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語文相關教案 > 綜合性學習教案 >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黃河,母親河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黃河,母親河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黃河,母親河

一、活動目標

1.熱愛祖國河山,感受黃河文明,體會黃河作為“母親河”是怎樣深入全面地積淀在中國文化之中的。

2.關注母親河,加強環保意識。

3.培養學生根據主題收集、整理、篩選資料的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分析運用所得資料的基本方法。

4.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引導學生學會分工協作。

5.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著重培養學生在綜合活動中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二、活動指導與建議

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教師應該在整體把握設計意圖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實際制定相應的活動計劃,也可以結合當地及本校條件適當增刪調整部分內容。

這一單元以“探尋黃河文明”為活動核心,以學習課文《黃河頌》為活動契機,自然導入  整個活動。四個部分環環相扣,互為照應:第一部分側重了解“黃河對華夏文明形成的影響”,所以以“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作為主題詞;第二部分側重收集詩文、歌曲,召開主題晚會,喚起學生對黃河的感情,可以“歌唱黃河”作為核心;第三部分是收集資料,篩選信息,了解黃河的憂患,喚起關注黃河、保護黃河的意識,引申開來也是培養一種環境保護意識;第四部分在前面三個環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用寫作形式發表自己的感想和認識,總結自己參加活動的收獲,作為自我評價。

在教學過程 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化整為零穿插安排活動。

本單元內容較多,課時較為緊張。教學時應該注意將眾多活動分解穿插到兩周內的課內外教學活動中去。這一綜合活動計劃占用兩課時課堂教學時間,一課時用來布置、指導學生的活動,一課時用以展示、評價學生的活動成果。其余活動基本應該化整為零,在課上、課后開展。

有的內容(如第一部分的《黃河頌》中的有關內容)可以融入課堂教學;關于黃河的常識、詞語可以通過手抄報黑板報等形式來展示;與黃河有關的故事、傳說可以利用課前三分鐘演講來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至于學生收集到的有關黃河的歌謠詩詞不妨在班會或文藝晚會上讓學生自己編排、表演;而學生設計公益廣告當然也可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其成果也可以在教室或校園展出。

如此安排,即可解決課時不夠的問題。

第二,分組分工安排活動。

面對本單元四個部分八大任務,即使教師做了分解安排,學生也會有疲于奔命之感。因此,教師還應該幫助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使每一小組承擔一項任務,小組內又有具體明確的分工,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合作精神。最后,通過展示成果、評價活動等途徑將以上分工綜合起來達到資源共享,使學生相互受益。

但是,仍然必須保留一兩項活動(建議教師選擇第四部分)作為人人參與的共同活動,要求學生在各小組交流之后寫一篇作文,寫一篇總結,以確保活動有點有面,有分有合。

各項活動設計意圖解說與具體指導建議

第一部分活動內容:

1.復習《黃河頌》一課,查找有關資料,研討下列問題(見課本)。

這一活動,旨在加深對詩作的理解認識,用更多的知識填補詩歌語言的“空白”,是一種典型的閱讀方式;同時又自然導入  本次活動,易于引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后自行完成,課上或課前互相交流。不必占用過多的時間。具體解說如下:

①第一問見課后附錄。第二問──黃河流域歷代王朝建都史實為:夏朝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遷都于殷(今河南安陽),周朝定都于鎬京(今陜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陽,西漢定都于長安(今陜西西安),東漢定都于洛陽,魏晉均定都于洛陽,隋唐均定都于長安(今陜西西安),宋朝定都于東京(今河南開封)。

② 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長5 464公里,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區。

③略。

2.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

本活動旨在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頭、文字表達能力。在搜集故事的過程中,應要求學生盡可能不照抄原文,而應對故事做適當的剪裁或潤色補充。

學生整理出的故事,可以刊登在手抄報、黑板報上,也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講話時間,讓學生上臺講故事,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

① 黃河之源的傳說。

② 與黃河有關的神話傳說。

③ 與黃河有關的歷史人物故事。

A.姜太公釣魚。

B.鄭國渠。

(以上答案參見《黃河》一書,中央電視臺編,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

3.關于搜集俗語、諺語、成語的活動。

這一活動為學生積累詞匯、積累文化知識,從而感受黃河在民族文化中深厚的文化積淀提供了機會。教師應該借此強調詞匯學習的重要性,使學生感受到詞匯積累的樂趣并能夠因此掌握一兩種學習詞匯的方法。

教師指導這一活動,應該把握三個環節:搜集詞語──領會意義──學會運用。例如:“河清海晏”,是中國人理想的太平盛世;“涇渭分明”則是黃河的兩條支流在文化中的反映(涇水清,渭水濁)。要求學生抄出例句,以便從情境上完整理解詞語的含義,同時要求運用詞語造句。

第二部分活動內容──搜集有關黃河的詩詞歌謠。

這一活動可與音樂教師配合進行,可視為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可請音樂教師推薦介紹教唱有關的歌曲民謠,可在音樂課上進行,也可在課后開展,也可利用班會課乃至在學校文藝活動中表演。語文教師主要在體現活動的語文特點上下功夫,應要求學生抄下歌詞并引導學生品味評析。有關詩詞部分應該要求學生背誦并向同學介紹。

第三部分活動內容──保護黃河。

這一環節的話題是“環保”。其中,第一項側重了解黃河現狀,第二項重在宣傳呼吁,但最終的目的是一致的。不妨由學生分組承擔各項任務。先由部分學生搜集資料或進行調查,互相交流,然后引導學生設計公益廣告并展出,使兩項活動互相呼應,增強活動效果。如果當地條件有限,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調查搜集其他河流或者當地河流情況,不必強求一律。

