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賀卡》教學設計(精選14篇)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1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2、懂得珍惜純真的童心,對生活多一份熱情和幻想。
3、感受作者樸實自然的寫作風格。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本文使學生珍愛童心、珍惜童年。
教學難點:
1、理解“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2、理解“我”為什么鄭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后來卻又不回了?
教學方法:點撥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下雪了,美麗的六角形雪花紛紛揚揚從天而降,像一個個精靈,又像白衣天使下凡,使大地銀裝素裹。同學們想一想自己兒時下雪天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躍、歡呼、爬著、滾著;打著雪仗、滾著雪球、堆著雪人。可是有一個小朋友在一個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給她的賀卡,這個發(fā)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
板題: 《雪地賀卡》
二、了解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鮑爾吉•原野,請同學們讀一讀作者的簡介。
三、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本文寫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你想知道故事的情節(jié)嗎?請同學們把課文速讀一遍,并思考:
1、本文分幾個部分,說說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給老師和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點撥:本文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開頭…………能收到李小屹這么懇摯的關愛。主要寫“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雪人懷里的賀卡,被寫賀卡孩子的這種行為深深打動。
第二部分,我寄出也接受過一些賀卡…………在長大成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講這張賀卡的奇遇。主要寫“我”替雪人回復賀卡和保護孩子的“夢”。
第三部分,最后一句。感嘆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四、誦讀想象 體會情感:
提問:1、文中有幾張賀卡?都是誰給誰寫的呢?
點撥:三張賀卡。兩張是李小屹寫給雪人的,一張是“我”替雪人寫給李小屹的。
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文中的三張賀卡,體會一下李小屹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分角色朗讀課文。)
討論:2、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① 李小屹的兩張賀卡,體現(xiàn)了李小屹怎樣的情感?
②“我”替雪人寫給李小屹的賀卡,體現(xiàn)了“我”怎樣的情感?
點撥:童趣:贊美雪人;
李小屹的童年: 童心:同情、關心、祝愿; 純真、美好的心靈
童真:等待回復;
“我”—對童心的呵護和珍愛,真心的祝福
五、研讀課文 釋疑解惑:
有感情朗讀““我”把賀卡放回去……………跟自己的男友講這張賀卡的奇遇”
思考:明知是假的,“我”還鄭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后來卻又不回了。“我”為什么這樣做?請同學們分析一下“我”這樣做矛盾嗎?
思考:第一次“我”為什么替雪人給李小屹回賀卡?第二次“我”為什么不給李小屹回賀卡?
點撥:第一次回復賀卡,是被李小屹的行為所感動,為使李小屹童心得到呵護和關懷 。第二次不回復賀卡是不忍心破壞她童年的夢,使她仍然感到神奇和幸福。
五、總結全文 點明主旨:
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對全文的總結,點明了主旨,把本文和自己的童年生活結合起來想一想。
布置作業(yè): 閱讀練習•探究二、三題
板書設計:
1、發(fā)現(xiàn)雪人懷中賀卡,被深深打動
珍惜童年
雪地賀卡: 2、替雪人回復賀卡,小心保護孩子的“夢”
珍愛童心
3、感嘆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教學后記: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生字新詞。
2、能力目標:能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故事。(注意: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3、情感目標:珍惜純真的童心,對世界要充滿信任與期待。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使學生珍愛童心、珍惜童年。
教學難點:理解“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理解“我”為什么鄭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后來卻又不回了?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受了《雪地賀卡》這篇課文,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課文有幾個生字老師要提醒大家注意:“沈、斑、誕”三個字是前鼻韻母;“胖、腫”是后鼻韻母;“卡”不要讀成qiǎ;“嘴”是平舌音;“癡”是翹舌音。(出示詞語,學生鞏固)
二、感悟文本,發(fā)現(xiàn)童心。
教師讀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引出劉玲寫的第一張賀卡。
教師幻燈出示第一張賀卡內(nèi)容。
(1)作者曾寄出也曾接受過一些賀卡,為什么這張賀卡卻格外讓作者心動呢?自己讀一讀這張賀卡吧?
(CAI出示賀卡一,生自由讀)
預設學情:
(A)如果你是作者,這張賀卡哪些地方讓你心動?
①我覺得這一句讓人心動:你一定不怕冷,半夜自己害怕嗎?你餓不餓呀?我覺得小女孩關心人。
師:你覺得小女孩是一個善良的有愛心的人。讀出你的感受來。從你的朗讀中我聽出了劉玲對雪人的關愛。板書:關愛
(B)作者說我有點嫉妒雪人,能得到劉玲這么誠摯的關愛?請同學再讀賀卡,你從哪里能夠體會到劉玲的關愛是“誠摯”的?
②生:雪人是個沒有生命的事物,而劉玲卻對他那么的關愛,所以說他的關愛是真誠的。師:原來使作者心動的是劉玲那純潔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之情,這就是誠摯的關愛。生再讀賀卡,讀出感悟。
③看到這一張發(fā)自內(nèi)心的關愛的賀卡,老師被感動了,如果你是雪人你也會被劉玲那真摯的關愛深深地打動的。全班男生齊讀賀卡。
④看到這一張充滿關愛的賀卡,我感到劉玲那冰雪般晶瑩的心,那冰雪晶瑩的心滿載著真摯的關愛,雪人的心都快融化了,所有的女生來讀一讀。
⑤小結:多么可愛的孩子呀,他有一顆純潔善良的金子般的心,難怪作者格外心動,難怪作者如此嫉妒雪人,因為女孩給了雪人一個純潔的、誠摯的心,那是我們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帶著這種心情我們齊讀課文第3自然段,感受作者的心情。
⑥看到這么讓人心動的賀卡,看到雪人受到如此真摯的關愛,我怎么能不被感動,于是以雪人的名義給劉玲寫了一張賀卡。但我不知這樣做對不對,希望不至傷害孩子的感情。作者怎么會有這種顧慮呢?
⑧小結:原來作者以雪人的名義給劉玲回賀卡是因為被劉玲純潔、真摯的心靈所感動,有這種顧慮是對純真童心的關愛。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作者的回信吧!
(生齊讀作者的回信)
三、品味文本,感悟童真。
1、(過渡)“我”把賀卡寄了出去,第三天,“我”看見雪人的肩頭又插了一張賀卡。此時此刻,你們覺得要不要再回寫一張呢?我們先來看看賀卡內(nèi)容再作決定。
(CAI出示賀卡二,生自由讀)
預設學情:
⑴想回寫一張賀卡,因為從“十萬火急”和“15個驚嘆號”感受到劉玲急切的心情,她多么盼望收到雪人的回信呀!
教師相機評價:你不想讓她失望,對嗎?把你找到的語句讀一讀吧。
⑵不想回賀卡了,因為劉玲收到賀卡后,高興得跳了起來,她以為神話真地實現(xiàn)了,如果他知道了事情的*一定會非常傷心的。
師相機評價“你不想再次欺騙她對嗎?把你找到的語句讀一讀吧。
⑶又想回又不想回,感覺左右為難,不知該怎么辦。
你覺得難以抉擇,對吧?
2、此時此刻,作者的心情和你們一樣矛盾呀,你們覺得還有什么詞來形容作者的心情嗎?(猶豫不決進退兩難)
3、找一找,文中哪一個詞寫出了作者此時的心情?(“別樣心情”)
4、經(jīng)過反復思索,作者最后還是決定不再回賀卡這是為什么呢?請大家默讀課文6--9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個問題,可以勾畫出有關的語句,還可以寫上三兩句批注。
(生默讀思考,勾畫批注)
預設學情:
⑴作者不回賀卡是因為他十分關愛劉玲,想呵護劉玲那一顆純真的童心,因為“劉玲相信神話…….”如果他知道事情的*,會很難過的……
師相機評價:是呀,作者童年的時候也和劉玲一樣的相信神話,如今他怎么忍心去欺騙劉玲呢?讀出你的感受吧!
⑵“我應該小心而且罷手了”中的“小心”這個詞說明作者不想傷害劉玲的感情,所以才決定不回賀卡。
教師相機評價:劉玲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純潔,作者怎么能忍心傷害她那寶貴的童心呢?讀出你的感受來吧!
⑶小結:聽了你的朗讀,老師感覺一股暖流涌上心頭,作者對劉玲是如此小心的關愛呵護,所以會生出這“別樣心情”呀!
