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演講走進課堂
羅 江 縣 金 山 中 學 教 育 教 學 經 驗 文 章
讓 演 講 走 進 課 堂
金山中學 陳 暉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著我們的語文課堂,也帶給我們深深的思索……語文課堂教學應該以利于學生的發展為理念,以學生自己活動為主,鼓勵他們敢想善想,敢說善說,要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進行創造。我認為搞好課前演講便是走好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實踐證明,這也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第一個亮點。
我嘗試課前演講是從2000年教2003級4班的語文開始的,到現在教2006級1、3班語文已有5年了,這5年來從未間斷過,也深受師生好評。我把一堂課的前5分鐘(45分鐘的前5分鐘)安排為課前演講,這也算是我每一堂課的導入 語。可老師演講,也可學生演講,以學生為主,每人每期不少于4次,但老師每周必須做1次示范演講。每堂課安排2人登臺演講(由科代表事先安排),要力爭余音繞梁的效果,可帶稿,但最好不要看稿演講;然后安排3—4人即席點評(由演講者在班上抽學生點評,也可教師點評),要獨到,要精要。但每位演講者演講前都必須做好準備:先寫好演講稿,所寫內容還必須與我們所學課文內容有聯系,要情真意切,能給人以感染,發人深思;并交給前一天演講的優勝者查驗并修改,最后給同桌或好朋友演講,熟悉后方可登臺演講。演講后由演講者自己摘錄優秀的點評和進行簡要修改,最后把演講稿交到科代表處保存,收集、整理后,按時間順序裝訂成冊,每月訂成一本供同學傳閱。
也許有人會問,這樣會不會耽誤課堂教學時間?影響教學效果?的確,當初連我自己都有些擔心,怕因演講耽誤了教學時間,影響了教學成績;結果恰恰相反,不但教學成績連年名列前茅,而且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口語交際能力也增強了。就連上語文課的興趣都提高了,當初是絕大部分學生怕安排到演講,也怕去點評,但現在幾乎是所有的學生都想爭先恐后地去演講、去點評,生怕沒機會。如果營造出了這樣一種其樂融融的學習氣氛,還怕教不好語文?不出了好成績嗎?
5年的嘗試,的確也凝聚著一滴滴汗水,這其中有老師的,也有學生的。我最清楚地記得2003年10月的一節語文課上有位同學的演講情景:演講者當時是一身都在發抖,連聲音都在顫抖,演講得滿頭大汗,面紅耳赤……原來這節課比平時上課多些聽眾,恰逢縣教研領導率部分學校的語文老師十幾人一行到學校隨堂聽課。為鍛煉同學們登臺當眾說話的膽量,我便利用語文課讓同學們輪流去作自我介紹,或介紹我家、介紹我班等,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和膽量的鍛煉;為了讓同學們寫好演講稿,我曾多次進行寫作技巧的培訓;為了讓同學們都演講好,我曾多次舉行演講技巧的培訓,集體閱讀《演講與口才》雜志,觀看電視上優秀的演講比賽錄像;為了訓練同學們能有獨到、精僻地點評,我便于用“讀報時間”給同學們讀好文章,然后讓同學們說出其中的妙處;為平等對待每位學生,讓他們有充分展示自己個性、才能優勢和機會,我設計了不同樣度的演講題目……總之,我是想方設法去激發同學們的興趣,努力找尋他們演講中的亮點,去燃燒他們演講的欲望。
每當我從書架上取下那一本本皺巴巴的演講稿時,我都會欣喜若狂地捧起這一筆筆“財富”說:“,真好!”……讓同學們在激情飛揚的演講中,在精湛的點評中,去品讀課文。會如拾級登山,越登越高,越登越險,越險風光越奇,師生的活動就會一浪接一浪,一浪高一浪,涌起義個個高潮,一處處險峰。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會有亮點,有深度;這樣的語文課,也才能出成績,出好成績。
2005年1月25日于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