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春天教案及反思《我們去春游》(通用4篇)
幼兒園中班春天教案及反思《我們去春游》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學習的興趣。
2、鞏固幼兒對平面圖形基本特征的認識,提高幼兒對圖形的抽象概括能力。
3、能不受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圖形。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準確迅速地辨認圖形并說出名稱。
難點:能用語言概括出它們的共同特征。
【活動準備】
1、將各種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圖形卡片放在一起組成圖形王國;
2、三只小熊圖片:小熊的嘴巴各是三種形狀(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頭上的帽子顏色分別是藍、綠、紅;《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游戲《小熊去春游》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展開:
1、不受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同類圖形。
出示:“圖形王國”圖片,請幼兒分別找出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2、能用語言概括出它們的特征。
提問: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思考、互相討論)
小結:它們的共同點是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有邊和角;不同點是三角形有三條邊和三個角,正方形有四條邊和四個角;圓形只有邊,沒有角,是圓圓的。
3、游戲《找圖形》,鞏固認知。
(1)聽聲找形:教師拍一下手,幼兒拿出圓形;拍三下手,拿出三角形;拍四下手,拿出正方形或長方形。
(2)聽音找形:教師說圖形,幼兒拿圖形。如“拿兩個大小一樣但顏色不一樣的圓形”。
(3)按要求擺形:幼兒根據(jù)教師的要求擺出圖形。如“擺放兩個位置不一樣的三角形”。(一個三角形的一個角在上面,兩個角在下面;另一個三角形的兩個角在上面,一個角在下面)
4、趣味游戲《喂小熊》。
(三)結束:
1、隨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到戶外。
2、活動延伸:到戶外一起尋找具有相同特征的物體,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能準確迅速地辨認圖形并說出名稱。活動整個是以游戲進行了貫穿,孩子們還是很專注很感興趣的,有95%的幼兒能準確迅速地辨認圖形并說出名稱。
通過此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對圖形學習的興趣,并鞏固了幼兒對平面圖形基本特征的認識,提高幼兒對圖形的抽象概括能力。有90%的幼兒能不受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圖形。今后,還要加強孩子們的口語表述能力,以及圖形感知能力。
幼兒園中班春天教案及反思《我們去春游》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排隊的好處,能遵守排隊的要求。
2、能積極發(fā)言解決排隊時所遇到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讓兒童體驗遵守規(guī)則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兒童的春游照片;
2、小鴨去春游的情景圖;
3、排隊標志。
【活動過程】
一、引入“我們去春游”的話題。
1、展示兒童排隊去春游的照片,小朋友們春游很開心,為什么呢?
2、討論“小鴨去春游”情景圖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情景一:小鴨子過河(爭先恐后),結果都摔了個大跟頭,讓兒童討論怎么會這樣呢?
(2)情景二:排隊盛飯(午餐時間到了,鴨媽媽做了豐盛的午餐,讓孩子們排隊盛飯,可鴨寶寶們打鬧、推擠、把飯菜都打翻在地)讓兒童討論發(fā)生了什么事,為什么會這樣啊?
