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大風》教案(精選11篇)
大班《大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80%以上的幼兒能前后分腿肩上揮臂投擲,發展手臂力量和身體協調性。
2、用觀察同伴動作、游戲情境、模仿練習的方法,感知異側跨步投擲的身體動作。
3、體驗努力投擲到更遠目標的成功快樂,產生想投的更遠的愿望。
活動準備:
1、已有經驗:
·幼兒喜歡向遠處投擲物體。通過前期對本班幼兒的觀察分析,幼兒投擲時手臂經前向上弧形上舉置身體或腦后,有展肩動作,上肢多以肩關節為軸形成投擲。雙腿向前或者側方分開,通過觀察幼兒在自然投擲中,有的幼兒投擲時腿部動作不明顯或者原地不動,有的幼兒用同側腿向前邁出的方式進行投擲,有的幼兒能夠用異側腿向前邁出的方式進行投擲。·會玩腿部的包剪錘、大風沙礫和風婆婆的游戲,觀看過一些熱帶風情的圖片。
2、材料準備:起點線兩組;島嶼標記線六組;三色箭頭若干;沙包、雞毛毽子、紙球各27個;六塊一組的大泡沫墊4塊;小傘18把;幼兒右手畫有小魚的圖樣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游戲 熱身準備
1、聽海濤及風聲進場,感受海島氣息。
2、游戲:大風和沙礫。
小沙礫聽風婆婆說小風、大風、龍卷風、臺風等語言指令在大圓中逆時針做走、跑、扭動身體、劃動手臂等動作。
3、游戲:風婆婆戲耍小沙礫。
4、游戲:包剪錘。
二、引入游戲情境 觀察模仿動作交流討論
1、自由四散練習,感知投遠的動作。
2、集中討論,動作。
3、比較前后與平行分腿的方法,哪個投的更遠。
4、利用游戲情景幫助幼兒感知異側分腿。
5、用異側分腿的方式練習投擲動作。
三、多類材料投擲 鞏固遷移動作
幼兒在大型玩具上進行尋寶的活動,根據不同顏色的箭頭標記找到藏在滑梯不同部位的三種“材料”后到指定地點練習投擲。
教師提醒個別幼兒尋找不同的材料,觀察幼兒的投擲動作,鼓勵異側分腿投擲。
四、放松活動 結束
1、放松活動。
幼兒拿著小傘收拾場地上的毽子沙礫、紙球沙礫和袋袋沙礫。
2、結束。
教師幼兒收拾材料離開場地。
大班《大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變速奔跑或走動。
2、學習用身體動作表現秋天樹葉飄落的情景。
3、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4、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掃帚一把。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幼兒扮演樹葉,表現樹葉快樂地在空中飄來飄去的情景,然后四散蹲下。
2、基本活動。
幼兒根據教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①秋風輕輕地吹,吹得小樹葉們都動起來了,。呼……呼……幼兒慢慢地開始走動、抖動或跑動。
②風慢慢地變大了,呼……呼……幼兒逐步加快速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運動。
③風變得很大很大,小樹葉們飛了起來。
幼兒快速奔跑或走動。
④風漸漸小了。
幼兒開始放慢速度。
⑤風停了。
幼兒原地休息。
⑥教師拿掃帚扮演環衛工阿姨清掃落葉;阿姨慢慢地掃,幼兒慢慢地走;阿姨快快地掃,幼兒就快快地跑;阿姨掃累了,幼兒也蹲在地上休息。
游戲可以重復數遍。
3、放松活動。
活動反思
《大風和秋葉》是一節歌唱教學活動,為了讓孩子們學會演唱及感受到秋天真美好的意境,我分別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現實中落葉的場景———示范演唱——游戲等環節的設計來達到此目標。整個環節一環扣一環,始終圍繞音樂教學游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色,讓幼兒充分地融入游戲,全身心的投入音樂,讓音樂屬于每個孩子。在最后的游戲環節主要是幫助幼兒分辨快慢的節奏,并能夠用動作來表示。幼兒在理解和表現那一方面都還不錯,但是對于我提出的一邊唱一邊做動作,能夠做到的孩子并不多,更多的是只做動作,不唱歌曲。對于這個問題,可以借助FLASH、磁帶等帶動幼兒一起唱。這是一次生成活動的設計嘗試,我堅信:“在一旁站一會兒,給學習挪出一些空地,仔細觀察孩子們的所作所為,而后,如果你能很好地領悟些什么,教學可能就不同于往常。即使在教學活動中,我也是一名學習者,探索者和成長者。
