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踐中理解課標
宜昌市第十中學 華清
教師在教學中應明確的幾個基本觀點
語文教學要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教師是語文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實踐性和綜合性。
傳授知識不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
教學策略的選擇應該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語文學習規(guī)律。
以《綠色蟈蟈》為例,談閱讀教學的預設
正確認識閱讀課
以學為本
以讀為本
充分利用教材
文本的特點
選文的用意
真正尊重學生
體現(xiàn)“學本”特點
實現(xiàn)平等對話
恰當選擇策略
適合學生
適合引導
預設過程:
猜謎激趣,引出學習內容;
看圖觀察,直觀感受蟈蟈;
自主閱讀,讀出自己喜好;
整理交流,形成整體理解;
關注作者,感受科學精神;
交流積累,激發(fā)探究欲望;
讀寫創(chuàng)作,深化閱讀理解。
正確解讀,充分利用
在作者饒有興味的描述中展現(xiàn)出來的蟈蟈的“蟲性”和“人性”;
作者對研究昆蟲的濃厚興趣和科學的探究方法和精神;
文章字里行間透出的濃濃的生命意識;
語言生動、隨筆式的科學小品。
真正尊重學生
自主閱讀:找出你喜歡的段落或語句,反復讀,把它讀生動。
整理交流:你讀出了蟈蟈的哪些特性。
關注作者:為什么法布爾能將蟈蟈寫得如此生動?(他是怎樣探究的?他是怎樣的人?)
選擇恰當?shù)慕虒W策略
以趣導入 ,關聯(lián)學習方法;
輔以圖片,增強直觀認識;
鼓勵交流,分享閱讀感受;
巧用卡片,突出閱讀質量;
平等對話,發(fā)揮引導作用;
任務驅動,延伸閱讀效益。
猜一猜:
謎語一:
南陽諸葛亮,獨坐中軍帳。
擺開八陣圖,要捉飛天將。
謎語二:
頭上雞翎雙插,身穿綠盔綠甲。
走路龍行虎步,往下細吹細打。
觀察蟈蟈
讀課文,做筆記
任務驅動
積累有關昆蟲的成語;
介紹我最喜愛的一種小昆蟲;
為昆蟲制作標本,寫一段介紹的文字。
關于寫作教學的一點體會
在實踐中寫作
用真誠寫作
自由寫作
重視語文教學評價
體現(xiàn)課程標準精神
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程度,更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 ,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評價改革的重點
學生評價 教師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 課程實施評價
考試改革
對學生評價的幾點嘗試
轉變觀念,確立原則。
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
立足課標,制定方案。
總:《宜昌市初中學生學習評價標準》
分:《_____學期語文學科學習評價內容一覽》
認真實施,關注過程。
《宜昌市初中學生學習評價標準》
指導思想:
評價指標:
指標體系:三個維度、五個領域。
目標要素及評價建議:(目標,建議,標準)
評價方法:倡導質性的評價方法
實施說明:填寫語文學習評價報告
七年級上學期語文學科評價內容一覽
七年級下學期語文學科評價內容一覽
語文學習評價的指標
三個維度:
①知識和能力,它是語文學習的基礎;
②過程和方法,它是語文學習的重點;
③情感和態(tài)度,它是語文學習的動力。
五個領域:
①識字與寫字,它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②閱讀,它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取審美經(jīng)驗的重要途徑;
③寫作,它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④口語交際,它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能力;
⑤綜合性學習,它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初中學生語文學習評價建議摘要
拓展閱讀評價建議:結合單元學習,開展由課內到課外的拓展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制訂閱讀計劃、做好讀書筆記、建立讀書卡片、開展讀書交流等活動。在過程中加強即時評價,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于閱讀量的評價,采取推薦書目與自由閱讀相結合的形式。
綜合性學習評價建議:立足于教材提供的綜合性學習內容,切實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鼓勵在形式和內容上作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各單元綜合性學習成果要有選擇性地進入成長記錄并形成過程評價,在評價中,淡化對成果作出結論,重點關注活動過程 ,特別是動手動腦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一、指導思想:
二、評價原則:
三、評價內容:
教學目標 評價;教學內容評價;
教學過程 評價;教學效果評價;
四、評價方法:
等級與評語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表
中考語文開卷考試
聽唱新翻楊柳枝
更吟別韻桃李詞
踏歌不盡心頭語
前路再和千首詩
開卷·四年
