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通用14篇)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融入故事情境中。
2、發散幼兒想象力,用適合的語言模仿打電話。
3、在體驗、交流、表達中感受小動物之間,自己與同伴之間那美好、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片(樹、小鳥、小老鼠、喇叭花)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師:森林里可漂亮了,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去看看吧!
教師帶領幼兒做律動《森林水車》進入活動室
二、理解想象
1、森林里可真漂亮,你都看到了什么?教師講述1D2小節
2、怎么辦呢?小朋友們快幫它們想想辦法吧?(幼兒討論各種辦法)
3、聰明的小老鼠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好辦法?(出示喇叭花圖片)
4、為什么小老鼠要在樹下種上喇叭花呢?
5、為什么喇叭花會變成小電話?
三、學說對話教師講述5D7小節
1、你聽到了小鳥和小老鼠都說了些什么?分角色扮演小鳥和小老鼠學說對話
2、如果你是小鳥和小老鼠,你們還會說些什么話呢?
3、這喇叭花電話可真好,可以讓小鳥和小老鼠天天說著悄悄話,我們把它們的故事告訴其他小動物聽聽吧。教師帶領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四、結束活動
小鳥和小老鼠不光說著悄悄話,它們還在電話里唱歌呢,聽!歌唱《打電話》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附故事:喇叭花電話
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住著3只很小很小的小鳥,樹下住著3只小老鼠。
小鳥很想去找小老鼠玩,可是它們還沒有長齊羽毛,不會飛。小老鼠想去找小鳥玩,可是,它們又不會爬樹。
一只小老鼠在樹下種了棵喇叭花。
喇叭花爬呀爬,爬到了小鳥家。喇叭花開了,又圓又大,變成了小電話。
小老鼠在樹下問:"喂,是小鳥嗎?"小鳥們在樹上回應:"喂,是小老鼠嗎?"小鳥們為小老鼠歌唱:"滴答,滴答,滴滴答。"小老鼠為小鳥們念歌謠:"大尾巴長,大尾巴大……"一棵喇叭花,連著兩個家,小鳥和小老鼠,天天說著悄悄話。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非常開心,活躍,如果準備的更充分肯定更好。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積極猜測,并能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表述。
2、體驗故事中角色之間的美好情感。
3、能簡單復述故事。
4、喜歡并嘗試創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ppt,兩段音樂《撓癢癢》、《愛的喜悅》,故事補充。
【活動過程】
一、小鳥和小田鼠。
1、畫面上有什么?(樹)這是一棵怎樣的樹?(又高又大的樹)。
2、(出示三只鳥)在這棵高大的樹上,住著三只還沒長好羽毛的小鳥,那它們會飛嗎?(不會)
3、(出示三只小田鼠)那樹下住著誰呢?小田鼠很想和小鳥交朋友,可是小鳥不會飛,小田鼠不會爬樹,這可怎么辦呢?(幼兒猜測)
二、喇叭花電話。
1、觀察畫面并猜想。
(1)看看故事中的小鳥和小田鼠會想什么辦法呢?
(2)小田鼠為什么要在樹下種喇叭花?
(3)猜想:小鳥和小田鼠在電話中會說些什么呢?
2、聽故事片段。
聽聽故事中的小田鼠和小鳥說了些什么呢?
3、聽故事補充片段。
(1)如果你是小田鼠有什么高興的事與小鳥分享?
(2)聽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
(3)小鳥聽了,這么多高興的事,它會怎么做呢?
(4)聽到這么優美的歌聲,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小鳥和小田鼠有什么感受呢?
小結:一個人有了高興的事,可以通過電話來告訴大家,與大家分享,有了電話真好!
三、好聽的故事。
1、幼兒完整傾聽(邊看ppt邊聽故事)
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2、小結。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學會了用語言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白;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看,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喇叭花電話》這一文學作品充滿了童趣、充滿了愛與關懷。它將喇叭花想象成電話,使小動物能彼此交流、溝通,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幼兒在體驗、交流、表達中感受小動物之間,自己與同伴之間那美好、關愛的情感。
活動目標:
1、 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融入故事情境中。
2、 發散幼兒想象力,用適合的語言模仿打電話。
3、 在體驗、交流、表達中感受小動物之間,自己與同伴之間那美好、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圖片(樹、小鳥、小老鼠、喇叭花)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森林里可漂亮了,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去看看吧!
