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環保活動教案(精選8篇)
幼兒園中班環保活動教案 篇1
活動時間:
延中環保日
活動要求:
1、了解紙的環保利用方法,積極參加節約資源的大行動。
2、父母和孩子一起用環保材料制作一件時裝衣服。
活動準備:
各種廢舊材料、雙面膠、剪刀等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紙的用途
教師提問: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到紙?
幼兒互相交流:吃完飯要用餐巾紙擦嘴;寫字的時候要用書寫紙;小便、洗手后要使用便紙……。
二、各種各樣的紙
收集各種各樣的紙,并根據主題活動進行環境創設——紙
認識墻飾中各種各樣的紙,說說使用的方法。
幼兒:我從家里帶來了寫信用的信紙;我看到墻面上有掛歷紙;有我們折紙用的手工紙……。
三、紙的特性
教師梳理:紙的特性薄,輕,較易撕碎。
四、交流節約用紙的辦法
教師提問:我們平時應該怎樣節約用紙?
幼兒:打印紙要雙面使用;廢舊報紙可以擦窗;廣告紙可以包書……。
五、利用各種收集紙或廢舊材料做環保衣服
六、時裝表演
幼兒穿著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的衣服進行時裝表演。
幼兒園中班環保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倡議書的簡單寫法,啟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環境污染的看法以及對環境保護的希望,
2、激發幼兒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
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垃圾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環境,除了老師、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愛護環境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更多的人一起參與愛護環境的行動中?
2、與幼兒一起寫倡議書。
提問:你是怎樣看待垃圾問題的?你想對街上的叔叔阿姨說些什么?
3、根據幼兒的經驗,教師代筆以幼兒的口吻書寫倡議書。寫明倡議的原因、內容、倡議人。
4、將倡議書內容念給全體幼兒聽。
幼兒園中班環保活動教案 篇3
一、設計意圖。
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屢遭破壞,為了讓我們的孩子生活得幸福、美好,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有識之士提出,環境教育作為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必須從娃娃抓起,并在一生持之以恒。在幼兒園里,用科學的角度培養和實施環境教育,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形成正確的環境價值觀和態度,具有環境道德觀,有深遠教育意義。
二、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大部分幼兒對“自動澆花”科學小實驗會操作。
2、人人動手實踐和參與,個個嘗試解決問題。
3、逐步養成愛護環境的行為模式。
三、活動重點:
做“自動澆花”實驗。
四、活動難點:
逐步養成愛護環境的行為模式。
五、活動準備:
1、裝有水的盆、棉繩、積木、盆種花若干人手一個背包月牙橋等
2、場地布置。
六、活動過程:
1、導入:
103班要參加環保特別行動,時間是10天左右,可是我們種了一些美化環境的花,每天都要澆水,所以我們必須想出“自動澆花”的辦法才能保護這些花。
2、幼兒討論:
怎樣才使花兒每天都有水喝,又不會被水淹。
3、提示幾件容易得到的材料,如:小盆、棉繩、等。讓幼兒動手實踐和參與,證實自己的辦法能解決“自動澆花”的問題。
4、環保行動。(環保行動意義和本次行動做法)
(1)出發——全班小朋友背上行裝,分成兩隊,走小路、踩石頭、過小橋、最后來到草地。
(2)環保行動——把草地上垃圾、樹葉、小動物帶到一個地方集中進行有效的處理。
5、環保行動回程,檢查“自動澆花”的效果,并進行總結還表揚。
(1)網上資料:環境教育相關網站。
(2)初中物理關于“滲透”的原理
6、教學延伸:從教育教學上、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中同步進行環境教育。
