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活動教案:《思維數學》(精選2篇)
大班活動教案:《思維數學》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小姑娘的不同特點將4位小姑娘分為兩組。
2、知道4能夠分成1和3、2和2、3和1。
3、嘗試發現數字排列的規律,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理解了3的分解組成
物質準備:
活動課件、小姑娘照片及幼兒記錄表
活動重點:
能夠發現小姑娘的不同之處并按照多種方式進行分組。
活動難點:
在分類時能夠分出數量不等的兩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分別出示4位小姑娘的照片,請幼兒觀察每一位小姑娘的外形特點。
2、請幼兒觀察4位小姑娘并進行橫向比較,發現其共同點與不同點。
二、理解4的分解組成
1、請幼兒觀察4位教師并按照共同點將4位教師分在兩個家中。
預想策略:教師準備大小相同和大小不同的兩組房子,請幼兒對教師進行分組。
2、教師將幼兒的不同分法記錄在紙上。
3、幼兒操作材料,對4位小姑娘進行分類并記錄分解方法。
4、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的,分成了幾和幾。
5、教師請幼兒觀察數字排列的順序并嘗試發現其中的規律。
6、請幼兒出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
7、引導幼兒發現1和3、2和2、3和1合起來都是4。
三、游戲
1、教師請4位聽課教師參與活動,請幼兒對4位教師按照共同點進行分組,并說一說4分成了幾和幾。
四、延伸
請幼兒自由結伴,嘗試多種方法的分類并能說出4分成了幾和
大班活動教案:《思維數學》 篇2
活動目標:
1.能從區域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2.引導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發展幼
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3.體驗“思維數學”區域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供計算魔筒若干。
(2)水果大轉盤、筆和記錄單。
(3)貼有數字的衣架、衣服若干。
(4)動物的家、各種小動物若干。
(5)提供標有單價的菜單,購物單和數字卡片。
(6)鐘面和時間卡片。
(7)提供水果、加減算式題卡若干。
(8)竹塊若干。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在游戲化、操作化、生活化中感受數學、學習數學、運用數學。
活動過程:
一、引題,教師交代活動內容。
1、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要玩區域活動了。
2、開設的“思維數學“區域有:計算魔筒、水果大轉盤、晾衣服、小動物找家、
買菜、認識時鐘、水果籃、竹塊分類。
二、教師帶領幼兒走進各個區域,了解每個區里的活動內容。
思維數學區(1)計算魔筒:學習10以內的加法。變換加減數(旋轉紅色紙條),
找出相應的得數與差。
思維數學區(2)水果大轉盤:根據大轉盤上水果數量的變化,寫出相應的加減
算式。
思維數學區(3)衣服:根據衣架上的數字,每一次同時選擇兩件衣服,分別掛
在衣架的兩邊,兩件衣服上的數字合起來和衣架上的數字相同,學習10以內數
的分成。
思維數學區(4)小動物找家:根據小動物家上的數字粘貼相應數量的小動物,
感知10以內的數物對應。
思維數學區(5)買菜:看清購物單上各種蔬菜和水果的單價,隨意取一張購物
單,根據購物單上的要求選擇數字卡和符號卡,列出相應的加法式題,算出買菜
所需的花費。
思維數學區(6)認識時鐘:根據時間卡片上的時間,在小兔、加菲貓的鐘面
上撥出相應的時間,正確地辨認整點、半點。
思維數學區(7)水果籃:隨意取一個水果籃,根據籃中水果的種類(或顏色、
形狀、大小等)不同,找出一張相應的式題卡,并說說理由。
思維數學區(8)竹塊分類:取9塊竹塊,分一分,然后在紙上記錄10以內數的
分成。
三、教師交代區域活動的規則。
1、幼兒自由結伴、自主選擇區域進行活動,鼓勵幼兒選擇沒有嘗試過的區域進
行游戲。
2、重點提醒:孩子們可以自己制定游戲的規則。
四、幼兒活動,教師指導。
1、教師觀察、適時介入指導各個區域的活動,對幼兒提出的問題加以引導,對
幼兒操作不熟悉的材料進行單獨示范和講解。
2、重點指導:晾衣服、買菜、計算魔筒這三個區域。
五、活動講評、收拾整理。
1、談話:你今天玩了什么區,玩得怎么樣?(讓幼兒說說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
2、你在玩的時候有沒有碰到困難?是怎么解決的?
3、你覺得還有什么材料可以拿來用在區域里面?
4、幼兒收拾材料,整理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