2001年,正式實施中考開卷。這是十年課內外銜接實驗的結晶,是厚積而薄發(fā)。試卷明確分為書寫、閱讀、寫作三大板塊;廢止標準化試題;大幅度壓縮客觀題,充分突出讀寫地位。在命題理念上充分體現(xiàn)課內外銜接思想。是我們“聽唱新翻楊柳枝”的嘗試。
2002年,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更堅定了我們進一步探索開放式評價規(guī)律的信念。明確提出“變考試為展示”的命題主張,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個性思維、關注語文素養(yǎng)、體現(xiàn)人文關懷、鼓勵多角度觀察生活、力求有創(chuàng)意表達上有了更深入的實踐與思考。得以“更吟別韻桃李詞”;
2003年,在總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力求更清晰地亮出我們開卷考試的評價主張。使開卷考試理念更清楚、主張更明確、特色更鮮明。為考試“變臉”——不唯選拔,著眼展示;為評價定位——不囿于“知識體系”,著眼于綜合素養(yǎng);為教改導航——轉變教育觀念,投身課程改革 。這是我們踏歌而唱的“心頭語”
2004年,國家權威機構和媒體對我市中考語文試題和開卷考試探索的充分肯定,使我們堅信,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是成功的,今年進一步亮出特色,大膽創(chuàng)新,引導大家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文化積累和綜合實踐能力的。至此,更可以“前路再和千首詩”。
走向生活,走向開放
目的
以考改促教改
表達開放的評價觀
原則
聯(lián)系生活,
取材課外,
突出能力,
注重運用。
閱讀命題特點:
1、取材課外,文質兼美。
首先,取材課外有學生課外閱讀質量的支持。
其次,閱讀選文的標準是文質兼美。
2、讀寫結合,注重運用。
閱讀是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
3、尊重個性,鼓勵創(chuàng)新。
變考試為展示
4、著眼核心,開放評價。
無標準答案,有答題標準
5、古為今用,重視積累。
正確認識開卷對學習古代詩文提出要求
對閱讀質量的考查
考查閱讀習慣和閱讀積累
考查閱讀策略和閱讀能力
注重讀書習慣與方法
1、 在文章旁加批注,能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請你也來做做這項工作。在原文中選擇一處內容,加上批注。(3分)
原 文 批 注
n
n
n
點評:要求學生加批注,有創(chuàng)意。批注可以品味語言,可以注明出處,也可以評析內容,沒有標準答案,可供學生選擇,可以自由發(fā)揮,體現(xiàn)了閱讀的自主性,而且從學生提供的解答可以考查學生在語文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
請向你的同學推薦一篇精美散文,并把你的推薦詞寫在美文推薦卡上。(2分)
美文推薦卡
n 美文篇名 作 者
推 薦 詞
閱讀策略與閱讀能力
閱讀第②③段,根據(jù)文意,請將“死海的水面”、“海平面”和“貝加爾湖的水面”三個詞語填入右圖中A、B、C三處相應位置。(2分)
讀寫結合,注重運用
1、 宜昌市科技館將專為中小學生開設一個昆蟲館,并在入口處立一宣傳牌。請你為此宣傳牌寫一段語言活潑生動的話,吸引、鼓勵同學們前來參觀和學習。(字數(shù)在50個以內)(3分)
n
點評:本題也是一道有創(chuàng)意的題目,借助于閱讀材料和相關鏈接提供的內容,要求在另一活動情境中,結合自己的語言表達。運用所學的知識能力展示自己體驗與認識,符合學生學語文的習慣與規(guī)律。
前面幾篇閱讀文章都附有“相關鏈接”,鏈接了一些與文章有關的材料。請你也來參與,為《不求甚解》添加一則“相關鏈接”。(提示:古今中外,會讀書的人、勤讀書的事……都可以作為你的“鏈接”的內容,字數(shù)在50個左右。)(5分)
點評:本小題要求學生為文章添加“相關鏈接”,考查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有點神來之筆的味道,甚妙!閱讀要重點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如《課程標準》所說,“具體考察學生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現(xiàn)”,這道題提供了一種命題思路,無論是對教師改進閱讀教學還是對學生改變閱讀學習的方法均會有所啟發(fā)。
尊重個性,鼓勵創(chuàng)新
還學生獨立思維的權利
1、第⑥段說,“亮獨觀其大略”,請簡要談談你對“觀其大略”的看法。(3分)
點評:本題不但要求學生讀懂原文,概括其大略,而且讓他們可以自由發(fā)表意見。“觀其大略”是對讀書一味死摳字眼的學習方法的一種批評,因而從內容導向上看本題具有積極意義。
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想象的空間
人們常說“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開放、暗香浮動的形象更加鮮明。如果你是畫家,除了可以以雪為背景外,還可以選擇什么來作為背景畫梅?為什么?請簡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數(shù)在30個左右。(3分)
著眼核心,開放評價
作者艱險的攀登經(jīng)歷引人深思。閱讀后,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請結合文中的具體內容寫出你的思考。字數(shù)在40個左右。(3分)
(無“標準答案”。本題考查的核心能力:領悟作品內涵,獲得有益啟示。感悟明確,符合文意,思考得當即可。)