幼兒園中班環保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廢紙品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初步了解再生紙的制造過(重點)
2.樂于嘗試再生紙的簡單制作,體驗制作的樂趣。(難點)
3.初步培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生活中廢紙品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初步了解再生紙的制造過
難點:樂于嘗試再生紙的簡單制作,體驗制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再生紙成品一份、攪拌機一臺、廢舊紙若干、教師和幼兒制作再生紙操作用具每人一套。
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
1.教師出示廢紙和再生紙成品,讓幼兒觀察,提問:這是什么?大家猜它們有關系嗎?(再生紙就是用廢紙品做成的)
2.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做一個小實驗,大家認真觀察廢報紙是怎樣變成再生紙的。
二、初步了解再生紙的制作過程。
1.教師示范制作再生紙,讓幼兒了解再生紙的制作過程。
2.教師示范結束,引導幼兒說一說再生紙的過程,教師小結。
(1)教師將廢紙撕碎,放入水盆中浸泡。
(2)將浸泡的報紙放入攪拌機中打碎,做成紙漿。
安全提示:如果小朋友需要制作紙漿,攪拌機有危險性,必須在有家長或者老師的協助下才可以制作。
(3)把紙漿倒入盛有清水的盆中,把模具放入攪勻的紙漿中,輕輕晃動模具直到看起來表面平坦。
(4)將模具平放在毛巾上,把毛巾折疊用力按壓幾下,待紙漿中的水被擠出后,輕將將紙撕下,曬干。
三、幼兒嘗試制作再生紙,體驗制紙的樂趣。
1.兩位教師分別指導各組幼兒進行操作。
2.幼兒制作完成,教師出示課前制作的再生紙,讓幼兒觀察他們自己做的和教師出示的再生紙有什么不同。
最后小結:幼兒制作的再生紙需要曬干就和教師的一樣了,而且再生紙曬干了才能使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要浪費紙張、要節約用紙。要把廢紙收集起來變成有用的新紙。人人都來爭當環保小衛士。
四、活動結束
幼兒把自己制作的再生紙拿到陽光下曬干。
活動總結通過本次教育活動,我做了以下幾點總結:
一、教師在科學教育活動中,語言要簡潔、明了,便于孩子理解。
二、通過本次活動讓我想到:孩子的興趣為什么會很濃厚?參與的積極性為什么很高呢?
1.本次教育活動是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選材新穎,緊扣環保主題,能與現實生活結合,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本活動屬于科學活動,整個流程都以幼兒為中心,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既解決了他們的好奇心,又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3.現實生活中浪費紙的現象比較嚴重,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制作再生紙,通過此次活動讓幼兒了解了我們不僅不應該浪費紙張,還可以通過我們的雙手利用廢舊紙制作再生紙,這樣更深刻的培養了幼兒的環保意識。給孩子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積極地探索,讓孩子真正動手操作,自如地運用材料,自動調節自己的行為,從而使自身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孩子的興趣隨著成功的體驗變得更濃。
幼兒園中班環保活動教案 篇5
活動要求:
1、了解紙的環保利用方法,積極參加節約資源的大行動。
2、父母和孩子一起用環保材料制作一件時裝衣服。
活動準備:
各種廢舊材料、雙面膠、剪刀等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紙的用途
教師提問: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到紙?
幼兒互相交流:吃完飯要用餐巾紙擦嘴;寫字的時候要用書寫紙;小便、洗手后要使用便紙……。
二、各種各樣的紙
收集各種各樣的紙,并根據主題活動進行環境創設——紙
認識墻飾中各種各樣的紙,說說使用的方法。
幼兒:我從家里帶來了寫信用的信紙;我看到墻面上有掛歷紙;有我們折紙用的手工紙……。
三、紙的.特性
教師梳理:紙的特性薄,輕,較易撕碎。
四、交流節約用紙的辦法
教師提問:我們平時應該怎樣節約用紙?
