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自主性學習學法指導研究【甌北三中校本教研語文組科研課題】
甌北三中校本教研語文組科研課題
初中語文自主性學習學法指導研究
實施方案
一、 課題研究的現實背景和意義: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反對填鴨式、注入式教學,解放學生的思維,尊重學生的人格,發展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面向新時代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如何學習,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在學習上獲得主動、自主和獨立。
新課程改革如一縷清風,給我們的頭腦注入了新的思想,但同時也給我們的老師帶來了不少迷惘。不少老師提出:《新課標》提倡學生自主學習,那么,怎樣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放開學生手腳的同時,我們老師該做些什么?該怎么做?我們在學習方法該做怎樣的指導……怎樣澄清這些問題的認識成了我們全組教師共同的心聲。而實踐證明,本校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較多是語文學習方法的問題。學生在學習一篇課文前,不知道如何預習;課后,除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 外,不知如何復習;拿到一篇文章,不知從著手閱讀;學習文言文,只知抄錄課文譯文……諸如此類的問題,實在不勝枚舉。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要我們教師作好學生自主性學習的學法指導。進行本課題的研究,有助于讓我們的教師走出自主性學習教學的誤區,也有助于學生學習方法的養成。這對學生全面扎實地掌握知識,發展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步出校門后,在社會實踐中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使學生終身受益。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及預期目標
(一)研究的內容
初中語文自主性學習學法指導的過程研究、具體操作體系和評價體系。
學法指導的具體內容如下:
1、課前預習指導;
2、課后復習指導;
3、自主性聽說指導;
4、無命題自由習作指導;
5、自主性閱讀方法指導;
6、文言文自學方法指導;
(二)預期目標
1、使學生"會學"、"善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特別是在學法指導方面的能力,并不斷總結,不斷實踐,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探索初中生學習方法指導的途徑及方式,形成系統、實用、開放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法指導模式。
三、研究措施:
1、建立課題組,形成管理網絡。
由校長顧問,教科室監督,教研組長組織實施,教研組長、組員具體開展,做到分層管理,步步落實,確保課題研究順利運行。
2、注重教師培訓,加強理論學習。
實施"學法指導"的實驗研究,對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業務素質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組內首先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更新教育觀念,弄清"學法指導"的實質和任務,明確課題研究的目標。
3、強化過程,加強全程管理。
首先開展課題研討活動,使研究者明確研究的任務和目標;其次是加強調查研究,把握學生在實驗前、中、后三個不同階段的學法水平,以有的放矢的實施指導,不斷修正課題研究方案,使課題研究工作更趨科學化和規范化;再次是開設學法指導課,選擇課題承擔者根據各自研究的內容上好實踐課,供大家觀摩學習;第四是督促全體組員不斷總結,積極撰寫論文、心得體會、個案分析等。
4、改革課堂教學,促進學生主動的發展。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法指導實驗研究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的改革中,我們的研究重點要放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學法指導上:
⑴ 轉變教學觀念。我們強調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建議者和指導者。課堂教學不是教師教學生,而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點撥下,通過學生自身的多種感官參與與親身的活動來掌握科學的方法,自主、獨立、創造性的實現學習目標。同時,我們還要幫助學生把學生過程拓展到課前及課后。
⑵ 指導學習方法。在學法指導中,我們除了要組織一定數量的專題形式予以指導外,更重要的是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征和心理傾向在課堂上進行滲透,在課堂后進行交流總結。
⑶ 培養學習習慣。我們注意到: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僅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是不夠的,還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強學法、抓習慣、促養成"的良好氛圍,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管理中不斷完善自我、不斷發展自我。
四、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運用行動研究法,同時綜合運用調查研究法、經驗研究法、文獻法、個案法及總結法等教育科研方法。
五、研究步驟
準備階段:2005年6月~2005年9月,論證課題。
研究階段:2005年10月~2006年4月,實施措施。
總結階段:2006年5月~2006年7月,結題鑒定。
六、課題組成員分工情況
1、課題顧問
蔡正勇,市教壇中堅,縣學科帶頭人,本校校長;
胡國杰,市教壇宿將,縣中語會副會長,甌北二中教科室主任。
2、研究小組及分工
組長:張躍豐 (組織、策劃、具體實施)
組員:蔡清鋒 (反饋、協調、具體實施) 劉婧(成果匯總、具體實施)
張雷(資料收集、整理、具體實施) 陳曉穎(具體實施)
吳璋(具體實施) 魏利陽(具體實施) 谷海霞(具體實施)
執筆:張躍豐
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