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木頭人》含反思(精選5篇)
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木頭人》含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肢體表現能力。
2、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愿意在許多人面前能大膽的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幼兒熟悉兒歌。
活動重難點:
在規定時間內控制自己的身體動作。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幼兒走、跑、跳和學各種小動物走路,進行活動。
二、激趣導入:
1、小朋友喜歡玩游戲嗎?
2、平時你們常玩什么游戲呢?
三、游戲的玩法和規則:
1、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名字叫“木頭人”。
2、小朋友還記張老師教你們的《木頭人》兒歌嗎?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3、規則:幼兒站成圓形,幼兒一邊說兒歌一邊走,當說到兒歌最后一句時幼兒身體做出各種動作,擺出各種姿勢不動,如果誰動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游戲。
4、兒歌:山連山,水連水,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最后只能跳一下。
四、游戲:
1、演“木頭人”:做這個游戲,我們首先要演好“木頭人”。
(1)擺姿勢:開動腦筋想,你準備擺個什么可愛、有趣的姿勢做“木頭人”呢?快快想,游戲馬上要開始了。
(2)演一演:想好了嗎?老師說“木頭人”你們就擺姿勢,準備一次、準備第二次。
(3)現在游戲真的要開始了。準備:開始。(幼兒邊讀兒歌邊走,反復游戲)
(4)說一說:你覺得演“木頭人”好玩嗎?"來;你來說說什么地方最好玩?
2、逗“木頭人”:剛才小朋友們演“木頭人”演得那么好?這時如果有人逗你笑,你還能做得這樣好嗎?
(1)活動方法:逗笑人要用語言、動作、表情來逗“木頭人”,看能不能把“木頭人”逗笑。堅持到最后的“木頭人”就是“超級木頭人”,千萬注意逗笑的人不能接觸“木頭人”的身體。
(2)最會逗笑的評他為逗笑專家,最后我們還要請場外的小朋友來給我們評一評誰表演得最好,什么地方最有趣? (游戲反復進行)
3、自由結伴游戲:小朋友想不想親身體會一個“木頭人”和逗笑人呢?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游戲吧,一人演木頭人,一人做逗笑人,成功了之后,換一換角色。
4、分組游戲:男孩演“木頭人”,女孩做“逗笑人”。交換角色,反復游戲。
五、活動結束:幼兒隨著舒緩的音樂做放松活動。
活動反思:
本游戲中要求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游戲,充分體現了語言練習的要求,教師通過游戲激發幼兒學念兒歌,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音,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很快就學會了兒歌并進行了相應的創編。
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木頭人》含反思 篇2
活動目標:
1、能跟著音樂節奏創編中有趣的動作玩木頭人的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2、遵守游戲規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3、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體會集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重點難點:
跟隨節奏創編動作玩游戲
活動準備:
有玩木頭人的經驗、音樂、統計表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玩過的木頭人游戲嗎?那我們再來玩一次怎么樣?
2、師幼共同游戲,關鍵提問:咦,那我想考考你們,木頭人游戲說到哪一個字的時候就不能動了?
3、追問:還有一個不許笑,那到底是哪一個字的時候要擺造型?
4、小結:原來玩木頭人在說到笑的時候就要停下來擺造型。
5、過渡:今天,我想和大家來玩一個音樂木頭人的游戲,用音樂來玩木頭人,我帶來一段音樂,里面有一段特別的聲音,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要停下來做木頭人了,我們來聽聽看!
二、熟悉音樂,了解規則
1、(播放音樂)提問:請大家來說說看,你聽到的這段音樂里面有特別的聲音嗎?
追問:那嘟嘟嘟,很長的聲音是什么發出來的?
追問:我們喇叭聲響起來的時候我們要干嘛?
2、教師示范聽音樂玩游戲
關鍵提問,我是在什么時候變木頭人的呀?
回應:就是在很長喇叭聲后,聽到“嘟”馬上變木頭人。
小結:喇叭聲“嘟~~~”響起是告訴我們要準備了,當喇叭聲“嘟”響了就是變木頭人的時候了。
3、幼兒初次嘗試游戲:你們都知道了,來一次怎么樣?