幼兒:打印紙要雙面使用;廢舊報紙可以擦窗;廣告紙可以包書……。
五、利用各種收集紙或廢舊材料做環保衣服
六、時裝表演
幼兒穿著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的衣服進行時裝表演。
幼兒園中班環保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集體參觀活動,豐富幼兒感性認識,知道垃圾可以分類處理,循環再造。
2、豐富詞匯:回收、白色污染。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初步的責任感。
3、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一起選擇參觀路線
2、聯系參觀地點和講解人
活動過程:
1、參觀前談話,教師講解參觀的地點、要求。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垃圾可以回收,究竟什么垃圾可以回收?垃圾回收站里都有什么樣的垃圾?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今天到北外環的垃圾回收站去參觀。
2、引導幼兒沿途觀察“亂丟垃圾”和“白色污染”現象,讓幼兒說出這些東西是從哪里來的?看了以后你感覺怎樣?鼓勵不同能力的幼兒分別發表自己的見解。豐富詞匯:白色污染。
3、現場參觀,通過看、聽、說,了解可以回收的垃圾。
1)組織幼兒有序地觀看垃圾回收站,讓幼兒知道,垃圾回收站里有什么垃圾?那些垃圾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從哪里來的?那些生活垃圾屬于白色污染?
2)邀請講解人給幼兒講解“白色污染”的由來及給人類帶來的危害。讓幼兒知道:由于塑料、泡沫不易腐爛,時間就了會產生毒害,污染環境,危害人類健康。
3)鼓勵幼兒與工作人員交往,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
4、參觀后談話,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1)讓幼兒說說我們周圍環境中有沒有可以回收的垃圾?有那些白色污染?
2)討論:怎樣防止“白色污染”?怎樣保護幼兒園里的環境?
幼兒園中班環保活動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在小河里扔垃圾會給大自然帶來的危害。
2.懂得小河里不能亂扔垃圾的道理。
二.活動準備:
1、設置場景:小貓的家和旁邊的小河,一些干凈小河的照片及小貓在門口拍的照片。
2、小花貓、小白貓、小黑貓頭飾若干、漁網一張。
3、釣魚竿、可樂罐、肉骨頭泡沫、等垃圾。
三.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
小花貓:今天是我生日,我請了好朋友小白貓、小黑貓一起來慶祝,我先去釣魚,待會兒請他們吃。(小花貓第一次釣上來可樂罐;第二次釣上肉骨頭;第三次,第四次……還是沒釣到魚,小貓就用漁網撈了浮在水面上的死魚回家了)小花貓:誰呀?(邊說邊開門)小白貓和小黑貓:祝你生日快樂!
小花貓:謝謝!請坐,我請你們吃魚。
小白貓和小黑貓:這魚好臭啊!
小花貓:這魚是我今天剛撈來的,怎么會臭呢?(吃了一口,就吐出來)真臭,真難吃!
小白貓和小黑貓:這魚是哪里釣的呀?
小花貓:就在我家門口的一條小河里釣的。
小白貓和小黑貓: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思考討論:
1.小朋友,你們看到什么?
2.小魚為什么會死呢?
3.河里的垃圾從哪兒來的?
小結:對!你也扔,他也扔,垃圾越來越多,時間長了引來了蚊子,蒼蠅,還會發出一股難聞的臭味。
(三)實踐操作:
小白貓和小黑貓:你怎么會住在這么臟的地方呢?
小花貓:(拿著照片)唉,原來這條小河很干凈,現在都是垃圾,以后我吃不到活魚,又不敢開窗,空氣又不新鮮,該怎么辦呢?
(四)延伸活動:
小朋友,我們快給小花貓想想辦法呀!