誤解二:開卷考試就是抄襲
②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 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 。”人們往往只抓住他說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完全不應該對他濫加粗暴的不講道理的非議。
請在第②段橫線上準確填寫《五柳 先生傳》中的相關語句。(2分)
點評:同樣是考查古詩文背誦,但這是在文章的特定語境中填寫相關語句,這樣出題不同于對學生提出死記硬背的考查要求,與死記硬背的考法比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我愛看那尺寸千里、纘(zuan:繼承)簇縈紆、陰陽割昏曉的 A ,也愛那云龍遠岫、橫嶺側峰或悠然見到的 B 。… …我愛山,以山為友,以山為靈,以山納入我的畫境,更終日向山,對語卿卿,如那“相看兩不厭”的 C 。
1、 請將“南山”、“敬亭”、“岱宗”三座山名分別填入第①、②段中“A”、“B”、“C”處。(3分)
點評: 這道小題要填入三座山名,既是考對文句的理解,也是考平時詩歌名篇名句的積累。這會啟發(fā)學生:對寫作、表達思想感情來說,平時的積累是多么重要!有了相當?shù)墓旁娢姆e累,就會使自己的文章內蘊豐富、深厚起來,就能口吐珠玉,筆底起波瀾。什么是在閱讀中“領悟”?這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宜都記(節(jié)選)
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兩岸高山重嶂,(1)非日中夜半不見曦月。絕壁或千許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2)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山松言: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余來踐躋此境,即至,欣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矣……
n 1、 根據(jù)畫線(1)句,寫出一個所學文言課文中與其意思相同的名句。(2分)
2、根據(jù)畫線(2)句,寫出一個你所聯(lián)想到的古詩名句。(2分)。
3、 解釋文中加點的“書記”和相關鏈接中加點的“疏”。(2分)
4、根據(jù)原文行文思路,請你判斷,“始信耳聞之不如親矣”之后文章將會寫些什么內容。你不妨試補寫出兩句。白話亦可,文言亦可,文白夾雜亦可。(2分)
滇游日記
忽見層崖之上,有洞東向,余竟仰攀而上。(1)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2)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堅,踐之輒隕②,攀之亦隕,間得一稍粘者,繃足掛指,如平帖③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無援欲下亦無地生平所歷危境無逾此者。久之,先試得其兩手兩足四處不摧④(3)石,然后懸空移一手,隨懸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懸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墜;又手足無力欲自墜,久之,幸攀而上。…… (選自《徐霞客游記》)
n ①【削】陡峭。 ②【隕】墜落。 ③【帖】同“貼”。 ④【摧】崩裂。
1、查閱工具書,給“間得一稍粘者”中的“間”注音。(1分)
2、文言文要讀出韻味。請認真閱讀原文,憑你的語感,將文言詞“之”、“以”、“其”正確填入文中的(1)、(2)、(3)處。
3、請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順口后用三個逗號斷句。
4、作者艱險的攀登經(jīng)歷引人深思。閱讀后,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請結合文中的具體內容寫出你的思考。字數(shù)在40個左右。(3分)
宜昌市第十中學 華清
教師在教學中應明確的幾個基本觀點
語文教學要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教師是語文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實踐性和綜合性。
傳授知識不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
教學策略的選擇應該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語文學習規(guī)律。
以《綠色蟈蟈》為例,談閱讀教學的預設
正確認識閱讀課
以學為本
以讀為本
充分利用教材
文本的特點
選文的用意
真正尊重學生
體現(xiàn)“學本”特點
實現(xiàn)平等對話
恰當選擇策略
適合學生
適合引導
預設過程:
猜謎激趣,引出學習內容;
看圖觀察,直觀感受蟈蟈;
自主閱讀,讀出自己喜好;
整理交流,形成整體理解;
關注作者,感受科學精神;
交流積累,激發(fā)探究欲望;
讀寫創(chuàng)作,深化閱讀理解。
正確解讀,充分利用
在作者饒有興味的描述中展現(xiàn)出來的蟈蟈的“蟲性”和“人性”;
作者對研究昆蟲的濃厚興趣和科學的探究方法和精神;
文章字里行間透出的濃濃的生命意識;
語言生動、隨筆式的科學小品。
真正尊重學生
自主閱讀:找出你喜歡的段落或語句,反復讀,把它讀生動。
整理交流:你讀出了蟈蟈的哪些特性。
關注作者:為什么法布爾能將蟈蟈寫得如此生動?(他是怎樣探究的?他是怎樣的人?)