一個活動成功與否,關鍵的一點就是幼兒對此活動是否感興趣,是否喜歡,能否主動參與其中。那么只有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考慮幼兒主體性地位的活動幼兒才可能喜歡,愿意積極參與。所以,在進行歌唱教學時一定要以幼兒為主體,給他們一個自由嘗試、探索和創作的空間。
大班《大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音樂游戲中培養對樂曲結構的敏感性。
2、能隨歌曲的指令移動身體位置。促進身體反應的靈敏度。
3、學習設計芭蕉扇的花紋。
活動準備:
自制芭蕉扇一把,一次性筷子,圖畫紙,蠟筆。
幼兒了解故事《火焰山》
芭蕉扇花紋圖列
盆栽芭蕉扇數盆布置于四周
歌曲錄音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出示芭蕉扇道具,引導幼兒念歌詞。
“小朋友,還記得《火焰山》的故事嗎?鐵扇公主有一把神奇的扇子叫什么?”“劉老師從鐵扇公主那里把它借來了,看!漂亮嗎?”教師站在幼兒中間,出示扇子。芭蕉扇非常厲害,孫悟空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鐵扇公主不愿意,她就嘰嘰咕咕的念了口訣,一揮扇就把孫悟空扇走了十萬八千里。你們知道鐵扇公主念什么口訣了嗎?今天劉老師把這個秘密悄悄的告訴大家。”老師帶節奏念歌詞。“我們一起來學念鐵扇公主的口訣吧”在旋律的伴奏下念二次。拍手念。
二、學唱歌曲
“有一位叔叔把這鐵扇公主的這段口訣寫成了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就叫《芭蕉扇》。我們來聽”。教師清唱歌曲。“好聽嗎?這首歌叫什么名字?”“大家一起來輕聲唱好嗎?”在旋律伴奏下,一起輕聲學唱,“現在我們拍著手來唱”第二遍唱做拍手動作唱。第三遍,“小朋友唱得真好,現在用響亮的聲音自由做動作”。
三、玩音樂游戲
“請小朋友想象,芭蕉扇除了能熄火、能生風、能降雨之外,還可能有什么超凡的能力?”“今天,劉老師要試一試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把小朋友都扇走。聽我唱到什么地方,小朋友就跟著風跑到那里,跑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能擁擠,跑去后千萬別動,仔細聽又要扇到什么地方。好嗎?”“我聽見男孩子答應的聲音最響亮,男孩子站起來玩。。”女孩子玩。全班一起吹到天空中飛行,芭蕉樹后面,大門邊,窗戶邊,鋼琴旁,椅子背后,椅子上坐好等。
四、取卡紙做芭蕉扇。
“小朋友,喜歡芭蕉扇嗎?想要嗎。送給誰呢/這可為難我了,誰來為我想辦法?”請幼兒發言。出示圖樣,“這里有幾把不同花紋的芭蕉扇,小朋友可以自己畫其他的花紋,還可以畫人、畫動物、畫花草等等,看誰設計的芭蕉扇最漂亮!”教師講解制作方法:“畫好了,然后用筷子從較小的一端夾,夾在扇子的中央。”“下面請大家開始制作”教師指導。
五、結束活動
“好了,小朋友請舉起你們漂亮的芭蕉扇,互相看看,哇!小朋友真能干!都很漂亮!大家一起來扇一扇,扇到那里去玩?”“大家一起唱起來”教師與幼兒唱歌用扇子做動作。隨著歌曲離開活動室。
活動自評:
新《綱要》明確指出:“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即不同教育領域之間并非各自分立,而是相互交流、相互會通的。本次活動涉及領域為:藝術、健康。讓幼兒在活動中說說、唱唱、玩玩、做做,使幼兒在玩中學,充分體現了愉快教學法的應用。同時還讓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在與教師、同伴、環境、材料的互動中進行學習,通過這種動靜交替的學習方法,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表現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新《綱要》對幼兒藝術領域方面明確要求:“在支持、激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并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所以,本次活動還一改過去單一的`教唱歌曲的教學方式,而是把幼兒的情感體現及表現技能和能力以游戲、美工等多種形式充分的表現出來。從而達到《綱要》中要求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的目的。
大班《大風》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節奏游戲,使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學會歌曲節奏的重難點節奏,并能把節奏與生活中的聲音聯系起來。有利于對歌曲更好正確的掌握。
2、能用輕巧、純真的聲音整齊的演唱《大風車》,并體會天真、歡快的情緒。
3、緊密結合歌曲內容,邊唱邊進行風車轉的律動。
4、鼓勵學生表演歌曲,激發其表演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1、用輕巧純真的聲音唱出歌曲的天真、歡快的感情。
2、切分節奏、八分休止符的掌握。
教學難點:
1、引導孩子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并創設活動,給予兒童表現自己的空間和手段。
2、激發學生的表演力和創造力。
教學準備:
1、《大風車》多媒體課件。
2、錄音磁帶:《開火車》、《大風車》(歌曲、伴奏)。
教學過程:
一、節奏游戲
(一)、師:小朋友們坐過火車嗎?大家坐火車時的心情怎樣?今天我們來做個與火車有關的游戲先請看這些節奏
節奏一:4/4 ×0 ×0 ×0 × × | ×0 ×0 ×0 × × |
轟 隆 隆 轟 隆 轟 隆 隆 轟 隆
節奏二:4/4 × × × × × × | × × × × × × |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節奏三:4/4 ×·× × - | ×·× × - |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節奏四:4/4 × - - 0 | × - - 0 |
嗚 嚓! 嗚 嚓!
(每出示一條節奏,都請學生先讀節奏再用轟隆隆的節奏來讀)
(二)、師:小朋友們,你們如果細心觀察生活,就會發現生活中處處充滿了音樂。火車在啟動、開的過程當中、減速、到站時所表達出來的節奏是不一樣的。下面請小朋友們討論一下,看看這四種節奏哪一列是火車啟動;哪一種是火車正在開;哪一種是火車減速;哪一種是火車到站。
生:討論。
總結得出
節奏一:4/4 ×0 ×0 ×0 × × | ×0 ×0 ×0 × × |
轟 隆 隆 轟 隆 轟 隆 隆 轟 隆 (火車啟動)
節奏二:4/4 × × × × × × | × × × × × × |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火車正在開)
節奏三:4/4 ×·× × - | ×·× × - |
轟 隆 隆 轟 隆 隆 (火車減速)
節奏四:4/4 × - - 0 | × - - 0 |
嗚 嚓! 嗚 嚓! (火車到站)
(三)、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來演示一段火車從啟動到火車到站的整個過程,好嗎?
師:火車火車準備開嘍,嗚!…火車啟動了(學生讀“火車啟動”節奏);火車正在開(學生讀“火車正在開”節奏);火車減速了(學生讀火車啟動節奏);火車到站了(學生讀火車到站節奏)。
(游戲時,老師和學生邊拍節拍邊讀)
二、學唱歌曲《大風車》
師:火車到站了,聽什么歌?
