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激情
卒讀兩個學生網上投稿的一篇散文和小說,被學生那種對愛的朦朧,對成長的困惑所深深打動。真沒想到十四五歲的初三學生竟有如此細膩、溫婉的情懷。我一直錯誤的以為,初中生是一張蒼白的紙,思想處于失血狀態,即使寫出的東西也常常是一些無病呻吟之作,正如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所云:“少年不識愁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但從本班這兩個作文并非最好同學的作品看來,我忽略了一個多么深沉博大的內心世界啊!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一道靈魂的風景線。而我們教師卻常常自以為是地用我們其實早已韁化的思維去塵封他們靈動的心。這其實是對心靈最大的屠殺!
今天對于我來說,或者說對于長嶺中學來說,真是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我們的長風文學社在紅袖網站終于生成了文集!我們幾個編委成員舉杯慶賀,激情的酒,恣肆的話,背后是一顆顆沸騰的心。我們為文學而沸騰,為明天而沸騰。我自豪地想,在網上推出文學社,這在農村中學應不失為一種創舉。當然這里我們的勞動,都是義務的,幾個編委成員沒有拿學校一分錢的補助,憑的是什么?憑的就是胸中那一股對文學的豪情,憑的就是對長嶺中學莘莘學子的一種長遠的愛,憑的就是對學校未來的富有前瞻性的考慮。就像在我們文學社的文集介紹中所說的,我們要通過網絡文學社,讓書香飄溢校園,用文學提升境界!我想,當我們的學生愛上文學,愛上讀書,那么我們校園將會到處流淌著芳醇的書香,到處都能看到一張張鮮花般盛開的笑臉,到處都能感受到一顆顆真善美的靈魂。那將是校園最動人的最精致的景致。
更重要的是文化這個似乎高不可攀的詞,將會在校園雕塑的輝映,在美妙花壇的襯托下,找到最真實的存在!我們學生將會因為有了文學這顆求真求善求美之心,而在這里度過他青春期中最充實的一段年華,奠定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基礎。一想到這些美好的景像,我的血便不由得沸騰起來了。
為什么我以前沒發現學生心靈的博大?為什么我們從前沒有辦網絡文學社的構想?這一切都源于兩個字,那就是一種激情的缺乏!記得我在與許多學生進行QQ聊天時,我要他們談談對我最深的一點印像,他們幾乎都是不約而同地說,我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激情。當然那些都是我剛踏上講臺不久教過的學生。然而在漸漸熟悉了教材,在慢慢染上了功利之心后,驀然回首那逝去的時光,似乎自己的心已越來越冷,重復著教書匠可憐而又麻木的角色,感情很難泛起一點波瀾,更難走進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因為我所走著的是一條隨波逐流的教學之路。無意中與紅袖的接觸,看到一位位同行對于教育的獨到見解,對教師幸福的玲瓏精致的體味,在我面前打開了一個個博大的世界。我被他們對教育的摯著深深打動和感染。
教育是一種愛的職業,說到底,教育是一種理想,學校不同于生產機器的工廠,它所面對的是一顆顆鮮活靈動的生命。既然我們命里注定要在校園生活一輩子,我想與其做一個毫無創意的教書匠和機械工人,倒不如激情地活一回,給我們的校園留下些什么。北大所倡導的學術自由、獨立精神的氣氛,也是代代北大師生共同締造的結果。讓一種文化在校園開花、結果,它的意義是不可估量的。校園需要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種境界。我想當我們的教師整天為了低廉的工資,怨天尤人,當我們的教師整天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福利,斤斤計較,當我們的教師為了自己個人的休閑娛樂而陶醉不已時,當我們的教師在名利場上拼個你死我活時,我想我們的校園那就是一個烏煙瘴氣的“俗”地。那是對教育最大的褻瀆!校園需要一種偉大的精神,需要一種共同的理想去維系,需要一種不計名利得失的投入去升華,需要一種代代相傳的精神去發揚。這些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是真正的德才兼備的人,才能去走完他們各自不同的一條條人生之路。
而這一切的理想境界,都需要一種發自內心的激情。正是有了激情,李白才有斗酒詩百篇的美譽;正是有了激情,魏書生才萌生出民主與科學的教育哲思;正是有了激情,人類才有了航天飛機翱翔藍天夢想的實現;正是有了激情,才有了地球上一個個傳奇故事、一個個驚人的奇跡的誕生……
教育是一條歷史的長河,流淌著文化的浪花;教育是一首瑰麗的詩篇,書寫著學生美好的人生,教育是一根接力棒,傳遞文明的火炬;教育是一道靈魂的工程,構筑著真善美的大廈;教育是一首豪放派的詞,激蕩著我們永遠年輕的心……讓我們懷著一顆顆摯愛的心,踏著晨曦和夕陽,邁著輕快的步履走在校園飄散著清風的小道上,以銀亮的教鞭為漿,以教室為舟,帶領一顆顆求真求美之心,去提升人生的境界,去抵達那圣潔的精神彼岸,去豐盈一個個幸福美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