選擇恰當?shù)慕虒W策略
以趣導入 ,關聯(lián)學習方法;
輔以圖片,增強直觀認識;
鼓勵交流,分享閱讀感受;
巧用卡片,突出閱讀質量;
平等對話,發(fā)揮引導作用;
任務驅動,延伸閱讀效益。
猜一猜:
謎語一:
南陽諸葛亮,獨坐中軍帳。
擺開八陣圖,要捉飛天將。
謎語二:
頭上雞翎雙插,身穿綠盔綠甲。
走路龍行虎步,往下細吹細打。
觀察蟈蟈
讀課文,做筆記
任務驅動
積累有關昆蟲的成語;
介紹我最喜愛的一種小昆蟲;
為昆蟲制作標本,寫一段介紹的文字。
關于寫作教學的一點體會
在實踐中寫作
用真誠寫作
自由寫作
重視語文教學評價
體現(xiàn)課程標準精神
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程度,更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 ,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評價改革的重點
學生評價 教師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 課程實施評價
考試改革
對學生評價的幾點嘗試
轉變觀念,確立原則。
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
立足課標,制定方案。
總:《宜昌市初中學生學習評價標準》
分:《_____學期語文學科學習評價內容一覽》
認真實施,關注過程。
《宜昌市初中學生學習評價標準》
指導思想:
評價指標:
指標體系:三個維度、五個領域。
目標要素及評價建議:(目標,建議,標準)
評價方法:倡導質性的評價方法
實施說明:填寫語文學習評價報告
七年級上學期語文學科評價內容一覽
七年級下學期語文學科評價內容一覽
語文學習評價的指標
三個維度:
①知識和能力,它是語文學習的基礎;
②過程和方法,它是語文學習的重點;
③情感和態(tài)度,它是語文學習的動力。
五個領域:
①識字與寫字,它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②閱讀,它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取審美經(jīng)驗的重要途徑;
③寫作,它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④口語交際,它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能力;
⑤綜合性學習,它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初中學生語文學習評價建議摘要
拓展閱讀評價建議:結合單元學習,開展由課內到課外的拓展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制訂閱讀計劃、做好讀書筆記、建立讀書卡片、開展讀書交流等活動。在過程中加強即時評價,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于閱讀量的評價,采取推薦書目與自由閱讀相結合的形式。
綜合性學習評價建議:立足于教材提供的綜合性學習內容,切實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鼓勵在形式和內容上作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各單元綜合性學習成果要有選擇性地進入成長記錄并形成過程評價,在評價中,淡化對成果作出結論,重點關注活動過程 ,特別是動手動腦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一、指導思想:
二、評價原則:
三、評價內容:
教學目標 評價;教學內容評價;
教學過程 評價;教學效果評價;
四、評價方法:
等級與評語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表
中考語文開卷考試
聽唱新翻楊柳枝
更吟別韻桃李詞
踏歌不盡心頭語
前路再和千首詩
開卷·四年
2001年,正式實施中考開卷。這是十年課內外銜接實驗的結晶,是厚積而薄發(fā)。試卷明確分為書寫、閱讀、寫作三大板塊;廢止標準化試題;大幅度壓縮客觀題,充分突出讀寫地位。在命題理念上充分體現(xiàn)課內外銜接思想。是我們“聽唱新翻楊柳枝”的嘗試。
2002年,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更堅定了我們進一步探索開放式評價規(guī)律的信念。明確提出“變考試為展示”的命題主張,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個性思維、關注語文素養(yǎng)、體現(xiàn)人文關懷、鼓勵多角度觀察生活、力求有創(chuàng)意表達上有了更深入的實踐與思考。得以“更吟別韻桃李詞”;
2003年,在總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力求更清晰地亮出我們開卷考試的評價主張。使開卷考試理念更清楚、主張更明確、特色更鮮明。為考試“變臉”——不唯選拔,著眼展示;為評價定位——不囿于“知識體系”,著眼于綜合素養(yǎng);為教改導航——轉變教育觀念,投身課程改革 。這是我們踏歌而唱的“心頭語”
2004年,國家權威機構和媒體對我市中考語文試題和開卷考試探索的充分肯定,使我們堅信,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是成功的,今年進一步亮出特色,大膽創(chuàng)新,引導大家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文化積累和綜合實踐能力的。至此,更可以“前路再和千首詩”。
走向生活,走向開放
目的
以考改促教改
表達開放的評價觀
原則
聯(lián)系生活,
取材課外,
突出能力,
注重運用。
閱讀命題特點:
1、取材課外,文質兼美。
首先,取材課外有學生課外閱讀質量的支持。
