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愛”的教育
江斌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以德育為先導。素質教育是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因此我們既要交給學生知識,又要教學生如何做人,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創造等等。我們所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有自控力差這一特點,尤其是青少年,時常會做一些背離守則規范的事情。為此,作為一個班主任就要適時地教育好這些學生,使一個班級成為具有一定向心力的班集體。要做到這一點,我認為在集體中開展“愛”的教育很重要。這個“愛”的范圍很廣范,然而,對這些學生來說,最為現實的就是要教育他們“愛勞動,愛同學,愛集體,愛學校,愛祖國”這五愛的教育落實了,那么,這樣的班集體一定是一個班風、學風良好的班級。那么,如何在集體中開展好呢?
第一、用富有魅力的教育手段對學生開展教育。
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務,這一教育方式方法很多,而單純的說理教育法是單調、枯燥的。今日的青少年未必會接受,我認為以情動人的審美教育——陶冶教育法、榜樣示范法會有效得多。為此我經常以我們現實生活中許多感人的故事去震憾每一為學生的心靈,引起他們的共鳴。幾乎每一堂班會課,我都精心準備,給學生講故事,并充分利用語文教師的優勢用充滿感情的語言、生動的表情給他們講“海倫.覬勒”的故事、 “保爾”的故事、“劉志刪”的故事……教育他們克服困難、努力學習,為班 級爭光。有一次,我給他們講“劉玲的故事”這個故事我整整用了一 節課,用激昂、感人的語調講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這時,我看到了許多學生眼里含著淚水,而幾個重點生也聽得入神了,他們已進入了故事的情境中。立刻我請一些學生談談體會,不少同學都談到自己太自私了,不關心、團結同學,老遲到、講話,扣了四項評比分,使流動紅旗走了一次又一次。劉玲這面鏡子,照透了他們每個人的心靈,許多人踴躍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充分認識到了要“愛同學愛集體”。這種富有魅力的、潛移默化的熏陶教育,使學生的心靈得到了陶冶,品德得到了教育。
第二、結合形式多樣的勞動課對學生開展教育。
我們深知今日校園的學生,是跨世紀的一代,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精神面貌,勤勞儉樸的作風,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和前途,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素質教育是振興民族的必由之路,勞動教育這一環不可缺。良好的勞動習慣應從小事做起,讓學生們定期參加校園環境衛生打掃,掃包干區、教室、給花圃除草、澆水、施肥、等等。這常年累月的德育衛生環境保持活動,催發青少年滋生“今日掃一室,明日掃天下”之成長欲與使命感。除了這些日常小事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深入到勞動實踐基地去體會勞動的意義。勞動實踐為學生提供形象生動的德育環境,向學生展開正面的感性形象, 讓學生伴隨道德情感形成健康的道德認識。當前,舉國上下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活動,我縣火燒爐基地便是開展勞動的好去處。在短短的一周勞動實踐中,同學們學會了整理內務、打掃房間、洗衣洗菜,做飯等等家務活。還深入到田間去整地、除草、施肥、挖魚塘、采茶……真正體會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自理、自立、自強的能力。強化他們的社會情感,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勞動的意義還在于為人民為社會主義做了有益的事情。通過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確確實實讓同學們接受了良好的品質的熏陶與教育,真正做到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
第三、結合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對學生開展教育。
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更容易發揮學生作為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為了開展“五愛”教育,可適時地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如每周一的升旗活動、唱國歌,讓學生凝視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心中激起——我愛祖國的情懷。還可配合一些竟賽如國旗、國徽、國歌、國土資源、鄉土資源等知識,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激情。還可開展“學英雄、學先進”活動,學習賴寧、向秀麗保護國家財產,進而教育學生愛護公物、愛集體、 愛學校,保護好校園環境,愛護一草一木等等,我班就開展了“學習劉 志珊”的活動,,把劉志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作為教育的重點,而后開了主題班會“我學劉志珊”,請同學們談談自學劉志珊以來,如何助人為樂、如何學習、生活等等,并教育學生刻苦學習,報效祖國、孝敬父母、自強自立。通過這些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覺悟,不少同學主動捐資給貧困生,尤其個別后進生拿出了自己的零用錢。劉志珊的精神在同學們心中蔚然成蔭。另外,我班還開展學習獻愛心系列活動,開展了“四個做起”和“三心”教育活動,即“愛祖國先 從愛家鄉做起,愛家鄉先從愛學校做起,愛學校先從愛集體做起,愛集體先從愛同學做起”,“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祖國”把這些標語寫在黑板上,讓同學們時時激勵自己,作為自己日常言行的鞭策,并開展學習競賽。這樣培養了學生“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熱愛祖國”的感情。而且我校為全面開展德育教育,發展學生各方面素質,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朗誦比賽、科技小制作、小論文、各種學科的興趣小組活動等,同學們一種為集體爭光的“愛”的精神 一覽無余。
我們知道中學生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和思想品質形成發展時期,他們思想單純可塑 性大,但知識經驗少,辨別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各種思想影響,認真而正確地對他們進行“五愛”品德教育是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全面發展的需要。班主任是德育隊伍中的骨干力量,是學生健康成長中的導師和引路人,在班集體中處于組織者、教育者、指導者的地位,肩負如此要職,就要認真履行好我們的職責“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保護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學生熱愛祖國,逐步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的志向,培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良好的心理品質……”真正響應了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關于“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做人”的指示,從言行、思想上教育學生“行有規,言有范”。讓我們這些教育者們履行德育隊伍中骨干的作用吧,按照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要求開展班級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導學生,為國家輸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體魄健康的新一代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