調查交流活動的組織、主持、主講均應由學生承擔,以求充分鍛煉學生。

公益廣告的設計力求巧妙、生動、有創意,但仍然應該突出語文學科特色。如果學生不具備繪畫才能,可以只用文字來描繪自己的構想。當然,也可以將具有不同特長的學生組織成若干小組共同設計,以體現合作學習的特點。

第四部分活動內容──綜合寫作。

這一部分是在前三個部分的基礎上開展起來的。學生通過以上各項活動,對于黃河的方方面面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時寫作環節中的材料積累過程已基本完成,關鍵在于如何確定話題角度,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1、2兩題屬于常規作文,建議教師布置學生完成其中一題。第3題的“周記”寫作,可以作為學生對這次大型活動的自我評價,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真總結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體會,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這是活動評價的一個重要參照。

三、活動評價

1.重在過程評價。

綜合活動的宗旨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鍛煉能力促進發展的機會。學生研究的目的不僅是為了出成果,“過程評價”至關重要。教師首先應評價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是否認真組織,是否努力嘗試整理材料表達觀點。只要學生在以上各個環節中有一兩處下了功夫,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至于學生作業 成果結論是否完整嚴密、設計是否新穎有創意,只能作為評價的參考因素。即使學生的活動是失敗的,只要學生積極參與了,他在實際操作中也就運用了多種知識,鍛煉了各項能力,積累了多種體驗,這些都是極為寶貴的東西,都是綜合評價的重要依據。

2.不求全責備,不求畢其功于一役。

不要希望在一次活動中進行全方位的能力訓練。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學生學習檔案的方式對學生全面能力的培養做出整體規劃,進行宏觀調控。通過各項不同活動逐步引導學生全面培養發展自己的能力。因此,每次活動之后,只需就學生的一點最佳表現給以評價(如學生的口語表達、寫作、材料整理、與人合作,等等),不要求面面俱到。

3.多種評價方式相互結合。

評價時,應該將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與教師的評價結合起來,力求使評價成為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手段,成為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他人的手段。同時,教師還應該努力創造條件進行學校評價、社會評價,使學生的活動成果在校園中、在社會上得到認可,這種評價可以得到極好的教育效果。

四、有關資料

1.遠古的地質運動與黃河的形成(陳梧桐陳名杰)

在地球巖石圈不停的運動之中,華北地臺大約在17億年以前隆起了。隨后它持續抬升,形成中國范圍內最早而且面積最大的一塊古陸。在此后漫長的時間里,華北地臺兩次下沉,受到海水的浸泡,至二疊紀(距今28 500萬年至23 000萬年)再次抬升,重新露出水面。在這個反復抬升和沉降的過程中,大量的生物遺體在沉降區堆積起來,形成豐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接著,在侏羅紀(距今19 500萬年至13 700萬年)與白堊紀(距今13 700萬年至6 700萬年)發生了被稱為燕山運動的造山運動,與現今山西高原原本連為一體的今華北平原地區轉而沉降,先形成盆地,以后逐漸發展成為一片大平原,而山西高原則陸續抬升,形成了東低西高的局面。進入新生代(始于距今6 700萬年)時期,又發生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造山運動比燕山運動更為強烈,不僅促使喜馬拉雅山脈從海底崛起,青藏高原急劇抬升,而且波及整個中國,促使一些地塊抬升,成為山脈,一些地塊下沉,成為盆地。如山西高原就因受到這次造山運動的影響,產生了兩條近乎平行的大斷裂帶,從北向南穿過高原的中部,斷裂帶的斷塊程度不一地向下陷落,形成狹長的槽谷。槽谷的南端與關中所處的沉降帶相接,形成汾渭盆地。后來,一些抬升的山脈受到風化剝蝕,逐漸夷平,成為高原;下沉的盆地則貯積起水而成為湖泊。此后,這個地區先后經歷兩次規模較大的冰川活動,氣候變得寒冷而干旱,那些大湖逐漸萎縮,或被分割成許多小的湖泊,全區出現若干個大型湖盆和許許多多的小湖泊及濕地。地面上的流水從高處向低處流動,逐漸匯聚到古湖盆當中,并發育成若干各自獨立的內陸湖水系。在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的北麓,一條流水從這里向東南流淌,由于積石山即阿尼瑪卿山與巴顏喀拉山南北夾峙,它便流向當時正在下沉的今若爾蓋草原地區,在那里潴積,形成古若爾蓋湖。源出于西傾山和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另一條流水,則在兩山的峽谷中自東南向西北方向流淌,匯集到今青海省共和縣的古盆地。古共和盆地的東面,當時另有一條流水,沿著拉脊山南麓的峽谷東流進入今甘肅,經過今日的蘭州后,北折流向今寧夏地區,至賀蘭山旁匯集到因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銀川盆地,形成古銀川湖。東鄂爾多斯高原的東緣,又有一條河流經由一連串的小湖泊,注入汾渭盆地,形成古汾渭湖。汾渭盆地的東面,聳立著一座高大的中條山,山脈東側的流水,由于受到山東丘陵的阻擋,則分由丘陵南北不同的河道,東流注入大海。這樣,從西部的青藏高原到東部的山東丘陵,便逐漸形成了四段各有源頭、互不連接的河流。古黃河就是在這些獨立的水系基礎上,逐步演變而成的。

在地質年代第四紀(始于距今250萬年前)的早期即距今100萬年前后,這個地區冰川融化,氣候變得溫暖而濕潤,降水量充沛,河水迅速暴漲,流水的沖刷下切作用不斷加劇。流水的沖刷促使河床逐漸由淺變深,從而產生溯源侵蝕作用,使源頭的位置向河流流向相反的方向移動,使上游不斷向上延長。流水的下切,則沖擊著阻擋其前進的高山峻嶺,為自己開辟通道,使下游日益向下延伸。此時,中國中西部的高原繼續處于上升的階段,益發加強了這種流水的下切侵蝕作用。流水的溯源侵蝕和下切侵蝕,終于將兩條河流中間的分水嶺打通,使各個封閉的湖盆有了出口,使各自獨立的河段連接起來,古黃河至此已初露端倪。不過,此時的古黃河還是一條內陸河,她的東端止于浩瀚的三門古湖,因為東面的中條山還阻擋著它通向大海的道路。但是,古黃河繼續以頑強的毅力,發揮其溯源下切的侵蝕作用。當上游的來水大量進入三門古湖,水位升高,超過了三門地壘的高度,湖水就向東漫流,并不斷下切。經過漫長的歲月,她終于切穿三門峽,流入華北平原,而與中條山東側的流水連接起來,浩浩蕩蕩地向東奔流,投入大海的懷抱。一個偉大的生命從此誕生了!