其次,閱讀選文的標準是文質兼美。
2、讀寫結合,注重運用。
閱讀是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
3、尊重個性,鼓勵創(chuàng)新。
變考試為展示
4、著眼核心,開放評價。
無標準答案,有答題標準
5、古為今用,重視積累。
正確認識開卷對學習古代詩文提出要求
對閱讀質量的考查
考查閱讀習慣和閱讀積累
考查閱讀策略和閱讀能力
注重讀書習慣與方法
1、 在文章旁加批注,能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請你也來做做這項工作。在原文中選擇一處內容,加上批注。(3分)
原 文 批 注
n
n
n
點評:要求學生加批注,有創(chuàng)意。批注可以品味語言,可以注明出處,也可以評析內容,沒有標準答案,可供學生選擇,可以自由發(fā)揮,體現(xiàn)了閱讀的自主性,而且從學生提供的解答可以考查學生在語文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
請向你的同學推薦一篇精美散文,并把你的推薦詞寫在美文推薦卡上。(2分)
美文推薦卡
n 美文篇名 作 者
推 薦 詞
閱讀策略與閱讀能力
閱讀第②③段,根據(jù)文意,請將“死海的水面”、“海平面”和“貝加爾湖的水面”三個詞語填入右圖中A、B、C三處相應位置。(2分)
讀寫結合,注重運用
1、 宜昌市科技館將專為中小學生開設一個昆蟲館,并在入口處立一宣傳牌。請你為此宣傳牌寫一段語言活潑生動的話,吸引、鼓勵同學們前來參觀和學習。(字數(shù)在50個以內)(3分)
n
點評:本題也是一道有創(chuàng)意的題目,借助于閱讀材料和相關鏈接提供的內容,要求在另一活動情境中,結合自己的語言表達。運用所學的知識能力展示自己體驗與認識,符合學生學語文的習慣與規(guī)律。
前面幾篇閱讀文章都附有“相關鏈接”,鏈接了一些與文章有關的材料。請你也來參與,為《不求甚解》添加一則“相關鏈接”。(提示:古今中外,會讀書的人、勤讀書的事……都可以作為你的“鏈接”的內容,字數(shù)在50個左右。)(5分)
點評:本小題要求學生為文章添加“相關鏈接”,考查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有點神來之筆的味道,甚妙!閱讀要重點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如《課程標準》所說,“具體考察學生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現(xiàn)”,這道題提供了一種命題思路,無論是對教師改進閱讀教學還是對學生改變閱讀學習的方法均會有所啟發(fā)。
尊重個性,鼓勵創(chuàng)新
還學生獨立思維的權利
1、第⑥段說,“亮獨觀其大略”,請簡要談談你對“觀其大略”的看法。(3分)
點評:本題不但要求學生讀懂原文,概括其大略,而且讓他們可以自由發(fā)表意見。“觀其大略”是對讀書一味死摳字眼的學習方法的一種批評,因而從內容導向上看本題具有積極意義。
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想象的空間
人們常說“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開放、暗香浮動的形象更加鮮明。如果你是畫家,除了可以以雪為背景外,還可以選擇什么來作為背景畫梅?為什么?請簡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數(shù)在30個左右。(3分)
著眼核心,開放評價
作者艱險的攀登經(jīng)歷引人深思。閱讀后,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請結合文中的具體內容寫出你的思考。字數(shù)在40個左右。(3分)
(無“標準答案”。本題考查的核心能力:領悟作品內涵,獲得有益啟示。感悟明確,符合文意,思考得當即可。)
誤解二:開卷考試就是抄襲
②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 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 。”人們往往只抓住他說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完全不應該對他濫加粗暴的不講道理的非議。
請在第②段橫線上準確填寫《五柳 先生傳》中的相關語句。(2分)
點評:同樣是考查古詩文背誦,但這是在文章的特定語境中填寫相關語句,這樣出題不同于對學生提出死記硬背的考查要求,與死記硬背的考法比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我愛看那尺寸千里、纘(zuan:繼承)簇縈紆、陰陽割昏曉的 A ,也愛那云龍遠岫、橫嶺側峰或悠然見到的 B 。… …我愛山,以山為友,以山為靈,以山納入我的畫境,更終日向山,對語卿卿,如那“相看兩不厭”的 C 。
1、 請將“南山”、“敬亭”、“岱宗”三座山名分別填入第①、②段中“A”、“B”、“C”處。(3分)
點評: 這道小題要填入三座山名,既是考對文句的理解,也是考平時詩歌名篇名句的積累。這會啟發(fā)學生:對寫作、表達思想感情來說,平時的積累是多么重要!有了相當?shù)墓旁娢姆e累,就會使自己的文章內蘊豐富、深厚起來,就能口吐珠玉,筆底起波瀾。什么是在閱讀中“領悟”?這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宜都記(節(jié)選)
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兩岸高山重嶂,(1)非日中夜半不見曦月。絕壁或千許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2)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山松言: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余來踐躋此境,即至,欣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矣……
