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小孩在土堆上背靠背。--打一字 (坐)
以字謎、順口溜等形式出題檢測學生識字,能激起學生的好勝心,也有趣味性,能喚起學生興趣。
(2)、教師評價要富有鼓勵性。
同樣一組習題,教師在練習前后的引導和評價方式的不同,對喚起學生的興趣和激情的效果是迥異的。
如:①選詞填空。
自 字
B、小紅的( )寫得很好。小青( )己去上學。
公 工
A、我爸爸在( )廠里做( ),媽媽常帶我去( )園玩。
這類題應該說本身并無趣味,當教師提出: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快又好,學生都會爭先恐后,饒有興味。老師在學生口答或筆試之后,充分肯定回答正確者“郭華答得真好!”“楊蒙蒙答得又快又好!”或干脆給答對的小學生一顆小紅星,對答錯者,用“努力”、“下次不能馬虎”等激勵性評語則同樣可以達到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采用各種手段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起以后,教師所要做好的關(guān)鍵在于盡力維持學生的這種興趣,精心地呵護這種興趣。他就像個易碎的瓷娃娃,你的一個不當?shù)难凵瘢粋不重的呵斥,一個不耐煩的手勢都會使學生好不容易激發(fā)起來的興趣,頃刻間蕩然無存,以后要再找回就不容易了。
2、以啟發(fā)引導的方式培養(yǎng)識字習慣 。
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隨著學習的慢慢深入,漢字的逐步增加,摸索出漢字的一定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律,并依自己的年齡特點在老師的引領(lǐng)下,形成一定的識字習慣。教師要善于發(fā)掘并疏通這種習慣,并不失時機地把它列入識字教學評價機制。
如:①在教學中,有的學生對某個漢字已經(jīng)熟識,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利用這一點,故作好奇之心問:“真的,你讀讀看這是什么字?你說說看,你是從哪認識的?”并及時地予以熱烈的表揚:“你真是學習的有心人,大家就應該這樣,對我們生活周圍看到一些字多注意。”適時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識字。
如:②在課堂教學中,有的同學識字習慣較好,識字能力較強,教師也應利用這個辦法,請他們介紹一下識字的方法。從而啟發(fā)引導學生從字型結(jié)構(gòu)等多方面幫助識字的習慣。
識字的習慣很多,教師要注意發(fā)掘,并啟發(fā)引導,使這些習慣從學生無意識的不自覺的行為逐漸形成學生有意識的自覺的識字方法。這將大大提高識字效率。
三、識字教學評價的注意事項
以上所述僅限于識字教學評價的內(nèi)容方面,且均屬于教師日常教學評價行為。語文課程標準對此提出了更多的建議和要求,為使學生識字教學評價真正產(chǎn)生其應有的作用,我們在實施的時候還注意了以下幾點:
1、學生自我評價與教師、家長評價相結(jié)合
傳統(tǒng)教學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學生是評價的客體,在評價中處于被動地位。新課程倡導教學評價的主體的多元化,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評價以及學生和教師的互動評價等等,使評價成為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之間互動的過程。廣大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讓家長參與評價,一方面使他們能更直觀感性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情況,為自己孩子哪怕是很小的一點進步感到自豪。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師和家長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在學習中的不足,形成學校和家庭的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學業(yè)水平。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參與評價,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與能力,為此可以設計出學習情況評價表(學生),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
這一評價方法比較簡便易行,教師只要在黑板的一角寫上評價的內(nèi)容即可。每次新課前換上數(shù)字。學生一眼便明白了本課要完成的學習內(nèi)容和達標要求。新課學完后,利用 3-5分鐘時間組織學生自評、互評,省時省力,效果明顯。 利用這一方式進行評價的關(guān)鍵在于一開始教師要指導學生操作,不能流于形式。當習慣成自然后,操作起來就簡便了。剛開始的時候,學生很可能不會評價自己,教師不應該因?qū)W生不會就忽視這環(huán)節(jié)。可以“重過程、輕結(jié)果”。在反復的操練中完成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自評能力、自控能力的形成。從而促使學生真正提高達到教學評價的至高目標。
2、 過程評價與終結(jié)評價相結(jié)合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指出:“形成性評價和終結(jié)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即過程評價,他包含的內(nèi)容是很廣泛的,包括學生的學習行為的評價,學習興趣、習慣的評價等。為了便于操作,我們把過程評價理解為在一個較長學習過程中,分階段對每一階段內(nèi)的學業(yè)水平所進行的終結(jié)評價,由這些多個階段性評價組成整個過程評價。
我們所進行的每篇課文學完后的學生自我評價。相對于這篇課文的學習來說就是終結(jié)性評價。而對于單元或?qū)W期來說就是過程評價,為使過程與終結(jié)評價相結(jié)合,我們在單元學習內(nèi)容結(jié)束后,讓學生再一次進行自我評價與互相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評價,有利于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和自我評價能力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這樣的方法符合學生的記憶規(guī)律。
當然,這樣理解過程評價有失偏頗。它應該還包括對學習過程的評價,為此我也曾嘗試過學生“成長記錄袋”的方式,用它記錄學生成長的足跡,展示自己的成績成果,但實施了一段時間以后,效果不理想,往往成了各科作業(yè)的大雜燴。
以上是我在新課程實施當中所采用的一些識字教學評價方式,由于實施的時間不長,難免存在諸多不足,謹此提出供大家探討,以求更好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