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案:金孔雀輕輕跳(通用2篇)
小學音樂教案:金孔雀輕輕跳 篇1
教學內容:
1.唱:《金孔雀輕輕跳》
2.歌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教學目標:
1.通過表演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使學生能夠理解本課的主題——美麗的動物。
2.能用優美、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歌曲,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3.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初步了解傣族音樂與風俗,加深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4.通過編創一定的情境,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能從音樂中感受小孔雀優美的形象。
教學難點:
能從音樂中感受小孔雀優美的形象。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激發興趣
1.律動《火車開了》
2.創設情境
“老師今天帶領大家去一個美麗的地方,我在那兒還看見了一種我很美麗的動物,它美極了,現在老師來模仿它,同學們猜猜,這是一個什么動物?”(老師模仿孔雀的動作)
3.在歌曲《金孔雀輕輕跳》的伴奏下欣賞圖片
突破難點:你們知道孔雀生活在什么地方嗎?孔雀生活在被稱為“動植物王國”“藥材之鄉”的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這里也是“孔雀之鄉”。它是傣族的象征。
二、歌曲的學習
1.欣賞《金孔雀輕輕跳》,觀看傣族風情。
剛才我們聽到的音樂看到的舞蹈都表現傣族風情的,你們能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傣族風土人情嗎?(傣族的衣服很漂亮;傣族人民個個都能歌善舞,傣族人生活的地方很美麗等……)你們還想了解些什么?(出示課件)
① 傣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采,有自己的歷法、語言文字,并以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著稱于世。音樂、舞蹈、民歌、民間傳說故事等富有民族特色,影響甚廣,主要聚居在熱帶、亞熱帶的平壩地區,村寨多臨江河湖泊,住宅通常每戶一座竹樓,竹籬環繞,果樹、翠竹掩映,環境十分優美。四周田地肥沃,特產豐富。
② 竹樓,顧名思義,是以竹為主要材料建筑而成的。傣族的竹樓一般用數十根大竹子作支撐主架,在離地2米多高處鋪樓板。樓分上下兩層,樓下無圍墻,是拴牲畜、養家禽和堆放農具的地方。樓上住人,竹墻縫隙較大,既采光又通風,所以一般竹樓都沒有窗戶。
③ 潑水節在每年公歷四月(傣歷六月)間舉行,是傣族最為隆重,民族特色的節日。其實潑水節是傣歷新年,相當于漢族的春節。因為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潑水祝福,故稱潑水節。節期一般為三四天,因為潑水是一種祝福,被潑越多認為越吉利。
④ 傣族婦女一般喜歡穿著窄袖短衣和統裙,圖案多種多樣,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種圖案都含有具體的內容,如:紅、綠色是為了紀念祖先;孔雀圖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圖案象征著五谷豐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現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介紹傣族語:小卜少(小伙子)、小卜冒(小姑娘)。
聆聽范唱。閉上眼睛想想傣家人民和小孔雀的景象。
3.歌曲的演唱
(1)讀曲譜
(2)視唱曲譜
(3)隨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創造表現,寓教于樂
1.教師帶上孔雀頭飾,扮成孔雀姐姐。
2.介紹孔雀是傣族人們的吉祥鳥,所以傣族舞蹈中很多動作都是表現孔雀的(孔雀姐姐展示《金孔雀輕輕跳》的舞蹈并交待傣族舞蹈的輕盈、柔和)。
學習傣族舞蹈動作《金孔雀輕輕跳》共有四組動作:
動作一:孔雀鶴立(學生模仿孔雀的動作,教師可提示)孔雀是傣族人民的吉祥鳥,所以傣族的舞蹈中很多動作都是表現孔雀的。師生一起做一個表現孔雀的簡單造型——孔雀鶴立。做法:雙手呈冠形,右手上舉略彎曲,左手提襟。
動作二:孔雀開屏(一)
動作三:孔雀開屏(二)觀看在舞蹈中運用孔雀開屏的動作進行造型動作四:傣族舞語匯用動作表演歌曲。
3.師生齊唱共舞。(跳孔雀舞)學生可跟著老師一起跳,也可自己創編好的動作。
4.請一些同學上臺表演,孔雀姐姐給他們發上孔雀頭飾。讓學生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演。同學們爭當小孔雀翩翩起舞。
四、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小孔雀漂亮嗎?云南省是我國有孔雀的地方,孔雀生活在這么美麗的地方,是因為傣族人民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環境保護得很好。它的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之一。你們還知道哪些美麗的小動物呢?并能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它。這些小動物都非常的可愛、美麗,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引導學生要保護環境,讓動物們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愛護動物,不濫殺濫捕動物,更不能吃國家保護的珍惜野生動物)”
同學們隨著音樂模仿小孔雀,翩翩起舞地離開了教室。
小學音樂教案:金孔雀輕輕跳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生用優美、動聽的聲音演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
2、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感受傣族音樂的魅力。
3、以孔雀為主題,了解傣族的民風民俗。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感受傣族音樂特點。
難點:能用簡單的孔雀舞動作表演歌曲。
三、課前準備
鋼琴、CD、多媒體操作平臺、課件、黑板、課題藝術字
四、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主角。
師:同學們,今天于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怎么樣?
生:好。
師:小耳朵聽仔細了,“錦袍身上穿,花冠頭上戴,尾巴象把扇,展開人人愛。”誰知道啊?有這么多同學都知道啊,請你說吧。
生:孔雀。
師:對,就是美麗的孔雀。你們見過孔雀嗎?