小結:將垃圾清除掉,然后豎一塊牌子,提醒大家不要往小河里扔垃圾,共同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幼兒園中班環保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各類垃圾的來源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危害,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運用各種方式交流收集有關垃圾的信息,并嘗試對垃圾進行分類。
3、能關注我們生活的環境,初步具有保護環境的意識,渴望做“環保小衛士”。
活動準備:
1、自制圖畫書“小鳥歷險記”、 課件《垃圾的分類》
2、師生共同收集有關垃圾的資料(實物、圖片、文字錄像等)。
3、垃圾分類箱、“環保小衛士”的標志。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鳥,以小鳥的自我介紹引入故事。
我是一只小小鳥,媽媽教會了我飛行的本領,還讓我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聽說城市里可好玩啦,我現在就到那兒去逛逛。
二、看圖邊講邊議。
1、出示圖一:小鳥來到了什么地方?發生了什么事?(口香糖粘住)它會怎么想?
2、小鳥離開了草坪,來到了哪里?什么東西落到了小鳥身上?小鳥該怎么辦?
3、小鳥又來到了哪里?這里的水能喝嗎?為什么?
4、小鳥又碰到了什么事?它會說些什么?
三、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
1、小鳥的第一次遠行,就碰到了這么多的麻煩事,這都是誰惹的禍?(亂扔垃圾的人)2、你們有沒有在哪里看見過垃圾?發現的是什么垃圾?(請個別幼兒介紹收集的資料)3、那么,這些扔掉的垃圾,是不是真的都沒用了呢?(幼兒討論)4、觀看課件《垃圾的分類》,了解垃圾的分類和再利用。
(1)師:到底扔掉的垃圾還有沒有用,讓我們來看看電腦里的資料。
(2)看了這些資料后,你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嗎?
5、師小結:
原來我們平時扔掉的垃圾可以分成好幾種。
(1)果皮、吃剩下的飯菜、樹葉等都是可以腐爛的,我們就把它們直接埋在泥土了做肥料這種垃圾就叫做有機垃圾。
(2)廢報紙、廢玻璃、碎的木塊、磚頭等,還可以回收后做成其它有用的東西,這種垃圾叫做無機垃圾。
(3)廢電池、廢熒光燈管、過期的藥物等,這些都是有毒的垃圾。如果亂扔垃圾,就會造成環境污染,危害我們的健康。
(4)我們不能隨便亂扔垃圾,應該將垃圾扔在垃圾桶內,并且在扔垃圾前,先將垃圾分分類,好讓工人叔叔、阿姨將垃圾進行不同的處理。
四、嘗試對垃圾進行分類。
1、師:我這里有兩包混在一起的垃圾,還有三個垃圾桶,請你們將這些垃圾分分類,送到三個垃圾桶里。
2、幼兒將垃圾分類送到垃圾桶內。
3、師小結:今天我們小朋友知道了怎樣將垃圾進行分類,但是還有許多人不知道,我請你們都來做一名“環保小衛士”,去提醒和幫助那些亂扔垃圾的人,不要再亂扔垃圾。我相信不久之后,我們的城市會變得“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小鳥也會再回到我們城市里來做客。 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的危害,能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減少垃圾的產生,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2、讓幼兒了解保護環境的意義,逐步養成自覺保護環境的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已觀看過各種圖片(河流被污染、森林被砍伐等大自然被破壞的圖片;祖國各地自然風光的圖片)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欣賞蜀崗西峰美景。
2、幼兒討論環境污染是如何形成的。
3、幼兒商量如何為環保出一份力。
4、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小朋友懂得了保護環境是我們的責任,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活動反思:
垃圾,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廢棄物。有紙屑、有果皮、也有瓶瓶罐罐的廢棄物……活動前孩子們對環境保護有初步的了解,但對其重要性并沒有更深入的認識,通過活動,我看到了孩子們積極地討論著環境污染是怎么形成的,自己能為環保做些什么。有的孩子說:垃圾不能亂扔,應該分類放進垃圾箱內。有的孩子說:我們應該少用一次性的筷子和飯盒,保護樹木也減少白色污染。也有孩子說:我們可以一起制作環保海報,號召大家一起為環保出份力……孩子們積極的討論讓我看到“愛護地球,從生活小事做起”的觀念已經如同一顆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