從目前大眾消費能力的實際情況考慮,高價培訓班也不值得推廣。
能力提升最重要
目前,不少孩子從小學低年級甚至幼兒園起就開始參加各種英語考級培訓,如劍橋少兒英語、三一口語和bets等。為了應付考級,要背好多單詞、語法和句型,但孩子們考完就忘,等拿到證書之后,他們還能記住多少?我們不可回避的一個現狀是,從幼兒園到到大學畢業,孩子們需要經歷十多年的英語課程學習,雖然四、六級證書已經是鋪天蓋地,其中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并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語,難道孩子們今天的英語學習只是為了日后獲得一張又一張證書嗎?
時下的培訓班大多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過于強調應試。在小學階段,不少教育機構推出“速成式”課程,以“單詞速記”、“過級考試”等特色招生讓不少家長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教育的“成就感”。然而,這些課程考什么教什么,以致知識點是零散的,更談不上科學的體系。到初中階段,培訓班的英語課程難度增大、詞匯量猛增、語法知識增多,而學生能花在英語上的時間又很有限,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能力的提升。二是完全憑著興趣學,課堂上熱熱鬧鬧,孩子學得也挺高興,但對培養孩子的英語素養很難說有實際的幫助。特別是“60”、“70”后的家長,大多深受“啞巴英語”之害,尤其重視孩子的聽說能力,而有些英語培訓機構為迎合這部分家長的心理,片面夸大某些單項技能,致使孩子從小就在“讀”、“寫”方面出現“瘸腿”。少兒期是一個人智慧成型階段,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都在這個時期形成。因此,優秀的英語教育應該有針對性地訓練孩子規范的語音語調;培養他們用英語交際的興趣和能力,以及大膽開口說英語和正確使用英語的習慣;訓練孩子的思維、幫助他們建立直接用英語思考的習慣,而不受到母語的干擾,“英漢互譯”,而不是單純用單詞量或考試成績來衡量孩子的英語水平。家長也應該把關注點放在提高孩子的英語能力上,而不僅僅是高分和證書。早期教育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為了讓小孩子們能夠學好英語,家長們真是費勁心思,但最終的結果也往往未必會如自己所愿,讓孩子學好英語,最重要的是看方法,英語是否能夠引起孩子的興趣等等,希望此篇文章可對父母開展孩子的英語課程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