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皇帝列表
楚衡陽王馬希聲(898——932年8月15日)930年11月—932年7月在位2年。
馬希聲,字若訥,五代十國時期南楚君主,是楚王馬殷的次子,馬殷在位時任武安節度副使。930年(后唐明宗長興元年),馬殷去世,馬希聲繼立,不稱王,只稱藩鎮。后唐則任命馬希聲武安、靜江節度使,兼中書令。932年(長興三年)馬希聲去世,弟馬希范繼立。馬希聲在位時并未稱王,只在死后被追封為衡陽王。
楚文昭王馬希范(899年——947年)932年8月—947年5月在位15年。
希范,文昭王,名馬希范,字寶規,五代十國時期南楚君主,是楚王馬殷的四子,馬希聲之弟,與馬希聲同年同月同日生,馬希聲病死后繼位。病死,終年49歲。
楚廢王馬希廣947年5月—950年12月
馬希廣,字德丕,楚王馬殷之子,馬希范一母同胞之弟,個性謹慎溫順,馬希范對他疼愛有加。947年(后漢高祖天福十二年),馬希范去世,將領排除馬希范諸弟中年齡最長的馬希萼,而擁護馬希廣繼立,后漢封馬希廣天策上將軍、楚王,因而馬希廣、希萼之弟馬希崇就以馬希廣之繼位違反父親兄終弟及的遺命挑撥馬希萼。949年(后漢隱帝乾祐二年),時任武貞(武平)節度使的馬希萼叛反,率軍南下進攻南楚都城潭州(今湖南長沙),馬希萼戰敗,馬希廣以不愿傷其兄為由,放棄追擊。950年(乾祐三年)馬希萼勾結蠻族軍再度攻擊馬希廣,并向南唐稱臣,請求發兵攻潭州。馬希廣派軍討伐馬希萼,大敗。馬希萼遂與蠻族軍兵圍潭州,守將許可瓊投降,潭州陷落,馬希廣被擒。不久,被馬希萼賜死。
楚恭孝王馬希萼(?——?)950年12月—951年9月在位10月。
馬希萼,生卒年不詳,楚王馬殷之子,馬希聲、馬希范之弟,馬希廣之兄。馬希范在位時任武貞(武平)節度使,鎮守朗州(今湖南常德)。
947年(后漢高祖天福十二年),馬希范去世,將領排除馬希范諸弟中年齡最長的馬希萼,而擁護馬希廣繼立,因而馬希廣、希萼之弟馬希崇就以馬希廣之繼位違反父親兄終弟及的遺命挑撥馬希萼。949年(后漢隱帝乾祐二年),馬希萼叛變,率軍南下進攻南楚都城潭州(今湖南長沙),馬希萼戰敗,馬希廣以不愿傷其兄為由,放棄追擊。950年(乾祐三年)馬希萼結合蠻族軍再度攻擊馬希廣,并向南唐稱臣,請求發兵攻潭州。馬希廣派軍討伐馬希萼,大敗。馬希萼于是自稱順天王,并與蠻族軍兵圍潭州,守將許可瓊投降,占領潭州,擒馬希廣。不久,將馬希廣賜死。
馬希萼當初因認為后漢偏袒馬希廣而轉向南唐稱臣,故一改馬殷以來臣服中原的態度,未待冊封即自稱天策上將軍、武安、武平、靜江、寧遠等軍節度使、楚王。登位后,志得意滿,殺戮報復,縱酒荒淫,將事務都交給馬希崇,然而馬希崇也只是交給下屬而已,因此政事混亂,又對士卒不加賞賜,軍心思變。
951年(后周太祖廣順元年),王逵、周行逢首先占據朗州,擁護馬殷長子馬希振之子馬光惠當節度使。數月后,徐威等將領兵變,擁護馬希崇為武安留后,馬希萼被囚禁于衡山縣。馬希萼抵衡山后,復被廖偃、廖匡凝、彭師暠等擁護稱衡山王。不久,南楚為南唐所滅,馬希萼被南唐任命為江南西道觀察使,仍封楚王。其后在入朝的時候,被南唐元宗李璟留下,幾年后在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蘇南京)去世,謚恭孝王。
楚留王馬希崇(?——?)951年9月~10月
馬希崇,生卒年不詳,楚王馬殷之子,馬希聲、馬希范、馬希萼、馬希廣之弟。馬希廣在位時于天策上將府任天策左司馬之職。947年(后漢高祖天福十二年),馬希范去世,將領排除馬希范諸弟中年齡最長的馬希萼,而擁護馬希廣繼立,因而馬希崇就以馬希廣之繼位違反父親兄終弟及的遺命挑撥馬希萼,并且經常將馬希廣的一舉一動告訴馬希萼,以為內應。
950年(后漢隱帝乾祐),叛變的馬希萼攻占南楚都城潭州(湖南長沙),自立為天策上將軍、武安、武平、靜江、寧遠等軍節度使、楚王后,任命馬希崇為節度副使,將政事都交給馬希崇,然而馬希崇也只是交給下屬而已,政事因而混亂,而馬希萼又對士卒不加賞賜,因此軍心思變。951年(后周太祖廣順元年),在馬希崇事先知情的情況下,徐威等將領兵變,馬希崇被推為武安留后,馬希萼則被移往衡山縣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