“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笑,不許動,123,就快變成木頭人,123,就快變成木頭人,嘟,變!”
4、這次我要把這個游戲加大難度了,聽一聽,這次音樂里有幾個特別的聲音?自己聽。
(播放音樂)
關鍵提問:連續發出的兩次喇叭聲音,提醒我們怎么辦?
小結:有2次特別的聲音,而且這2次要連續變2個不同的造型。
5、幼兒跟著音樂嘗試。
三、挑戰比賽,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4組挑戰比賽。1組比賽,另3組幼兒做評委,找一找哪些幼兒是不能跟著音樂來變?
2、進入第二輪比賽。規則變了,要聽好指令來玩。幼兒嘗試玩一次。
3、進行第二輪比賽。
4、進入第三輪比賽。
5、第四輪比賽,根據幼兒游戲情況及時間安排看。
活動延伸:
音樂停,每組要變一座橋。
活動反思:
本游戲中要求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游戲,充分體現了語言練習的要求,教師通過游戲激發幼兒學念兒歌,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音,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很快就學會了兒歌并進行了相應的創編。
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木頭人》含反思 篇3
活動名稱:
《木頭人》
活動主題的選擇:民間的傳統游戲簡單易學,這個游戲就是其中的一個。它是一個集體游戲,但幼兒也可以分組進行游戲。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對游戲規則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選擇了這個游戲規則性比較強,能夠提高自控能力的游戲。
活動目的:
1.鍛煉幼兒肢體的表現力和控制能力。
2. 提高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
3. 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4. 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5 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幼兒學各種小動物走路,進行活動。
二、游戲的玩法和規則:
參加游戲的幼兒一起說兒歌,并一邊說兒歌一邊走路或做動作,當說到兒歌最后一句時幼兒身體做出各種動作,擺出各種姿勢不動。如果誰動了或笑了,就要被停止游戲。(兒歌:山連山,水連水,我們都是木頭人,
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最后只能蹦一下。也可以幼兒選用自己喜歡的兒歌來代替)
三、游戲反復進行。
四、活動結束,幼兒散步做放松活動。
活動反思:
本游戲中要求幼兒邊念兒歌邊進行游戲,充分體現了語言練習的要求,教師通過游戲激發幼兒學念兒歌,在幼兒學習過程中,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正確發音,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很快就學會了兒歌并進行了相應的創編。
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木頭人》含反思 篇4
一、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聽音樂的能力。
2、讓幼兒體驗在音樂中游戲的愉悅。
3、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4、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二、活動準備
火的頭飾、三段音樂、與幼兒同數的椅子、PPT。
三、活動過程
1、聽第一段音樂,韻律操導入。
T:寶貝們,跟著老師一起來做運動啦!
T:變變變變變,呀,我們都是木頭人啦!(原地轉一圈)
2、聽第二段音樂,游戲開始。
(1)聽第一遍音樂,感受音樂。
T:木頭人可不能隨便動了,只有聽到音樂聲才可以動?墒且魳仿曇煌,我們就又不能動了,我們一起來玩一玩怎么樣啊?有音樂可以隨便做動作喲!
T:哇,我們木頭人可真厲害啊!
(2)聽第二遍音樂,在音樂中感受愉悅。(出示PPT)
T:那現在,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去旅行吧!第一站來到了草地上,哎呀,太陽可真好呀,伸伸懶腰,扭扭屁股,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沒音樂了,木頭人們,不能動了,擺個美美的造型;又有音樂了,那接著去下一站咯,大海到了,聽聽海風,踏踏海浪,哇,可真美!(音樂停)(音樂響)呀,我們來到了天空,像小鳥那樣飛一飛,看看這美麗的世界。哎,木頭人們飛得有點累了,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3)聽第三遍音樂,游戲延伸。
T:我們木頭人可真能干呀!連火魔王都聽說了,他很不喜歡我們木頭人這么能干,所以他想來吃掉我們。不過呀,這個火魔王他看不見我們,只要我們不發出聲音,他就抓不到我們。我們先一起來玩會兒吧!
