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里教案(通用6篇)
動物園里教案 篇1
一、導入新課
。▓鼍敖榻B:教室四周墻壁布滿各種小動物圖片,使音樂教室變成一個美麗的動物園。同學排隊在教室門口等候,鈴響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隨著《在動物園里》的旋律走入課堂。)
師:“這節課老師帶領小朋友們去觀賞美麗的動物園好嗎?”教師引領同學邊聽音樂邊觀賞。
師:“看!這是什么小動物?”
生:“老虎!”
師:“老虎怎樣叫呀?”
。ㄉ7吕匣⒌慕新。)
師:“看!這又是什么小動物?”
生:“大象”
師:“大象!”
師:“大象怎樣走路的?”
。ㄉ7麓笙蟮淖呗纷藙荨#
師生環繞教室巡視一圈后,音樂停,小朋友們回到自身的位置,在地毯上坐下。
[研討:教師獨具匠心。地把音樂教室裝飾成一個美麗的動物園,激發了同學的興趣,為創編歌詞、舞蹈等創設了非常好的情境。]
二、歌詞創編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剛才在我們的動物園里,你都看見什么動物啦?它們都在做些什么?”
生:“猴子正在吃桃子。”
師:“你說的真好,老師把你說的配上節奏,小朋友聽聽好不好?”
教師邊拍手邊說:
× × × ×
猴子 正在 吃桃 子
師:“誰能像老師這樣邊拍節奏,邊說說你在動物里都看到什么小動物?它們又在做什么呢?”
生1:老虎 張嘴 大聲 叫;
生2:斑馬 花花 真漂 亮;
師:“像剛才幾位小朋友說的那樣,你們也在小組內相互說一說,看誰最聰明,和別的小朋友說的不一樣,一會兒請你來說!保úシ拧对趧游飯@里》的音樂旋律)
同學匯報。在同學說的時候,教師和其他同學一起拍節奏,匯報的同學很自然、也很自信地跟著節奏說出自身創編的歌謠。
[研討:教師啟發同學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圖片提示的基礎上,把自身看到或想到的動物的活動,巧妙地配上節奏、編成歌謠,又一次激發了同學的學習興趣,并不著痕跡地引領同學進入了創作的境界,開拓了同學的思維。同時把自身的詞按節奏編成歌謠,不只陶冶了同學的情趣,也給同學創設了勝利的機會。]
三、學唱歌曲
師:“小動物們都是大家的朋友,老師也非常喜歡小動物,老師這兒有一首關于小動物的歌曲,你們想不想聽?”“和老師一起唱唱好嗎?”
放《在動物園里》的音樂,老師邊唱邊扮演。
當放到第二遍時,教師說:“小朋友們來和老師一起演唱好嗎?”同學跑到教室的中間與教師一起,邊喝邊根據歌詞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師:“我們根據頭飾來分角色扮演好嗎?”
生:“好!”
教師按頭飾分組:“這是猴子山,那是獅子山,那是鳥語林,其余的小動物在中間。下面,讓我們一起唱起來,跳起來!
放音樂,同學按自身扮演的小動物分組演唱。教師和同學一起扮演,并站在同學中間,和時為同學提醒歌詞。
。垩杏懀航處熗ㄟ^前面的一系列的鋪墊,使同學在愉快的氛圍中、潛移默化中學會了歌曲,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
四、按旋律填唱歌詞
師:“小朋友們喜歡這首歌兒嗎?”
生:“喜歡!”
師:“你們能不能用自身編的歌詞,配上這美妙的旋律,在小組里一起編一首歌曲呢?”
生:“能。”
師:“那我們比比哪個小組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編得最認真,好嗎?”
教師放《在動物園里》的音樂,同學分小組熱烈地討論練習,教師到各小組內巡視指導。天天教學設計網
匯報扮演。
師:“小朋友們,老師前面音符樹上的小音符你們喜歡嗎?待會兒,哪個小組的小朋友到前面來扮演,那么你們小組的每一個小朋友就可以主動到前面的音符樹上摘一個小音符,來褒揚一下自身。哪個小組的小朋友愿意把你們編的歌曲來扮演給大家欣賞?”