n 1、 根據(jù)畫線(1)句,寫出一個所學文言課文中與其意思相同的名句。(2分)
2、根據(jù)畫線(2)句,寫出一個你所聯(lián)想到的古詩名句。(2分)。
3、 解釋文中加點的“書記”和相關鏈接中加點的“疏”。(2分)
4、根據(jù)原文行文思路,請你判斷,“始信耳聞之不如親矣”之后文章將會寫些什么內容。你不妨試補寫出兩句。白話亦可,文言亦可,文白夾雜亦可。(2分)
滇游日記
忽見層崖之上,有洞東向,余竟仰攀而上。(1)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2)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堅,踐之輒隕②,攀之亦隕,間得一稍粘者,繃足掛指,如平帖③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無援欲下亦無地生平所歷危境無逾此者。久之,先試得其兩手兩足四處不摧④(3)石,然后懸空移一手,隨懸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懸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墜;又手足無力欲自墜,久之,幸攀而上。…… (選自《徐霞客游記》)
n ①【削】陡峭。 ②【隕】墜落。 ③【帖】同“貼”。 ④【摧】崩裂。
1、查閱工具書,給“間得一稍粘者”中的“間”注音。(1分)
2、文言文要讀出韻味。請認真閱讀原文,憑你的語感,將文言詞“之”、“以”、“其”正確填入文中的(1)、(2)、(3)處。
3、請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順口后用三個逗號斷句。
4、作者艱險的攀登經(jīng)歷引人深思。閱讀后,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請結合文中的具體內容寫出你的思考。字數(shù)在40個左右。(3分)
宜昌市第十中學 華清
教師在教學中應明確的幾個基本觀點
語文教學要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教師是語文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實踐性和綜合性。
傳授知識不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
教學策略的選擇應該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語文學習規(guī)律。
以《綠色蟈蟈》為例,談閱讀教學的預設
正確認識閱讀課
以學為本
以讀為本
充分利用教材
文本的特點
選文的用意
真正尊重學生
體現(xiàn)“學本”特點
實現(xiàn)平等對話
恰當選擇策略
適合學生
適合引導
預設過程:
猜謎激趣,引出學習內容;
看圖觀察,直觀感受蟈蟈;
自主閱讀,讀出自己喜好;
整理交流,形成整體理解;
關注作者,感受科學精神;
交流積累,激發(fā)探究欲望;
讀寫創(chuàng)作,深化閱讀理解。
正確解讀,充分利用
在作者饒有興味的描述中展現(xiàn)出來的蟈蟈的“蟲性”和“人性”;
作者對研究昆蟲的濃厚興趣和科學的探究方法和精神;
文章字里行間透出的濃濃的生命意識;
語言生動、隨筆式的科學小品。
真正尊重學生
自主閱讀:找出你喜歡的段落或語句,反復讀,把它讀生動。
整理交流:你讀出了蟈蟈的哪些特性。
關注作者:為什么法布爾能將蟈蟈寫得如此生動?(他是怎樣探究的?他是怎樣的人?)
選擇恰當?shù)慕虒W策略
以趣導入 ,關聯(lián)學習方法;
輔以圖片,增強直觀認識;
鼓勵交流,分享閱讀感受;
巧用卡片,突出閱讀質量;
平等對話,發(fā)揮引導作用;
任務驅動,延伸閱讀效益。
猜一猜:
謎語一:
南陽諸葛亮,獨坐中軍帳。
擺開八陣圖,要捉飛天將。
謎語二:
頭上雞翎雙插,身穿綠盔綠甲。
走路龍行虎步,往下細吹細打。
觀察蟈蟈
讀課文,做筆記
任務驅動
積累有關昆蟲的成語;
介紹我最喜愛的一種小昆蟲;
為昆蟲制作標本,寫一段介紹的文字。
關于寫作教學的一點體會
在實踐中寫作
用真誠寫作
自由寫作
重視語文教學評價
體現(xiàn)課程標準精神
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程度,更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 ,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評價改革的重點
學生評價 教師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 課程實施評價
考試改革
對學生評價的幾點嘗試
轉變觀念,確立原則。
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
立足課標,制定方案。
總:《宜昌市初中學生學習評價標準》
分:《_____學期語文學科學習評價內容一覽》
認真實施,關注過程。
《宜昌市初中學生學習評價標準》
指導思想:
評價指標:
指標體系:三個維度、五個領域。
目標要素及評價建議:(目標,建議,標準)
評價方法:倡導質性的評價方法
實施說明:填寫語文學習評價報告
七年級上學期語文學科評價內容一覽
七年級下學期語文學科評價內容一覽
語文學習評價的指標
三個維度:
①知識和能力,它是語文學習的基礎;
②過程和方法,它是語文學習的重點;
③情感和態(tài)度,它是語文學習的動力。
五個領域:
①識字與寫字,它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②閱讀,它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取審美經(jīng)驗的重要途徑;