黃河最后沖過三門峽、全線連接貫通的具體年代,學者的意見不一,但有一點應該是可以肯定的,即當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出現在周口店時,發源于青藏高原的這條大河,已經從西到東將各段河道連接起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了。不過,此時她的下游是繞山東丘陵之南入海的。以后下游的河道曾發生過幾次變動遷徙,但上游的河道則已基本定型。而且由于流水的溯源侵蝕、延伸的屬性,她的上源和下游仍在繼續延長,從而最終形成今天的面貌。

今日的黃河,全長5 464公里,是長度僅次于長江的中國第二大河。她從源頭汩汩東流,經過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區,在山東利津縣注入渤海,流域面積達752443萬平方公里。如果加上鄂爾多斯內流區面積,則為79.4萬平方公里。包括與黃河密切相關的河南、山東兩省的沿黃地區在內,總共有耕地3億畝,居住著1.2億人口。在歷史上,黃河還曾經流過河北、天津、安徽、江蘇四省市,整個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共約25萬平方公里。據2000年初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黃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580億立方米,僅相當于全國河川年徑流量的2%。但就是這些黃河水,加上流域內有限的地下水,卻承擔著全國15%的耕地、12%的人口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并遠距離地向流域之外的地區調水,承擔著流域外的部分供水任務。僅從這個數字,就可以看出黃河對中華民族經濟和歷史文化發展的巨大貢獻。

(選自《黃河傳》,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黃土高原

黃河從青海省東部的龍羊峽到河南省西部的三門峽,穿過世界上著名的黃土區。這片廣袤的黃土區,大體上西起日月山,東到太行山,南至秦嶺,北抵陰山,面積約58萬平方公里,海拔一般在1 000~2 000米之間,稱黃土高原。這里因水土流失,每年向黃河輸送著巨量的泥沙。“黃”河的盛名,實際上是黃土高原奉贈的。

黃土高原是我國黃土發育最典型的區域。進入黃土高原,豁然入目的就是鋪蓋在大地上的金黃色的黃土。現在的黃土高原幾乎是赤裸裸地袒露著寬闊的胸膛,被起伏不平的山丘和縱橫交錯的溝壑切割得支離破碎,構成了黃土高原獨特的自然景觀。

其實,遠古時期的黃土高原并不是眼前這幅景象。溫和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給萬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1973年,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在黃土高原溝壑區的涇河上游馬蓮河畔合水縣境內,發掘出一具較為完整的古象化石。經考古鑒定,這是200萬年前生活在黃土高原地區的“黃河劍齒象”。這具古象化石向人們展示了當時黃土高原地區的自然面貌:到處是森林、莽原和湖泊;在茫茫的原野上,野馬奔馳,羚羊咩叫,鴕鳥漫步,鼢鼠覓食,古象成群……黃土高原儼然是一個天然動植物園。

根據考古工作者發掘證明,“藍田猿人”“丁村人”“河套人”,這些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就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近代,這里還陸續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遺存。幾十萬年來,人類用他勤勞的雙手開發了這里肥沃的土地,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

炎帝,是我國遠古時代的一個部族首領。炎帝居姜水,因以為姓。姜水,在今陜西岐山縣以東,屬黃土高原的渭河流域。傳說是他“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嘗百草以療疾病。所以,炎帝又稱神農氏。炎帝部族的先民,第一個開拓了渭河流域,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用集體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讓肥沃的黃土長出了人類親手種植的農作物,使黃土高原的渭河流域,成為我國原始農業的發源地。

農業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開始了定居生活。自夏、商至秦、漢,黃土高原被逐步開墾,出現了種植“百谷百蔬”的興旺景象。夏書的《禹貢》篇,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篇地理著作。據說這本書是鑄在九鼎上面的,記述了當時中國各地的地理和物產的狀況。《禹貢》上說,今天秦嶺以北的陜西省和甘肅省境內的黃土高原地區,“厥土黃壤”,“田上上”。上上,是九個等級中的最上等。大禹時期的黃土高原確實是物產豐饒、殷實富庶的地方。西周時期,這里已大量種植稻、粱、黍、麥、菽、稷、粟和桑、麻、瓜、果之類的農產品,并馴養了馬、牛、羊、雞、犬、豕等畜禽。據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統計,僅京師長安周圍的三輔地區(今華陰、高陵、眉縣),就集中居住了240多萬人。在漢、唐間,這里畜牧業很發達。在漢朝時擁有牲畜1 000多萬頭;南北朝時更多,僅陜北一帶就有600萬頭。

黃土高原是金色的土地,它以那豐厚的資源和肥田沃土,養育著高原上的人民。如果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那么,黃土高原不正是金色的襁褓嗎?