⑷我們一起來讀這一段。(生齊讀第6自然段)
⑸因為作者雖然不想讓劉玲失望,但更不想打破他這童年的美夢,所以不回賀卡,是從“不忍心”“更不忍心”這兩個詞中體會到的。
⑹師(引讀):作者不回賀卡是經(jīng)過怎樣艱難的抉擇呀!我不忍心……但我更不忍心……
小結:我不忍心回這張賀卡,這段雪地賀卡經(jīng)歷將成為劉玲生活中的一個奇遇,有這么一段特殊的奇遇,有這么一段獨有秘密,是多么的幸福!我們來齊讀課文的最后一段: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四、拓展文本,呵護童心。
1、這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作者細膩的柔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作者回賀卡是為了呵護劉玲的童心,不回賀卡也是為了讓劉玲又一個幸福的童年,把這個美好的小秘密永遠珍藏。
2、在我們的童年生活中,不也有許多小秘密:依稀記得童年時,總想摘下樹梢上的月亮,總想珍藏天上的星星,兒時的想法是多么的古怪希奇。都有自己的小秘密,都有自己的新歡喜,兒時的記憶將深深埋藏在心底。此時此刻,你們也一定有許多話想說,那就趕緊拿起筆寫出你的心聲吧。
3、生補充詩句內(nèi)容:在我們的童年生活中,不也有許多小秘密:依稀記得童年時,總想,總想。兒時的想法是多么的古怪希奇。都有自己的小秘密,都有自己的新歡喜,兒時的記憶將深深埋藏在心底。
4、誰愿意把自己的小詩朗誦出來?
教師適機評價。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難忘的,讓我們用作者的一句話結束本課的學習:沒有童話的童年,沒有幻想的童年,沒有秘密的童年不是幸福的童年”
(生齊讀)
師:讓我們永遠擁有一顆美好純真的童心吧!
作業(yè)布置:按照書信的格式,給同學或好友寫一張賀卡。注意格式正確。
板書設計:
雪地賀卡
關愛童真
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生字新詞。
2 能力目標:能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故事。(注意: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3情感目標:珍惜純真的童心,對世界要充滿信任與期待。
教學重點:
1 掌握生字新詞。
2能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故事。(注意: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教學難點:
體會珍惜純真的童心,對世界要充滿信任與期待。
教學過程:
一、認知閱讀
1、導入:
小時侯,我們聽到過許多童話故事,我們曾希望圣誕老爺爺能從煙囪里爬進來給我們帶來許多的禮物,也曾盼望過能擁有一條能實現(xiàn)我們所有心愿的金魚,然而,當我們的祈盼都沒有實現(xiàn)時,我們是不是有點失望呢?可是你知道嗎,有一個小朋友在一個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給她的賀卡,這個發(fā)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雪地賀卡》)
2、檢查預習
指名讓學生自主給文中的生字、詞,正音。
二、理解閱讀
3、結合課文,指名用簡潔的三四句話來復述故事大意
(在敘述中要包含記敘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4、合作討論
①“我”為什么要這樣做?
②你覺得等不到回音的李小屹會受到“我”的傷害嗎?
請與如果“我”不給她寄去第一封賀卡的結果作比較。
三、拓展閱讀
5、課堂活動:請你給你最希望聯(lián)系的人物(非現(xiàn)實的)也設計一張賀卡。
6、閱讀下面語段,完成練習
①今年沈陽的雪下得大,埋沒膝蓋,到處有胖乎乎的雪人。
②下班時,路過院里的雪人,我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跡象:雪人的頦下似有一張紙片。我這人好奇心重,仔細看,像是賀卡,插在雪人懷里。
③抽出來,果然是賀卡,畫面是一個滿臉雀斑的男孩,穿著成人的牛仔裝,在抹鼻涕。里面有字,歪歪扭扭,是小孩寫的。
雪人:你又白又胖,桔子皮嘴唇真好看。你一定不怕冷,半夜里自己害怕嗎?餓了就吃雪吧。咱倆做個好朋友!
祝愿:新年快樂 心想事成!
沈陽岐山三校二年四班 李小屹
④我寄出也接受過一些賀卡,這張卻讓人心動。我有點嫉妒雪人,能收到李小屹這么誠摯的關愛。
⑤我把賀卡放回雪人的襟懷,只露一點小角。回到家,放不下這件事,給李小屹寫了一張賀卡,以雪人的名義。我不知這樣做對不對,希望不至傷害孩子的感情。
李小屹:
真高興得到你的賀卡,在無數(shù)個冬天里面,從來都沒人送給我賀卡。你是我的好朋友!
祝愿:獲得雙百 永遠快樂!
岐山中路10號三單元門前 雪人
⑥我寄了出去,幾天里,我時不時看一眼雪人,李小屹是否會來?認識一下也很好。第三天,我看見雪人肩膀又插上了一張賀卡,忙抽出來讀。
雪人:
我收到你的賀卡高興得跳了起來,咱們不是已經(jīng)實現(xiàn)神話了嗎?但我的同學說這是假的。是假的嗎?我爸說這是大人寫的。我也覺得你不會寫賀卡,大人是誰?十萬火急!告訴我!(15個驚嘆號)你如果不方便,也可通知我同學,王洋,電話 621x x 10;張弩電話 684 x x 77。
祝愿:萬事如意 心想事成!
李小屹
⑦我把賀卡放回去,生出別樣心情。李小屹是個相信神話的孩子,多么幸福,我也有過這樣的年月。在這場游戲中,我應該小心而且罷手了。盡管李小屹焦急地期待回音。
⑧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著一個女孩,背對著我家的窗。她裝束臃腫.胳膊都放不下來了。這必是李小屹。她癡癡地站在雪人邊上,不時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鮮艷。
⑨我不忍心讓李小屹就這么盼望著,像騙了她。但我更不忍心破壞她的夢。不妨讓她驚訝著,甚至長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講這件賀卡的奇遇。
⑩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地幸福。
1.請為這則短文加上一個恰當?shù)臉祟}。
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2分)
誠摯:
臃腫:
3.請找出與“桔子皮嘴唇依然鮮艷”相照應的句子。(1分)
4.推測李小屹在雪人前站著的心理活動,并用具體語句描述出來。(2分)
5.作者為什么要以“雪人”的名義給孩子寄賀卡?他說“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你認為作者對不對?(3分)
6.怎樣理解“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的含義?(2分)
7.讀了這篇文章,你想提什么問題與同學討論?估計同學可能會有什么看法?請簡要寫出來(提兩個問題)(4分)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4
《雪地賀卡》教學案例
山西省運城市市實驗中學 程引苗
教學目標: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主要作品。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主要段落。
懂得珍惜純真的童心,對生活多一份熱情和幻想。
感受作者樸實自然的寫作風格。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本文使學生珍愛童心、珍惜童年。
教學難點:
理解“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理解“我”為什么鄭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后來卻又不回了?
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將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本文篇幅短小,文字流暢,通俗易懂,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良好途徑。因此在教學本文時,自己通過如下流程,使學生體會童年、童趣、童心、童真,理解作者對兒童的關愛、對童心的呵護。
創(chuàng)情入境 撥動心弦
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精讀課文 體會情感
研讀課文 釋疑解惑
簡要概括 點明主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情入境 撥動心弦
導入:下雪了,美麗的六角形雪花紛紛揚揚從天而降,像一個個精靈,又像白衣天使下凡,使大地銀裝素裹。同學們想一想自己兒時下雪天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躍、歡呼、爬著、滾著;打著雪仗、滾著雪球、堆著雪人。請同學們看一看沈陽岐山三校二年級四班李小屹下雪天堆的雪人。
師:播放多媒體課件1:雪地雪人
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生:雪人胸部有一張紙卡。
師:紙卡上寫有什么呢?寫給誰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2課《雪地賀卡》就會解開這個謎。
板書課題:
雪地賀卡
師:播放多媒體課件2 :作者簡介
本文的作者是鮑爾吉·原野,請同學們讀一讀作者的簡介
生:讀作者簡介
師:本文寫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你想知道故事的情節(jié)嗎?請同學們把課文速讀一遍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師:多媒體課件:閱讀指導提綱
1、讀一讀下面的字:
mò ?ē ьān ьān jīn yì
埋沒 頦 雀斑 班級 襟懷 屹立
2、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襟懷 嫉妒 十萬火急 臃腫 奇遇
3、本文分幾個部分,說說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4、給老師和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生:按照閱讀提綱自讀課文,思考并回答3、4兩個問題
師:評價并簡要小結
本文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開頭…………能收到李小屹這么懇摯的關愛。主要寫“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雪人懷里的賀卡,被寫賀卡孩子的這種行為深深打動。
第二部分,我寄出也接受過一些賀卡…………在長大成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講這張賀卡的奇遇。主要寫“我”替雪人回復賀卡和保護孩子的“夢”。
第三部分,最后一句。感嘆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三、誦讀想象 體會情感
師:文中有幾張賀卡?都是誰給誰寫的呢?
