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超市大班教案(通用3篇)
逛超市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逛超市活動中復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
2、并初步感知錢幣的換算關系。
3、能將自己的活動過程清楚正確地填寫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處。
4、會做文明顧客,愛惜商品,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①銀行,分有四個窗口,分別巾上1元、2元、5元、10元標志。
②超市:商品上分別貼上以1—9不同價格的標簽。
2、錢幣: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鉛筆、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取款
1、師:今天我們一起去逛超市,那買東西時需要什么?(錢)那去哪兒拿錢呢?(銀行)
2、(引導幼兒觀察銀行取款處)師:銀行開設了四個窗口,你發(fā)現窗口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表示這個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認識紀錄單,并學習填寫。
師:你去銀行拿錢先要填單子,你要拿多少錢,就填在單子上,在這張單子上,我們填在哪兒?(在工標記處)
師:否則這么多人取錢會把錢取光的,那后邊的人就沒有錢取了,所以銀行有規(guī)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錢。你想拿多少錢呢?
4、請幼兒示范填單子。
逛超市大班教案 篇2
一路上,小朋友手拉手,排著整齊的隊伍,井然有序地進入超市。先進行的是集體活動:參觀超市。前面的一位老師邊走邊給孩子講解,帶領孩子認識一個又一個商品區(qū),帶給孩子不斷的新奇。后面一位老師負責看好本班的孩子,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集體活動之后,我們還安排了孩子自己選擇商品區(qū),自主購買商品。
如果說集體活動讓孩子增長了見識,拓寬了生活經驗,那么分散購物活動則使孩子的自主性,社會性交往能力得到極大的鍛煉。
我們預先規(guī)定了分散購物時間,因此一到時間,每個幼兒都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回到我們身邊等候結帳。孩子們的收獲是頗多的!看!一個個都喜上眉梢,那一張張興奮的小臉,互相交流著各自所買的物品,有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糖果、飲料、零食等。孩子們一個一個有序地結完帳,跟著我們老師愉快地回到了幼兒園。
我們組織大班的這次逛超市的實踐活動,是為了讓孩子從身邊熟悉的事物著手,讓孩子學著走進社會,學著接觸體驗社會。活動也證明:實踐活動使孩子們獲得了一些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和經驗,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勇于創(chuàng)新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養(yǎng)成做事之前先規(guī)劃的良好習慣。
2、通過參觀、購物等活動,引導幼兒了解超市的作用,從中感受超市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3、可以了解超市購物的基本流程。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活動之前可以按照自己需要的物品列好清單
活動難點:引導孩子在活動中按照自己清單上的物品進行選購
活動準備
在活動室里將各種玩具擺上“貨架”
列清單要用到的紙筆,活動過程中用到的錢幣,袋子.超市購物籃,音樂光盤
活動過程
活動引入:小朋友們大家都去過超市嗎?今天我們來上一節(jié)課,名字就叫逛超市。
活動開始:
1、大家一起討論平時都是如何逛超市的?
2、教師引導小朋友選擇紙筆列出購物清單(不會的字用拼音代替)
3、列好清單的小朋友到材料區(qū)拿錢幣和袋子。大家一起去超市
4、購物結束,請小朋友說說自己是怎么購物的
教師小結:超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我們在購物時要根據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列的清單進行購買,這樣購物又快又不會落下自己要買的物品。
逛超市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使幼兒明白怎樣做一個文明的小顧客。
2、通過水果逛超市,讓幼兒清楚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水果卡片、自制好的“錢”、水彩筆、圖紙
活動過程:
引入部分
1、師生互動、問好。
2、引入語:小朋友都有去過逛超市的經驗把,那么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說說
你們在逛超市時所遇見看見以及你們是怎么排隊和付款的。
3、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引導,讓幼兒懂得不亂扔果皮紙屑、不亂拆商品、付款
時要排隊,做一名文明的小顧客。
情景表演
1、“今天老師要開一個水果超市,要請表現最好的小朋友當營業(yè)員和小顧客,好不好。”
把幼兒按人數分成3組,一組當營業(yè)員,其他2組當小顧客。
2、把水果卡片和“錢”按人數分給幼兒,開始進行,教師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角色說“請```````”
“請用``````````”
結束活動
1、“小朋友們今天都買到自己喜歡的水果,那么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把你們喜歡的水果畫下拉
送給老師好不好。”
2、把水彩筆和圖紙按人數分給幼兒自由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