(選自《黃河萬里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3.黃河斷流及流域生態環境建設

黃河干流全長5 464公里,流域面積79.6萬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約2 000萬公頃,流域人口1.2億。黃河是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的重要水源,是沿黃地區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我國21世紀內陸經濟發展的軸線。長期以來,黃河存在著洪水威脅、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積等嚴重問題。近年來,又出現了缺水斷流加劇和水污染嚴重等新問題。黃河斷流已不是個簡單的水文現象,而是流域生態平衡嚴重失調的綜合反映,是人類需求與脆弱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反映。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沿黃地區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黃河斷流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大問題。本節重點討論黃河斷流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黃河斷流始于1972年,90年代趨于頻繁,斷流時間與距離不斷延長,黃河下游有變成間歇性河流的危險。

(1)黃河斷流的現狀與態勢

黃河斷流始自1972年山東省利津,后來日趨嚴重。1972~1998年的27年間,下游有21次斷流,特別是90年代,年年斷流,且首次斷流的時間提前、斷流時間和距離不斷延長。斷流嚴重的1997年,山東利津站全年斷流13次、累計226天,330天無黃河水入海,斷流起點已上延到開封柳園口附近,全長704公里,占黃河下游河道長度的90%。不僅如此,黃河中游各主要支流也相繼出現斷流。黃河源頭1997年開始出現斷流,扎陵湖至鄂陵湖河段1999年春也出現了首次斷流,完全暴露的河段達8公里。

(2)黃河斷流的影響

黃河斷流使沿黃地區水資源出現供需失衡,工農業生產、城市生活、生態環境用水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對沿黃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并增加了下游防洪的隱患。

給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危害黃河下游1972~1996年因斷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農業經濟損失累計約268億元,年均損失逾11億元。90年代,由于斷流日趨嚴重,年均損失已達36億元。農田受旱面積累計470萬公頃,減產糧食98.6億公斤。勝利油田因減少注水,減產原油數十萬噸。黃河水每年給山東帶來的經濟效益達100億元,由于斷流而影響了山東經濟發展,1997年那次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斷流,給山東省造成上百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濱州地區,僅1992~1998年的7年間,由斷流和污染造成工農業損失15.8億元,其中農業損失4億元,全區還投入抗旱資金3.5億元。黃河斷流使三角洲面臨嚴重水資源危機,將直接影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黃河斷流,也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山東東營、濱州、德州等城市經常由于供水不足,采取限時限量供水。

對沿河特別是河口三角洲地區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海岸侵蝕后退。由于入海泥沙減少,使黃河三角洲海岸線變為以凈蝕退為主,造成海岸后退。二是地下水環境惡化。由于地表淡水補給減少和地下淡水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咸水入侵,水質惡化。三是地表水環境容量減少,污染加重。由于污水排放量與日俱增,地表水減少,使主要河流的污染物濃度不但超過了漁業用水水質標準,而且在一些支流的中下游河段已達到或超過魚類致死濃度,許多河段魚類基本絕跡。四是河口地區土地鹽堿化、沙化,使濕地生態系統退化。黃河三角洲地表植被十分脆弱、極易演替。植被以草地為主,現有各類草地21.8萬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場18.5萬平方公里,由于斷流,不僅土壤鹽堿化,使草地向鹽生植被退化,而且還影響人工草地生長。五是河口地區及近海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物種群和遺傳多樣性喪失。斷流使三角洲濕地水環境失衡,嚴重威脅濕地保護區數千種水生生物、上百種野生植物、180多種鳥類的生存和繁衍,造成生物種群數量減少,結構趨向簡單。斷流使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餌料來源,影響海洋生物繁衍,十多種魚類不能洄游等。

河道萎縮,改變了河道沖刷模式泥沙淤積使河道萎縮,河床抬高,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懸河,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決口和改道的風險,威脅著下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3)黃河斷流的主要原因

從水文上看,黃河斷流屬于水量季節性變化。但實質上,斷流是人類對水資源用量超過其自然限度,是人類需求與脆弱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反映。

用水量劇增是黃河斷流的根本原因黃河流域的大部分屬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特別是90年代以來,降雨、徑流偏少,人均和畝均水量都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干旱是黃河斷流的自然原因。

黃河流域的工農業生產快速發展,用水量劇增。黃河水有90%用于農業灌溉,引黃灌溉面積由建國初期的80萬公頃增加到1994年的731萬公頃。全流域用于農業、工業和生活的用水量逐年增加:1949年為74億立方米,50年代為124億立方米,90年代增加到296億立方米。現在黃河流域實際用水量已超過370億立方米,所以沖刷河道的生態用水(210億立方米)根本沒有保證。目前黃河徑流的開發利用率已超出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的50%,超過國內其他江河和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利用水平。可見,用水量劇增是黃河斷流的根本原因。

源頭和上中游地區生態環境惡化青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產流區和水源涵養區,境內流域面積占全流域面積的19.6%,徑流量卻占黃河總徑流量的近1/2。植被破壞導致草地沙化和水源涵養功能下降。80年代中期以來,黃河上游徑流開始出現逐年減少的趨勢,進入90年代后,減少更為明顯。1997年1~3月的徑流量減少23%,降到歷史最低點,源頭首次出現斷流,下游出現歷史上最嚴重的斷流。黃河上中游的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泥沙俱下,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量16億噸,淤積在下游河床的泥沙年均達4億噸,河床每年抬高10厘米,已高出兩岸土地3~10米,形成近千里的地上“懸河”,下游河堤形成“越加越險、越險越加”的態勢。

缺乏統一管理,水利用率低黃河干流骨干工程和大型灌區分別隸屬于不同的部門和地區,尚未健全黃河水資源統一調度、分級管理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很難做到全河統籌,上、中、下游兼顧。上游灌區面積占全流域的27%,但耗水卻占全流域灌溉用水的44%。農業灌溉水利用率僅為30%,工業用水重復率僅20%~30%,萬元產值的平均用水量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倍多,高出用水先進國家6倍以上。經營管理粗放,水資源浪費嚴重,是黃河斷流的主要原因。另外,全流域工業廢水處理率不到21%,更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程度。

(4)緩解黃河斷流的基本對策

黃河下游日益嚴重的斷流早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學者對斷流原因、影響和對策等進行實地考察和研討,并提出許多觀點與建議。

緩解黃河斷流的基本對策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a.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和保護,實行全河道水量統一調度;

b.堅持節水方針,發展節水型農業,建立節水型產業;

c.加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d.加快南水北調進程。

4.黃河知識問答

①“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這句話是哪位偉人說的?