T:(師戴火魔王頭飾,音樂停)我是火魔王,我來找找木頭人,聽說他們很能干,哼,我得把他們都吃掉。我來聽聽看,木頭人在哪里啊?這邊沒有,恩,去那邊看看,也沒有。算了,再去找找。(火魔王下)
T:木頭人們,你們太厲害了,火魔王走了,我們繼續玩吧!
T:(火魔王上,音樂停)我剛剛好像又聽見木頭人的聲音了,得去聽聽看。哪兒有聲音呢?恩,還是沒有,再去看看。(火魔王下)
T:剛才魔王來了,你們有沒有什么事啊?哎呦,木頭人真是很棒呀!我們一起祝賀一下吧!
T:(魔王上,音樂停)咦,這邊確實有聲音啊,怎么我一來就聽不到了?真奇怪,哎,這群木頭人真是厲害啊!算了,還是走吧,不找了!(魔王下)
T:剛才聽說火魔王以后都不會來打擾我們啦!我們一起來跳舞歡慶吧!
3、聽第三段音樂,游戲結束。
T:哎呀,真開心!我們一起去其他地方旅行,看看美景怎么樣?
四、活動反思
首先是學習動作,小班音樂游戲的動作編排比較簡單,單一,就是按節奏走路和擺造型,所說設計了玩123變的游戲,通過進行的游戲,幫助幼兒可以更好的進行動作造型的創編。然后是介紹游戲規則,制定的游戲規則相對比較簡單,先讓幼兒觀看多媒體里面的木頭人的表演,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游戲的興趣,然后教師利用清唱歌曲的方法幫助幼兒了解到游戲的歌唱部分是根據節奏走,在敲樂器的時候是要擺個造型不能動了。是讓幼兒在敲樂器的`時候定住擺一個造型不動。掌握好游戲規則后讓幼兒在座位上進行慢的旋律部分的動作練習,并用提示性的言語幫助幼兒記憶規則。對游戲規則的了解后提出新的要求讓幼兒可以四散進行游戲。最后繼續增加難度,完整聽著音樂進行游戲。這樣層層遞進的活動一步一步帶領幼兒挑戰自己。最后在我們的歌唱聲中,玩著木頭人的游戲結束活動。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和音樂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玩,體驗游戲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木頭人》含反思 篇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利用折疊的方法大膽表現想象中的角色動態。
2、愿意與同伴交流,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合作做畫的樂趣。
3、復習用牙刷噴色的基本技能,能大膽使用不同的顏色豐富畫面。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二、教學準備:
1、幼兒操作的若干“木頭人”,每組白紙人手一張,幼兒操作背景四幅,膠水人手一支。
2、教師范畫一張,綠色、紅色、蘭色、黃色水粉,舊牙刷,吸管噴色工具若干。
三、教學過程:
。ㄒ唬┣榫。
游戲“木頭人”:
游戲2遍,教師表現幼兒有代表性的動作。
(二)請幼兒與教師一起討論折疊“木頭人”。
1、幼兒獨立折疊欣賞“木頭人”。
A、幼兒折疊“木頭人”。
B、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操作折紙。(把幼兒的“木頭人”有一定意圖的擺放在黑板上)
C、引導幼兒欣賞。
2、幼兒合作折疊欣賞“木頭人”。
A、教師啟發幼兒觀察組合圖象。
B、幼兒小組合作做畫。
C、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合作、想象,請先完成的組在組里交流)
D、幼兒欣賞合作作品。
。ㄈ┎僮骰顒樱
1、教師出示范畫。
2、啟發幼兒按自己興趣折疊3—4個“木頭人”造型,噴色,制成動態人影。
3、巡回指導幼兒噴色。
請小朋友回到桌子旁邊,幫助木頭人擺各種動作,然后放在紙上用牙刷噴色
。ㄋ模┱故居變鹤髌罚層變航榻B自己創造的.動態形象。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