(一) 、初聽歌曲《大風車》
師:這首歌曲小朋友們是不是很熟悉呀?它叫什么名字啊?對了,它是我們小朋友最愛看的《大風車》節目的主題曲《大風車》,它表達了小朋友們看節目時快樂的心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好聽的歌曲。
(二)、再次聽范唱《大風車》
1.師:下面請小朋友來聽一聽,邊聽邊體會歌曲情緒。
2.師:這首歌曲用怎樣的情緒演唱的?(歡快地)你還能說出跟歡快相近的詞語嗎?(高興地、愉快地、興高采烈地、愉悅地…)。
(三)、第三次聽范唱《大風車》
師:讓我們用歡快的心情跟著音樂一起輕聲地演唱《大風車》。
(四)演唱歌曲《大風車》并解決重難點。
1.師:小朋友們唱得很不錯,在演唱過程中有沒有覺得哪些樂句比較難唱的。
(生說出難唱樂句,大家一起來學一學)。
2
.師:小朋友們學的真快,唱的真好!大家注意到第一句的休止符號了嗎?這里要唱的簡短跳躍些。
3.還有這個地方你注意到了嗎?這叫什么呢?(反復跳躍記號)出示反復跳躍記號的圖譜邊講解邊演示
4.第二段最后一句“好朋友”的“友”字應該唱幾拍呢?(課件出示“友”唱三拍)一定要唱足拍子,我們來練習一下。
5.師:小朋友們,這首歌你們學會了嗎?讓我們連起來把這首歌曲唱一遍。
(生跟音樂完整演唱歌曲。)師提醒生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6.歌曲處理。
師:4/4的強弱規律是“強、弱、次強、弱”,請大家跟著伴唱唱一遍,把每一小節的第一拍強拍唱出來。
(五)、為歌曲聲勢伴唱。
師:小朋友們,我們現在為這首歌曲加點伴奏,好嗎?一部分小朋友唱歌曲;一部分小朋友用啦為歌曲伴唱;一部分小朋友用轉轉吱悠悠的轉為歌曲伴唱,我們一起跟音樂來試一試。
三、集體舞:風車舞
(一)、師:我們今天唱起來了,老師還要請小朋友跳起來呢!先請看我們要站的圖形(出示圖形)師講解動作說明。
(二)、請8位小朋友到前臺來排列成圖形狀,跟音樂做動作,其他的小朋友為他們伴唱。老師引導學生唱的節奏要準確,跳的隊形不能亂,動作盡量不錯。)
(三)、師總結:小朋友跳得很不錯,由于時間關系其他小朋友課后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風車舞”。
四、布置作業。
大班《大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發現風車的制作方法,學會制作風車。
2、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根鉛絲、一張臘光紙、一把剪刀
2、每組兩個已經做好的風車,一盒水彩筆。
3、風車制作方法示意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出示大風車: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風車)它可以怎么玩呢?這么好玩的大風車,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呢?
二、幼兒操作,尋找制作風車的方法。
1、教師:每組都有兩個已經做好的風車,請小朋友自己動手試著把它們拆開來,看一看、想一想,你們能不能發現好玩的風車是怎么做出來的。
2、幼兒動手操作。
3、誰愿意來說一說你發現風車是怎么做成的?
4、教師小結并出示制作方法的示意圖。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小朋友們自己試著自己動手做一下漂亮的風車,做好后,還可以用水彩筆把你們制作的風車裝飾的更加漂亮。
教師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與他們一起制作,使每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請大家一起來評一評你認為哪個風車最漂亮。
大班《大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提高靈敏度。
2、鍛煉幼兒的思維和觀察能力。
3、發展幼兒的觀察風的能力。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1、觀察幼兒今日穿著等方面的特征,提出相應問題
2、準備好少于今日人數一人的椅子
活動過程:
一、游戲規則介紹
1、所有的小朋友坐在位子上,圍成一個圈
2、站在中心的一個小朋友說:“大風吹”,其他小朋友回答:“吹什么?”