這一名言是毛澤東同志說的。黨中央在指揮解放軍取得宜川大捷之后,決定東渡黃河到華北去。1948年3月23日,中央機關從吳堡縣川口村過河,一共有十幾條木船,毛澤東上了第一條船,周恩來、任弼時上了第二條船,陸定一和胡喬木等人上了第三條船。船至中流,巨浪雜夾著磨盤大的冰塊洶涌咆哮,冰塊撞擊木船發出驚心動魄的砰砰聲,小木船忽而躍上浪尖,忽而沉落波谷。面對此情此景,毛澤東心潮澎湃,沉思良久,深深地感嘆道:“你們可以藐視一切,但是不能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

②黃河流域有許多古戰場,你能舉出幾處嗎?

牧野古戰場:在今河南省衛輝市北,商朝時是都城朝歌的近郊。商朝末年,周武王討伐殷紂王時曾在這里誓師,一舉攻入朝歌,迫使紂王自盡,結束了商朝600年的歷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

崤山古戰場:在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春秋爭霸時期,本有聯姻關系的秦晉兩國,由于都想當霸主,一直明爭暗斗。晉文公死后,由爭奪鄭國而矛盾公開,晉襄公在秦軍的必經之路崤山埋伏下重兵,將有300輛戰車的秦軍全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崤山之戰。

巨鹿古戰場:在今河北省平鄉縣。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起義,被秦章邯大軍打敗,章邯接著又鎮壓了項梁率領的另一支起義軍,然后攻打趙國,并占領了趙國首都邯鄲。趙王退守巨鹿,向齊、燕、楚等國求援,楚王派出兩路兵馬,一路由劉邦率領直接進攻秦都咸陽;一路由宋義率領北上救趙。因宋義膽小,途中被次將項羽奪去兵權,項羽即率軍直撲巨鹿,九戰九捷,大破秦軍,章邯向咸陽請求援兵,把持朝政的趙高為了篡奪國家大權,不僅不派救兵,反而向秦二世說章邯的壞話,章邯受責,進退兩難,最后只好向項羽投降,巨鹿之戰遂告結束。巨鹿之戰是秦末農民起義推翻秦王朝統治的決定性一戰,“逐鹿中原”這一著名成語即由此而來。

昆陽古戰場:在今河南省葉縣。西漢末年,王莽奪漢室皇位,為鞏固統治,公元23年,王莽派40萬軍隊包圍了由劉玄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占領的昆陽,農民起義軍只有8 000多人,雙方兵力十分懸殊。但起義軍在太常偏將軍劉秀的巧妙指揮下,打敗了新王朝的軍隊,起義軍光打掃戰場就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昆陽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

官渡古戰場:在今河南省中牟縣東北。公元200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基本占據了中原,便開始與強敵袁紹較量。袁紹的10萬大軍從鄴出發進攻許昌,曹操率1萬多人進駐官渡迎敵,因雙方力量懸殊,曹操采取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的戰術,兩次小勝袁軍。袁紹自恃兵多,率大軍直逼官渡要與曹操決戰,曹操堅守官渡,袁紹無法前進,兩軍相持半年之久。后曹操采納袁紹的謀士的建議,率精兵5 000偷襲了袁紹的糧倉,袁紹氣急敗壞,要去偷襲曹操的大本營,結果受到早有準備的曹軍的兩面夾擊。最后將袁紹的10萬大軍消滅得只剩800余人。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戰。

③你能舉出沿黃各省區一些著名的石窟嗎?

沿黃省區的主要石窟如: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須彌山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等。其中云岡、龍門、麥積山、敦煌號稱我國四大石窟。

云岡石窟坐落在山西大同西面16公里的武周山北崖,依崖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造像5萬余尊,大部分為北魏興安二年(453年)至太和十九年(495年)鑿琢而成。被人稱贊為“雕刻奇佛,冠于一世”。

龍門石窟坐落在河南洛陽城南13公里的香山、龍門山間,自北魏遷都洛陽(公元494年)之時開鑿,歷北朝、隋、唐至宋,歷代營建不絕,僅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即達150年以上。經過幾百年無數藝術巨匠的精心雕鑿,使龍門和香山之間,窟龕連屬,多達2 100多個。窟龕之中,又有碑刻3 600塊,全山造像達10萬余尊。另外,龍門石窟作為佛教藝術的奇觀,還有獨具特色的數千塊碑刻,其中不僅有抄經寫經僧徒的手筆,也有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等人的杰作。

麥積山石窟,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東南天水縣。這里有洞窟194個,石雕、泥塑7 200尊,壁畫1 300多平方米。塑像塑造的時間從后秦至清代,歷經10多個朝代,約1 500年。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流域的許多文物古跡,是歷史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晶。麥積山石窟,就是這種文化交流的一個著名的碩果。