③寫作,它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④口語交際,它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能力;
⑤綜合性學習,它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初中學生語文學習評價建議摘要
拓展閱讀評價建議:結合單元學習,開展由課內到課外的拓展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制訂閱讀計劃、做好讀書筆記、建立讀書卡片、開展讀書交流等活動。在過程中加強即時評價,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于閱讀量的評價,采取推薦書目與自由閱讀相結合的形式。
綜合性學習評價建議:立足于教材提供的綜合性學習內容,切實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鼓勵在形式和內容上作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各單元綜合性學習成果要有選擇性地進入成長記錄并形成過程評價,在評價中,淡化對成果作出結論,重點關注活動過程 ,特別是動手動腦能力、調查研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一、指導思想:
二、評價原則:
三、評價內容:
教學目標 評價;教學內容評價;
教學過程 評價;教學效果評價;
四、評價方法:
等級與評語相結合;自評與互評相結合。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表
中考語文開卷考試
聽唱新翻楊柳枝
更吟別韻桃李詞
踏歌不盡心頭語
前路再和千首詩
開卷·四年
2001年,正式實施中考開卷。這是十年課內外銜接實驗的結晶,是厚積而薄發(fā)。試卷明確分為書寫、閱讀、寫作三大板塊;廢止標準化試題;大幅度壓縮客觀題,充分突出讀寫地位。在命題理念上充分體現(xiàn)課內外銜接思想。是我們“聽唱新翻楊柳枝”的嘗試。
2002年,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更堅定了我們進一步探索開放式評價規(guī)律的信念。明確提出“變考試為展示”的命題主張,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個性思維、關注語文素養(yǎng)、體現(xiàn)人文關懷、鼓勵多角度觀察生活、力求有創(chuàng)意表達上有了更深入的實踐與思考。得以“更吟別韻桃李詞”;
2003年,在總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力求更清晰地亮出我們開卷考試的評價主張。使開卷考試理念更清楚、主張更明確、特色更鮮明。為考試“變臉”——不唯選拔,著眼展示;為評價定位——不囿于“知識體系”,著眼于綜合素養(yǎng);為教改導航——轉變教育觀念,投身課程改革 。這是我們踏歌而唱的“心頭語”
2004年,國家權威機構和媒體對我市中考語文試題和開卷考試探索的充分肯定,使我們堅信,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是成功的,今年進一步亮出特色,大膽創(chuàng)新,引導大家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文化積累和綜合實踐能力的。至此,更可以“前路再和千首詩”。
走向生活,走向開放
目的
以考改促教改
表達開放的評價觀
原則
聯(lián)系生活,
取材課外,
突出能力,
注重運用。
閱讀命題特點:
1、取材課外,文質兼美。
首先,取材課外有學生課外閱讀質量的支持。
其次,閱讀選文的標準是文質兼美。
2、讀寫結合,注重運用。
閱讀是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
3、尊重個性,鼓勵創(chuàng)新。
變考試為展示
4、著眼核心,開放評價。
無標準答案,有答題標準
5、古為今用,重視積累。
正確認識開卷對學習古代詩文提出要求
對閱讀質量的考查
考查閱讀習慣和閱讀積累
考查閱讀策略和閱讀能力
注重讀書習慣與方法
1、 在文章旁加批注,能幫助讀者理解文章內容。請你也來做做這項工作。在原文中選擇一處內容,加上批注。(3分)
原 文 批 注
n
n
n
點評:要求學生加批注,有創(chuàng)意。批注可以品味語言,可以注明出處,也可以評析內容,沒有標準答案,可供學生選擇,可以自由發(fā)揮,體現(xiàn)了閱讀的自主性,而且從學生提供的解答可以考查學生在語文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
請向你的同學推薦一篇精美散文,并把你的推薦詞寫在美文推薦卡上。(2分)
美文推薦卡
n 美文篇名 作 者
推 薦 詞
閱讀策略與閱讀能力
閱讀第②③段,根據(jù)文意,請將“死海的水面”、“海平面”和“貝加爾湖的水面”三個詞語填入右圖中A、B、C三處相應位置。(2分)
讀寫結合,注重運用
1、 宜昌市科技館將專為中小學生開設一個昆蟲館,并在入口處立一宣傳牌。請你為此宣傳牌寫一段語言活潑生動的話,吸引、鼓勵同學們前來參觀和學習。(字數(shù)在50個以內)(3分)
n
點評:本題也是一道有創(chuàng)意的題目,借助于閱讀材料和相關鏈接提供的內容,要求在另一活動情境中,結合自己的語言表達。運用所學的知識能力展示自己體驗與認識,符合學生學語文的習慣與規(guī)律。
前面幾篇閱讀文章都附有“相關鏈接”,鏈接了一些與文章有關的材料。請你也來參與,為《不求甚解》添加一則“相關鏈接”。(提示:古今中外,會讀書的人、勤讀書的事……都可以作為你的“鏈接”的內容,字數(shù)在50個左右。)(5分)