3、中心的小朋友就提出條件(例如:吹走紅色衣服的小朋友)
4、符合條件的小朋友就要離開自己的座位去搶別人的位子
5、多出來的小朋友進行下一輪的提問
二、游戲問題設計
1、觀察小朋友的特征,例如衣著、發飾等
2、發揮出更多的想象、思考,不僅在衣著,也可以在名字等方面提出條件
活動提示:
1、要注意少一張椅子
2、再幼兒提出重復條件的時候,給予一些提示和引導
活動分析:
1、大班孩子觀察的能力相對很好了,他們能夠發現不同幼兒之間的相同點
2、但是有些幼兒為了提問或者好玩,不去搶位子,導致了一定的混亂
3、有些幼兒的能力相對不足,輪到自己提出條件的時候就有些遲疑
反思調整:
1、通過引導大班的孩子能夠對自己的同學進行觀察并且提出很多的問題,但是也有出現混亂的時候,此時需要老師去引導,勸說一些幼兒遵守秩序
2、每個幼兒在觀察和表達能力上也是有差異的,因此老師需要提供一定的引導和幫助。
大班《大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看看講講并理解大風來臨前后人們內心情感的變化。
2.有興趣閱讀多幅畫面的圖書,能連貫地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3.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難點
看看講講并理解大風來臨前后人們內心情感的變化
難點剖析
有興趣閱讀多幅畫面的圖書,能連貫地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幼 兒 用 書
活動流程
一、聊聊“大風“的故事
1.出示漢字“大風”,這是什么字寶寶?
喜歡大風嗎?
2.今天,我們一起聽一個有關風的故事。出示“大風”兩個字寶寶
二、集體閱讀(大書的第1—8幅)
1.第一幅
就要起風了,城市里的人們匆匆往家趕。很多人開始忙碌
2.第二、三幅
看看人們是如何為大風來臨前做準備的。工人叔叔在干什么?孩子們為什么早放學?(工人叔叔把油罐放下來,學校的房子歪了,孩子們提早放學以防意外)
3.第四—八幅
看看人們是如何擔心的。市長會想什么?老師在擔心什么?你怎么知道小朋友擔心著花草?為面粉廠得老板出出主意。(市長為整個城市擔心,老師擔心幼兒園的門窗,小朋友頭上有云的記號,可以看出她的想法)。是啊大風就要來了,大家都在擔心,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我們一起到書里去看看吧。
三、幼兒自主閱讀小圖書第九---十五幅
1.大風來了結果怎么樣?
2.風做了哪些事?哪幾幅圖講了這些事?(風把油罐吹上去了,風把面粉里的臟東西揀出來,風把房子吹正了,還把窗戶擦得干干凈凈······)
3.你覺得這是一場怎樣的大風?
四、討論有關風的話題
1.你最喜歡怎樣的風?
2.你不喜歡怎樣的風?
3.怎么讓帶來麻煩的風變成有好處的風呢?(鼓勵幼兒從各渠道尋找答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讀圖初步了解故事,我們班舉手發言的幼兒還是挺多的,說明幼兒聽的很仔細,對畫面比較感興趣,而且能大膽的猜測畫面的內容,能根據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對畫面的理解,但是我覺得有些輔助性的提問還不夠,對幼兒的回應還需要多學習,有的孩子不能用完整的話描述畫面內容,說明還需要加強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在平時的教學中多讓孩子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大風的故事讓幼兒知道風并不可怕,也能帶給我們快樂。
進入大班的孩子,要求能有序、連貫地閱讀理解多幅畫面表達的含義,因此大風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場令人憂心忡忡的大風來臨前,人們對于它做出的千萬種糟糕的設想,整個城市陷入不眠之夜。一夜過去,卻發現大風為人們做了很多的好事,令人又驚又喜。故事段落清晰,簡單易懂,每個情節變化之處,有一定平行內容的畫面,也有一定的矛盾和沖突點。
大班《大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能隨兒歌指令移動身體位置,促進身體反應的靈敏度。
2、 在音樂游戲中增進對樂曲結構的敏感性。
3、 學習設計芭蕉扇。
活動準備
“兒歌”:《芭蕉扇》、自制芭蕉扇、活動場地:蜘蛛洞
活動過程:
1、 讓幼兒回憶故事《火焰山》
——孫悟空為什么要過火焰山?
