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作文修改的兩種方法
大連四中 高朋
目前寫作教學中有一個較突出的問題:學生怕寫作文,教師怕批作文——即使辛辛苦苦批了改了,學生也指是往書包里一塞,看也不看,和談修改與提高。如此循環(huán),收效甚微。從我的教學經歷看,作文批改應采取面對面、討論式指導,直接從指導其修改作文入手,有的放矢的評價文章,忌空話、套話、模式話評語。
一女生寫作《禮物》時,大肆渲染她給同學買的幾十圓錢的毛毛熊,讓朋友多風光,足見友誼之深等等,顯然有失偏頗。這時我就慢慢引導:禮物既有物質的,看得見;又有精神的,卻摸不著。兩者各有其用,隨意肯定或否定任何一個都是不合適的。但人們往往重前輕后,尤其青少年。本文就有這種傾向。其實在你的成長道路上,在你驕傲、沮喪、孤獨時,老師、家長和同學都在你身邊。他們的一個眼神,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安慰的行動,不是比某些物質的幫助更讓你茅塞頓開,受益無窮?
“想想,再想想。”該生若有所思,可以看出她正在記憶的長河里積極思索。“哦!有了。”一段時間,她和爸爸彼此不講話,原因是她認為父親太古板,總是管這管那。
這時,我因勢利導:把它寫上吧,會很感人。“文章改后,詳寫老師的言行,自己的感悟,略寫了真正送禮物給父親的情節(jié)。幾番討論,多次修改,一篇有真情實感而又立意較深的文章形成了。
除了以上面批面改法之外,還有一種學生互相批改的方法較為可取。具體做法是: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都要有寫作能力強、中、弱各層學生),每組選出一位組長,帶領組員討論本組作文,找出值得借鑒和需要商榷之處,進行修改。對優(yōu)秀之作各組間可互相交換,然后選出精品全班朗讀評議,達到全面提高。這種做法的好處即活動面廣泛,積極性提高,對每個學生都能起促進作用。
在寫作教學中使用此二法如能持之以恒,效果也必定顯著。積累一定的量,就會發(fā)生質的飛躍,能激活學生思維,開拓學生視野。雖然比較費力繁瑣,然而對于改變寫作教學的被動局面,實踐證明,此二法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