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生活經驗的積累——新課標作文教學有感
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筆者發現有不少同行常向學生大談寫作秘訣,諸如:如何開頭點題,中間如何展開,結尾又如何照應開頭;甚至有少數同行急于求成,在考前幫助學生猜題、押題,鼓動學生背范文等等。當然,這些做法不能說對寫作一點作用都沒有,有時也能與所考題目撞車。但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肯定是行不通的。筆者以為,要真正把作文教學落到實處,切實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使學生終生受益,就必須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和感悟生活。無數成功者的經驗告訴我們,寫作就是生活經驗的積累,這也是新課標所大力倡導的。一、“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這是新課標對7—9年級(初中階段)寫作提出的要求。
在平時的寫作中,不少學生寫出的習作內容空洞,感情虛假,甚至造假。明明沒有去過某地,卻煞有其事地寫自己去過;明明沒有助人為樂,卻寫自己有一天幫助盲人過馬路,以致連上課都遲到了;明明沒有親見老師在家加班,卻在作文中有鼻子有眼地寫老師是如何批改作業 、備課到凌晨的……。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不少語文老師對此都采取了“寬容”的態度,以為只要學生能寫出來就已經不錯了,何必強求每事都目見耳聞?試想,這樣下去,即使學生寫得再多,又有何益?筆者還發現,有的學生一學期下來,大作文也寫了七、八篇,但沒有一篇是自己的真情實感,大都是“假冒偽劣產品”。長期以往,學生的作文水平又何談提高?其實,只要做教師的,放開視野,敞開胸扉,引導學生把眼光投向火熱的現實生活,關注現實人生,就會有寫不盡的素材!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關注自然,就是要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山河日月,花鳥蟲魚,春夏秋冬,隨處都是學生可涉獵的范圍。初語教材中,就入選了大量的這樣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小麻雀》,峻青的《海邊仲夏夜》等。關注社會,就是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發生的事,尤其是國家大事。這樣的范文如聞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講》,魯迅的小說《故鄉》,魏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等即是。關注人生,就是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努力使自己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如培根的《論人生》,奧斯托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義》等篇就是很好的素材。所有這些,無一不是選文作者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關注、積累和感悟。
二、“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保ㄐ抡n標)觀察生活,關注自然、社會和人生,僅僅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要想把感悟到的生活道理、哲理用文字準確地表達出來,還必須抓住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所謂特征,《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可以作為事物特點的征象、標志等”。說白了,就是一個事物區別于同類事物的顯著標志。由于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對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理解,會得出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結論。在作文教學中,尤其是在話題作文一統天下的今天,對同一事物的觀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只要不違背生活的真實,就應該給予肯定,所謂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初中學生,盡管生活閱歷大致相當,但由于每個人生活的環境(尤其是家庭環境)不盡相同,使得他們對同一事物的感受也就不盡相同。例如,同樣從家長那里得到一元錢,家庭富裕的學生認為很平常,不值一提,而家庭貧困的學生則認為來之不易而分外珍惜。
有了豐富的體驗和內心感受,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把它們用文字準確地表達出來了。如何表達呢?過去的八股文是一種表達方式,現在的程式化的寫作也是一種表達方式(如上文筆者所談的有的老師指導學生如何作文即是)。但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缺乏新意,更談不上創意了。想必人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同樣一件事情,有的作者寫出來就耐讀耐看,有的作者寫出來則令人不屑一顧,原因就在于表達上欠斟酌。這樣的例子中學語文教材也有,如人教社初語第一冊,魏巍的《我的老師》和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前者簡潔生動,后者則較為羅嗦(盡管作者也是作家)。
2003年安徽省中考作文,要求考生寫一篇關于“體驗”的話題作文,下面兩個考生的寫法就富有創新意識(筆者曾參加閱卷)。一個考生以《體驗戀愛》這樣開頭:“你瞧,他們倆多像一對!”班級里又似炸鍋一樣熱鬧起來。班里的女生們又開始圍坐在一起討論誰與誰的愛情,整天把毫不相干的兩個人說成是戀人,弄得大家彼此見面連招呼都不敢打。首先說發起的人是誰,她就是王燕。此人年輕貌美,但就是多嘴,話特多,班里最紅的也是她。我和她是小學同學很熟也很了解她,所以我也就對她的這種過分活潑習以為常了。但是有一天放學她對我說:“戀愛是什么滋味,你試過嗎?”我搖搖頭。于是,我突然有個念頭就是想談戀愛。想了一個晚上我決定過把癮,光明正大地談一次戀愛。
另一個考生以《愛之初體驗》這樣開頭:當花季的飄香漸漸散去,當雨季的泥濘慢慢離我們而去,此時的我已是一個17歲的少女,已不再回憶過去的癡情與年少無知。但就在花季雨季即將與我擦肩而過之際,我收到了平生每一封“情書”。我終于體驗到了那些“靚女們”收到情書的心情。少不了激動,離不了開心,畢竟這是我“魅力”的見證。
總之,語文教育工作者應在作文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把眼光投向自然、社會和人生,努力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人生體驗,并循序漸進引導他們把這種體驗和過程用富有創意的語言和形式生動地表達出來,進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讓他們有話可寫,有事可敘,有感可發,有情可抒,為他們的終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蔽覀兤诖魑慕虒W改革的春天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而早日到來。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