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性教育需要那些方面做起
中國社科院教授陳一筠發表調查報告,稱目前中國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齡化趨勢越演越烈,未成年手術患者比例達到40到50%。據陳一筠調查,在廣西南寧發現有9歲少女墮胎的案例,而表示對此負責的是一個13歲男孩。
真可謂觸目驚心。然而,透過這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的背后,不是更應該把板子打在我們某些封建愚昧的家長和對性教育羞羞答答的老師身上嗎?
眾所周知,剛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對人生有許多費解的謎。首先是對自己身上的生理變化,就覺得太微妙,小小的腦筋就很不夠用了。按理,作為家長和擔負“傳道授業解惑”任務的老師應該是有“疑”必解,有“問”必答。但遺憾的是,只要孩子的疑問或困惑牽扯到性,家長們通常覺得是“丑事”不便教,或事關“尊嚴”不屑教,老師們則通常認為是“教學大綱”以外的課不能教。
兒童性教育的難題,主要在7個方面
性教育難題一:婆媳性教育有代溝
萌萌的媽媽是個70后,對于從小學開始讓孩子接受性教育她表示很支持,“我小的時候就沒接受過這種教育,所以特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從小懂得如何保護好自己。”但是,萌萌的奶奶很反對給孩子講性知識。
一天,萌萌放學回來問,“老師講了我是從哪來的,鵬鵬說他媽媽生他的時候還挨了一刀,媽媽生我的時候也開刀了嗎?”媽媽跟她說,“媽媽生你是順產,不用開刀”,萌萌又問,“那順產是怎么出來的?”“就是從產道出來的!”正當她要解釋,萌萌的奶奶趕緊打斷,“你跟孩子說這個干嗎?”幼兒疾病
“看著婆婆責備的目光和萌萌好奇的眼神,我真是左右為難!”
性教育難題二:孩子有了“自知之明”
小林今年5年級,從4年級起接受了性健康教育課程,小林媽媽說,接受了這方面教育后,孩子變得有自知之明了。從小林懂事起,家里在看電視的問題上就特別謹慎,小林媽媽說,現在電視里經常會有親熱鏡頭,每次換臺的時候都特別擔心會被他看到,所以只要他在電視旁,他們都會鎖定少兒頻道。
不過前段時間,他的舉動讓媽媽刮目相看。小林在換臺的時候,無意中播到了電視劇臺,正好趕上親熱鏡頭,媽媽特尷尬,正不知道該說什么,小林說了一句,“這個我不適合看”,接著就自己換臺找動畫片看了!
性教育難題三:教育行政官員不夠重視
張玫玫向記者介紹,目前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對性教育的開展可能會稍好,但一些經濟不夠發達的城市,教育部門可能沒有注意到這個領域,有時候會滯后或漠視。但并不是說經濟落后的地方就不需要,而是對方沒有太多精力來做,并且,這些地方的觀念相對保守,信息也稍落后,所以,“盡管青少年有這方面的需求,但教育者和行政領導者沒有太多關注到這個領域”。
性教育難題四:教材雖多但不好用
對于目前性教育的現狀,有媒體報道稱教材缺乏是其中阻力之一。對于這一點,首師大專家組并不認同。“其實,有教材并不難。國內外性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經十分豐富,教材也種類多樣,我們有很多可以借鑒的例子。目前開展的關鍵在于構建理論體系,推出教育教學大綱,根據這個理論體系、教育理念和大綱,再來編寫教材才是最合適的。并且,教材只是老師的實施層面遇到的問題,許多老師習慣了教書有課本、教材依托,并不是性教育推廣的主要阻力。事實上,國內各地的性教育課本種類很多,但多數老師都反映說不好用,主要是因為不合實際。”張玫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