教師帶領幼兒做律動《森林水車》進入活動室
二、理解想象
1、 森林里可真漂亮,你都看到了什么?
教師講述1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春天的電話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打電話內容,了解春天的特征。
2、懂得把美好的事情與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事先帶領幼兒外出找過春天。
2、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春天來了,我們一起找過了春天。小朋友們看到的春天里有些什么?
總結:我們看到的春天里有黃黃的油菜花、綠綠的麥苗、好看的蠶豆花、青青的小草、美麗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
二、完整欣賞第一遍故事。
師:小朋友們找的春天真美啊,很多小動物也想去找春天,聽一聽有哪些小動物也找到了春天
師幼互動,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人物
師:好聽的故事欣賞完了,你們聽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呀? 根據幼兒回答,教師逐一出示動物圖片。如有沒有說到的,教師提醒:看,還有一個朋友被你們忘記了,我們來把它請出來。
三、分段講述 學說打電話內容
第一段:
(1)指著小熊,師:小胖熊知道春天來了,他是用什么辦法告訴他朋友的?(打電話)出示電話圖片,追問:電話里小胖熊說了什么?幼兒如果沒有反應,沒關系,那我們來仔細聽一聽吧!
提問:電話中小胖熊是怎么說的?(請4名幼兒來說一說)
小結:小胖熊打電話給小松,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游戲吧!
出示圖片(樹上的積雪融化)
☆第二段:集體學說
(1)小松鼠聽完電話后,他會做什么呢?(繼續打電話)你們剛才聽得真仔細,邊講述: 小松鼠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
邊出示畫:山坡上的草都綠了。
(我們一起來學著小松鼠打電話的樣子,跟隨教師學說(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集體再次整齊地說一遍☆第三段:個別學說
(1)小白兔聽完電話后心情怎么樣?(很開心)他也想到了給好朋友打電話,小白兔的好朋友會是誰?(幼兒憑記憶猜測)他會對他的好朋友說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小白兔聽了,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
(3)聽完后:小白兔給誰打電話了?小白兔對小花蛇說了什么?誰能來學一學,請1名能力強的幼兒來試一試。邊講述邊出示圖畫(河里的冰融化了)教師幫助提醒,引導幼兒看著圖畫(學說對話)(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散步吧!)
☆第三段:看圖說
(1)小花蛇聽完電話后也好開心,他想到了給好朋友小狐貍打電話,小花蛇會對小狐貍說什么呢?出示圖畫請幼兒觀察,你覺得小花蛇會對小狐貍說什么呢?師:我們來看看小花蛇對小狐貍說的話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樣的。
邊講述故事邊出示圖畫 (放風箏)
小花蛇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狐貍嗎?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
原來小花蛇給小狐貍打電話說(喂,小狐貍嗎?春天來了,天氣更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再次完整欣賞故事:請你們看著圖片和老師一起來講一講這個故事好嗎?
故事講完了,你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為什么?(因為這些小動物把自己找到春天開心的事情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所以自己也很開心了。原來分享不一定就是分享吃的東西,還可以一起分享開心點 事,把開心傳給大家)我們也去把這件快樂的事情分享給教室里的好朋友吧!
遷移經驗:打電話給自己的朋友
小朋友們也找到了春天,你會打電話告訴誰,會叫他一起做什么事情呢?
附:《春天的電話》
“轟隆隆!”打雷了睡了一個冬天的小胖熊被驚醒了。它揉揉眼睛,打開窗戶,往外一看:“啊,原來是春天來了!”它連忙拿起電話,得兒得兒撥電話號碼, “喂,小松鼠嗎?春天來了,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游戲吧!”
小松鼠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白兔嗎?春天來了,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
小白兔聽了,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花蛇嗎?春天來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
小花蛇聽了電話,得兒得兒撥號碼。“喂,小狐貍嗎?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
你看,小動物們都出來了,大伙兒在草地上快樂地玩游戲呢!
