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新課標下作文批改方式的創新
甘肅省張掖鐵路學校(734012)
張曉軍
聯系電話0936—3670952
新課標對寫作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這種全新的寫作教學理念是對傳統的“被動寫作”、“為別人(老師)寫作的否定”,同時要求教師的作文批改應緊隨時代步伐和新課改要求,積極地進行創新和探索。
寫作是一種創造,就像蜜蜂釀蜜一樣,把作者在生活中釀就的點點滴滴向讀者傾吐,而作文的批改更是在此基礎上的創新與創造,使學生情感活動的表達更充分,更豐富。十六大報告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幾十年來,我們在作文教學方面形成了一個傳統:學生寫,教師改,是天經地義的事。在新課標下,作文批改能不能創新?我覺得
作文批改創新的指導思想是:通過批閱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因為一篇文章從構思到定稿都是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的,然而傳統的作文教學:學生寫,教師改,不符合寫作教學的規律,也不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培養,束縛了學生的手腳。盡管教師為批改作文整天手忙腳亂,但收效甚微。那么,作文教學怎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認為惟有積極進行探索和創新,作文批改中運用全新的理念,形成學生自批互批,教師瀏覽批改,重點講評的新模式,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
一、全面開放作文教學,使學生高度重視。
作文與說話一樣,十分重要。學生要把自己對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經過篩選后,進行自由的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并帶有新鮮的生活氣息,這不僅是閱讀與寫作的互饋,而且也是一種語文綜合能力的表現。如果再能自己批改提高,知道自己習作的優點與不足,長此以往學生自然會在批改習作的過程中悟出一些寫作的道理。因此寫作教學要全面開放,同時在學生進行自批互批之前,教師要講清這樣做的目的并不是單純為了減輕老師的負擔,更重要的是為了達到“終身受用”的目的。
二、設計全新的評價體系,使學生懂方法會批改。
作文是學生對自己生活進行觀察、思考的文字折射,是學生心靈的再現。教師的批改誠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生自己去修改、去感悟。這就要求教師應設計出符合新課程理念和學生容易操作的評價體系,同時要交給學生批閱的方法,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評價體系。(見下表)
項 目 | 評 語 | 得 分 | |||||||
自評 | 互評 | 自評 | 互評 | ||||||
評 改 內 容 | 總分(100分) | ||||||||
文面(10分) | |||||||||
格式(5分) | |||||||||
標點符號(5分) | |||||||||
字詞句(10分) | |||||||||
選材(20分) | |||||||||
中心(20分) | |||||||||
結構(10分) | |||||||||
語言表達(20分) | |||||||||
自評評語 | 教 師 評 價 | ||||||||
互評評語 | |||||||||
書寫整潔度 | 作文質量 | 批閱日期 | |||||||
2、評價標準。
⑴、格式是否正確。批文用減分法。格式正確,此項不減分。
⑵、卷面是否整潔。此項根據書寫情況酌情扣分。
⑶、錯別字幾個。發現錯別字,要將錯別字在原文處打上標記,并且寫到批語處;發現錯別字,每兩個扣1分,最多扣5分;10個以上也不再多扣分。
⑷、有幾處病句。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畫上橫線,寫出病在何處,再在文后批語中,寫清病句幾處。每處病句減1分,減至5分,不再多減。
⑸、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的錯誤。此項重點強調句號、引號、逗號等的使用。發現明顯錯誤的地方,有1處扣1分,有5處扣5分;超過5處,不再多扣。
⑹、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此項根據情況酌情扣分,但扣分不能超過20分。
⑺、看文章的選材是否圍繞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實際,是否具有典型性。此項根據情況酌情扣分,但扣分不能超過20分。
⑻、看文章的結構:段落層次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此項根據情況酌情扣分,但扣分不能超過10分。
⑼、看語言的表達。語言表達是否簡練、通順、準確。表達方式是否符合文章體裁的要求。此項根據情況酌情扣分,但扣分不能超過20分。
三、緊隨新課標,誘導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提高寫作水平。
學生的作文初稿完成后,無論是技術表現,還是內容表達,都有待于進一步的修正完善;再加之作者本人由于能力限制或主觀因素,常會有“當局者迷”的滿足感,不易發現問題。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學生的習作每篇都要精修細改是不可能的,況且有不少學生只是看看分數的高低,批語的褒貶而已,至于自己的文章為什么不好,根本不去做仔細的推敲。為了改變學生寫完了事的狀況,豐富學生的人文內涵,我大膽嘗試,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自批互批作文實驗,受益甚佳。
具體做法如下:
⒈自批,激發誘導。學生寫完作文后,要求學生自己獨立修改一至兩遍,看一下是否切題,中心是否明確,語句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有沒有用錯的標點符號。
⒉互批,領會提高。可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教師將學生自己批改過的作文分發給各小組,兩個人或三個人批改一本。互改時要求學生采用“三遍法”:首遍快速瀏覽,勾出錯別字、病句;第二遍慢讀,從頭至尾精批細改,看中心是否明確,段落是否分明,觀點是否正確等;第三遍粗看,既檢查批改情況,又醞釀批語。在學生的批改過程中教師巡回加強指導,既要解答學生遇到的各種繁冗的問題,又要及時指導好學生的批改。這一環節注意培養學生遇到問題要集思廣益,不要輕易下結論,批語盡量做到準確無誤的好習慣。
⒊教師審閱,集思廣益。經過學生的自批互批之后,教師瀏覽審閱,既要看原文,又要看批語,這樣就會對全班學生的作文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對每次作文情況作出概括總結,重點講評,就會使學生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為了讓學生寫好作文,修改好自己的習作,需要長時間的訓練。這種作文自批互批的批改嘗試,雖不是什么教學改革,但以期拋磚引玉,在今后的作文教學中,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與批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