生:三張賀卡。兩張是李小屹寫給雪人的,一張是“我”替雪人寫給李小屹的。
師: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文中的三張賀卡,體會一下李小屹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①李小屹的兩張賀卡,體現(xiàn)了李小屹怎樣的情感?
②“我”替雪人寫給李小屹的賀卡,體現(xiàn)了“我”怎樣的情感?
生:討論并回答
師:小結
童趣:贊美雪人;
李小屹的童年: 童心:同情、關心、祝愿; 純真、美好的心靈
童真:等待回復;
“我”—對童心的呵護和珍愛,真心的祝福
四、研讀課文 釋疑解惑
師:有感情朗讀““我”把賀卡放回去……………跟自己的男友講這張賀卡的奇遇”。
生:反復帶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
師:明知是假的,“我”還鄭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后來卻又不回了。“我”為什么這樣做?請同學們分析一下“我”這樣做矛盾嗎?
生:閱讀“我寄出也接收過一寫賀卡…………懇摯的關愛”。
“我把賀卡放回去…………焦急地期待回音”。
“我不忍心讓李小屹就這么盼望著……………跟自己的男友講這張賀卡的奇遇”。
師:第一次“我”為什么替雪人給李小屹回賀卡?
第二次“我”為什么不給李小屹回賀卡?
生:互相交流并回答
師:小結:第一次回復賀卡,是被李小屹的行為所感動,為使李小屹童心得到呵護和關懷 。
第二次不回復賀卡是不忍心破壞她童年的夢,使她仍然感到神奇和幸福。
五、總結全文 點明主旨
師: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對全文的總結,點明了主旨,把本文和自己的童年生活結合起來想一想。
討論閱讀練習·探究一:
生:討論
師:小結。閱讀練習·探究二
布置作業(yè): 閱讀練習·探究二、三題
附:板書設計
1、發(fā)現(xiàn)雪人懷中賀卡,被深深打動
珍惜童年
雪地賀卡:2、替雪人回復賀卡,小心保護孩子的“夢”
珍愛童心
3、感嘆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雪地賀卡》是六年制小學鄂教版第九冊第六單元中的課文。作者:鮑爾吉原野,一位蒙古族的警察作家,與歌手滕格爾、畫家朝戈被稱為當今中國文藝界的“草原三劍客”。《雪地賀卡》可以說是頗能體現(xiàn)鮑爾吉原野寫作風格的一篇小小說。“沒有童話的童年,沒有幻想的童年,沒有秘密的童年不是幸福的童年!”是本文的思想主旨。表達了作者對童心的珍惜。
課文從整體來看,以時間為序,以賀卡為線索,展開了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語言平實質(zhì)樸,卻處處流露著感動人心的情愫,這情愫來自于小女孩劉玲對雪人的關愛,更來自于“我”對這純真童心的呵護和珍重。
課文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可分為起因、經(jīng)過、結果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寫“我”所在的城市沈陽有一年的冬天下了很大的雪,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雪人,雪人的胸前插著一張賀卡,是一個叫劉玲的孩子寫的,表達了她對雪人的關愛之情。而“我”被劉玲的純真童心深深地感動和吸引,似乎作為一個成年人已經(jīng)好久沒有感受過這般賦予童話的美好心靈。
第二部分(第4—7段):寫“我”以雪人的名義給劉玲寫了一張賀卡,表示愿意與她作好朋友,并祝福她學習進步,永遠快樂!劉玲收到賀卡,高興得跳了起來,以為夢中的神化實現(xiàn)了,但她的同學和父親卻告訴她這一切都是假的,是大人寫的。于是劉玲再次發(fā)出賀卡發(fā)出疑問“那大人是誰?”這樣的疑問也使“我”心中產(chǎn)生別樣心情:到底是把真相告訴劉玲,還是將游戲繼續(xù)下去?此時的“我”也犯難了,告訴自己“在這場游戲中,我應該小心而且罷手了。”
第三部分(第8—9段):寫“我”最后的決定:既不把事情的真相告訴劉玲,又不再寫回信給劉玲,就讓她驚訝著,期待著,將這個關于雪人的秘密當作一次奇遇,保存在她童年的記憶里。
2、教學目標
⑴、學會10個字。
⑵、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⑶、理解課文內(nèi)容,圍繞“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這句話體會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純真。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本文使學生珍愛童心、珍惜童年。
教學難點:體會珍惜純真的童心,對世界要充滿信任與期待。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將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本文篇幅短小,文字流暢,通俗易懂,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良好途徑。因此在教學本文時,自己通過如下流程,使學生體會童年、童趣、童心、童真,理解作者對兒童的關愛、對童心的呵護。
㈠、創(chuàng)設情境 撥動心弦
㈡、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㈢、誦讀想象 體會情感
㈣、研讀課文 釋疑解惑
㈤、總結全文 點明主旨
㈥、學習拓展 自創(chuàng)賀卡
三、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撥動心弦
導入:下雪了,美麗的雪花紛紛揚揚從天而降,像一個個精靈,又像白衣天使下凡,使大地銀裝素裹。同學們想一想自己兒時下雪天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躍、歡呼、爬著、滾著;打著雪仗、滾著雪球、堆著雪人。可是有一個小朋友在一個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給她的賀卡,這個發(fā)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 (板書課題: 雪地賀卡)
(二)、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本文寫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你想知道故事的情節(jié)嗎?請同學們把課文默讀一遍,并思考:
1、這個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是怎樣的?
2、給老師和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三)、誦讀想象 體會情感
1、文中有幾張賀卡?都是誰給誰寫的呢?
2、分角色朗讀文中的三張賀卡,體會一下劉玲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①劉玲的兩張賀卡,體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
劉玲的童年 童趣:贊美雪人
童心:同情、關心、祝愿 (純真、美好的心靈)
童真:等待回復
②“我”替雪人寫給劉玲的賀卡,體現(xiàn)了“我”怎樣的情感?
(“我”對童心的呵護和珍愛,真心的祝福)
(四)、研讀課文 釋疑解惑
1、明知是假的,“我”還鄭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后來卻又不回 了。“我”為什么這樣做?請同學們分析一下“我”這樣做矛盾嗎?
(作者想保護純潔的童心,他知道作為一個孩子應該有夢,應該有對童話的神往,有對生活的某種期待,應該富有想象力,這種情感是美的。作者想延續(xù)孩子美好的想象,所以代雪人給孩子寫信。作者說“不知這樣做對不對”,是怕創(chuàng)造的童話境界嚇著孩子,自然孩子沒有那么脆弱,孩子知道是一個大人在跟她對話。作者這樣做沒什么不對。)
2、“我”會將這個游戲繼續(xù)下去嗎?
(抓住“別樣心情”來激活學生內(nèi)心的體驗,并通過各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我”的矛盾心情。)
(五)、總結全文 點明主旨
“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把本文和自己的童年生活結合起來想一想,談談自己童年生活的“奇遇”和“秘密”。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歲月,孩子活潑可愛,充滿幻想,充滿對世界的渴望。因為幻想,因為好奇,孩子有許多可笑的舉動,有許多大人不解的快樂秘密,這些秘密使孩子的世界豐富多彩,也使他的成長充滿情趣。所以說,帶著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
(六)、學習拓展 自創(chuàng)賀卡
⒈同學們,給雪人寫賀卡是多么有意思呀!你也想寫賀卡嗎?那就自己動起來吧!