兩個小組分別到地毯中間來扮演,教師和其他的同學為他們按旋律拍節奏。每一個到前面來扮演的同學扮演之后,主動到前面教師安排的“音符樹”上摘取一個小音符作為自身的獎勵。
師:“剛才小朋友們不只在小組里編得認真,而且扮演得也很好。由于時間關系,就不能挨個小組來扮演啦,剩下的小組讓我們一起來扮演好嗎?”
其他小組一起扮演后,也每人摘取小音符作為獎勵。
[研討:教師再次跳出教材,讓同學進行了再創作,不只有效地激發了同學的學習興趣,而且開闊了同學的思路,使其在創作中進一步不露痕跡地鞏固了本課的音樂旋律。同時教師以音樂特有的小音符作了獎勵,讓同學自身獎勵自身,在讓同學獲得了勝利的體驗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為以后學習音符作了感觀的鋪墊。]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小朋友們在動物園里玩得開心嗎?”教師出示課題《在動物園里》。
師:“那我們在動物園里一起都做了些什么呀?”
生1:“我們觀賞了動物園!
生2:“我們還唱歌啦!
生3:“我們還看到了那么多的小動物!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棒,我們每個人都成了小小的詞作家了。把你們今天編的歌曲扮演給你的老師、朋友和家長聽,好嗎?”
師:“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
師生互相致再見,同學隨著《在動物園里》的音樂走出教室。
[研討:教師肯定了同學的學習效果,也設計了扮演給其他人欣賞的形式來鞏固學習內容。]
總評:本課,教師在課改綱要和音樂新課程規范的思想指導下,遵循著讓同學體驗、欣賞、創作的教學思路,巧妙設計教學情境,精心地引領同學在“不經意”中愉快地學會了旋律、進行了創作。此外,教師始終把自身置身于同學中,以與同學同等的身分進行學習活動,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同學的學習創設了愉悅的情境。
當然本節課中,假如創設機會讓同學能閉上眼睛靜聽音樂的旋律,讓同學在聆聽中體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關,就更好了。
動物園里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在對7個數字進行排列組合。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引導幼兒為可愛的動物設計電話號碼。以為動物設計電話為載體,有利于激發幼兒的習興趣,順利實現活動目標;《綱要》指出幼兒數學活動的內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以家中的電話說起讓幼兒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2、學習對給定的7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
3、樂于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發現,體驗成功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學習對給定的7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
活動準備:
課前準備幼兒能說出家里的固定電話號碼記錄表人手一份動物圖片4個
活動過程:
一、家中的電話號碼。
瞧,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電話機)對了,相信小朋友家中都有,那我想知道,你家里的電話號碼是多少?誰來告訴我,我來幫你記錄下來。
分析討論。這些號碼有幾個數字組成?是一樣的嗎?為什么不一樣?
二、尋找電話號碼中的秘密。
1、電話號碼中藏著一個秘密呢?你發現什么秘密?
2、每家的電話號碼有重復的嗎?
3、怎樣讓電話號碼不重復?
住在同一個地方的電話號碼前面4個數是一樣的。后面3個數不一樣,為什么?
三、為小動物裝電話。
動物園里要給小動物裝電話,請小朋友為小動物設計電話號碼。出示四只小動物(陸地和水中個兩只)。
1、分清分清陸地上的動物和水中的動物這些動物住在那里?
2、設計電話號碼。
提出操作要求:
A、每一只動物的電話號碼都要用到1——7這7個數字。
B、不能少一個數,不能多一個數。
C、7個數字不能重復。
D、住在同一個地方的電話號碼前面4個數一樣后面3個數不一樣。
3、你想為小動物設計什么號碼?幼兒說教師板書然后集體檢查。
四、幼兒設計電話號碼。
1、出示記錄表,提出活動要求。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五、交流驗證。
1、你給誰設計了電話號碼,是多少?師幼共同驗證是否按要求。
2、請幼兒和同伴客人老師交流檢查電話號碼。
六、抽獎增加樂趣。
從孩子熟悉的家庭電話號碼人手激起幼兒的興趣。尋找電話號碼中的秘密發現住在同一個地方的電話號碼前面4個數是一樣的。后面3個數不一樣的規律。
以為小動物設計電話號碼為載體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嘗試用7個數組合成不同的電話號碼。交流驗證體驗成功的快樂。抽獎進一步體驗快樂。
活動反思:
活動重在引導幼兒為可愛的小動物設計電話號碼,讓幼兒比較并發現電話號碼和數字的關系,讓他們感受到數字的樂趣。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動物園里教案 篇3
活動名稱:動物園里裝電話
目標:
1.通過對電話號碼的收集,培養幼兒初步分類、梳理能力。
2.積極動手動腦、大膽嘗試設計電話號碼、體驗成功的樂趣。
準備:課前收集好家庭電話號碼、幼兒操作材料、小動物圖片、動物家的背景圖等人手一分。
過程:
一.觀察分類家庭號碼。
1.前些天我們收集了電話號碼,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介紹一下這些電話號碼。
2.你們看了電話號碼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3.為什么有的是8位數,有的是11位數?
