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活動的創新設計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這是點出了語文課堂教學改革重要關鍵的一句話。要做到讓學生有“大量的語文實踐”的機會,就必須進行課堂活動設計方面的創新研究。課堂活動,指的是在教師的指導下
課堂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將老師在課堂上要做的事,化解為細膩的操作步驟,讓學生去試做,去進行,去完成。可以說,學生的課堂活動充分,是高層次的教學境界,是語文教師近乎全部教學藝術的集中體現。
有多種多樣的手法,關鍵在于教師的精心揣摩和認真實踐。如下面的一些手法,都是別出心裁且非常實用的。
1.分層推進式朗讀
一般的課堂朗讀就是齊聲朗讀、個別朗讀、角色朗讀,教師指導的層面主要是讓學生“出聲”,很少關注對文本的反復體味,而下面《紙船》的朗讀設計就不一樣:(1)請同學們用“溫婉的調子”朗讀這首詩。(2)請同學們帶著“水一樣的柔情”進行朗讀。(3)請大家帶著金子般的童心讀出作者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這一個很細節化的立意很高的朗讀教學設計,它不僅僅只是有序地推進,也不僅僅只是欣賞角度的變化匾氖譴鈾牡諞徊狡鵓頹腥氳階髕返囊帳醴綹瘢徒氳接琶藍說氖櫓小?
2.微型話題式品讀
微型話題,是教師研讀課文之后提煉出來的引領學生自主地合作地進行課文研讀的小小話題;每一個話題都是一個“抓手”,都能讓學生深深地進入文本,都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再表達”。如人教課標教材《羅布泊,消逝的仙湖》的課中微型話題設計:
請同學們自選話題,發表見解:(1)課文內容簡介,(2)美麗的羅布泊,(3)恐怖的羅布泊,(4)胡楊悲歌,(5)塔里木河的呻吟,(6)課文中的數字,(7)課文中的憂患意識,(8)四個“盲目”用得好,(9)悲劇還在上演,(10)我這樣品析課文中的一段話,(11)夢回仙湖,(12)假如我是一位百歲老人……
由這些話題,我們可以想見課堂活動的生動熱烈。3.妙點揣摩式欣賞
就是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美點尋蹤,進行妙點揣摩,進行妙要列舉。有時候,這種實踐活動是完全自由的,學生可以從自己喜歡的角度發表見解;有時候,這種實踐活動則有著精粹的要求,在這種要求下,活動的成果會顯得特別精致。
如《口技》的“妙點揣摩”細節設計:
請同學們用一個“善”字領起,針對課文內容來說話。同學們會說:“善”在文字生動,如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等;“善”在文字貼切——如遙聞、微聞、絮絮不止、作作索索等;“善”在文中的口技表演有一定的情景和簡單的情節;“善”在文首和文尾的一“施”一“撒”,言下之意是說別無他物,全憑技藝;“善”在文中既有正面的細膩描寫,又有側面的盡力烘托等等。一個“善”字,貫串于閱讀欣賞的整個過程,像一條線索串起了閃光的珍珠。
4.拓展遷移式創編
這樣的課堂活動是從課文出發,依托課文設計生動活潑的讀寫訓練,將學生的課文學習引向更為深刻更為廣闊更為自主的境界。如高中《散文詩兩篇》 《記憶》《門檻》 的教學細節設計:請從課文如下句子中選一句作為中心意思,自擬題目,寫一篇百字左右的演講稿。
嗯,只記得一己憂患的,是庸人。忘記了人民疾苦的,是叛徒。
把記憶中的榮耀當作冠冕頂在頭上的,是蠢貨。
讓不幸的記憶壓得雙膝著地的,是懦夫。
從成功的記憶里提煉警覺的,是智者。
這就樣一個小小的細節,能讓所有的學生都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