⒉學生自創(chuàng)賀卡。
⒊展示學生的賀卡作品。
⒋總結并齊讀課題。
附:板書設計
18雪地賀卡
1、發(fā)現(xiàn)雪人懷中賀卡,被深深打動 珍惜童年
2、替雪人回復賀卡,小心保護孩子的“夢” 珍愛童心
3、感嘆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6
第一題
第1小題,一般而言,與大人相比,兒童的心靈比較純真,情感比較真實;心理上更為好奇,更趨于趣味和幻想,思維更簡單,生活的經(jīng)驗更有限。因此,兒童們往往把神話、童話,乃至夢幻當作真實,把動物、植物乃至石頭、桌椅都當作有人一樣的生命感覺,乃至“也有爸爸媽媽”;喜歡沉浸在自己所感覺的美好的趣味盎然乃至奇異的世界里。其中自己感覺特別珍貴,或特別鄭重其事,或特別神秘的東西還往往會把它當作自己心靈王國的秘密。這些孩子氣感覺的最可貴之處就是它的純真、美好,就是他往往把大人們視為微不足道的東西看得很有興趣。隨著逐漸長大成人,現(xiàn)實的、理性的、功利的東西在人身上會不斷增加,在喪失孩子氣感覺的同時,往往可能也流失了一部分純真、美好和趣味。所以作者會說,相信神話、帶有秘密的童年很幸福。
事實上,一般人可能都有過這樣幸福的童年。這就是俗話說的,沒有童話的童年、沒有幻想的童年、沒有秘密的童年不是童年。這也就是文中說的“我也有過這樣的年月”。“李小屹”不過是作者塑造的有著純真美好、天真無邪的童心的一個“代表”。
以上結合文中具體內(nèi)容、語句的有關“幸福”的理解可參見“主編導讀”。
不必要求學生回答得那么全面、深入。能結合李小屹的故事說說自己的理解,大體能說到天真無邪美好的幻想、純潔的愿望、神秘的故事、動人的趣味等等中的若干方面即可。能指出這幸福指的是一直有著一顆純真的心靈,一直沉浸在美好的感覺里是很幸福的,那就更好。
第2小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當然也有這類的“神話”和童年的“秘密”。道理見第1小題的說明和“主編導讀”。具體例子如何首烏根的傳說、美女蛇的故事特別是對“結末教訓”的信以為真等等,就是這類“神話”。這些“神話”以及“我”對這些“神話”的理解,還有,短短泥墻根一帶的“無限趣味”,背著先生的那些頑皮淘氣的有趣“工作”和課堂小動作,乃至有口無心亂讀書、欣賞先生讀書的入神樣子,關于“怪哉”一事對先生背地里的猜想、把磚頭拋到間隔的梁家等等,都可看成是童年的“我”心靈里的“秘密”。學生的討論,不必講道理,只要舉出具體的例子即可。
第二題
前半部分所問,目的在讓學生更認真地閱讀、領會課文。文中在字面上已經(jīng)作出了回答。理解的要點是:1?薄拔搖敝v仄涫碌靨嫜┤嘶匭牛?是被孩子的純潔、美好的心靈,孩子所表現(xiàn)出的對人的普遍的同情和關愛所感動。“我”的舉動,是對這種心靈的呵護,對這種關愛的回應,對這種可貴情感的珍重。2?焙罄次?什么又不回了?如果繼續(xù)這個游戲,那就無異于真的騙了她。如果說出真相,那就破壞了她正在編織的美好的夢,中斷了她正在“上演”的動人的故事,而這,是“我”更不忍心的。所以,面對這么一個純真的孩子,“我”只好停止這游戲,讓李小屹在今后成長的歲月里自己去認識吧,讓這動人的童心、童真、童趣延長得更久一些,讓她這幸福的童年遲一點結束吧。以上具體分析可參見“主編導讀”。
后半部分的回信活動,讓學生發(fā)揮聰明才智,各顯其能。但總的應立足于文本,扣緊李小屹的純真、美好的、相信神話的心靈特點以及當時焦急等待回答的心理特點。
第三題(略)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7
一、說文本解讀
《雪地賀卡》是鄂教版第九冊第六單元中的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真誠”,“真誠”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孩子的童年也需要真誠的關懷,被真誠的心靈溫暖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沒有童話的童年,沒有幻想的童年,沒有秘密的童年不是幸福的童年!”是本文的思想主旨。這篇是寫給兒童看的,因為兒童的心靈純真,情感真實,心理上更為好奇,更趨于趣味和幻想,他們往往把神話、童話乃至夢幻當做真實,他們喜歡沉浸在自己的童話世界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充滿了純真、美好的孩子氣!但是,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成人,現(xiàn)實的、理性的、功利的東西在人身上不斷的增加,在喪失孩子氣感受的同時,往往也可能流失一部分純真、美好和童趣,所以,這篇也是寫給“長大了的孩子們”看的,希望能喚醒那美好純真的童子。
課文從整體來看,以時間為序,以賀卡為線索,展開了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語言平實質(zhì)樸,卻處處流露著感動人心的情愫,這情愫來自于小女孩劉玲對雪人的關愛,更來自于“我”對這純真童心的呵護和珍重。
二、說教學目標
⑴、學會10個字。
⑵、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⑶、理解課文內(nèi)容,圍繞“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這句話體會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純真。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本文使學生珍愛童心,珍惜童年。
【教學難點】理解“我”為什么鄭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然后又不回了?”理解“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三、說教學策略
1、樹立人物形象,使學生融入角色。表面來看是一篇敘事的課文,有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有生動有趣、耐人尋味的故事情節(jié),在閱讀教學中的主要策略是以故事為依托,激活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逐步樹立劉玲這個人物形象,讓學生從這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中感受到通信的`可貴與真摯,因此,圍繞劉玲寫給雪人的和我的兩封信來來做,通過各種形式的而朗讀來引導學生融入“劉玲”這個角色之中,使人物形像在學生心目中逐漸鮮活起來,讓學生從劉玲身上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從而喜歡上這個主人公,產(chǎn)生閱讀興趣!
2、引導學生從重點詞句中感受“我”的情感變化。如果說劉玲是中的第一主人公,那我就是中的第二主人公。在文中3、6、8三個自然段中都非常具體地描寫了我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我”對劉玲的童心的珍愛之情以體現(xiàn)童心的可貴。
3、引導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本文的內(nèi)容和人物形象都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引導學生制作一些賀卡,并寫上幾句話,送給他人。這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從實際出發(fā),用自己的行動去播撒愛心,珍惜自己寶貴的童年時光!
四、說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情入境,導入新課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的吸引住。確實,好的開頭使課堂成功的一半。課堂伊始,利用和教師深情地導語創(chuàng)設情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以賀卡為線索,抓住學生自己提出的兩個問題導入新課,學習課文。
二、 感悟文本,發(fā)現(xiàn)童心
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自主討論交流,合作探究。引導學生運用讀(課文)——思(問題)——劃(重點詞句)——悟(感受)學習方法。第一次“我”為什么要給雪人回賀卡?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對關鍵的詞、句,進行反復品味,層層剝筍,逐漸深入,抓住“格外心動”,讓學生再讀賀卡,是什么讓“我”心動呢?通過細讀細品引領學生領悟原來是劉玲純潔的愛心讓人心動。抓疑問句反復讀,評讀,抓重點詞理解含義和換詞理解作者用詞的獨具匠心,同時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寫作中用詞要思量。
三、品味文本,感悟童真
1、主要讓學生讀劉玲寫給雪人的第二張賀卡,然后設身處地的去想,假如是你看了賀卡之后你會不會再給劉玲回信呢?然后學生的意見也不統(tǒng)一,有的說回,有的說不回,不論是回和不回,都是出于關愛劉玲的美好心愿,也有學生說想回又不想會,猶豫不決,這也正是文中“我”的別樣心情啊,再扣住“別樣心情”,扣住“兩難”心緒,引導學生學生與文本對話,作者最后為什么還是不回呢?由文字而內(nèi)容,有感受而內(nèi)心,深深理解作者不回信的美好愿景,也很好地完成了在學生心目中凸顯善待呵護一個童年的美夢的心靈與形象的熏陶。
四、 書寫真情,釋放童心
雪地賀卡讓我們感受到在寒冷的冬天那份濃濃的暖意,賀卡傳遞的是一份關愛,一份真情,一片愛心。讓學生寫賀卡,一方面讓學生進行遷移寫訓練,真正做到讓學生讀中學寫,使語言文字訓練扎實到位。另一方面,讓學生也去體驗傳播愛心的快樂與幸福。
五、 說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中,我想法設法讓學生悟出文字的美,領會文字的情,學生在我的引導下,對于語言文字進行了咀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他們的想象能力,朗讀能力,品詞析句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養(yǎng),三維目標得到了較好的落實。但由于我個人的調(diào)控能力有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揮不夠,很多時候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被動地學習,這需要我今后不斷加強學習與鍛煉。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十一個生字,會寫“幾、用”,認識兩個偏旁“蟲、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十一個生字,正確書寫“幾、用”。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結合生活實際導入
小朋友們,前天剛剛下了一場大雪,房子上、樹上全白了,在這樣一個雪白的世界里,你最想干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也迫不及待地跑到了雪地上玩耍,他們成了“學地里的小畫家”(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強調(diào)“的”讀輕聲。)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關注兒童的經(jīng)驗世界,尊重學生主體,使學生在課堂開始就有濃厚的興趣,產(chǎn)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讀文
1、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
2、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3、學生分組讀文,互相幫助,讀準字音。