老師小結:原來排隊可以避免危險發(fā)生,讓很多人想做的事,在不出危險的情況下,很快的做好。
二、引入生活和實踐。
1、說說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排隊,如:上下樓梯,上下公交車等。
2、給需要排隊的地方做標記,如:圖書角,廁所等。
3、比比看“誰是排隊小明星”。
延伸活動:
將“誰是排隊小明星”防入到生活中去,鞏固孩子們的遵守規(guī)則排隊的意識。
【教學反思】
1、孩子們能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2、在師生互動上,孩子還是比較有興趣,這次活動中,我準備的不夠充分,應該準備幼兒在生活中不遵守排隊規(guī)則的錄像,這樣孩子看了會切合實際,語言上在精練些。
幼兒園中班春天教案及反思《我們去春游》 篇3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到自己做決定去春游的活動中,獲得自己做出決定的成功感。
2、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并進行簡單記錄,用完整地語言說出選擇和決定的理由。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過簡單記錄的經(jīng)驗。
2、材料準備:圖片、記錄紙、筆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幼兒討論春游的地點。
(1)出示公園圖片,幼兒選擇自己的想去的公園。
(2)請幼兒講述想去的理由。
(3)教師用簡圖記錄幼兒的理由,幫助幼兒分析,綜合全面選擇春游的地點。
2、幼兒分組討論,選擇去公園的路線。
(1)出示圖片,兩條到公園的路線:一條小路,一條大路。
(2)請幼兒分組討論,并且記錄自己小組的理由。
(3)請代表講述選擇走大路或小路的理由。
3、集體討論,選擇去公園的交通工具。
(1)講述去公園的方式:公交車、出租車、步行。
(2)請幼兒闡述做出決定的理由。
4、師幼共同總結:考慮問題要多方面和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
(2)教師結合幼兒的意見,作出最終決定,并說出根據(jù)。
5、集體將最后的決定告知園長媽媽,結束活動。
活動提示
1、本次教學活動是社會、科學的整合活動,讓幼兒做出春游決定的同時,用投票、記錄等方式來進行操作,在活動前應先讓幼兒掌握用簡圖記錄的方法。
2、活動重點是讓幼兒學會做出春游地點、路線及交通工具的決定;難點是引導學會多方位考慮問題。環(huán)節(jié)二、三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選擇小路還是大路與選擇交通工具是有相關聯(lián)的,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兩方面綜合考慮。
3、日常活動中,選值日生、決定班級區(qū)創(chuàng)設等等,都可以讓幼兒多方位考慮問題,共同作出決定。
活動反思: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里產(chǎn)生的言語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huán)境就無法進行。生活給口語交際提供了活的源泉,精心創(chuàng)設符合交際的情景,利于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教學中我把日積月累中的內容與口語交際進行有機地整合,并遵循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借助大量的圖片把語言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并充分利用文中的詞語,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感受語文的樂趣。生活的再現(xiàn),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情緒也會因此變得高漲起來,參與的積極性會被激發(fā)出來。實現(xiàn)生生、師生、人景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技能,體現(xiàn)口語交際的得體性。
幼兒園中班春天教案及反思《我們去春游》 篇4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普通話交談,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2、在交談中能尊重同學,能認真傾聽,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合作設計春游方案,向全體同學推薦。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合作精神,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合作設計春游計劃,和同學交流,培養(yǎng)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升說話水平。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感知春景,激發(fā)興趣
1、教師導入:這個單元咱們學習的四篇課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寫的都是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比如說:敬亭山,洞庭湖,江南……還有誰能列舉啊?學生列舉。
2、教師過渡:剛才咱們列舉的這些美景都離咱們很遠,其實咱們身邊就有美麗的風景,誰來給大家介紹介紹?大家想不想去欣賞欣賞呢?
3、同學們心中都有各自最想去的地方。如果要去春游,我們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呢?今天這節(jié)口語交際課,我們就來討論交流,合作設計春游方案。
(板書課題:口語交際 走,我們去春游)
4、師:孩子們,回憶一下以往我們口語交際的要求是什么?
(說普通話自然大方 認真傾聽 )
二、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交流
1、模擬情境:向“校長”提出春游申請。
(1)教師過渡:春天是美麗的,春游是充滿詩情畫意的。大家都想去春游,但春游必須得到校長的批準。如果讓你代表班級向校長室提出口頭申請,你準備怎么說呢?現(xiàn)在我們進行一次“角色戲”,我來當校長,另選幾名學生作為我們班的代表,向校長申請我們春游事宜,要說清春游的好處、組織安排、注意事項等,你們有信心取得成功嗎?”
(2)學生向校長提出申請,老師適機引導講清上面的要求。
“徐校長”(師):我同意你們班去春游,建議你們請家長參與活動,有了家長的幫助,我相信你們在這次春游中一定會有很大收獲的,祝你們成功!