炳靈寺石窟坐落在甘肅永靖縣城南石積山下的黃河右岸,始建于十六國西秦時期(公元385年~431年),全部窟龕鑿成于西秦到唐以前。石窟群的規模遠比云岡、龍門和莫高窟要小,現總計存有窟龕183個,巖石造像694尊,泥塑82尊,壁畫900平方米。然而炳靈寺石窟的地位卻非同凡響,由于地處河西,中國僧人西行求法多經此地,因此窟中往往留有求法僧的遺跡。在第169窟中,保存有晉代高僧法顯西赴印度時在這里留下的墨書真跡,其題記年代為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這是國內石窟題記中最早的紀年。炳靈寺石窟集西秦至唐數百年雕塑、繪畫藝術于一處,并大量吸收了西域和印度的佛教美術,表現出西北佛教文化的特色。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肅敦煌城南25公里處的鳴沙山崖壁上。開鑿始于前秦,鼎盛于隋唐,宋以后仍有人鑿補。現存窟龕492個,彩塑2 415尊,壁畫45 000平方米。這些開鑿千余年的石窟佛龕及其精美的塑像、奇異的壁畫,使莫高窟的佛教藝術馳譽五洲。但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打開第16號窟壁發現的一個封閉千年的新窟,內藏大部分珍貴文物流散到了國外。敦煌莫高窟是我國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佛教石窟,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須彌山石窟,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西北50多公里六盤山北端的須彌山東麓,分別置于當地群眾稱之為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桃花洞等處的崖壁上。石窟開鑿的確切年代已無從稽考,從石窟形制和造像風格上判斷,大約開鑿于北魏中晚期,至唐代止。須彌山石窟先后修有洞窟132座,大小石雕造像315尊,佛龕113個,其中保存較完整的有20余窟。還保存有唐、宋、明各代殘存的彩塑、壁畫、建筑遺址以及漢、藏、西夏三種文字刻制的碑石,是國內開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

(以上資料均選自《黃河知識300問》,黃河水利出版社1998年版)

5.炎黃二帝與堯舜禹的傳說(陳梧桐陳名杰)

黃河和她的兒女們,是如何從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時代的門檻的,要揭開這個謎底,除了依靠考古文物資料外,還要利用古籍記載的許多遠古神話傳說。炎黃二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便可幫助我們探明黃河及其兒女從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時代的某些軌跡。

黃帝和炎帝其實并不是皇帝,而是古書記載中黃河流域遠古時代的兩個部落首領。黃帝和炎帝都出生于黃河的支流渭河流域,當時已是父系氏族公社時代。傳說他們都是“有熊國君”少典氏的后裔,“昔少典娶于有氏,生皇(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這里所說的“生”,并非說黃帝和炎帝是少典氏親生,而是說他們都是少典氏的后裔。“黃帝以姬水成”,是說他在姬水岸邊長大,因而以姬為姓。姬水當即古漆水,發源于今陜西麟游縣西部偏北的杜林,在今武功縣匯入渭河。姜水為渭河支流歧水下游的一段,即今之清姜河,在陜西寶雞匯入渭河。這就是說,炎黃兩個部落,最初的活動地區都在黃河的支流渭河的上游地區。

傳說黃帝原姓公孫,因長于姬水,才改姓姬;曾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因是有熊國君之苗裔,又稱有熊氏。他“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伶俐),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后來被推舉為部落首領,率部遷徙到陜西北部定居。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了尋找更加平坦、開闊、肥沃的土地,又沿北洛河南下,到達今陜西的大荔、朝邑一帶。那里的黃土地給了他們發展農業的便利條件,但不時出現的干旱又困擾著他們,迫使他們去繼續尋找理想之所。于是,黃帝又率領族人從大荔、朝邑東渡黃河,順著中條山和太行山麓進入汾河谷地,再向東北遷移,到達今河北涿鹿附近。那里有由桑干河、洋河沖積而成的適宜農耕的寬闊谷地,附近還有可供狩獵的山林,他們覺得環境非常優越,就定居了下來。

就在黃帝率領他的部落東遷的時候,炎帝也率領他的族人開始長途跋涉。炎帝又稱赤帝,一說他降生于厲(烈)山即今湖北隨州市厲山鎮,一說他降生于常羊即今陜西寶雞神農鄉常羊山,“育于姜水,姜姓,以火德王,亦曰烈山氏”。同是為了尋找理想的定居之地,他也率領部落東遷。但走的路線與黃帝不同,他們先是沿渭河東下,到達今河南西南部,再順黃河東下,到達現在的豫東地區,在那里安頓了下來。

那時候,隨著私有財產的出現和氏族制度的瓦解,部落首領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特權。部落之間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為了互爭雄長,經常發生戰爭。一些部落首領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內行刀鋸,外用甲兵”,也發動掠奪財富、奴役其他氏族部落的戰爭。這種戰爭加劇了社會的分化,給正常的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威脅,但氏族制度調節社會矛盾的習慣法此時又已喪失作用,對此顯得無能為力。面對日益增多的戰爭,具有血緣關系的親屬部落便互相聯合起來,結成聯盟,進而結成范圍更大的聯合體。炎、黃兩大部落這時也都使用武力征討四方,擴大自己的勢力,從而引發大規模的沖突。雙方在阪泉(今河北懷來)進行了三次大戰,黃帝指揮屬下的熊、羆、貔、貅、虎六個氏族,與炎帝部落殺得天昏地暗,炎帝部落遭到慘敗,只得繳械投降。由于這兩個部落有血緣親屬關系,黃帝沒有屠殺炎帝部落,而是和他們結成部落聯盟,黃帝便成了炎黃部落聯盟的首領。炎黃部落聯盟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日后華夏族的雛形。