(設計意圖:讀文中識字。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掌握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流利,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為識字和理解課文內(nèi)容做準備。)
三、識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1)學生自由讀字。
(2)指名讀字。
(3)指名朗讀。
(4)齊讀生字。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師:同學們,這些生字寶寶摘掉拼音帽子,你們還能認識它嗎?我相信,大家肯定有許多記住這些字的好辦法。那么,就請你把自己的好辦法說給你的小組同學聽吧!看誰記的字最多!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識字、記字,再互相考一考。)
3、檢查學生合作交流的識字情況
(1)誰愿意把你記字的好辦法說給大家聽?(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2)指名讀字卡。
(3)開火車讀詞卡。
(4)男女生賽讀字卡。
(5)“猜字”游戲。(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型或動作,一人猜字。)
(6)“找字”游戲。(一人讀字,大家舉起相應的字卡。)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識字,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學生掌握字音,記住字形。教學過程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體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促進。注意了識字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這樣不僅使學生記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義,增長了知識。)
四、讀文
1、教師讀課文,學生跟讀。
2、指名讀課文,大家評價。
3、同桌互聽互讀。
4、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使學生流利地朗讀課文,為理解課文內(nèi)容做準備。)
五、寫字
出示要寫的字“幾”、“用”
1、指導筆順,學生書空。
2、學生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用”。
4、學生描紅,練寫“幾、用”
5、展示較好的字。
(設計意圖:使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注意間架結構。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掌握本課中的生字詞。
2. 能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故事。
過程與方法
1. 體會李小屹純真的童心,把握小說的主題。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家真誠,樸素的習作風格。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珍惜純真的童心,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執(zhí)著。
教學重、難點:
體會李小屹純真的童心,把握小說的主題。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讀。
1. 文題理解。
文題點明了本文是一個跟“賀卡”有關的故事。
2. 作家作品與時代背景。
鮑爾吉•原野,一位蒙古族的警察作家,與歌手騰格爾、畫家朝戈被稱為當今中國文藝界的“草原三劍客”。《雪地賀卡》可以說是頗能體現(xiàn)鮑爾吉•原野寫作風格的一篇小小說,表達了作者對童心的珍惜。
3. 謀篇立意與層次結構。
作者記敘了一個頗耐人尋味的故事,通過一張小賀卡,表達了作者對童心的珍惜。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沈陽雪大,為下文寫李小屹給雪人寄賀卡做鋪墊。
第二部分(第2—6段):李小屹與“雪人”互寄賀卡。
第三部分(第7—10段):故事的結局,點明全文主旨。
4. 寫作特點與寫作借鑒。
(1)技法應用:用雋永的語言畫龍點睛地議論,表達自己的情感。如當“我”看到孩子給雪人的賀卡,他說:“我有點嫉妒雪人,能受到李小屹這么懇摯的關愛。”雪人是沒有情感的,作者這樣說,正反襯了孩子純真心靈的可貴。
(2)語言欣賞:本文語言清新自然、幽默風趣,敘述中有抒情,純真和善良始終像乳汁流淌在字里行間,給人樸素平實的感覺。
(3)寫作借鑒:把情感蘊含在敘述中。如,“我”以“雪人”的名義給李小屹回了信后,他看到“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著一個女孩,背對著我家的窗。她裝束臃腫,胳膊都放不下來了。這必是李小屹。她癡癡地站在雪人邊上,不時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鮮艷。”這里只有敘述,可一句“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鮮艷”,讓我們窺見了孩子和作者的情感,雪人的嘴唇鮮艷,孩子的童心鮮艷,作者的欣喜和熱愛流淌在字里行間。
(二)重難點句子。
“回到家,放不下這件事,給李小屹寫了一張賀卡,以雪人的名義。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希望不至傷害孩子的感情。”
作者想保護純潔的童心,他知道作為一個孩子應該有夢,應該有對童話的神往,有對生活的某種期待,應該富有想象力,這種情感是美的。作者想延續(xù)孩子美好的想象,所以代雪人給孩子寫信。作者說“不知這樣做對不對”,是怕創(chuàng)造的童話境界嚇著孩子,自然孩子沒有那么脆弱,孩子知道是一個大人在跟她對話。作者這樣做沒什么不對。
(三)合作探究。
1. 討論:文章說“李小屹是個相信神話的孩子,多么幸福”,“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神話是不現(xiàn)實的,為什么相信神話以及帶有秘密的童年很幸福?
一般而言,與大人相比,兒童的心靈比較純真,情感比較真實;心理上更為好奇,更趨于趣味和幻想,思維更簡單,生活的經(jīng)驗更有限。因此,兒童們往往把神話、童話,乃至夢幻當作真實,把動物、植物乃至石頭、桌椅都當作有人一樣的生命感覺,乃至“也有爸爸媽媽”;喜歡沉浸在自己所感覺的美好的趣味盎然乃至奇異的世界里。其中自己感覺特別珍貴,或特別鄭重其事,或特別神秘的東西還往往會把它當作自己心靈王國的秘密。這些孩子氣感覺的最可貴之處就是它的純真、美好,就是他往往把大人們視為微不足道的東西看得很有興趣。隨著逐漸長大成人,現(xiàn)實的、理性的、功利的東西在人身上會不斷增加,在喪失孩子氣感覺的同時,往往可能也流失了一部分純真、美好和趣味。所以作者會說,相信神話、帶有秘密的童年很幸福。
事實上,一般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幸福的童年。這就是俗話說的,沒有童話的童年、沒有幻想的童年、沒有秘密的童年不是童年。這也就是文中說的“我也有過這樣的年月”。“李小屹”不過是作者塑造的有著純真美好、天真無邪的童心的一個“代表”。
2.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也有這類“神話”和童年的“秘密”嗎?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當然也有這類的“神話”和童年的“秘密”。道理見第1小題的說明和“主編解讀參考參考”。具體例子如荷首烏根的傳說、美女蛇的故事特別是對“結末教訓”的信以為真等等,就是這類“神話”。這些“神話”以及“我”對這些“神話”的理解,還有,短短泥墻根一帶的“無限趣味”,背著先生的那些頑皮淘氣的有趣“工作”和課堂小動作,乃至有口無心亂讀書、欣賞先生讀書的入神樣子,關于“怪哉”一事對先生背地里的猜想、把磚頭拋到間隔的梁家等等,都可看成是童年的“我”心靈里的“秘密”。學生的討論,不必講道理,只要舉出具體的例子即可。
3. 明知是假的,“我”還鄭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后來卻又不回了,“我”為什么這樣做?假設幾天以后,李小屹又給 “雪人”寫了一張的賀卡,如果你是李小屹,你會寫些什么呢?
前半部分所問,目的在讓學生更認真地閱讀、領會課文。文中在字面上已經(jīng)作出了回答。理解的要點是:①“我”鄭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信,是被孩子的純潔、美好的心靈,孩子所表現(xiàn)出的對人的普遍的同情和關愛所感動。“我”的舉動,是對這種心靈的呵護,對這種關愛的回應,對這種可貴情感的珍重。②后來為什么又不回了?如果繼續(xù)這個游戲,那就無異于真的騙了她。如果說出真相,那就破壞了她正在編織的美好的夢,中斷了她正在“上演”的動人的故事,而這,是“我”更不忍心的。所以,面對這么一個純真的孩子,“我”只好停止這游戲,讓李小屹在今后成長的歲月里自已去認識吧,讓這動人的童心童真童趣延長得更久一些,讓她這幸福的童年遲一點結束吧。
后半部分的回信活動,讓學生發(fā)揮聰明才智,各顯其能。但總的應立足于文本,扣緊李小屹的純真、美好的、相信神話的心靈特點以及當時焦急等待回答的心理特點。
(四)作業(yè)。
1. 有表情地朗讀全文,背誦“我把賀卡放回去”至結尾。
2. 以我的童年為題,寫一篇回憶性的文章,要寫出真情實感。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圍繞“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這句話體會童心世界的美好和純真。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本文使學生珍愛童心、珍惜童年。
教學難點:體會珍惜純真的童心,對世界要充滿信任與期待。
課時計劃: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情入境撥動心弦
導入:下雪了,美麗的六角形雪花紛紛揚揚從天而降,像一個個精靈,又像白衣天使下凡,使大地銀裝素裹。同學們想一想自己兒時下雪天的情境,是在雪中奔跑、跳躍、歡呼、爬著、滾著;打著雪仗、滾著雪球、堆著雪人。請同學們看一看陽光二年級四班劉玲下雪天堆的雪人。
師:出示圖片:雪地雪人。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生:雪人胸部有一張紙卡。
師:紙卡上寫有什么呢?寫給誰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18課《雪地賀卡》就會解開這個謎。板書課題:雪地賀卡
師:本文寫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你想知道故事的情節(jié)嗎?請同學們把課文速讀一遍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一讀下面的字:
埋沒 頦雀斑 班級 襟懷 屹立
2、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襟懷 嫉妒 十萬火急 臃腫 奇遇
3、本文分幾個部分,說說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4、給老師和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
師:評價并簡要小結
本文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開頭……能收到劉玲這么懇摯的關愛。主要寫“我”無意中發(fā)現(xiàn)雪人懷里的賀卡,被寫賀卡孩子的這種行為深深打動。第二部分,我寄出也接受過一些賀卡……主要寫“我”替雪人回復賀卡和保護孩子的“夢”。第三部分,最后一句。感嘆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三、誦讀想象體會情感
師:文中有幾張賀卡?都是誰給誰寫的呢?
