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故事《喇叭花電話》(精選5篇)
小班語言:故事《喇叭花電話》 篇1
小班語言:故事《喇叭花電話》
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重點)
2. 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難點)
3. 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準備:
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過程
一.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漂亮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能舉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
4. 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
5. 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
二.教師結合課件第一遍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 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
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
提問:
1)不能和小鳥說話,小老鼠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小老鼠很傷心,很難過,它還很著急呢!小朋友們,誰有別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讓小鳥聽到他們的話?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
提問:
1. 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 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三. 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
四.游戲:打電話
1. 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 ,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小班語言:故事《喇叭花電話》 篇2
《喇叭花電話》是一個情節簡單的童話故事,但充滿童趣和幻想,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符合幼兒的年齡和現有經驗。聽故事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愛幻想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性,此活動正是滿足了孩子這些方面的需求,所以,我執教了本次活動。活動以故事為媒介,通過看一看、猜一猜、玩一玩、說一說等不同的形式,引發幼兒的講述熱情,知道打電話是交朋友的一種好辦法,在自主游戲“打電話”中進行師幼、幼幼互動,引導幼兒感受和朋友交流的快樂。執教后,聽課名師也給我進行了一些反饋,我進行了以下反思:
1.在導入環節,我出示一棵很高很高的樹,提問幼兒“這是一棵怎么樣的樹”,讓幼兒說一說,這個提問可以省略,是無效的。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幼兒這是一棵很高很高的樹,引發幼兒猜一猜“樹上會住著誰?樹下會住著誰?”。幼兒在猜測住著誰時,猜測的時間不用過長,這里猜測的目的只是進行活動的熱身。
2.第二環節中,教師先講述故事1、2段,再進行提問“原來小田鼠和小鳥早就想交朋友了,他們想在一起說說話,可是他們能做到嗎?為什么?”,其實教師可以先讓幼兒猜測、說一說“原來小田鼠和小鳥早就想交朋友了,他們想在一起說說話,可是他們能做到嗎?為什么?”幼兒可以通過觀察“小鳥住的很高、田鼠在樹底下”進行發散性思維,說一說“小鳥和田鼠可以成為好朋友嗎?為什么?”這里幼兒的猜測應該是活動的重點。之后,我請幼兒想辦法幫助小鳥和田鼠成為好朋友,讓他們說說話、聊聊天時,幼兒想了很多好辦法,其中有些幼兒說可以用繩子、梯子爬上去,說得很好,教師也給予了肯定。但到最后有些幼兒想到了坦克、飛機、飛毯,已經有點偏離主線了,這時教師可以停止幼兒的猜測。
3.教師在演示小田鼠的好辦法“種喇叭花”時,教師一邊講述一邊演示,其實這里可以留懸念,先出示一棵種子,讓幼兒說一說種子接下來會怎么樣?先讓幼兒說,教師再出示“喇叭花爬到小鳥家”,進行師幼互動。
4.故事最后,師幼一起為故事取名字,引出故事《喇叭花電話》,師幼再次共同自主閱讀故事,都體現了以幼兒為主的理念。最后環節,幼兒以自主游戲“打電話”的方式和好朋友說說悄悄話,知道打電話是交朋友的一種好辦法,感受了和朋友交流的快樂。
小班語言:故事《喇叭花電話》 篇3
一、說教材:
中班幼兒是好奇、好問、對事物好探究的時期,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建構式教材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現在是通訊高科技猛進時期,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口語表達能力,所以特選了這個課題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合作。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增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對通訊工具的興趣。
二、說教學目的:
1、培養幼兒對通訊工具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愿意和同伴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三、教學重點:培養幼兒與同伴親密交流。
四、說教法:
針對本次教育活動的目的,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以看圖、故事和游戲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環環緊扣,幼兒情緒高漲,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活動是有組織、有秩序適合整體發展的。
五、說教學教程:
1、以掛圖和故事提出質疑引發幼兒想象。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利用掛圖和故事,引導幼兒情境表演,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利用音樂游戲《打電話》讓幼兒身臨其境的體驗打電話的神秘和快樂。
4、利用廢舊材料自制電話,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利用游戲《悄悄話》,增強幼兒與同伴親密交流的愿望。
6、總結性小結。
本次活動整合了語言、音樂、美工等方面的知識,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大膽交流,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真正做到師幼交融,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和成功者。
小班語言:故事《喇叭花電話》 篇4
二、教學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三、教學準備:故事課件及錄音帶。四、教學重點與難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五、教學方法與手段:提問法、完整欣賞法等。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出示課件。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漂亮的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能舉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 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 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利用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二、分段欣賞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提問:(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提問:(1)不能和小鳥說話,小老鼠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小老鼠很傷心,很難過,它還很著急呢!小朋友們,誰有別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讓小鳥聽到他們的話?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提問:(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2)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結合課件第一遍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利用故事錄音,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并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四、游戲:打電話 1.師:喇叭花電話真好,它連著兩個家呢,這樣,小鳥和小老鼠可以天天說著悄悄話了。那你和你的好朋友有沒有什么悄悄話要講啊?你會說些什么呢?( 幼兒兩兩結伴打電話,體驗與同伴親密交流的樂趣。)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小班語言:故事《喇叭花電話》 篇5
《喇叭花電話》是一篇充滿了童趣,充滿了愛與關懷的童話,它將喇叭花想象成電話,使小鳥和小老鼠能彼此交流,溝通。幼兒在體驗,交流,表達中感受小鳥與小老鼠之間,自己與同伴之間那美好、關愛的情感。
在本次活動中,我先講了故事的第一、二節,然后留下問題“樹上的小鳥想和樹下的小老鼠交朋友,你有什么好辦法?”孩子們開動腦筋想的辦法很多、很好,如:用滑滑梯滑下來、用扶梯爬上去、請蝴蝶幫忙送上去、請大象用長鼻子送上去、請長頸鹿的長脖子幫忙等等。這樣的方式,教師留給孩子自己思考的機會,從而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力。其次,在本次活動中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老師扮小老鼠,幼兒扮演小鳥,邊打電話邊進行對話練習。“例如:喂,是小鳥嗎?我是你的好朋友小老鼠……”)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既領略了故事中簡單的對話,又進入了情感世界。最后孩子們用紙杯制作的“電話”進行交流著,不知不覺地獲得了關心他人和友愛同伴的熏陶。在這次活動中,孩子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聽一聽、再講一講、在多種感官、多次參與下進行學習,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效果也較好。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但是這次活動也有不足之處,如果是用動畫的形式,效果可能更佳,幼兒可以形象的看到喇叭花爬啊爬的過程、可以看到小鳥的可愛與小老鼠的機靈,多媒體形象生動、聲形并茂的特點也會引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