故事分析:
故事是通過小動物們之間互相打電話,傳遞春天的信息,互相告知春天的各種特征:春天來了,樹上的樹上的雪融化了,快出來玩游戲吧! 山坡上的草綠了,快出來吃青草吧! 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來游泳吧!天氣暖和了,快出來放風箏吧! 通過小動物們打電話互相告訴春的信息,理解與朋友分享快樂的事情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4
一、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重點)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難點)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二、準備
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三、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漂亮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能舉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
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
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
(二)教師結合課件第一遍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
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
提問:
1)不能和小鳥說話,小老鼠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小老鼠很傷心,很難過,它還很著急呢!小朋友們,誰有別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讓小鳥聽到他們的話?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
提問:
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
(四)游戲:打電話
1、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5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交流溝通的快樂。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5、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準備:操作圖片;實物投影儀;小鳥和小田鼠胸貼若干;玩具電話(手機)若干。
過程:
1、出示小田鼠和小鳥,引出課題。
吱吱吱,誰來了?
喳喳喳,又有誰來了?
2、欣賞故事,想象表述。
(1)演示投影儀,操作圖片,教師有表情講述前半段故事。
A.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小田鼠和小鳥一起玩?
B.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繼續講述后半段故事。
小田鼠想了個什么辦法?
3、進一步理解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A.故事的題目叫什么?故事中有誰?
B.小鳥和小田鼠分別住在哪?它們為什么不能一起玩?
C.小田鼠為什么要種喇叭花?它們為什么要打電話?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2)幼兒戴上胸貼,練習對話。
它們是怎樣打電話的?(幼兒學習)4、游戲:打電話(情感的遷移)(1)你想給誰打電話?
(2)幼兒用玩具電話機進行游戲,體驗溝通交流的快樂。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學會了用語言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白;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看,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6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重點)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難點)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準備:
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漂亮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能舉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
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
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
二、教師結合課件第一遍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
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
提問:不能和小鳥說話,小老鼠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小老鼠很傷心,很難過,它還很著急呢!小朋友們,誰有別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讓小鳥聽到他們的話?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
提問:
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
四、游戲:打電話
1.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學會了用語言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白;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看,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7
《喇叭花電話》是一個情節簡單的童話故事,但充滿童趣和幻想,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符合幼兒的年齡和現有經驗。聽故事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愛幻想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性,此活動正是滿足了孩子這些方面的需求,所以,我執教了本次活動。活動以故事為媒介,通過看一看、猜一猜、玩一玩、說一說等不同的形式,引發幼兒的講述熱情,知道打電話是交朋友的一種好辦法,在自主游戲“打電話”中進行師幼、幼幼互動,引導幼兒感受和朋友交流的快樂。執教后,聽課名師也給我進行了一些反饋,我進行了以下反思:
1.在導入環節,我出示一棵很高很高的樹,提問幼兒“這是一棵怎么樣的樹”,讓幼兒說一說,這個提問可以省略,是無效的。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幼兒這是一棵很高很高的樹,引發幼兒猜一猜“樹上會住著誰?樹下會住著誰?”。幼兒在猜測住著誰時,猜測的時間不用過長,這里猜測的目的只是進行活動的熱身。