生:三張賀卡。兩張是劉玲寫給雪人的,一張是“我”替雪人寫給劉玲的。
師: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文中的三張賀卡,體會一下劉玲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①劉玲的兩張賀卡,體現(xiàn)了劉玲怎樣的情感?
②“我”替雪人寫給劉玲的賀卡,體現(xiàn)了“我”怎樣的情感?
生:討論并回答
師:小結。童趣:贊美雪人;劉玲的童年:童心:同情、關心、祝愿;純真、美好的心靈。童真:等待回復;“我”—對童心的呵護和珍愛,真心的祝福
四、研讀課文釋疑解惑
師:有感情朗讀““我”把賀卡放回去……跟自己的朋友講這張賀卡的奇遇”。
生:反復帶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
師:明知是假的,“我”還鄭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后來卻又不回了。“我”為什么這樣做?請同學們分析一下“我”這樣做矛盾嗎?
生:閱讀“我寄出也接收過一寫賀卡……懇摯的關愛”。
“我把賀卡放回去……焦急地期待回音”。
“我不忍心讓劉玲就這么盼望著……跟自己的朋友講這張賀卡的奇遇”。
師:“我”為什么替雪人給劉玲回賀卡?當劉玲又寫來一張賀卡時,“我”需不需要再回寫一張?大家討論討論:
生:互相交流
五、總結全文點明主旨
師: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對全文的總結,點明了主旨,把本文和自己的童年生活結合起來想一想。
作業(yè)設計:請你給你最希望聯(lián)系的人物(非現(xiàn)實的)也設計一張賀卡。
板書設計:
發(fā)現(xiàn)雪人懷中賀卡,被深深打動
珍惜童年
雪地賀卡:替雪人回復賀卡,小心保護孩子的“夢”
珍愛童心
感嘆有秘密的童年最幸福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11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生字新詞。
能力目標:能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故事。(注意: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情感目標
珍惜純真的童心,對世界要充滿信任與期待。
學習重點
1掌握生字新詞。2能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故事。(注意: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3體會珍惜純真的童心,對世界要充滿信任與期待。
名師導航
內(nèi)容感知
《雪地賀卡》中“我”發(fā)現(xiàn)門前雪人身上插著鄰家小女孩寫給雪人的賀卡,就仿雪人的口氣回復了一張賀卡也插在雪人身上,說收到小女孩的賀卡了,這引起了她莫大的好奇,和家人及同學講她的奇遇。作家鮑爾吉·原野認為,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幸福的。
走近作者
鮑爾吉·原野,生于1958年,蒙古族,祖籍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哲里盟賓圖旗。其作品清新自然,視角獨特。著有隨感錄《脫口而出》,散文集《百變?nèi)松贰毒频酱竭叀贰渡屏际且豢脴洹贰端枷肫稹返取?/p>
1.字音
頦下(kē)嫉妒(jí)襟懷(jīn)弩(nǔ)
圣誕(dàn)雪撬(qiāo)臃腫(yōng)癡(chī)
2.多音字
3.詞義
跡象:指表露出來的不很顯著的情況,可借以推斷過去或?qū)怼?/p>
懇摯:(態(tài)度或言詞)誠懇真摯。
襟懷:胸襟;胸懷。
十萬火急:形容非常緊急。
臃腫:這里指衣服穿得太多。
句段剖析
一、疑難妙句
1.我有點嫉妒雪人,能收到李小屹這么懇摯的關愛。
剖析:這句話很值得重視。“嫉妒”一詞本來是“因別人比自己好而怨恨”的意思,是貶義的,可是在這里卻消失了貶義的色彩,相反,突出了對于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和關愛的珍惜。
2.李小屹是個相信神話的孩子,多么幸福。
剖析:李小屹是相信神話的,是她首先給雪人寫信的。人的幻想是寶貴的,孩子氣的幻想更是寶貴的,沉浸在孩子氣幻想中的人是幸福的。這句話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的贊美,對童心的贊美。
3.她癡癡地站在雪人邊上,不時捧雪拍在它身上。
剖析:“癡癡”表現(xiàn)了李小屹在出神地思索,她依然生活在自己的感覺里,生活在對雪人懇摯的關愛里,所以她“不時捧雪拍在雪人身上”。“不時”兩字表現(xiàn)了一種下意識的行為,表明她的心理狀態(tài)依然沉浸在關愛雪人的感覺里。
二、重點語段
“我不忍心讓李小屹就這么盼望著”至“在長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講這張賀卡的奇遇”。
剖析:當作者發(fā)現(xiàn)孩子處在幻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時候,他沒有再回信。因為,一旦回信,就打破了幻想,也就打破了夢境,必然是破壞了幸福的感覺。將來,她肯定會明白,但在此之前,它會成為一種自我心靈的秘密和一種幸福的體驗。
結構簡析
《雪地賀卡》全文共10段(信的內(nèi)容并入上一段),按故事發(fā)生、發(fā)展的順序,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我”發(fā)現(xiàn)門前雪人身上插著一張鄰家小女孩寫給雪人的賀卡。
第二部分(第5—6段):“我”仿雪人的口氣給李小屹回了一張賀卡,引起李小屹的好奇。
第三部分(第7—10段):“我”沒有說明*,想讓李小屹沉浸在幻想的幸福之中。
按表達方式來看,全文可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6段):講述李小屹給雪人寫賀卡,“我”仿雪人回賀卡的經(jīng)過。
第二部分(第7—10段):“我”經(jīng)過再三考慮,沒有說明事情的*,讓孩子沉浸在幻想的幸福之中。
主旨探究
《雪地賀卡》塑造了一個有著純真美好、天真無邪童心的小女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童真、童趣的贊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成人的世界里,過多地充斥了一些現(xiàn)實的、理性的、功利的東西。人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也流失了一部分純真、美好和趣味,表達了作者對成人世界美好純潔的心靈的呼喚。
對主旨你有什么看法?