點評:本小題要求學生為文章添加“相關鏈接”,考查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有點神來之筆的味道,甚妙!閱讀要重點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如《課程標準》所說,“具體考察學生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現(xiàn)”,這道題提供了一種命題思路,無論是對教師改進閱讀教學還是對學生改變閱讀學習的方法均會有所啟發(fā)。
尊重個性,鼓勵創(chuàng)新
還學生獨立思維的權利
1、第⑥段說,“亮獨觀其大略”,請簡要談談你對“觀其大略”的看法。(3分)
點評:本題不但要求學生讀懂原文,概括其大略,而且讓他們可以自由發(fā)表意見。“觀其大略”是對讀書一味死摳字眼的學習方法的一種批評,因而從內容導向上看本題具有積極意義。
給學生創(chuàng)設自由想象的空間
人們常說“梅雖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開放、暗香浮動的形象更加鮮明。如果你是畫家,除了可以以雪為背景外,還可以選擇什么來作為背景畫梅?為什么?請簡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數(shù)在30個左右。(3分)
著眼核心,開放評價
作者艱險的攀登經(jīng)歷引人深思。閱讀后,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請結合文中的具體內容寫出你的思考。字數(shù)在40個左右。(3分)
(無“標準答案”。本題考查的核心能力:領悟作品內涵,獲得有益啟示。感悟明確,符合文意,思考得當即可。)
誤解二:開卷考試就是抄襲
②不求甚解這句話最早是陶淵明說的。他在《五柳 先生傳》這篇短文中寫道:“ 。”人們往往只抓住他說的前一句話,而丟了他說的后一句話,因此,就對陶淵明的讀書態(tài)度很不滿意,這是何苦來呢?他說的前后兩句話緊緊相連,交互闡明,意思非常清楚。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tài)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完全不應該對他濫加粗暴的不講道理的非議。
請在第②段橫線上準確填寫《五柳 先生傳》中的相關語句。(2分)
點評:同樣是考查古詩文背誦,但這是在文章的特定語境中填寫相關語句,這樣出題不同于對學生提出死記硬背的考查要求,與死記硬背的考法比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我愛看那尺寸千里、纘(zuan:繼承)簇縈紆、陰陽割昏曉的 A ,也愛那云龍遠岫、橫嶺側峰或悠然見到的 B 。… …我愛山,以山為友,以山為靈,以山納入我的畫境,更終日向山,對語卿卿,如那“相看兩不厭”的 C 。
1、 請將“南山”、“敬亭”、“岱宗”三座山名分別填入第①、②段中“A”、“B”、“C”處。(3分)
點評: 這道小題要填入三座山名,既是考對文句的理解,也是考平時詩歌名篇名句的積累。這會啟發(fā)學生:對寫作、表達思想感情來說,平時的積累是多么重要!有了相當?shù)墓旁娢姆e累,就會使自己的文章內蘊豐富、深厚起來,就能口吐珠玉,筆底起波瀾。什么是在閱讀中“領悟”?這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宜都記(節(jié)選)
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百許里,山水紆曲,兩岸高山重嶂,(1)非日中夜半不見曦月。絕壁或千許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2)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山松言:常聞峽中水疾,書記及口傳,悉以臨懼相戒,曾無稱有山水之美也。及余來踐躋此境,即至,欣欣然,始信耳聞之不如親矣……
n 1、 根據(jù)畫線(1)句,寫出一個所學文言課文中與其意思相同的名句。(2分)
2、根據(jù)畫線(2)句,寫出一個你所聯(lián)想到的古詩名句。(2分)。
3、 解釋文中加點的“書記”和相關鏈接中加點的“疏”。(2分)
4、根據(jù)原文行文思路,請你判斷,“始信耳聞之不如親矣”之后文章將會寫些什么內容。你不妨試補寫出兩句。白話亦可,文言亦可,文白夾雜亦可。(2分)
滇游日記
忽見層崖之上,有洞東向,余竟仰攀而上。(1)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2)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堅,踐之輒隕②,攀之亦隕,間得一稍粘者,繃足掛指,如平帖③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無援欲下亦無地生平所歷危境無逾此者。久之,先試得其兩手兩足四處不摧④(3)石,然后懸空移一手,隨懸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懸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墜;又手足無力欲自墜,久之,幸攀而上。…… (選自《徐霞客游記》)
n ①【削】陡峭。 ②【隕】墜落。 ③【帖】同“貼”。 ④【摧】崩裂。
1、查閱工具書,給“間得一稍粘者”中的“間”注音。(1分)
2、文言文要讀出韻味。請認真閱讀原文,憑你的語感,將文言詞“之”、“以”、“其”正確填入文中的(1)、(2)、(3)處。
3、請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順口后用三個逗號斷句。
4、作者艱險的攀登經(jīng)歷引人深思。閱讀后,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請結合文中的具體內容寫出你的思考。字數(shù)在40個左右。(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