小結:
8位數的電話號碼一般來說固定在某一個地方的。我們把它例為固定電話。
1
1位數的電話號碼通常是放在身邊的、走到哪兒可以帶到哪兒都能使用,我們把它例為移動電話。
二.區分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
1.集中區分
2.幼兒自行區分自己收集的電話號碼
3.分析區分的號碼
4.尋找電話號碼中的秘密
你發現秘密了嗎?
小結:住在同一個地方的電話號碼前面4個數是一樣的。
后面4個數不一樣,為什么?
三.小動物裝電話(幼兒操作)
1.分清陸地上的動物和水中的動物
2.設計電話號碼
要求:住在同一個地方的電話號碼前面4個數一樣后面4個數不一樣
四.展示作品并分析
1.你請了哪些動物朋友,他們住在哪里?
2.你給他們設計的電話號碼是什么?
五.延伸活動
今天我們為小動物設計了固定電話號碼,以后我們為它們設計移動電話號 《動物園里裝電話》
動物園里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1、聲音的長短
2、歌曲《在動物園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進一步熟悉“×-”和“×”使他們感受聲音的長短。
2、通過學唱歌曲《在動物園里》激發孩子們對動物的熱愛和關心,使學生感受人與動物,動物與自然之間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并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
多聲部節奏練習,培養穩定的節奏感。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磁帶、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環節
步驟
教師活動
目的
學生活動
教學效果
一、組織學習
韻律活動
與學生一起進行律動、帶領,他們進教室
營造上課的愉悅氣氛
聽音樂自由做動作進教室
二、感受音的長短
1、談話導入
師:隨著歡快的音樂,我們來到了一片大森林,瞧!多美的森林呀!里面都住著哪些可愛的朋友呢?讓我們一起去瞧一瞧。
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2、①觀看動畫片《獅子王》
、俳處煵シ拧丢{子王》的動畫片斷
尋找動畫片中的小動物
、賹W生觀看動畫片《獅子王》
學生很有興趣的觀看動畫片,并從中找到了許多喜愛的小動物
、谝龑Ш⒆觽儗ふ倚恿
、趲煟荷掷锟蔁狒[了,你們都看見了哪些小動物呀?
、趯W生涌躍回答,獅子、大象、小狗、老虎……
3、①欣賞《獅子王進行曲》
、賻煟河幸晃慌笥烟貏e想跟大家打打招呼。下面我們來聽一段音樂,你能猜猜它是誰嗎?教
師播放《獅子王進行曲》錄音。
通過欣賞感受二分音符的長短
、賹W生聽賞并猜出各種動物如:獅子、老虎、熊等。
通過欣賞、模仿,學生能很快感受二分音符的長短,并掌握它
②學生模仿、總結獅子的叫聲特點:音長、低沉
、趲煟赫垖W生模仿獅子的叫聲,請你說說獅子的聲音是怎樣的?
