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讀后感
寒假期間,我從學校推薦的三本書中選擇了李希貴老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來充實自己。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被封面上的“自由”二字深深吸引,——我們的教育可以自由,那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事啊。帶著這個期待,我開始閱讀此書。
起初,當我只讀了幾頁的時候,我就被李老師的真誠與樸實打動了、震撼了。這種感覺引導著我繼續往下讀,在接下來的閱讀過程中我享受著、思索著,越發感受到吸引我的不僅僅是書名,更具吸引力的是這本書中所折射出的一位教育改革家的嶄新教育理念和豐富的教育智慧。他是真正地在用“心”做教育,真正為了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未來發展著想。我想能成為李校長的學生一定是幸運的,更是幸福的,可以“自由呼吸”。從李校長的教育故事中,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教師去學習與琢磨,那就是“方法總比困難多”。李校長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我想我們很多老師也一定遇到過,只是我們通常的做法無非是心不在焉、草草了事,本來應該多想想再采取行動,卻從來沒有為學校、為孩子真正解決過。
這本書是由多個教育故事組成的,每一個故事都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為這本書并非是一本深奧的教育理論書籍,相反它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他曾經經歷過的教育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能讀出他對教育的熱愛與向往,從中他也向讀者傳達了他獨特的感悟與深沉思考。我想一個人真正的能力與魄力可能在重大的時刻或緊要關頭才能表現出來,但它卻是在無關緊要的時刻、在瑣碎的日子里形成的,因此我們教師應該重視日常平凡的教育生活,著眼于日積月累,多思考、多總結,這樣的教師生涯、教育生活才會豐富多彩、有滋有味。
其中有一則教育故事名曰“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對我觸動很大,并在此后的教學過程中給予了我很大影響與啟發。
有一次課間,我從三樓往二樓正廳走,三樓的正廳恰巧有一群中學生在用自己的手機播放音樂排練舞蹈。由于舞蹈的動作非常滑稽,所以我駐足觀看了一會兒。就在這時,一個六年級男同學從這群人身邊飛快跑過,同時將嶄新的手機從地上迅速撿起揣進了上衣的口袋里。此時此景被我目睹了個正著,當時我的大腦在飛速地運轉,想我是當場抓住他還是裝作沒看見呢?就在我猶豫時,一句平實的言語立刻跳入我的眼前——“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保ɡ钕YF)我豁然放松下來,心中已有對策。但就在我愣神的一刻,那位學生像射出去的箭一般消失在熱鬧的樓道里。最終我費了很大勁在操場找到了他,見他身邊沒人,我便很自然地走過去微笑著和他打招呼,并溫和地對他說:“剛才不知道哪位學生在三樓撿到了一個手機,失主非常著急,想通過監控錄像看看手機被誰撿去了,送到了哪個辦公室好去認領!边@名學生聽后,頓時臉色煞白,微微顫抖著、小聲對我說:“老師,我撿的,我還沒想好送到體育組還是大隊部呢,現在交給你吧!蔽椅⑿χf:“你真是個拾金不昧的孩子,是咱們同學學習的好榜樣,老師看到你的班主任一定告訴她,她會在全班表揚你的。”但他什么也沒說,就一溜煙地跑掉了。在我將手機交給失主后不久,突然收到了一條不知名的短信,短信的內容是:“老師,請不要告訴我的班主任,是我錯了,謝謝你沒當場把我抓住,不然我真不知道會是什么后果。謝謝你給了我一次做好學生的機會,我會像你表揚我那樣,做一個真正的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成為同學們的學習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