后來,定居在山東曲阜地區的九黎首領蚩尤擴展勢力范圍,又引發了與炎帝部落的戰爭。九黎即九夷,屬于東夷族。傳說蚩尤領有9個部落,81個氏族,他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如同妖魔,這可能是出自炎黃子孫對其他部落首領的故意丑化。“蚩尤作冶”,“以金作兵”,制造兵杖、刀、戟、大弩,英勇善戰,威震天下。他率領9個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西進豫東,進攻炎帝部落。炎帝部落無法抵擋,節節敗退,居地盡失。蚩尤緊追不舍,炎帝向黃帝尋求援助。黃帝于是率部迎擊,與蚩尤在涿鹿展開激戰。這場戰爭進行得極其慘烈,據說黃帝與蚩尤九戰不勝,蚩尤放出大霧彌漫了三天三夜,黃帝的部落看不清方向,黃帝之“臣”風后受北斗星座的啟示發明了指南車,他們才得以沖出大霧。黃帝在困境中還得到玄女的幫助,制作了80面大鼓,用東海神獸夔的皮蒙鼓,用雷獸的骨頭作鼓槌,在戰斗中擂響,聲聞500里。戰斗延續了很長時間,最后在冀州進行決戰。黃帝派應龍向蚩尤進攻,應龍蓄水,擺下水陣。蚩尤請來風伯雨師,一時風雨大作,沖垮水陣,使黃帝再次陷入了困境。黃帝又請來天女旱魃阻止風雨,使天氣突然轉晴。蚩尤不知所措,部下惶恐不安,黃帝指揮大軍掩殺過去,取得最后的勝利,蚩尤和他請來的風伯雨師都投降了黃帝。黃帝便進入東夷活動的地區,他“駕象車而六蛟龍,畢言(兆火鳥)并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騰蛇伏地,鳳皇(凰)覆上”,至泰山之頂大會鬼神,并演奏了他親自作的一支激越悲涼的《清角》樂曲,以紀念涿鹿之戰的勝利。蚩尤后來被殺,一部分九黎人加入炎黃部落聯盟,融入了華夏族;一部分南下,融入南方的苗蠻之中。

涿鹿戰爭的勝利,進一步擴大了炎黃部落聯盟的勢力,發展成規模更大的部落聯合體。黃帝的權威大大提高了,集審判權、祭祀權、軍事指揮權與生產指揮權于一身。各部落均需聽從他的號令,不聽從號令的,即出兵進行征伐。他還開山修路,努力打通部落地區的隔絕,增進部落之間的交往。傳說黃帝一生“未嘗寧居”,在118歲那年出巡河南時死在荊山,人們將他護送回陜北,葬在今陜西黃陵縣的橋山之上,這就是前面提到的黃帝陵。

由于黃帝后來被追尊為華夏的祖先,后人便把遠古時代的許多創造發明都歸功于他和他的“大臣”們,如說黃帝建造屋宇,開鑿水井,縫制衣冠,制造舟車弓弩,煉石為銅,創制樂律,他的妻子嫘祖發明育蠶,他的“大臣”倉頡創文字,伶倫造律呂,大撓作甲子,等等。同樣的原因,由于炎帝也被追尊為華夏的祖先,后人也將一些創造發明的功勞算到他的身上,并稱他為神農氏。在先秦的傳說中,神農氏和炎帝原本是時代不同的兩個人物,神農氏生活的時代要早于炎帝。到戰國時,人們將兩個人合在一起,稱為炎帝神農氏,說“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始嘗百草,始有醫藥”,“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為市”。這些發明當然也是原始時代人們的集體創造。

盡管炎黃二帝只是傳說中的人物,他們的發明創造也都是遠古時代黃河兒女智慧的結晶,但是他們作為華夏民族先祖的象征和中華文明奠基者的化身,還是受到后人的無限尊崇與懷念。因此,在黃河流域以及黃河流域之外的中華大地上,一直流傳著許多有關炎黃二帝的傳說,留下了許多同他們有關的名勝古跡。除了前面提到過的陜西黃陵縣的黃帝陵和寶雞市的炎帝祠、炎帝陵外,比較著名的還有山東曲阜的景靈宮,河南新鄭的黃帝故里,濟源的王屋山天壇,靈寶荊山的黃帝陵,河北涿鹿的黃帝城、黃帝泉,四川都江堰的黃帝祠、軒皇臺,鹽亭的嫘軒宮、嫘祖墓,安徽黃山的黃山軒轅峰,湖南岳陽的軒轅臺,浙江縉云的仙都鼎湖峰,甘肅平涼的問道宮,湖北宜昌西陵山、嫘祖廟,隨州的神農祠,山西高平的神農城、神農井,河南淮陽的神農五谷臺,鄭州炎黃二帝塑像,湖南炎陵縣的炎帝陵,等等。這些源遠流長的傳說和名勝古跡,對于增強華夏民族的認同感,激發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黃帝以后,黃河流域又先后出現了幾位杰出的部落聯合體首領,他們就是堯、舜、禹。這時已是龍山文化的晚期,處于氏族制度行將崩潰的時代。傳說中堯又稱陶唐氏,他的發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現在山西臨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堯茅茨土階”碑,堯廟村有堯廟,臨汾縣有堯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簡樸,古書說他“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說,他住的是用沒有修剪過的茅草蘆葦、沒有刨光過的椽子蓋起來的簡陋房子,吃的是粗糧,喝的是野菜湯,冬天披塊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但他對百姓卻很關心,部落里有人挨餓受凍,他說這是他使他們挨餓受凍的,有人犯罪受了處罰,他說這是他平時沒有管教好的緣故,自己出來承擔責任。舜又稱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垣曲東北)。傳說他在接替堯擔任部落聯合體首領之前接受堯的考察時,曾在歷山(中條山別稱)耕田,在雷澤(今山西芮城北)捕魚,在河邊的陶城(今山西永濟蒲州鎮北)制陶,后來堯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陸西南),擔任部落聯合體首領后,又都蒲坂(今蒲州鎮),看來他的活動中心在現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運城市安邑鎮還有舜帝廟、舜帝陵。舜嚴于律己,而又寬厚待人。他曾幾次遭到繼母和同父異母兄弟的陷害,好在他賢惠的妻子巧設智計,才使他化險為夷。但他被推舉為首領后,卻不計前仇,寬待他的繼母和弟弟,使他的一些仇人都受到感動,一心向善。禹的先祖傳說住在河套一帶,禹的時候遷徙到今河南西部。他以天下為己任,率領百姓治理水患,發展生產,更是受到高度的贊揚。由于堯、舜、禹治理有方,當時的社會獲得很大的發展,呈現一片安寧、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無事”,他們也因此被后人尊奉為圣賢人物。