②學生模仿獅子的叫聲,并討論得出獅子的聲音比較長。
、鄹惺芏忠舴拈L短
、劢處煶鍪竟澴嗫
③一半學生模仿,一半學生拍節拍,然后再互換練習。
4、模仿其它小動物叫聲
教師依次出現其它動物圖片及節奏卡并引導學生總結出聲音有長、有短
通過節奏演示,感受四、八分音符的長短
學生一邊模仿動物的叫聲,一邊按節奏模仿動物動作
學生能正確掌握各種動物叫聲的節奏
5、多聲部節奏練習
引導學生進行三聲部的節奏練習
培養學生穩定的節奏感及三聲部的和諧
學生分成三組,分別用代表二、四、八分音符動物的叫聲及動作進行三聲部節奏練習。
學生能整齊、統一和諧的完成三聲部合奏。
三、學唱歌曲《在動物園里》
1、聽歌曲、看動畫
師:小動物們非常想和大家做朋友,于是它們一起搬家來到了我們的野生動物園里和我們一起生活、學習。教師播放歌曲范唱。
通過歌曲學習激發孩子們對動物的熱愛,感受人與動物、動物與自然的密切關系
學生聽歌曲范唱
學生通過看、聽、讀、唱,很快學會了歌曲,并能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表現歌曲。
2、聽音樂按節奏讀歌詞
第一遍教師加上動作有感情的范讀,再請學生跟著教師邊做動作邊讀。
學生邊聽音樂邊跟著教師按節奏讀歌詞
3、教師范唱
教師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學生認真聆聽
4、學生演唱歌曲
發現糾正學生的錯誤,運用音樂形象進行歌曲處理。
學生哼一哼,唱一唱,用歡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
5、動物知識拓展
教師將收集到的一些有關動物方面的錄相資料介紹給學生。
學生從中獲取新的知識,擴展他們的視野。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動物是我們人類最好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去關心它、愛護它,使它們能夠和我們一起快樂幸福的成長。
動物園里教案 篇5
課題名稱:
《到小熊家里去》湖科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在動物園里》
課型:
唱歌
教學年級:
小學一年級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材簡析:
《到小熊家里去》是首旋律流暢、生動活潑、情趣濃郁,帶有故事情節的低年級學生歌曲。2/4拍,五聲F商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由不規整的4個樂句組成。第1樂句開始用舒緩的節奏模擬了動物的叫聲,緊接著附點八分音符的應用突出了小動物要去做客的快樂心情。第2樂句用級進和跳進的手法描述了小動物們高興的原因是:今天過節,小熊請客。第3樂句22 23 |21 6 |61 62 |1 6 |5—|用敘述般的語言描繪一群小動物在小熊家做客時“又吃又唱歌”的歡樂情景。第4樂句是第一樂的變化重復,由于節奏的變化,顯得小動物的叫聲更加歡快,與第1樂句形成對比,遙相呼應。歌曲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小貓、小狗、小雞到小熊家做客的興奮與快樂。體現了小動物之間的團結友愛。
學情分析:
通過前2節課的學習,學生對小動物都有了很深的感情,都很喜愛小動物。這節課將帶領學生對小動物的叫聲有所了解,并運用不同的節奏來表現小動物的叫聲。培養學生愛護小動物的意識,促進人與動物之間和睦相處。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能用自然的聲音,整齊地演唱歌曲,并能用歌聲表現高興快樂的情緒。
2、通過模擬小貓、小狗、小雞的叫聲,使學生感受和體驗音樂的不同力度、速度和節奏,并能根據生活中收集到的小動物的叫聲創編歌曲。
3、通過體驗和感受小動物和睦相處、團結友愛所帶來的歡樂,培養學生團結友愛、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能用高興、歡快的情緒,用領唱、齊唱的形式來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節奏,按不同的節奏模仿小動物叫聲,以及附點音符的演唱技巧。
教學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小動物頭飾,多媒體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清點人數,師生問好!
2、復習歌曲《在動物園里》
3、 練聲: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那老師就要考一考大家,看你們對動物的叫聲是不是很熟悉。
師:1 2 3 4 | 5——| 生: 5 4 3 2 |1——
小貓 怎樣 叫 喵喵 喵喵 喵
二、導入新課
1、 再過幾天就是小朋友的六一兒童節,你們高興嗎?今天也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是小動物們的節日,有一只小動物已經來到我們教室了(老師戴上小熊頭飾)。并和同學相互問好。
師:“我是小熊樂樂,今天過節,我邀請到我最好的朋友和我一起過節,讓我們一起用掌聲歡迎第一個小動物的到來吧!