2.第二環節中,教師先講述故事1、2段,再進行提問“原來小田鼠和小鳥早就想交朋友了,他們想在一起說說話,可是他們能做到嗎?為什么?”,其實教師可以先讓幼兒猜測、說一說“原來小田鼠和小鳥早就想交朋友了,他們想在一起說說話,可是他們能做到嗎?為什么?”幼兒可以通過觀察“小鳥住的很高、田鼠在樹底下”進行發散性思維,說一說“小鳥和田鼠可以成為好朋友嗎?為什么?”這里幼兒的猜測應該是活動的重點。之后,我請幼兒想辦法幫助小鳥和田鼠成為好朋友,讓他們說說話、聊聊天時,幼兒想了很多好辦法,其中有些幼兒說可以用繩子、梯子爬上去,說得很好,教師也給予了肯定。但到最后有些幼兒想到了坦克、飛機、飛毯,已經有點偏離主線了,這時教師可以停止幼兒的猜測。
3.教師在演示小田鼠的好辦法“種喇叭花”時,教師一邊講述一邊演示,其實這里可以留懸念,先出示一棵種子,讓幼兒說一說種子接下來會怎么樣?先讓幼兒說,教師再出示“喇叭花爬到小鳥家”,進行師幼互動。
4.故事最后,師幼一起為故事取名字,引出故事《喇叭花電話》,師幼再次共同自主閱讀故事,都體現了以幼兒為主的理念。最后環節,幼兒以自主游戲“打電話”的方式和好朋友說說悄悄話,知道打電話是交朋友的一種好辦法,感受了和朋友交流的快樂。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8
小班語言:故事《喇叭花電話》
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重點)
2. 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難點)
3. 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準備:
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過程
一.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漂亮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能舉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
4. 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
5. 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
二.教師結合課件第一遍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 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
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
提問:
1)不能和小鳥說話,小老鼠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小老鼠很傷心,很難過,它還很著急呢!小朋友們,誰有別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讓小鳥聽到他們的話?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
提問:
1. 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 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三. 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
四.游戲:打電話
1. 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 ,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9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重點)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難點)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準備: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漂亮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能舉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
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
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
二、教師結合課件第一遍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
(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
提問:不能和小鳥說話,小老鼠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小老鼠很傷心,很難過,它還很著急呢!小朋友們,誰有別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讓小鳥聽到他們的話?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
提問:
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
四、游戲:打電話
1.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知道打電話是交朋友的一種好辦法,感受和朋友交流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圖片(大樹、小鳥、小老鼠、喇叭花、種子)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入故事
1、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
2、又高又大的樹上會住著誰呢?
3、樹底下住著誰?(幼兒猜測,教師揭示答案小老鼠)
二、逐步學習理解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至“他們不會爬樹”)
1、原來小田鼠和小鳥早就想交朋友了,他們想在一起說說話,可是他們能做到嗎?為什么?(幼兒猜測)
2、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幫助小田鼠和小鳥呢?(幼兒相互討論)
(教師邊講述故事3~4段邊出示教具)
1、看看小田鼠用了什么辦法?
2、真奇怪,小田鼠為什么在樹下種喇叭花呢?(幼兒猜測)你覺得喇叭花像什么?
3、小結幼兒回答。
4、如果你是小田鼠,你會和小鳥說些什么呢?
5、出示紙杯電話,師幼、幼幼扮演小田鼠和小鳥打電話。
(教師講述故事5~6段)
1、小田鼠是怎么和小鳥打電話的?說了些什么?
2、師幼互動打電話,學說小田鼠和小鳥的對話。
3、小結:喇叭花電話真好,一棵喇叭花,連著兩個家,小鳥和田鼠,天天說著悄悄話。
4、請幼兒給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
5、幼兒自主閱讀,師幼完整欣賞故事。
三、自主游戲我來打電話
幼兒兩兩相伴,自主選擇材料,進行打電話的游戲,體驗與同伴親密交流的快樂。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11
一、說教材:
中班幼兒是好奇、好問、對事物好探究的時期,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建構式教材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現在是通訊高科技猛進時期,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口語表達能力,所以特選了這個課題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合作。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增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對通訊工具的興趣。
二、說教學目的:
1、培養幼兒對通訊工具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愿意和同伴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三、教學重點:培養幼兒與同伴親密交流。
四、說教法:
針對本次教育活動的目的,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以看圖、故事和游戲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環環緊扣,幼兒情緒高漲,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活動是有組織、有秩序適合整體發展的。
五、說教學教程:
1、以掛圖和故事提出質疑引發幼兒想象。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利用掛圖和故事,引導幼兒情境表演,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利用音樂游戲《打電話》讓幼兒身臨其境的體驗打電話的神秘和快樂。
4、利用廢舊材料自制電話,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利用游戲《悄悄話》,增強幼兒與同伴親密交流的愿望。
6、總結性小結。
本次活動整合了語言、音樂、美工等方面的知識,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大膽交流,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真正做到師幼交融,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和成功者。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12
《喇叭花電話》是一篇充滿了童趣,充滿了愛與關懷的童話,它將喇叭花想象成電話,使小鳥和小老鼠能彼此交流,溝通。幼兒在體驗,交流,表達中感受小鳥與小老鼠之間,自己與同伴之間那美好、關愛的情感。
在本次活動中,我先講了故事的第一、二節,然后留下問題“樹上的小鳥想和樹下的小老鼠交朋友,你有什么好辦法?”孩子們開動腦筋想的辦法很多、很好,如:用滑滑梯滑下來、用扶梯爬上去、請蝴蝶幫忙送上去、請大象用長鼻子送上去、請長頸鹿的長脖子幫忙等等。這樣的方式,教師留給孩子自己思考的機會,從而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力。其次,在本次活動中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老師扮小老鼠,幼兒扮演小鳥,邊打電話邊進行對話練習。“例如:喂,是小鳥嗎?我是你的好朋友小老鼠……”)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既領略了故事中簡單的對話,又進入了情感世界。最后孩子們用紙杯制作的“電話”進行交流著,不知不覺地獲得了關心他人和友愛同伴的熏陶。在這次活動中,孩子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聽一聽、再講一講、在多種感官、多次參與下進行學習,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效果也較好。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但是這次活動也有不足之處,如果是用動畫的形式,效果可能更佳,幼兒可以形象的看到喇叭花爬啊爬的過程、可以看到小鳥的可愛與小老鼠的機靈,多媒體形象生動、聲形并茂的特點也會引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感受兩個好朋友在一起打電話,說悄悄話的快樂。
2、激發幼兒積極表達的樂趣。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圖片、音樂(找朋友、悄悄話)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找朋友跳舞找自己的好朋友,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
二:師:你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可是還有人沒有好朋友。(出示圖片樹下小田鼠和樹上的小鳥)
師:其實小田鼠和小鳥早就想成為好朋友,可是他們為什么沒有成為好朋友呢?(幼兒猜測)
小田鼠和小鳥究竟為什么沒成為好朋友呢?(教師念散文的第一段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住著三只很小很小的小鳥,樹下住著三只小田鼠.
小鳥想找小田鼠玩,可是,他們還沒有長好羽毛,不會飛.小田鼠想找小鳥玩,可是,他們不會爬樹.)
師:有什么辦法讓小田鼠和小鳥成為好朋友呢?(幼兒相互討論)
看看小田鼠用了什么辦法?(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講述)
出示圖片,種子長大變成了什么?(喇叭花)
師:小田鼠種喇叭花有什么用?(幼兒相互討論)
看看誰猜對了。(出示圖片,喇叭花爬呀爬,爬到小鳥家.喇叭花開了,又圓又大,變成了小電話.)
師:猜猜小田鼠和小鳥會說什么悄悄話?(幼兒相互討論)
三:老師扮小田鼠,幼兒扮小鳥,打電話。(例:師:喂,是小鳥嗎?我是你的好朋友小田鼠……)
四:兩個好朋友一個扮田鼠,一個扮小鳥,相互打電話。
五:播放音樂,唱唱跳跳《悄悄話》。
活動延伸:
制作喇叭花電話
小班語言《喇叭花電話》教案 篇14
二、教學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三、教學準備:故事課件及錄音帶。四、教學重點與難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五、教學方法與手段:提問法、完整欣賞法等。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出示課件。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漂亮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能舉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 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 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利用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二、分段欣賞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提問:(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提問:(1)不能和小鳥說話,小老鼠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小老鼠很傷心,很難過,它還很著急呢!小朋友們,誰有別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讓小鳥聽到他們的話?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提問:(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2)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結合課件第一遍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利用故事錄音,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并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四、游戲:打電話 1.師:喇叭花電話真好,它連著兩個家呢,這樣,小鳥和小老鼠可以天天說著悄悄話了。那你和你的好朋友有沒有什么悄悄話要講啊?你會說些什么呢?( 幼兒兩兩結伴打電話,體驗與同伴親密交流的樂趣。)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