2、合作交流,設計方案
師:校長已經(jīng)批準了大家出去春游,接下來我們要設計活動方案了。在組織春游之前,我們需要對哪些問題進行周密的考慮呢?
(學生暢所欲言,老師將學生意見加以概括:a、時間;b、地點;c、注意事項;d、組織豐富的活動;e、需要準備的'物品。)
3.圍繞上述問題,將全班分成8個小組,分組討論,設計出各自的春游方案。(課件出示此環(huán)節(jié)的要求:小組每個成員,注意傾聽同學的意見,補充自己的看法。說話時要有禮貌,聽話時眼睛看著對方,臉部面帶微笑。小組內充分討論,集中組內所有人的意見,選出最佳方案。各組可將方案列成簡單的提綱。)
(各組學生積極討論,教師巡視,點撥,引導:到什么地方最好,怎么去,出發(fā)時間,開展什么活動,準備什么東西,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三、結合實踐,走向生活
1、創(chuàng)設情境:問家長是否同意自己參加春游活動。
師:孩子們,我們的春游活動方案已經(jīng)設計完成了,校長已經(jīng)批準了我們出去春游,你的家長也在時時刻刻牽掛著你的安全,你的家長會同意你參加集體的春游活動嗎?現(xiàn)在,我請一名同學扮演家長,你打算怎樣和家長說呢?
生:媽媽,我們班組織同學們出去春游,您同意去嗎?
“媽媽”(生):我很愿意去!……
生:媽媽,我們班組織同學們出去春游,而且邀請家長一同活動。我們班已經(jīng)制定好了春游方案。您同意去嗎?
“媽媽”(生):媽媽忙,不能參加你們的活動。但是媽媽同意你去。孩子,要注意安全,別讓老師操心啊!
生:謝謝媽媽!您放心,春游時我一定會注意安全的。
2、布置作業(yè):
師:孩子們,今天回家要向父母匯報我們制定的春游活動方案,如果家長有時間的`話,請他們帶你們到郊外游一游,享受享受明媚的春光吧!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互動過程。”雙向互動性是口語交際的一個重要特征。本次口語交際課以“春游”這個學生極感興趣、又貼近學生生活的“熱點”話題為素材,整堂課自然流暢,學生情緒高漲,精彩紛呈。我在教學設計時,力求充分體現(xiàn)“互動”這一特點,在真實有效的互動中激活思維,讓學生獲得平等交際的權利,培養(yǎng)合作精神;在師生互動中轉換角色,建立平等交流的交際平臺。
1、創(chuàng)設有效互動氛圍
課堂上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寬松、自由、信任的交際氛圍;尊重學生的表達方式,多表揚,少批評,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說的過程中的每一個閃光點,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些,都使得學生愿意盡情地展示自我,興趣盎然地參與交流。
2、創(chuàng)設有效互動情境
我國教育家葉圣陶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有人說:“環(huán)境塑造人。”這些話很有道理,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里產(chǎn)生的言語活動。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把學生帶到具體生動的情境中,由此情此境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口語交際的欲望。所以,教學中我依據(jù)教學內容,精心創(chuàng)設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如“向校長提出申請”、“合作設計方案”、“評選最佳方案”、“跟父母請示”等等。學生情緒因此高漲起來,參與互動的主動性被激發(fā)出來,學習的動力增強,達到了口語交際訓練的要求。
3、豐富有效互動的方式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由單向個體轉化為不同的雙向組合,并在雙向的有效互動中進行動態(tài)的口語交際訓練。本次口語交際教學的互動方式很多: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群體互動、人景互動。教學中“向校長請示”,讓學生在人景互動中提高交際技巧。“討論設計春游方案”, 讓學生在生生互動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評選最佳方案”, 教師適時點撥,使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融為一體。
本次口語交際課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再讓我上一次,我會在課堂上安排更多的時間,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讓他們在有效動態(tài)的口語交際實踐中反復經(jīng)歷、體味,從而增強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