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提煉 理清思路
054100 河北沙河市二十冶醫院轉作文講座 李勇軍
思路清文意達。
閱讀一篇文章,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讀明白文章寫了哪些內容。也就是說,要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這點,也是中考語文閱讀題考查的重點之一。
概括來講,一般在中考語文閱讀題考查文章思路的形式有:
1、分析文章的基本結構。
2、劃分文章或段落的結構層次。
3、分析段與段、部分與整體間的結構關系。
4、概括文章的情節。
5、提煉或概括中心論點、分論點。
6、指出說明順序。
如何做這類題呢?四個字:分層提煉。
具體而言,就是一段一段地提煉:提煉、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內容(段意),然后把相關的內容采取“合并同類項”的辦法進行相對集中。這樣,一篇文章的思路、結構就會一目了然。
對于整篇文章而言,是如此。對于部分或段落而言,亦是如此。只不過的是段落是一句一句地提煉、概括而已。
【典型例題解析】
閱讀下面的文章,然后指出作者所認為的背書的好處有哪些?請簡要概括。
①說起背書的好處,培養記憶力是最不值得一提的“末道”。它的真正好處是使你熟悉名人名篇的話語,熟悉了他的話語就能進一步掌握他的性格,掌握他的性格再進一步就能深入到他的內心世界。從“誦其文”進入到“知其人”的境界。回過頭來,能把他的話語消化而成為你自己的話語。名家的詩文背多了,職同在他們的話語世界__心靈世界里漫游,最后,“不分彼此”,你自己的聲腔口吻都登上了一個臺階,話語再帶動你的思想,人品也能登上一個臺階。
②反過來,你背得出的如果只是些流行歌曲的語句不通的歌詞,你一開口也說不通,更用下筆成文了。
③所以一定要“取法乎上”,要背就背最精美的文學作品。這就好像臨帖寫字,當然要臨第一流的名家,或是顏真卿,或是柳公權,甚至是王羲之,多臨多摹仿,能得其形,背帖默帖,能入神。默出一家,你就能寫一筆顏字或柳字;出入多家,你的筆下就有自己的風格,形成自己的一家。__背書的作用大致如此。
④其實背書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們讀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互三味書屋》總認為壽鏡先生背書是一件令人可笑的事,殊不知“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這下是他的得意時刻,得什么意呢?他是悟得了了古人的詩意,進入了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了。
⑤一個人能背不少書,就等于為自己建造了一座精神的樂園,閑來無事就可以在這一座精神樂園里漫步入徜徉,在這里他們有許多知音,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能背誦這些詩文,陌生的是他隨時都會發現這些詩文新的意義,產徨新的感悟。現在許多人喜歡收藏,藏古藏字畫,集郵票集煙花。其實最應該收集珍藏的是一肚子好詩好文章,它老師你一生最好的伴侶,而且永不貶值。
⑥一個人肚子里“有”同“沒有”是大不一樣的。我最怕看電視上的談話節目,有些人甚至是名人,一開口就露底,張口結舌,甚至心里話說不出。什么道理,肚子里沒有,沒有適當的話和句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太痛苦了。由此我常想起,這也許 過去在語文課上忽視了朗讀和背誦。
⑦說到這里,不得不得罪年輕的同行了、你們在讀中學時恐怕也不太注意讀書背書,靠“做題目”進了大學。在大學里聽老師的“分析”,很佩服,殊不知,記住“分析”的目的是為了感悟原作,而感悟原作的最好辦法就是讀和背。現在一旦走上講臺,除了分析就是“做題目”,自己也覺得無趣。我看了不如重新認真讀一些名著,尤其是課本上或與課本有關的文章,丟了課本上臺宣講,學生會為之一愕;學生在佩服之余,也就模仿你,跟著你讀書背書。好讀書的風氣一旦形成,語文課的活力就顯現出來了。這時用得著那句老話:“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我們先來分層提煉。
第①段主要的是讀書除了有培養記憶力的好處外,還有提升人品的好處。
第②段是從反面舉例,如果不背書,人品就得不到提升。
第③段是寫要背最精美的作品。這講的是背書的方法:背哪些書。
第④段說的是背書是一件有趣的事。這講的是背書的狀態。
第⑤段是寫背了不少書,就等于給自己建立了一座精神的樂園。
第⑥段是寫背書能提高表達能力。
第⑦段是寫背書能增加語文課的活力。
這么一提煉,那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作者寫的與背書好處有關的內容就是第①、⑤、⑥、⑦四段。“同類集中”,這道題的正確完整答案就是:
作者所認為的背書的好處有:
A、培養記憶力。 B、提升人品。C、建立一座精神的樂園。D、提高表達能力。E、增加語文課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