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皇帝列表
后蜀
后蜀(934年——965年),孟知祥所建,都成都(今屬四川)。盛時疆域約為今四川大部、甘肅東南部、陜西南部、湖北西部。歷2主,共31年,965年滅于北宋。
后蜀高祖明孝帝孟知祥(874年——934年)934年在位7個月。年號:明德
高孟知祥,字保胤,邢臺縣人,后唐太祖李克用侄婿,后蜀建立者。后唐時期莊宗李存勖授孟知祥為太原尹,后因在滅前蜀的戰爭中立下大功,被后唐政府封為西川節度使,明宗李嗣源時期又授孟知祥為成都西川節度使。934年1月,他趁后唐內部皇位爭奪之機在成都即皇帝位,建國號“大蜀”,史稱“后蜀”,改元“明德”。但孟知祥只做了7個月皇帝就去世了,享年61歲,去世后謚為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廟號高祖,陵和陵。
蜀后主睿文帝孟昶(chǎng)(919年——965年)934年—965年在位21年,年號:廣政
孟昶,初名仁贊,字保元,漢族。邢州龍崗(今河北邢臺)人,五代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孟昶即位初年,勵精圖治,衣著樸素,興修水利,注重農桑,實行“與民休息”政策,后蜀國勢強盛,將北線疆土擴張到長安。但是他在位后期,沉湎酒色,不思國政,生活荒淫,奢侈無度,連夜壺都用珍寶制成,稱為七寶溺器。朝政十分腐敗。965年(后蜀廣政三十年),宋師在大將王全斌的指揮下以兩路伐后蜀,蜀軍與宋軍在劍門關外進行一場大戰,蜀軍全軍覆滅,后蜀精兵被全殲,滅亡之勢已不可免了。宋軍包圍成都府,孟昶投降,后蜀滅亡。
孟昶被俘后被封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居住在汴京。不久孟昶郁郁而終(一說被宋太宗毒死)。孟昶一般被稱為后主。在位31年,享年47歲。
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定都金陵,歷時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時幅員35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南唐三世,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使得江淮地區在五代亂世中“比年豐稔,兵食有余”,為中國南方的經濟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南唐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政權之一。
唐烈祖孝高帝李昪(888年—943年)939年—943年在位4年。
李昪(徐知誥),字正倫,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時期南唐建立者。本為孤兒,為楊行密于爭戰中所擄,并以為養子,而楊行密諸子不能容,就將其給予徐溫(一說為徐溫所擄,并以為養子),并改名李知浩。
927年(南吳順義七年)徐溫去世,徐知誥與徐溫親子徐知詢爭權,徐知誥趁徐知詢入朝的機會,將其扣留,自此完全掌握南吳政權。935年(天祚元年),進封齊王。
937年(天祚三年),改名徐誥。同年,篡奪南吳政權,即皇帝位,建立南唐,改年號升元。939年(升元三年),恢復原姓,并改名李昪,把國號改為大唐。李昪登帝位后,勤于政事,并興利除弊,變更舊法;又與吳越和解,保境安民,與民休息。然而因服用方士丹藥中毒,個性變得暴躁易怒。
943年(升元七年)背上生瘡,不久病情惡化去世,謚光文肅武孝高皇帝,廟號烈祖,子李璟繼位。
南唐元宗(中主)宣孝帝李璟(916年——961年8月12日)943年—961年在位18年。
李璟,原名李景通,字伯玉,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的長子。943年(升元七年)李昪過世,李璟繼位,改元保大。年號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又為避后周信祖(郭璟)諱而改名李景。廟號元宗。好讀書,多才藝。“時時作為歌詩,皆出入風騷”,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李璟即位后,改變父親李昪保守的政策,開始大規模對外用兵,消滅皆因繼承人爭位而內亂的馬楚及閩國,他在位時,南唐疆土最大。不過李璟奢侈無度,導致政治腐敗,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957年后周派兵侵入南唐,占領了南唐淮南大片土地,并長驅直入到長江一帶,李璟只好派人向后周世宗柴榮稱臣,去帝號,自稱唐國主,使用后周年號。李璟死于961年,時年47歲。葬順陵(南京市江寧區),的廟號是元宗,謚號為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