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土小游戲可開發寶寶們的智力
在游戲過程中,可以加入大小、數量、形狀、長短等認知觀念。如捏揉出不同大小的圓形、長短不一的長條形等,訓練幼兒對形狀、分類、大小等觀念的認識。日常生活的各種東西多由不同數量的形狀與顏色組合而成,因此除了訓練基本形狀的捏塑技巧外,更可以培養分解和整體組合的觀念。配合著形體模型,加入各種主題以及主角游戲活動,如壓模出兔子、小狗等模型,增進生活認知訓練。
好吃的炒面
訓練目的:長條形揉搓訓練、平衡訓練
材料:小碟子、面粉黏土、湯匙、叉子
step 1 媽媽寶寶選擇出喜愛的黏土顏色,在桌面上前后搓揉出數個長條型。
step 2 教寶寶將一條條黏土以繞圓的方式放到盤子上。放置時可同時說明:“這是橘色番茄面。”
step 3 媽媽寶寶搓許多小圓球放置在面條上,并告訴寶寶:“這是牛肉丸和雞肉丸。”
step 4 為寶寶放入小湯匙、小叉子,利用游戲的方式營造用餐的環境,訓練寶寶自己拿湯匙吃飯。
tips:專家叮嚀
在黏土游戲過程中,可多多模擬日常生活的活動,引導孩子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
3~4歲訓練法
培養創作及創造力
3歲幼兒的好奇心特別強,有探察新事物的能力。只要有新鮮的事物,就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由于幼兒此時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認知基礎,因此最適合引導幼兒做造型的認知與聯想,如圓形可聯想到雪人、蘋果等,長條形可以聯想到薯條、面條、圍巾等,方形可聯想到電視機、方盒子、車子等形狀。
隨著手部精細動作發展日益成熟,幼兒此時完全能以兩只手完成各項手工任務。黏土塑形則以立體造型為主,可進一步加強對長、寬、高、深等立體空間概念的認識。通過不斷練習和捏塑經驗的累積,在造型的組合和拆解過程中逐漸培養創作及創造力。
香甜的葡萄
訓練目的:造型的認知、立體空間概念
材料:黏土、切刀、牙簽、面粉黏土
step 1 教寶寶以雙手揉搓出大小不同的圓球,以了解形體有大小的分別。
step 2 讓寶寶將大小不同的圓球依照從大到小、由上到下的順序排列,以了解比例、寬度、長度等基本空間概念。
step 3 教寶寶將長條的黏土壓扁,以切刀對切一半,用牙簽畫上葉脈。
step 4 教寶寶做葡萄藤蔓,一起用手搓出長條形藤蔓,最后將葉子、藤蔓與葡萄組合起來。早期教育
tips:專家叮嚀
可將孩子的作品放在顯要處,以此鼓勵孩子繼續創作。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捏土不僅僅可以開發寶寶們的想象力,并且還可以玩出許多的花樣,不會使寶寶們感到膩,還可開發寶寶們的智力,如果家長們一起陪孩子玩,還可增加親子關系的合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