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國慶教案范文(精選4篇)
幼兒園中班國慶教案范文 篇1
一、主題導引:
從古到今,愛國主義一直是永恒的主題,熱愛祖國是每個中國人應有的一種深厚情感,特別對于年齡小的孩子來說,應該將愛國主義教育寓教于樂,貫穿于一日生活之中。因此,本次活動意在通過繪畫、兒歌、歌曲、游戲等有趣的、形式多樣的活動幫助幼兒加強對祖國的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萌發作為一名中國人的的驕傲和自豪。
二、環境創設:
1、室內營造節日氣氛。在活動室懸掛國旗、中國地圖等,讓幼兒了解有關中國的地理位置,中國之最等有關情況,擴展幼兒的認識和視野。
2、布置“祖國特產展覽會”。收集各地土特產、服飾、特產的包裝盒、袋等,舉辦“祖國特產展”、“民族服飾展”,師幼一同討論展覽的位置、物品的分類等。
3、布置“我愛祖國主題繪畫展”。將收集的名勝古跡的圖片、照片、各自畫好的作品布置主題墻。分別布置出“各族兒童是一家”、“北京天安門”、“旅行去”、“了不起的中國人”“中國之最”、“祖國媽媽的生日”“小朋友們愛祖國”等
三、家園聯系:
1、親子參觀學習拓展知識。通過看電視、上網、參觀市博物館、城市規劃館等形式,讓孩子欣賞、了解祖國各民族的服飾特征、習俗、文化,家鄉日照的變化等,擴展孩子對祖國過去和現在的了解,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2、參與班級收集:不同民族人們日常生活的圖片、祖國自然風光圖片和書籍,首都天安門的圖片和錄像片。
3、旅游親子海報:假期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出游時,將當地具有代表的景象或建筑以及當地特色等拍照,回來制作“我眼中的祖國——創意親子宣傳海報”,開學帶來與伙伴交流分享,豐富孩子們對祖國名勝的了解,進一步萌發熱愛家鄉、熱死祖國的情感 。
四、生活活動:
欣賞《國歌》、京劇片段、《國旗國旗多美麗》、《國旗紅紅的哩》、《我們的祖國是花園》、《嘗葡萄》等歌曲。
五、區域活動:
建構區
搭建天安門:積木、紙盒、薯片桶等
搭建長城:積木、紙盒等
繪畫區
天安門:天安門實景圖片,繪畫材料等
京劇臉譜:臉譜圖片、繪畫材料等
名字大變身:畫紙、筆等
角色區
民俗一條街:搜集民俗特產圖片,自制各種特產,標價牌、購物券等。
益智區
1、拼貼中國地圖:地圖拼圖
2、旅行棋:自制旅行棋
手工區
1、制作民族樂器:少數民族的.樂器圖片,紙杯、可樂桶、雙面膠等。
2、自制民族服裝:少數民族服裝圖片,報紙、桌布、各色彩紙等
3、制作國旗:手工紙,一次性筷子等
4、青花瓷:青花瓷圖片、圖書,白色紙筒、藍色水彩筆等
5、扎染絲巾:宣紙、水粉、報紙等
6、民間藝術欣賞:泥塑、雕刻、中國結等
7、裝飾教室:皺紋紙等
8、制作各民族小吃:橡皮泥等
9、《折五角星》:手工紙等
閱讀區
《月亮船》:語言操作盒
戶外游戲區
登長城、去旅行等
六:集體教學活動:
根據教材開展活動:藝術活動《新疆帽》、語言活動《我們的祖國真大》》、藝術活動《同唱一首歌》、 綜合活動《祖國媽媽的生日》藝術活動《喜洋洋》、《嘗葡萄》、《戲說臉譜》、《男兒當自強》、語言活動《我驕傲我是中國娃》等。
七、過渡環節:午睡前講述中華傳統故事
幼兒園中班國慶教案范文 篇2
一、活動形式:國慶聯歡會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此次聯歡活動,加強幼兒的愛國主義熱情,使幼兒懂得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更加刻苦學習。
2、讓幼兒了解我們中國的首都是北京,以及國旗、國徽的含義。
3、培養幼兒敢于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的性格。
三、活動時間
上午9:00開始
四、活動過程。
1、集體齊唱國歌。
A、當莊嚴的國歌演奏完畢,孩子們共同高呼:“祖國生日快樂!”
B、主持人詳細向孩子們介紹中國的首都、少數民族以及國旗、國徽的含義。
2、各班集體大合唱。(有關國慶的歌曲)
3、鋼琴獨奏(中一班梁心洋小朋友表演)
4、新疆舞蹈(中二班全體女生表演)
5、木蘭詩(中一班馮芷琪小朋友朗誦)
6、歌表演《拉拉勾》(中一班全體表演)
7、歌表演《小鴨捉迷藏》(中二班全體表演)
8、各班集體兒歌展示。
9、互贈節日禮物。(以班級為單位)
中一班(大地圖);中二班(少數民族服裝圖片)
10、社區游行。(結束)
準備:
1、道具:幼兒人手一面自制的紅旗。
2、慶祝國慶的英文口號、詩歌、歌曲等。
幼兒園中班國慶教案范文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國慶節的來歷,能說出我國的標志——國旗、國徽,知道國歌的旋律。
2.幼兒能說出幾種慶祝“十一”的活動形式,讓幼兒體驗國慶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國慶節外出游玩的經歷。
2.材料準備:國慶節熱鬧場景的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請幼兒說說對國慶節的認識。
2.情景體驗。教師可播放國慶相關視頻,出示國慶節熱鬧場景的相關圖片,引導幼兒了解人們慶祝“十一”的方式。
3.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最喜歡慶祝“十一”的哪種形式和原因。
活動延伸
1.建議家長在國慶節期間帶幼兒外出觀看或參與慶祝“十一”的活動,使幼兒充分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2.可讓幼兒拿起紙和筆,在家長的指導下畫出心目中的國慶節場景。
幼兒園中班國慶教案范文 篇4
一、活動名稱:
國慶節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國慶節的氣氛、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2、讓幼兒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初步了解國慶節來歷。
3、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表達對祖國祝福。
4、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5、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三、活動準備:
1、在教室內與幼兒一同布置慶國慶的喜慶場面。
2、《開國大典》的視頻片段,以及歡度國慶的圖片。
3、準備幼兒的繪畫工具和泥工用的材料。
四、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談話的形式請幼兒們談談這段時間電視上播放的節目內容,依次導入主題活動。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十月一日是國慶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日。
2、觀看開國大典的圖片和錄象帶,在幼兒們討論及教師的講述下知道“國慶節”的名稱和來歷。
3、出示天安們的圖片,讓幼兒們觀察它的顏色和形狀,及其結構特征。
4、發給幼兒們紙和筆,來進行繪畫,并鼓勵幼兒大膽的來進行添畫。
(三)結束部分:
把幼兒們的畫來進行講評。并掛在繪畫角上。
五、活動效果;
在這節活動中幼兒們通過看圖片、錄象帶及繪畫等,知道了十月一日是國慶節并知道了國慶節的由來,萌發了熱愛祖國的情感。
小百科:“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于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于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