2、一個小朋友扮演小貓,邊唱歌邊做動作出場。(唱歌曲的第一段)
師:喵 喵,喵——,喵喵 喵,喵喵 喵,小花貓,歡迎你。小朋友你們歡迎小花貓嗎?老師帶領學生用同樣的形式歡迎小花貓。(主要是掌握節奏型:× ×|×——|× × ×|× × ×)。用同樣的形式引出小狗和小雞,進一步學習節奏型。
3、出示歡迎客人的節奏型,× ×|×——|× × ×|× × ×讓學生拍一拍,讀一讀。并學動物叫聲練一練。
4、師:“剛才客人來的時候唱的歌我已經用錄音機錄制下來了,你們想聽嗎?請同學們認真聽,感受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這首歌曲表現了小動物們怎樣的心情?”欣賞音樂第一遍。
5、請個別學生回答問題。(這首歌曲表現了小動物過節時歡快的心情,所以這首歌曲的情緒是高興地、快樂的)。出示課題《到小熊家里去》,請學生再次聽歌曲,并隨音樂輕輕的打節奏,感受音樂的節奏,并仔細聽歌曲中的小動物們到小熊家里做了些什么?(第二遍音樂)
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歌詞內容。
。1)今天過節,誰請客?它請了誰?
。2)小動物們到小熊家做了些什么?
(3) 它們的心情怎樣?
6、請學生說說這首音樂是幾拍子的節奏,并拍一拍2|4拍子的強弱規律,出示樂曲,并帶領學生按音樂節奏朗誦歌詞,重點教學生掌握附點音符的節奏。
×. × × × | ×—
5 . 6 5 3 | 2—
真 呀 真 快 樂
7、今天過節,小熊我特別高興,也想給大家表演節目。老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請同學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8、教唱歌曲:
(1) 用電子琴教唱歌曲,1-2遍。
。2) 跟隨音樂磁帶演唱歌曲,感受音樂歡快的情緒。
。3) 跟隨伴奏帶演唱歌曲,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
9、師:“今天是我們小動物們的節日,小動物們想邀請你們小朋友和我們一起過節,你們愿意嗎?
分組進行表演,請先出場的幾位小朋友做貓媽媽,狗媽媽和雞媽媽,其他小朋友扮演小貓、小狗和小雞。
第一遍:隨音樂分段演唱歌曲。其他小朋友用拍手和拍打身體的某個部位為他們伴奏。
第二遍:用領唱和齊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第三遍:請學生創編各種動物的動作,然后隨音樂邊唱邊進行表演,激發學生的表演能力。
三、創編歌曲
1、 師:“我小熊非常好客,想邀請更多的小動物和我們一起過節,你們能幫我邀請到叫聲比較優美的小動物嗎?”激發學生創編歌曲。
動物園里教案 篇6
名稱:公園里的小動物(學習6、7的加法)
活動目標:
學習并理解6、7的加法,發展數理邏輯能力。
掌握6、7的加法,并完成6、7加法算式。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并理解6、7的加法
難點:掌握6、7的加法,并完成6、7加法算C式
活動準備:
事先把《救救地球》幼兒用書第12頁的樹木、花朵、蜜蜂、小鳥、松鼠和蝸牛等圖片制成頭飾。
活動過程:
請幼兒分別戴上頭飾,扮演樹木、花朵、蜜蜂、小鳥、松鼠和蝸牛,想象大家正一起在公園里玩。
扮演樹木和花朵的幼兒,聽到音樂便慢慢站起來,踮起腳尖,盡量伸展身體,長成樹或花。
當老師說:“樹木和花朵能使空氣清新,有一只蜜蜂飛到紅色的花朵上面采蜜!币恢弧懊鄯洹北阋w到紅色的“花朵”旁邊,當老師說:“有另外5只蜜蜂飛到黃色的花朵上采蜜!绷硗獾5只“蜜蜂”便要飛到黃色的“花朵”旁邊。
請幼兒說出分別在兩朵花旁的“蜜蜂”數量,老師在白板寫上:1口5=口。
向幼兒提問:
公園里共有多少只蜜蜂?怎樣計算出來?
請一位幼兒在方格里寫上符號和數字,請其他幼兒看一看答案是否正確。
活動依此類推,讓幼兒運算6、7以內的加法。
活動結束后,請幼兒完成幼兒用書中的加法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