審美鑒賞
童心、童真、童趣
作者以童心去感受童心,寫出了兒童世界里的純潔和情趣。
在日常生活中,總存在著孩子要服從大人的觀念,而在這里,作者卻非常細心地貼近孩子的心靈。他代替雪人寫賀卡,用孩子的感覺來體驗孩子的心情。這里所說的孩子的感覺,實際上是一種幻覺,把雪人當作有感情、有感覺的人。設想他可能不會怕冷,但在夜里可能會害怕,餓了該怎么辦,表現(xiàn)出她對人(哪怕是雪人)懷有一種普遍的同情和關愛,小女孩沉浸在這個幻想的、童話的世界中。作者代替雪人給孩子回的信,不再是單方面的關愛,而是互相交流的友誼。作為一個成年人,能夠用孩子的感覺來體驗孩子的心情,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自主廣場
我夯基我達標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埋沒(m)涕鼻(tì)B.好奇心(hào)岐山(zhī)
C.襟懷(jīn)罷手(bà)D.癡(chī)懇摯(zhì)
提示: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讀音,“岐”應讀作“qí”。
答案:B
2.根據(jù)下列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kē下雀bānjí妒圣dàn
雪qiāo裝shùyōng腫mì密
提示:積累漢字,注意筆畫。
答案:頦斑嫉誕橇束臃秘
3.背誦課文“我把賀卡放回去”至全文結束,把下列句子補充完整。
(1)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鮮艷。
(3)____________________,像騙了她。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課文要求背誦的段落,一定要認真背誦。
答案:(1)雪人前站著一個女孩背對著我家的窗(2)她癡癡地站在雪人邊上不時捧雪拍在它身上(3)我不忍心讓李小屹就這么盼望著但我更不忍心破壞她的夢
4.用詞語代替畫線部分的內(nèi)容,填在括號里。
(1)我有點嫉妒雪人,能收到李小屹這么誠懇真摯的關愛。
(2)非常非常緊急告訴我(15個驚嘆號)你如果不方便,也可通知我同學王洋。
提示:本題考查對重要詞語的理解,不但要能解釋,還要學會概括。
答案:懇摯十萬火急
5.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下班時,路過院里的雪人,我發(fā)現(xiàn)一個奇怪的跡向。
B.里面有字,歪歪紐紐,是小孩寫的。
C.她裝束擁腫,胳膊都放不下來了。
D.我寄了出去,賀卡封面是圣誕老人驅(qū)策雪撬。
提示:A項,跡向—跡象;B項,歪歪紐紐—歪歪扭扭;C項,擁腫—臃腫。這些形似字或同音字容易誤寫。
答案:D
6.“我”為什么鄭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后來卻又不回了?
提示:作者發(fā)現(xiàn)孩子處在幻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時候,他沒有再回信。因為一旦回信,就打破了幻想,也就打破了夢境,必然是破壞了幸福的感覺。
參考答案:“回”是被這美好心靈所感動,“不回”是對這美好心靈的呵護。作者不忍心真騙了她,更不忍心因說出*,而中斷了她正在“上演”的動人故事。
我綜合我發(fā)展
一、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我把賀卡放回去,生出別樣心情。李小屹是個相信神話的孩子,多么幸福,我也有過這樣的年月。在這場游戲中,我應該小心而且罷手了。盡管李小屹焦急地期待回音。
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著一個女孩,背對著我家的窗。她裝束臃腫,胳膊都放不下來了。這必是李小屹。她癡癡地站在雪人邊上,不時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鮮艷。
我不忍心讓李小屹就這么盼望著,像騙了她。但我更不忍心破壞她的夢。不妨讓她驚訝著,在長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講這張賀卡的奇遇。
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
7.作者為什么說相信神話、帶有秘密的童年很幸福?
提示:兒童們往往把神話、童話乃至夢幻當作真實,特別神秘的東西還會把它當作自己心靈王國的秘密。
參考答案:把神話當真是兒童純真心靈的反映。童年秘密是童趣中特別珍貴的一部分。童心童趣的可貴就在于無成人煩惱,無世俗之虛偽。作者贊美于它,祝福于它。
8.“在這場游戲中,我應該小心而且罷手了。盡管李小屹焦急地期待回音”這樣的句式安排有什么作用?
提示:這句話如果按自然進程來看,應該是把后一個句子放在前面,而作者把它放在后面,很顯然是為了強調(diào),要分析出這一點。
參考答案:把“盡管李小屹焦急地期待回音”放在句子的后面,具有強調(diào)作用,突出了李小屹焦急的心情。
9.李小屹癡癡地站在雪人邊上,可能在想什么呢?發(fā)揮你的想象,揣摩一下她的心理活動。
提示:根據(jù)要求寫一段心理描寫,內(nèi)容圍繞李小屹的困惑、猜測來寫。
答案示例:雪人,你為什么還不給我回信?我問你是不是假的,你生氣了嗎?我相信你是真的給我回了第一封信,你不要生氣了好不好?我們永遠做朋友吧!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
落花的夜
①那時我小學快畢業(yè),正是小屁孩兒的年紀,成天橫沖直撞。我昏天黑地看金庸的小說,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小學畢業(yè)了,要上中學。
②春天的一個周末,我和好友一起去桃園玩。桃園很美,開滿了紅艷艷的桃花和雪白的梨花。當天晚上,有月亮。小青說,我們賞月吧。于是,我們坐在月亮底下的桃園里,好靜,好香。我正看了《射雕英雄傳》,我說,這里真像桃花島。我講起蓉兒,小青講起她的漂亮裙子,雷雷則說,你們女生真臭美。
③春天的晚上,十來歲少年的心,有的是閑情,有的是快樂。我們吃餅干,喝可樂,笑聲和花香融合。
④夜?jié)u深了,有一層淡淡的薄霧,是藍的,開始籠罩桃園。那霧竟可以流動,在我們身邊,絲絲縷縷,層層疊疊。我們的笑聲更大了,我們說,真高興啊,真快樂啊。
⑤很突然地,起了風,風吹過那一樹樹桃花、梨花,那纖細的花瓣頓時如雨飄落——紅紅白白的花瓣好似滿天的花雨,我們的頭上、身上,全是花瓣。那是滿天的花瓣啊,還帶著滿天的甜香,那時的天和地,仿佛只有這些。
⑥我們呆住了,誰都說不出話,像是有什么被觸動,少年甜潤的心,在那一瞬間覺得了憂傷。那么美的花,一瞬間,就全部飄落。好短暫啊,雖然那飄落是那么美,美得讓人不能相信、不能呼吸、不能說話。
⑦那樣的散了吧,散了吧。
⑧好久好久,一向粗心的雷雷說,不知道我們畢了業(yè),上中學還能在一起嗎?
⑨我們再沒說話,在漫天花雨中,學會沉默。
⑩后來我們上中學,后來我們上大學,后來我們有了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有天我講起那漫天花雨的震撼,我對朋友說,那時的心,好像一下子變得柔軟、敏感,第一次看見大自然帶著憂傷的美,為什么會那么傻傻地呆住,而且想到了畢業(yè),想到了分離,想到了對未來的憧憬和不可把握的命運——一直到今天。
11朋友說,你知道嗎,那個落花的夜其實只想告訴你們兩個字:成長。
10.選出你認為文章中美的句子,寫出自己的感受。
提示:“優(yōu)美”這兩個字揭示了我們要選的句子的范圍,應該是描寫美景的景物描寫或表現(xiàn)純潔美好童心的抒情句,然后再從修辭、在文中作用等角度去分析。
參考答案:例如“起了風,風吹過那一樹樹桃花、梨花,那纖細的花瓣頓時如雨飄落——紅紅白白的花瓣好似滿天的花雨,我們的頭上、身上,全是花瓣。那是滿天的花瓣啊,還帶著滿天的甜香,那時的天和地,仿佛只有這些”。這些語句運用比喻夸張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落花令人震撼的美。
11.文中說“少年甜潤的心,在那一瞬間覺得了憂傷”。他們?yōu)槭裁炊鴳n傷?
提示:先把這句話還原到文中第⑥段,“我們的憂傷”應是被什么所觸動,聯(lián)系上下文來看,是落花的飄零。
參考答案:那么美的花,一瞬間就全部飄落,好短暫啊。
12.文章中第⑩段畫線句起什么作用?
提示:“后來”是在觀賞落花的夜晚之后,“中學”“大學”“工作和生活”寫出了成長的過程。
參考答案:承上啟下。
二、語言運用
13.作者鮑爾吉·原野是蒙古族人。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請你設計一張電子賀卡,在這一天發(fā)送給你敬愛的老師。要求:畫面精美,祝辭真摯、簡練。
提示:選取有象征意義的圖案,如蠟燭、花束等,配上發(fā)自內(nèi)心的祝福,力求使整個畫面和諧、溫馨。
答案示例:您是一把傘,為我遮風擋雨;您是一盞燈,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永遠敬愛的老師!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十一個生字,會寫“幾、用”,認識兩個偏旁“蟲、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十一個生字,正確書寫“幾、用”。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結合生活實際導入
小朋友們,前天剛剛下了一場大雪,房子上、樹上全白了,在這樣一個雪白的世界里,你最想干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也迫不及待地跑到了雪地上玩耍,他們成了“學地里的小畫家”(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強調(diào)“的”讀輕聲。)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關注兒童的經(jīng)驗世界,尊重學生主體,使學生在課堂開始就有濃厚的興趣,產(chǎn)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讀文
1、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
2、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3、學生分組讀文,互相幫助,讀準字音。
(設計意圖:讀文中識字。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掌握字音,把課文讀通順、流利,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為識字和理解課文內(nèi)容做準備。)
三、識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1)學生自由讀字。
(2)指名讀字。
(3)指名朗讀。
(4)齊讀生字。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師:同學們,這些生字寶寶摘掉拼音帽子,你們還能認識它嗎?我相信,大家肯定有許多記住這些字的好辦法。那么,就請你把自己的好辦法說給你的小組同學聽吧!看誰記的字最多!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識字、記字,再互相考一考。)
3、檢查學生合作交流的識字情況
(1)誰愿意把你記字的好辦法說給大家聽?(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2)指名讀字卡。
(3)開火車讀詞卡。
(4)男女生賽讀字卡。
(5)“猜字”游戲。(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型或動作,一人猜字。)
(6)“找字”游戲。(一人讀字,大家舉起相應的字卡。)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識字,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使學生掌握字音,記住字形。教學過程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體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促進。注意了識字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這樣不僅使學生記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義,增長了知識。)
四、讀文
1、教師讀課文,學生跟讀。
2、指名讀課文,大家評價。
3、同桌互聽互讀。
4、齊讀課文。
(設計意圖:使學生流利地朗讀課文,為理解課文內(nèi)容做準備。)
五、寫字
出示要寫的字“幾”、“用”
1、指導筆順,學生書空。
2、學生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用”。
4、學生描紅,練寫“幾、用”
5、展示較好的字。
(設計意圖:使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注意間架結構。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13
一、作者為什么說相信神話、帶有秘密的童年很幸福?
