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式教學-論文
從“無人發(fā)言”到“爭先恐后”——如何搞好討論式教學
梅子中學 楊孝平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是幾千年前的孔子說的話,現(xiàn)在有言道:“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也說明了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廣的道理,所以我們今天在大力進行課程改革的時候,提倡“自主、合作、討論、探究”的教學方式,“討論”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那么,怎樣搞好討論式教學呢?
設一個良好的討論學習環(huán)境,主要是融洽的同桌朋友關系,和諧的座位結構組合。
在前幾年的教學中,我也進行了嘗試,可每次的討論學生都欠積極,氣氛也不夠熱烈,純粹是在應付形勢。起初以為是學生不行,基礎不好,配合不佳,然而,看到別的班上討論特別積極,于是,又開始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恰當。今年,接任七年級語文之后,新來的學生,一切從頭開始,討論能否成功主要在于教師的引導是否得力,學生并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開學上課進行了初次的討論之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態(tài)度是非常積極的——只要是他們能夠完成的,但氣氛不夠濃厚,我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學生對討論小組的幾個成員不如意,幾個人之間顯得極為陌生、害羞,特別是有的男、女生之間,好象有一層厚厚的墻壁隔開了一樣,與其說是討論,不如說是面面相覷,這就使得討論根本就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幾番思索之后,讓我想起了幾年以前,在我們學校討論式教學開展得很成功的老師——蘇更生,他的每一堂語文課學生討論非常熱烈,發(fā)言特別積極,同時,他也做了一件工作,那就是每節(jié)課都按照討論小組坐位,那么,我又為什么不嘗試一下這種做法呢?
于是我開始對班級學生進行重新編位,自愿組合,老師微調,每一節(jié)課都按這個順序坐。從此,學生討論的積極性大增,因為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是自己喜歡的,所以討論起來比較融洽,學生的心情也為之改變,充滿了激情,解決疑難問題快了,發(fā)現(xiàn)問題多了,成績也明顯地進步了!看來,課堂40分鐘的確很重要。
師要充分肯定學生、鼓勵學生,千萬不能打消學生積極性,扼殺學生的自尊心。
學生討論也好,發(fā)言也好,不可能不出錯誤,作為教師要明確:重要的是學生積極發(fā)言、勇于參與的精神,而不是答案的唯一性、正確性。如果學生發(fā)言,稍有不正確,老師就加以批評,致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嚴重損害,那么長此下去,每天一兩個學生被“打倒”,一個月之后,全班同學可能就很少還有人舉手發(fā)言了。你想想,人家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起來,反而遭到批評,受到嘲笑,這樣的事誰還愿意干第二次呢?
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約束,不要太在乎學習過程中的一點點小偏差,只要學生主動學習,將來自然會明白的。
教師要充分備課,這是搞好討論的基礎。一是要準備難易適度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并且要符合課堂內容,不能把討論搞成了放羊式的吹牛課,看似熱鬧卻沒有效果。二是教師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以備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當然,這要求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才行,如果教師不能順利解決學生發(fā)現(xiàn)的問題,既會影響教學的效果,同時又損壞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討論課要恰當?shù)剡\用教具,比如問題應該用小黑板出示以節(jié)省時間。能夠運用教具的要盡量采用,因為教具比言語更形象、更直觀、更生動。
該討論則討論。講述法仍然必不可少,,有些難題學生一時不能討論出來,,教師要做適當?shù)狞c撥性講解;也不是每節(jié)課都需要討論的,討論的形式也要多種多樣,不要動不動就分組討論,還可以是集體討論,師生共同討論,課后討論。
討論式教學是現(xiàn)在廣泛使用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并在不斷的完善發(fā)展之中,只要我們用心去研究、去探索,認真尋求恰當?shù)慕逃虒W方法,就一定能將新課程改革做好,將學生成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