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皇帝列表
柴榮,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祖父柴翁是當地望族,父親柴守禮,郭威的內侄,被郭威收為養子。侄柴榮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史載其“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954年(顯德元年)繼郭威為帝,對軍事、政治、經濟繼續進行整頓。959年正當柴榮大會諸將,議取幽州(今北京)之時,突然患病,只得班師回到汴京,農歷六月十九日病逝,年僅39歲。廟號世宗,謚號睿武孝文皇帝。
后周恭帝柴宗訓(953年9月14日-973年4月6日),959年—960年在位1年,年號:顯德
柴宗訓(郭宗訓),原封為梁王,周世宗于公元959年6月病死,的他于同月甲午日繼位,沿用周太祖年號“顯德”,柴宗訓即位時年僅7歲,由符太后垂簾聽政,范質、王溥等主持軍國大事。
柴宗訓在位期間,特別重用趙匡胤,使他產生了做皇帝夢。960年正月元旦,群臣正在朝賀柴宗訓時,鎮(今河北省正定縣)、定(今河北省定縣)兩州忽然有人來報說,遼和北漢合兵南侵,其實這是趙匡胤和其他將領編造的謊言。范質便命令趙匡胤率領禁軍北上抵御。禁軍到達陳橋驛后,突然發動兵變,擁趙匡胤為帝。趙匡胤回師開封,建立宋朝,廢黜柴宗訓,降封他為鄭王。后周亡。不久,柴宗訓被遷往房州(今湖北省房縣)居住。他于被廢13年后去世。謚號“恭”,陵號“順陵”。史稱柴宗訓為恭帝。
十國 閩國
閩(min)國(909年——945年)是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先后定都于長樂(今福建福州)、建州(福建建甌)。933年(后唐長興四年)審知次子王延鈞稱帝,國號閩,建都長樂,年號龍啟。之后閩國內亂,943年(永隆五年二月),延鈞弟王延政于建州稱帝,國號殷,年號天德。945年(天德三年),延政復國號為閩,不久即為南唐所滅。
閩太祖忠懿王王審知(862年——925年)898年—925年(909年始后梁冊封為閩王,王延翰追謚昭武王,王延鈞追謚昭武孝皇帝)
王審知,字信通,又字詳卿,軍中號白馬三郎,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分水亭鄉王堂村)人。五代閩國創建者,王潮弟,唐末與潮從王緒起兵,后部下兵變,眾推潮為主,審知為副。入閩盡有閩地。潮卒,繼為威武軍節度使。后梁開平三年封閩王,在位十七年。
925年12月30日(后唐同光三年十二月辛未[十二日])卒,初謚“忠懿”,后立廟號太祖。后改謚號為昭武孝皇帝。葬于福州北郊,后移蓮花山麓。
閩嗣主廢帝王延翰(?~927年)925年—927年1月14日
王延翰,字表章,號子逸,男,漢族,河南省固始縣人。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之長子。最初僅被后唐任命為威武軍節度使,后唐莊宗同光三年(925年),王審知去世,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自稱大閩國王,但仍稱臣于后唐。王延翰個性驕傲荒淫,殘忍兇暴,而且又看不起他的兄弟,常命其馀兄弟尋找民女以投入后宮。因此,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之弟王延鈞及王審知之養子王延稟聯手反叛,進軍閩國都城福州。
927年1月14日(天成元年十二月初八),王延翰被王延稟抓獲并斬首!世稱閩嗣主。
閩太宗惠帝王延鈞(?——935年)927年—935年(新五代史為謚惠帝,廟號太宗;資治通鑒為謚齊肅明孝皇帝,廟號惠宗)
王延鈞,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后改名王鏻(又作“王璘”)。王審知次子,王延翰之弟,原任泉州刺史。謚號惠帝。廟號太宗。一說王延鈞死后,王繼鵬謚其為齊肅明孝皇帝,廟號惠宗。
閩康宗王繼鵬(?——939年8月29日)936年——939年在位3年。
王繼鵬(王昶),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延鈞之子,原封福王。935年(閩永和元年),王繼鵬與李仿政變,殺王延鈞,繼位稱帝,改名王昶,封李春燕為賢妃。936年,改元通文,再封李春燕為皇后。李春燕本為王延鈞的宮女,王繼鵬與之私通,因此向當時王延鈞之后陳金鳳求助,說服王延鈞將其賜給王繼鵬。王繼鵬亦如其父,十分寵信道士陳守元,連政事亦與之商量,興建紫微宮,工程浩大更勝寶皇宮,又因工程繁多而費用不足,因此賣官鬻爵,橫征暴斂。王繼鵬個性猜忌因此屢殺宗室,其叔王延羲為避禍,遂裝瘋賣傻,被王繼鵬軟禁自宅。當時原王審知的親軍“拱宸都”、“控鶴都”因賞賜不如王繼鵬自己的親軍“宸衛都”而迭有怨言。939年(閩國通文四年)拱宸、控鶴軍使朱文進、連重遇因被王繼鵬懷疑對皇宮縱火,恐懼之余就先發難,迎王延羲進宮,并攻擊王繼鵬,王繼鵬逃亡后為追兵所獲,與李春燕及諸子一同被殺。王延羲隨后把王繼鵬被殺之責推到宸衛都身上,并追謚王繼鵬為圣神英睿文明廣武應道大弘孝皇帝,廟號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