——他為什么要借芭蕉扇?
——孫悟空是怎樣借芭蕉扇的呢?
2、 請幼兒一起來學念兒歌:
——展示芭蕉扇道具,帶幼兒念兒歌《芭蕉扇 》。
——請幼兒想象:芭蕉扇除了能熄火、生風、降雨外,還可以有什么超凡能力。
3、 玩一玩“芭蕉扇大風吹”游戲:
——簡化兒歌歌詞為口訣:“扇一扇,扇一扇,鐵扇公主芭蕉扇,可以把人扇到某某(教室的某處)
——幼兒聽隨口令,假裝被芭蕉扇扇過后,被吹到桌子下,椅子邊,大門邊等。
——換一位幼兒當“鐵扇公主”,其他幼兒配合指令移動位置。
4、 做一做自己的“芭蕉扇”
——引導
幼兒觀察芭蕉扇的外形特點。
——取卡紙設計芭蕉扇花紋,剪下,粘在一次性筷子上,做成芭蕉扇。
大班《大風》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閱讀多幅畫面的繪本,能連貫地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2.大膽猜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并嘗試運用語言、神態、動作等表現人物狀態。
看看、說說并理解大風來臨前后人們內心情感的變化。
活動準備
1.簡單了解不同工作的工作職責。
2.繪本《大風》、大繪本、電子書。
活動過程
一、大風快來了
1.師幼共同閱讀繪本《大風》第2—3頁。
教師:這是什么天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你喜歡大風嗎?為什么?
幼兒:刮風的天氣。
幼兒:從圖上可以看出,因為人們都跑回家了。我們不喜歡大風,因為有點恐怖。
教師:大風快要來了,你會擔心什么?人們會做哪些防護工作呢?
幼兒:大風快來了,我得趕緊回家。我怕風吹過來把樹刮倒,還有屋子也可能會倒塌。人們應該會把窗戶關的緊緊的,然后釘上木板。
2.師幼共同閱讀繪本第4—5頁,引導幼兒感受建筑工人和學校
老師對臺風可能造成的危害的擔心。
教師:大風快要來了,工地上的叔叔們和學校老師們分別做了
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
幼兒:工地上的叔叔把一個個大鐵罐從高塔上放下來。
3.幼兒自主閱讀繪本第6—10頁。
教師:還有誰會擔心什么呢?
幼兒:面粉廠的老板擔心麥粒會被風吹走;市長一晚上都在嘆氣,擔心城市會被破壞;幼兒園的老師擔心幼兒園的窗戶沒有關好;幼兒園的小朋友擔心花瓣會被吹落。
二、大風來了
1.教師出示繪本第6—7頁,引導幼兒感知理解面粉廠老板的擔憂。
教師:大風來了,街道上變成了什么樣子?
幼兒:大風可能會把所有的東西都吹倒了……
教師:面粉廠老板回到了自己的家。他為什么要站在窗口張望,他可能在擔心什么事?
幼兒:他在窗口看看風大不大,會不會把他曬的麥粒兒吹走呢?
教師:你們有沒有什么建議給面粉廠老板?
幼兒:可以在風還沒有變很大的時候把麥粒收起來,裝在袋子里放在屋子里。
2.繼續出示繪本第8—10頁,鼓勵幼兒猜測繪本之后的內容中有關市長、幼兒園老師和幼兒園小朋友的故事情節。
教師:大風來了,大家都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市長、幼兒園
老師、幼兒園小朋友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們在家里干什么?在擔心什么?
幼兒:市長在擔心城里的所有東西會被破壞;幼兒園的老師擔心幼兒園的窗戶沒有關好;幼兒園的小朋友擔心花瓣會被吹落。
教師:你們覺得大風過后的城市會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應該是樹葉、花瓣很多都飄在地上,還有一些小樹會被刮倒。
三、大風來過了
1.幼兒自主閱讀繪本第11—17頁,觀察大風過后的城市。
教師:大風過后,城市變成什么樣子了?大風做了哪幾件事?哪幾幅圖講了這些事?