生:見過,在動物園里,孔雀是很美的,有人和它比美它還會開屏。
師:你知道得真多,開屏的是雌孔雀還是雄孔雀呢?
生:雄的。
師:你們知道孔雀的家鄉在哪里呢?
生:云南。
師:對!
(播放VCD)在美麗的云南,在滇西的瑞麗江畔,在滇南的西雙版納密林中,每當曙光微露,晨紗初揭,幽靜的山野,散發出特有的泥土芳香,成群的孔雀,邁著輕捷的步伐,迎著燦爛的朝霞,從棲息的密林中走出來,到清澈透底的溪流中飲水,在碧綠的草地上嬉戲。或抓刨草地敗葉,啄吃昆蟲,或伸長脖子發出“啊哦——啊哦”的啼鳴,或在梳理美麗的翅膀,或者雄孔雀展開了五彩繽紛的尾羽,圍繞雌孔雀翩翩起舞,倒映在平靜的溪水里,分外迷人。
(二)欣賞舞蹈,感受孔雀舞的特點。
師:在那里生活的傣族人民,把孔雀的美麗、善良、智慧、看作是吉祥的象征,更是他們民族的精神象征。孔雀也成了他們舞蹈中的主角,這是一段著名傣族舞蹈家楊麗萍的《雀之靈》,欣賞完后,請同學們說說剛才這段舞蹈中是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現美麗的孔雀的?
(課件視頻)
生:用手的動作做成孔雀的頭。
師:你能來學一學嗎?我們大家一起學學。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并在一起,做它的頭,其余的手指伸直,這就象孔雀的冠,孔雀還會用嘴巴梳理羽毛。
師:學的真象,這只孔雀真美啊!還有什么動作模仿孔雀呢?
生:一直旋轉,裙子飛起來象孔雀開屏。
生:服裝很象孔雀的尾巴。
師:讓我們也來學學。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跳起來吧。
隨《金孔雀輕輕跳》伴奏音樂跳,教師引導。
(三)唱跳結合,學唱新歌。
1、師:真是一群美麗的孔雀,要是我們能邊跳邊唱多好啊。傣族的小朋友給我們唱了一首孔雀的歌,名字就叫做《金孔雀輕輕跳》。(出示課題,播放音樂)
2、師:這首歌曲的旋律你們熟悉嗎?
生:熟悉,剛才跳舞的時候就是這個音樂。
師:對,我們再來聽一遍。然后告訴我,歌曲的情緒如何?
生:優美、抒情地。
(出示歌譜)
3、請同學們伸出右手食指,念“da”劃節拍唱。
4、學生跟鋼琴唱歌譜,教師引領。
5、學生跟音樂節奏朗讀歌曲的歌詞。
6、師:有人一定要問了,小卜少,小卜冒是什么意思啊?猜猜!
生:在傣語中是小女孩,小男孩的意思。
師:對了,你真聰明。小卜少、小卜冒們,讓我們輕輕的跟琴來唱歌詞。
7、輕輕地把第一段歌詞加進來。
8、我們把兩段歌詞連起來唱。
9、師:這首歌曲要表現什么?
生:傣族人民對家鄉的喜愛。
師: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來演唱呢?
生:快樂,幸福。
10、師:那讓我們這些小卜少,小卜冒們一起快樂地邊唱邊跳吧。
師生歌表演。(分小組進行,綜合評價)
(四)拓展欣賞,感受傣族音樂。
1、師: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的神,所以傣族人民以孔雀為題創作了很多的樂曲,《西雙版納的孔雀》聽,這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表現了什么?聽第一遍。
2、師:聽出來了嗎?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生:葫蘆絲。
師:對,瞧!這就是葫蘆絲。葫蘆絲是傣族的樂器,音樂婉轉,悠揚,仿佛把我們帶到了美麗的西雙版納。(出示課件圖片)
3、師:聽了這段音樂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呢?聽第二遍。
生:孔雀優美的姿態(行走、站立、開屏、喝水)。
師:說到孔雀,人們不禁會想到那個喜歡孔雀的民族——傣族。同學們,你們對傣族有哪些了解嗎?(課件圖片)
教師介紹: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傣族服裝,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紋身的習俗很普遍,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的飲食以大米為主,喜飲酒和食酸辣,好吃魚蝦等水產。普遍有嚼檳榔的習慣。傣族人們由于地理環境的原因,住的都是竹樓,一樓養豬等家畜,紡織,二樓就住人。
傣族人民的節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有關門節、開門節、潑水節等。關門節約當夏歷六月中旬,開門節約當九月中旬。從關門節這天到開門節的三個月內,為一年中宗教活動如禮佛、聽佛爺講經等最多的時期。潑水節為傣歷新年,屆時舉行潑水、賽龍舟、放高升等活動,為每年最盛大的節日。
(五)課堂小結。
孔雀飛來,給傣族人民帶來了幸福、吉祥、歡樂。瞧!孔雀向我們飛來了,最后請同學們欣賞舞蹈《孔雀飛來》。(出示課件)
師:在美麗的云南,除了傣族,還生活著很多少數民族,你們知道有哪些呀?
生:苗,傣,侗、彝、白等。
師:下節課讓我們繼續了解動聽的西南少數民族音樂。