把神話當真是兒童純真心靈的反映。童年秘密是童趣中特別珍貴的一部分。童心童趣的可貴就在于無成人的煩惱,無世俗之虛偽。作者贊美于它,祝福于它。
詳見練習一第1、2小題解答。
二、“我”為什么鄭重其事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后來卻又不回了?
“回”是被這美好心靈所感動,“不回”是對這美好心靈的呵護。不忍心真騙了她,更不忍心因說出真相,而中斷了她正在“上演”的動人故事。
具體參見練習二解答。
三、有哪些優(yōu)美的句子值得品味摘記?
參見練習一解答,參見詞句品味及其說明。
《雪地賀卡》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掌握本課中的生字詞。
2. 能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故事。
(二)過程與方法:
1. 體會李小屹純真的童心,把握小說的主題。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家真誠,樸素的習作風格。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珍惜純真的童心,對生活充滿信心和執(zhí)著。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李小屹純真的童心,把握小說的主題。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讀
1. 文題理解:
文題點明了本文是一個跟“賀卡”有關的故事。
2. 作家作品與時代背景:
鮑爾吉•原野,一位蒙古族的警察作家,與歌手騰格爾、畫家朝戈被稱為當今中國文藝界的“草原三劍客”。《雪地賀卡》可以說是頗能體現(xiàn)鮑爾吉•原野寫作風格的一篇小小說,表達了作者對童心的珍惜。
3. 謀篇立意與層次結構:
作者記敘了一個頗耐人尋味的故事,通過一張小賀卡,表達了作者對童心的珍惜。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沈陽雪大,為下文寫李小屹給雪人寄賀卡做鋪墊。
第二部分(第2—6段):李小屹與“雪人”互寄賀卡。
第三部分(第7—10段):故事的結局,點明全文主旨。
4. 寫作特點與寫作借鑒:
(1)技法應用:用雋永的語言畫龍點睛地議論,表達自己的情感。如當“我”看到孩子給雪人的賀卡,他說:“我有點嫉妒雪人,能受到李小屹這么懇摯的關愛。”雪人是沒有情感的,作者這樣說,正反襯了孩子純真心靈的可貴。
(2)語言欣賞:本文語言清新自然、幽默風趣,敘述中有抒情,純真和善良始終像乳汁流淌在字里行間,給人樸素平實的感覺。
(3)寫作借鑒:把情感蘊含在敘述中。如,“我”以“雪人”的名義給李小屹回了信后,他看到“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著一個女孩,背對著我家的窗。她裝束臃腫,胳膊都放不下來了。這必是李小屹。她癡癡地站在雪人邊上,不時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鮮艷。”這里只有敘述,可一句“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鮮艷”,讓我們窺見了孩子和作者的情感,雪人的嘴唇鮮艷,孩子的童心鮮艷,作者的欣喜和熱愛流淌在字里行間。
(二)重難點句子
“回到家,放不下這件事,給李小屹寫了一張賀卡,以雪人的名義。我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希望不至傷害孩子的感情。”
作者想保護純潔的童心,他知道作為一個孩子應該有夢,應該有對童話的神往,有對生活的某種期待,應該富有想象力,這種情感是美的。作者想延續(xù)孩子美好的想象,所以代雪人給孩子寫信。作者說“不知這樣做對不對”,是怕創(chuàng)造的童話境界嚇著孩子,自然孩子沒有那么脆弱,孩子知道是一個大人在跟她對話。作者這樣做沒什么不對。
(三)合作探究:
1. 討論:文章說“李小屹是個相信神話的孩子,多么幸福”,“一個帶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神話是不現(xiàn)實的,為什么相信神話以及帶有秘密的童年很幸福?
一般而言,與大人相比,兒童的心靈比較純真,情感比較真實;心理上更為好奇,更趨于趣味和幻想,思維更簡單,生活的經(jīng)驗更有限。因此,兒童們往往把神話、童話,乃至夢幻當作真實,把動物、植物乃至石頭、桌椅都當作有人一樣的生命感覺,乃至“也有爸爸媽媽”;喜歡沉浸在自己所感覺的美好的趣味盎然乃至奇異的世界里。其中自己感覺特別珍貴,或特別鄭重其事,或特別神秘的東西還往往會把它當作自己心靈王國的秘密。這些孩子氣感覺的最可貴之處就是它的純真、美好,就是他往往把大人們視為微不足道的東西看得很有興趣。隨著逐漸長大成人,現(xiàn)實的、理性的、功利的東西在人身上會不斷增加,在喪失孩子氣感覺的同時,往往可能也流失了一部分純真、美好和趣味。所以作者會說,相信神話、帶有秘密的童年很幸福。
事實上,一般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幸福的童年。這就是俗話說的,沒有童話的童年、沒有幻想的童年、沒有秘密的童年不是童年。這也就是文中說的“我也有過這樣的年月”。“李小屹”不過是作者塑造的有著純真美好、天真無邪的童心的一個“代表”。
2.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也有這類“神話”和童年的“秘密”嗎?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當然也有這類的“神話”和童年的“秘密”。道理見第1小題的說明和“主編解讀參考參考”。具體例子如荷首烏根的傳說、美女蛇的故事特別是對“結末教訓”的信以為真等等,就是這類“神話”。這些“神話”以及“我”對這些“神話”的理解,還有,短短泥墻根一帶的“無限趣味”,背著先生的那些頑皮淘氣的有趣“工作”和課堂小動作,乃至有口無心亂讀書、欣賞先生讀書的入神樣子,關于“怪哉”一事對先生背地里的猜想、把磚頭拋到間隔的梁家等等,都可看成是童年的“我”心靈里的“秘密”。學生的討論,不必講道理,只要舉出具體的例子即可。
3. 明知是假的,“我”還鄭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張賀卡,后來卻又不回了,“我”為什么這樣做?假設幾天以后,李小屹又給 “雪人”寫了一張的賀卡,如果你是李小屹,你會寫些什么呢?
前半部分所問,目的在讓學生更認真地閱讀、領會課文。文中在字面上已經(jīng)作出了回答。理解的要點是:①“我”鄭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信,是被孩子的純潔、美好的心靈,孩子所表現(xiàn)出的對人的普遍的同情和關愛所感動。“我”的舉動,是對這種心靈的呵護,對這種關愛的回應,對這種可貴情感的珍重。②后來為什么又不回了?如果繼續(xù)這個游戲,那就無異于真的騙了她。如果說出真相,那就破壞了她正在編織的美好的夢,中斷了她正在“上演”的動人的故事,而這,是“我”更不忍心的。所以,面對這么一個純真的孩子,“我”只好停止這游戲,讓李小屹在今后成長的歲月里自已去認識吧,讓這動人的童心童真童趣延長得更久一些,讓她這幸福的童年遲一點結束吧。
后半部分的回信活動,讓學生發(fā)揮聰明才智,各顯其能。但總的應立足于文本,扣緊李小屹的純真、美好的、相信神話的心靈特點以及當時焦急等待回答的心理特點。
(四)作業(yè):
1. 有表情地朗讀全文,背誦“我把賀卡放回去”至結尾。
2. 以我的童年為題,寫一篇回憶性的文章,要寫出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