幼兒:大風過后,大風把大鐵罐吹到了高塔頂上;大風把學校傾斜的大樓吹正了;大風沒有把面粉廠曬在外面的麥粒兒吹散,反而把里面的臟東西吹出來了;大風沒有把幼兒園的玻璃打碎,反而把玻璃擦得干干凈凈的。花兒開得更漂亮了,花瓣上還有晶瑩的水珠呢!
2.幼兒自主討論對大風的態度。
教師:你覺得這是一場什么樣的大風?為什么?
幼兒:我覺得這個大風很好,因為它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反而是做了好事。因為大風把大鐵罐吹到了高塔頂上;大風把學校傾斜的大樓吹正了;大風沒有把面粉廠曬在外面的麥粒兒吹散,反而把里面的臟東西吹出來了;大風沒有把幼兒園的玻璃打碎,反而把玻璃擦得干干凈凈的。花兒開得更漂亮了,花瓣上還有晶瑩的水珠呢!
3.幼兒聯想大風過后城市的其他變化。
教師:大風過后除了繪本中描寫的變化,還有其他的變化嗎?
幼兒:大風過后,地上可能會有很多垃圾,還有自行車可能翻到了,還有一些廣告牌有可能會倒塌……
大班《大風》教案 篇10
孩子們看到我拿了大圖書都很好奇,一個個跑來看。我故意不給他們看,還表現出很驚奇的樣子,孩子們更起勁了,有的還跳起來搶我的書。我馬上合起書,準備上課,就這樣孩子們在好奇的狀態中進入課堂。整堂課下來,畫了五十分鐘,自己都有點驚訝,怎么上了這么久。但課堂的氣氛很不錯,孩子們認真的觀察圖片,積極地回答問題,整個教學在安靜的聽和激烈的討論中進行。語言課就是這樣,可以五分鐘就結束,也可以五十分鐘還意猶未盡。今天的課感覺自己很順手,孩子們一張圖片一張圖片的觀察,找出圖上的關鍵部分,為故事鋪路。整個故事緊緊抓住大風這一中心,猜測每個人心中的擔憂。故事的后半段與我們的思維相反,出乎孩子們的意料,聽到后更起勁了,都覺得這真是一場奇怪的大風。 大圖書在教學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孩子們觀察更仔細了,不放過書的任何一個角落。如:第一頁,很多人在馬路上,頭發都豎起來了,有交通警察,城堡和樹都歪了等。我讓他們猜測這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有的孩子說:老師,是警察抓小偷的故事;有的孩子說:老師,是城堡里的故事;有的說:老師,肯定是出了交通事故,那么多人在看熱鬧,警察叔叔在處理;也有的說:老師,好像是刮大風,人的頭發都豎直了,樹也歪了,可能人被龍卷風吹跑了等等。幾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更值得開心的是他們都在積極的表達。 我覺得在早期閱讀的教學中,還應該加入一些小游戲,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快樂,這樣他們才能快樂的學習。在孩子們發現大樹被風吹歪了的時候,我突然很想他們變成大樹。于是我請孩子們扮演大樹,我是大風,我往做吹他們往左歪,我往右吹他們往右歪,我吹到哪,那里的大樹就歪了。孩子們玩的很開心,等到大風停了的時候他們也就很安靜的回到位置上了,并沒有失去控制,繼續我的教學,孩子們聽的還是那樣認真。
大班《大風》教案 篇11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xx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小編在這里整理了《大風》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助到您。
大 風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條彎彎曲曲的膠河、沿著高高的河堤向東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圓數千畝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爺爺都擊那兒割草,我爺爺的鐮刀磨得快,割草技術 高,割下來的草干凈,不拖泥帶水。
最早跟爺爺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剛過了七歲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頂是一條灰白的小路, 路的兩邊長滿野草,行人的腳壓適迫得它們很瑟縮,但依然是生氣勃勃的。爺爺的步子輕悄悄的,走得不緊不慢,聽不到腳步聲。田野里絲線流蘇般的玉米纓兒,刀劍般的玉米葉兒,剛秀出的高粱穗兒,很結實的谷子尾巴,都在霧中時隱時現。河堤上的綠草葉兒上掛著亮晶晶的露水珠兒,微微顫抖著,對我打著招呼。
田野里根寂靜,爺爺漫不經心地哼起歌子來:
一匹馬踏破了鐵甲連環
一桿槍殺敗了天下好漢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錢難住了蓋世的英雄……
坦蕩蕩的曠野上緩慢地爬行著爺爺悲壯蒼涼的歌聲。聽著歌聲,我感到陡然間長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這條灰白的鑲著野草的河堤上。
他帶著我善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愛吃。爺爺提著一把大鐮刀,我
捉著一柄小鐮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來。“看我怎么割。”爺爺示范給我看。他并不認真教我,比畫了幾下干就低頭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勢很美,動作富有節奏。我試著割了幾下,很累,厭煩了,扔下鐮刀,追鳥捉螞蚱去了。
不知何時,無上布滿了大塊的黑云
我幫著爺爺把草裝上車,小車像座小山包一樣。大堤彎彎曲曲,剛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陽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間沒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回頭看爺爺,爺爺的臉木木的,一點表情也沒有。
河堤下的莊稼葉子忽然動了起來,但沒有聲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樣沒有聲音。很高很遠的地方似乎傳來了世上沒有的聲音,天地之間變成紫色,還有撲鼻的干草氣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氣。
在我們的前方,出現了一個黑色的,頂天立地的圓柱,圓柱飛速旋轉著,向我們逼過來,緊接著傳來沉悶如雷鳴的呼嚕聲。
“爺爺,那是什幺々”
“風。”
爺爺淡波地說,“使勁拉車吧,孩子。”說著,他彎下了腰。
我們鉆進了風里,聽不到什么聲音,只感到有兩個大巴掌在使勁扇著耳門子,鼓膜嗡嗡地響。堤下的莊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齊倒伏下去。
爺爺雙手攥著車把,脊背繃得像一張弓。他的雙腿像釘子一樣釘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樹根一樣條條棱棱地凸起來。風把車上半干不濕的茅草揪出來,揚起來,小車城哆嗦。爺爺的雙腿開始顫抖了,汗水從他背上流下來。
夕陽不動聲色地露出來,河里通紅通紅,像流動著冷冷的鐵水。莊稼慢慢地直起腰。爺侏一尊青銅塑像一樣保持著用力的姿勢。
我高呼著:“爺爺,風過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車子,費勁地直趕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著不能伸直了。
風把我們車上的草全卷走了,不、還有一棵草夾在車粱的榫縫里.我把那棵草舉著給爺爺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紅色還是綠色。
“爺爺,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點懊喪地說.
“天黑了,走吧。”爺爺說著,彎腰推起了小車。
我舉著那棵草,跟著爺爺走了一會兒,就把它隨手扔在堤下淡黃色的暮色中了。
(選自《萌芽》 20xx年第1期,有刪改)
《大風》閱讀題目:
18.莫言說:“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請用簡潔的語言分點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節。(3分)
19.根據要求回答問題。(4分)
(1)“坦蕩蕩的曠野上緩慢地爬行著爺爺悲壯蒼涼的歌聲” 甸中,“爬行”一詞表達上有什么作用?(2分)
(2)品味“我們鉆進了風里”一句中“鉆”的妙處。(2分) :
《大風》參考答案:
(四)(18分)
18.(3分)爺爺和“我”—起去割草;遭遇大風;與大風搏斗。
答出三點意思即可。
19.(4分)(1)形象寫出了爺爺的歌聲低沉有力、節奏緩慢。(2分)
“低沉有力”、“節奏緩慢”各1分。
(2)寫出了風之大,表現了祖孫倆敢于面對大風的勇氣。(2分,每點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