(選自《黃河傳》,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黃河,母親河 相關內容:
  • 綜合性學習《蓮文化的魅力》教案(精選15篇)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學生對蓮的各種知識的搜集、整理、探究,培養學生處理各類信息的能力。 2、通過學生各種形式的探究性活動,揭開蓮文化的神秘面紗,了解蓮與文學藝術、蓮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 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教案(精選13篇)

    課題: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走過四季描述美景課型:綜合第_1_____課備課日期:年月日講課日期年月日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1、學會觀察,能抓住景物的特征,通過聯想想像,加深對自然的理解。...

  • 綜合性學習《蓮文化的魅力》課堂教學實錄(精選14篇)

    課題:蓮文化的魅力——對蓮的科學探究教學目標:1了解關于蓮的科學知識,并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2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互相協作的能力,口語交際的能力。...

  • 綜合性學習:追尋人類起源(精選3篇)

    綜合性學習:追尋人類起源 廣西南寧 羅曉云 ○教學目標 ① 在教師指導下,培養學生自主組織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科學探索精神。② 學習欣賞神話傳說。③ 培養搜集、篩選、整理資料的能力。...

  • 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學習指導(通用16篇)

    [綜合性學習指導]戲曲大舞臺一、活動目標1.了解中國戲曲的基本知識,了解屬于自己家鄉的地方劇種,關心中國戲曲的發展。2.學會通過分工而又合作的方式去獲取大量的信息。3.無論是口頭還是書面,要敢于而且善于表達自己的觀點。...

  •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愛我家》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活動設計: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小公主、小少爺自居者甚多,他們認為父母的關愛是應該的,作父母的理當為他們服務。從來就不懂得體貼父母,關心父母,甚至于把父母的關愛當作一種負擔,厭煩、不在意者甚多。...

  • 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的1.利用課前準備和課堂教學時間,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國戲曲的有關知識,比如京劇的臉譜知識和各種地方戲的名稱、特色等;2.讓學生欣賞中國戲曲名段,感受戲曲的魅力;3.積累中國戲曲方面的文化知識,激發學生對中國戲曲的情感。...

  • 綜合性學習:《這就是我》教學設計(精選12篇)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這就是我 這就是我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教學目的:1. 結合課文學習——這一單元以人生、生命為主題,讓學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長,珍重生命,在自己的生命過程中發現、體悟生命的價值;2. 展現自己的個性、特長、...

  • 小語綜合性學習第三冊《識字4》教學設計(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成語,體會其中的韻律感和含義。3、初步感知成語的特點并有收集成語的興趣。教學重點識字、寫字,積累成語。資料袋1、生字、詞語卡片。2、學生收集的成語及成語故事。...

  • 綜合性學習:《獻給母親的歌》教案(精選15篇)

    山東省鄒平縣位橋第二初中吳興旺一.活動背景:新課標教材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綜合性學習“獻給母親的歌”是在學習了課文《我的母親》(胡適)之后,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培養學生健康美好的倫理親情,引導他們感受愛、理解愛...

  • 綜合性學習《我愛你,漢字》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通過綜合性學習,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漢字的諧音特點,字謎種類及猜謎方法,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和神奇,增強學生對漢字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通用13篇)

    活動目標:1、通過一系列的學習、研究活動,讓學生學會搜集詩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還能對詩歌進行簡要的賞析,部分學生還可以試著寫一寫詩。...

  • 《談禮貌》一文綜合性學習自學成才動的“情感之旅”(通用17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126《談禮貌》一文綜合性學習自學成才動的“情感之旅”一、設疑激趣1.設疑導入。上課了,教師跨進教室直接宣布上課,有意省略“師生問好”這一課堂程序,引發學生的疑問。...

  •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教案(精選13篇)

    活動目標:1、通過收集和閱讀詩歌,增強對詩歌的了解,感受詩歌的特點。能收集并按一定的標準給詩歌分類。2、通過朗讀詩歌、欣賞詩歌、學寫童詩等活動,感受詩歌的魅力。激發學生對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熱愛之情。...

  • 《戲曲大舞臺》綜合性學習活動案例(通用17篇)

    實踐學校:瓊海市華僑中學學生年級:七年級指導老師:吳榮一、主題的確定本課題的選擇是從與七年級學生的一次談話而引起的,當時他們雖然學了“中國戲曲大舞臺”綜合實踐活動課,卻都在抱怨:課本上說了那么多戲曲,可我們一種也不懂。...

  • 綜合性學習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同网gv免费视频网站 | 国产精品亚亚洲欧关中字幕 | 欧美系列一区 | 一及毛片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19p | 江苏富婆按摩高潮对白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白浆二区二区精品视频 | 热久久网 | 日皮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99妻人人做人人爽 | 亚洲一级一级一级 | 中文字幕九区 | 久久免费国产精品1 |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视频 | 激情999 |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 台湾一级毛片永久免费 | 青青草偷拍视频 | 亚洲avtv永久综合在线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 亚洲激情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网站 | 国产精品成人网 | av在线资源观看 | 国产美女爆乳呻吟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的久久的视频 |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久久夜色 |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熟妇人妻午夜寂寞影院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 五月色婷婷亚洲精品制服丝袜1区 |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 小婕子伦流澡到高潮视频 | 久草视频在 | 黄色的视频在线观看 | 麻豆一区区三区四区产品精品蜜桃 | 黄色影院在线免费观看 |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亚洲资源站 | www.成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